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8674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0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问题.docx

专题27中考物理复习压强问题

专题27压强问题

1.对压强公式P=F/S的理解:

(1)压力F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是竖直向下。

压力与物体表面垂直;

(2)受力面积S是指物体相互挤压的面积,与物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可以等于或小于物体表面积,但绝对不会大于物体的表面积。

(3)在理解了压力和受力面积之后,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F的单位是牛顿(N),受力面积S的单位要用平方米(m2),这样得到物体所受压强P的单位是帕(Pa)。

(4)在讨论压力作用效果时,应该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即当压力F一定时,压强P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P与压力成正比。

如果在增大压力F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那么物体受到的压强是增大的;在减小压力和同时增大受力面积时,压强是减小的,对后面两点希望大家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5)压强公式P=F/S既适用与固体,又适用与液体,也适用与气体。

2.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解问题时应重点关注的地方:

(1)应用的公式是P=ρgh;

(2)g=9.8N/kg有时题中为了计算简单给出g=10N/kg(3)ρ是指产生压强的液体的密度,一般给出,但对常见的液体水,其密度需记忆。

ρ水=1.0×103kg/m3(4)h是指深度,表示从自由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

对以上问题理解后,各量单位统一了,代入公式计算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3.对大气压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的总结:

4.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认识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例题1】共享单车为人们的绿色出行带来便利,车把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  增大摩擦的。

小明骑着单车到公园游玩,10min沿水平路面行驶了3km,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若小明和单车的总质量是80kg,每个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cm2,骑行过程中单车对地面的压强是  Pa.(g取10N/kg)

【例题2】“五·一”期间,爸爸开车带着小明去登山.从小明家到山脚下用时30min,车的里程表显示本次行驶的路程为36km,爸爸开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小明登上山顶时,感觉呼吸有些困难,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

【例题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逐步进入家庭.某品牌小汽车质量是1600kg,车上载有人和物品质量共为200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10﹣2m2.若小汽车以输出功率60kW在市区外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v1=72km/h;当汽车将要进入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输出功率立即减小为24kW并保持该功率继续直线行驶,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不变,g取10N/kg.求:

(1)该汽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汽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3)t2时间后汽车运动的速度v2的大小.

一、选择题

1.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丙丁

A.如图甲:

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变大;

B.如图乙:

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如图丙:

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如图丁:

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上升。

2.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m甲、△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

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

3.在平南高铁站,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以免产生危险,这主要是因为高速列车经过时,列车与人之间的()

A.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B.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D.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二、填空题

4.如图所示,把饮料吸管A插入盛水的杯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这是因为A管上端口附近空气压强变  (填“大”或“小”)的缘故;当杯内水的深度为10cm时,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  Pa.(g取10N/kg)

5.如图是冰壶比赛的情景.冰壶对冰面的压力是150N,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0.03m2,则冰壶对冰面的压强为  Pa.冰壶被掷出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  ,且受阻力小,运动状态改变慢.

6.如图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20cm2.杯中水深10cm,杯和水的总重力为3N,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N.(g=10N/kg,茶杯杯壁厚度不计)

7.乌鸦想喝玻璃瓶中的水.假设玻璃瓶身是圆柱体,其底面积为0.02m2,瓶内圆柱形空间的高度为0.25m,瓶内有水,水深0.20m,瓶壁薄(厚度不计),瓶嘴小,只容乌鸦嘴伸入,且瓶嘴深与乌鸦嘴长相等,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已知空玻璃瓶重12N,则玻璃瓶底对地面的压强是  Pa.为了喝到瓶中水,乌鸦用嘴将周围的小石子夹入瓶中.假设每颗石子的质量都是43g,乌鸦至少向瓶中夹入  颗石子才能让它自己的嘴接触到瓶中水(假如石子全部浸入水中).(取g=10N/kg,ρ水=1.0×103kg/m3,ρ石子=2.5×103kg/m3)

8.如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煤气灶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进口处煤气流速  ,压强比大气压强  .

9.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当在A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起时,会发现B、C管中的液体上升到一定高度,则h1:

h2=  ,B、C管中的液体上升的原因是A处空气流速加快,  .(ρ酒精=0.8×103kg/m3)

三、简答题

10.如图所示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圆形土堆,生物学家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因,他们猜想:

草原犬鼠把其中的一个洞口堆成土包,是为了建一处视野开阔的瞭望台,但是如果这一假设成立的话,它又为什么不在两个洞口处都堆上土包呢?

那样不就有了两个瞭望台了吗?

实际上两个洞口的形状不同,决定了洞口流动的方向,吹过平坦表面的风运动速度小,压强大;吹过隆起表面的风速度大,压强小,因此地面上风吹进了犬鼠的洞穴,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

(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物理知识说明,乘客为什么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侯车?

(3)上文提到的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

______(举一例)

11.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细长玻璃管,罩住一支燃烧的蜡烛,一段时间后蜡烛火焰逐渐变小。

如图所示,将一张大小合适的硬纸板插入玻璃管中,只在底部留有空隙,就会有空气不断流向蜡烛周围,蜡烛就能持续燃烧。

请分析说明空气能流向蜡烛周围的原因。

12.小明家装修时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

(1)现象一:

屋内开着的门,在一阵风吹过后,(如图甲所示)门会关上,为什么?

(2)现象二:

当门关上时,有时又会被风吹开,而在门与门框之间垫上几层纸后,(如图乙所示)风就不会将门吹开,门不会被吹开的原因是什么?

四、计算题

13.两个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一个装有水,另一个装有某种液体,水的质量为5千克。

(1)求水的体积V。

(2)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取相同体积后,水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如下表:

求抽出液体前,液体原来的质量。

液体对底部的压强

抽出前

抽出后

p水

1960帕

980帕

p液

1960帕

1078帕

14.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10-2m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0.15m,内盛有0.1m深的水.

求:

(1)容器内水的质量.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当把一个质量为3kg实心正方体A放入水中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是980Pa,求物体A的密度大小?

15.一个圆柱形杯身的杯子,装12cm高的水密封后(杯子厚度忽略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

再将杯子分别倒置在盛有水和某种液体的容器中,静止后杯子内外液面高度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

(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图甲中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2)图丙中某种液体的密度

(3)如果杯子自身质量为80g,则杯内水的质量。

 

专题27压强问题

1.对压强公式P=F/S的理解:

(1)压力F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是竖直向下。

压力与物体表面垂直;

(2)受力面积S是指物体相互挤压的面积,与物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可以等于或小于物体表面积,但绝对不会大于物体的表面积。

(3)在理解了压力和受力面积之后,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F的单位是牛顿(N),受力面积S的单位要用平方米(m2),这样得到物体所受压强P的单位是帕(Pa)。

(4)在讨论压力作用效果时,应该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即当压力F一定时,压强P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P与压力成正比。

如果在增大压力F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那么物体受到的压强是增大的;在减小压力和同时增大受力面积时,压强是减小的,对后面两点希望大家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5)压强公式P=F/S既适用与固体,又适用与液体,也适用与气体。

2.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解问题时应重点关注的地方:

(1)应用的公式是P=ρgh;

(2)g=9.8N/kg有时题中为了计算简单给出g=10N/kg(3)ρ是指产生压强的液体的密度,一般给出,但对常见的液体水,其密度需记忆。

ρ水=1.0×103kg/m3(4)h是指深度,表示从自由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

对以上问题理解后,各量单位统一了,代入公式计算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3.对大气压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的总结:

4.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认识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例题1】共享单车为人们的绿色出行带来便利,车把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  增大摩擦的。

小明骑着单车到公园游玩,10min沿水平路面行驶了3km,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若小明和单车的总质量是80kg,每个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cm2,骑行过程中单车对地面的压强是  Pa.(g取10N/kg)

【答案】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1.6×105。

【解析】

(1)车把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

(2)小明骑车的平均速度:

v=

=

=5m/s;、

(3)骑行过程中单车对地面的压力:

F=G=mg=80kg×10N/kg=800N,

单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2×25×10﹣4m2=5×10﹣3m2,

骑行过程中单车对地面的压强:

p=

=

=1.6×105Pa。

【例题2】“五·一”期间,爸爸开车带着小明去登山.从小明家到山脚下用时30min,车的里程表显示本次行驶的路程为36km,爸爸开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小明登上山顶时,感觉呼吸有些困难,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

【答案】72。

减小。

【解析】对第一个空,路程、时间都已知,根据平均速度公式直接可求解。

由于大气压是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因此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则越小。

所以第二个空很好解决。

【例题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逐步进入家庭.某品牌小汽车质量是1600kg,车上载有人和物品质量共为200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10﹣2m2.若小汽车以输出功率60kW在市区外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v1=72km/h;当汽车将要进入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输出功率立即减小为24kW并保持该功率继续直线行驶,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不变,g取10N/kg.求:

(1)该汽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汽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3)t2时间后汽车运动的速度v2的大小.

【答案】

(1)该汽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9×105Pa.

(2)汽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3000N;

(3)t2时间后汽车运动的速度v2的大小为8m/s.

【解析】该汽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等于车和物品的总重力,又知受力面积,利用p=

可求压强.根据P=

=

=Fv求出汽车以v1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大小,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出受到的阻力;阻力已经求出,然后根据P=Fv计算t2时间后汽车运动的速度v2的大小.

(1)该汽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

F=G总=m总g=(m车+m物)g=×10N/kg=1.8×104N,

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p=

=

=9×105Pa;

(2)因为P=

=

=Fv,

所以,当汽车以v1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F1=

=

=3000N,

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汽车受到的阻力:

F阻=F1=3000N

(3)当汽车以v2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2=F阻=3000N,

则t2时间后汽车运动的速度:

v2=

=

=8m/s.

一、选择题

1.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丙丁

A.如图甲:

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变大;

B.如图乙:

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如图丙:

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如图丁:

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上升。

【答案】D

【解析】

(1)玻璃管倾斜只会改变水银柱的长度,而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2)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3)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判断;

(4)把水气压计从山下带到山上时,发生变化的是海拔高度,而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可从瓶内外的气压差来分析。

A.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竖直高度,这一高度的大小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所以不会因玻璃管的倾斜而改变。

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则水银柱的长度就会相应变长,故A错误;

B.盆景水位保持一定高度是大气压支撑水没有流出来,故B错误;

C.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C错误;

D.把水气压计从山下带到山上,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升高,故D正确。

2.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m甲、△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

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

【答案】D

【解析】

(1)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可以导出用公式:

p=ρgh,

切割之前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p甲=p乙,即ρ甲gh甲=ρ乙gh乙,

由图可知,h甲<h乙,

所以,ρ甲>ρ乙;BC错误;

(2)由图知S甲<S乙,在切割之前p甲=p乙,

所以由F=pS可知,切割之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

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且G=mg,

所以,切割之前,m甲<m乙…….①

当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剩余的压力相同,即F甲剩=F乙剩,

则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

m甲剩=m乙剩……..②

所以由①②可知,切去的质量△m甲<△m乙,故D正确,A错误。

故选:

D。

3.在平南高铁站,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以免产生危险,这主要是因为高速列车经过时,列车与人之间的()

A.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B.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D.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答案】A.

【解析】当火车驶过站台时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同,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可解决此题。

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

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

二、填空题

4.如图所示,把饮料吸管A插入盛水的杯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这是因为A管上端口附近空气压强变  (填“大”或“小”)的缘故;当杯内水的深度为10cm时,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  Pa.(g取10N/kg)

【答案】小;1000.

【解析】对于液体压强计算和流体压强问题,要明确被研究的物体,物体的哪两个侧面流体流速不同,判断两个侧面的压强情况,判断物体在压强差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吸管和烧杯构成连通器,吹气之前,吸管内和烧杯内液面相平.

当向B管吹气时,A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A管下方压强不变,A管内的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液面上升.利用p=ρgh计算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往B管中轻轻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原因是:

往B管中吹气,吸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A管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所以A管水上升或有水喷出.

杯内水的深度为10cm时,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p=ρ水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5.如图是冰壶比赛的情景.冰壶对冰面的压力是150N,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0.03m2,则冰壶对冰面的压强为  Pa.冰壶被掷出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  ,且受阻力小,运动状态改变慢.

【答案】5×103;惯性.

【解析】此题考查压强的大小计算和惯性,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求解固体压强,核心要把哪个物体受到的压强确定下来,然后寻找这个物体受到的压力是多少?

寻找这个物体的受力面积说多少?

注意单位的统一性。

结合公式或者灵活变形即可求解。

冰壶对冰面的压强需要利用固体压强公式求解:

已知冰壶对冰面的压力是F=150N

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S=0.03m2

根据压强公式P=F/S有:

p=5×103Pa;

冰壶被掷出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6.如图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20cm2.杯中水深10cm,杯和水的总重力为3N,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N.(g=10N/kg,茶杯杯壁厚度不计)

【答案】1500;2.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定义式和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对于不规则的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要先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再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先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再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和水的总重力,根据p=

求出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由图可知杯内水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强,利用F=pS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力.

(1)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总=3N,

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

=

=1500Pa;

(2)水的深度h=10cm=0.1m,

水对杯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水对杯底的压力:

F′=p′S=1000Pa×20×10﹣4m2=2N.

7.乌鸦想喝玻璃瓶中的水.假设玻璃瓶身是圆柱体,其底面积为0.02m2,瓶内圆柱形空间的高度为0.25m,瓶内有水,水深0.20m,瓶壁薄(厚度不计),瓶嘴小,只容乌鸦嘴伸入,且瓶嘴深与乌鸦嘴长相等,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已知空玻璃瓶重12N,则玻璃瓶底对地面的压强是  Pa.为了喝到瓶中水,乌鸦用嘴将周围的小石子夹入瓶中.假设每颗石子的质量都是43g,乌鸦至少向瓶中夹入  颗石子才能让它自己的嘴接触到瓶中水(假如石子全部浸入水中).(取g=10N/kg,ρ水=1.0×103kg/m3,ρ石子=2.5×103kg/m3)

【答案】2600;59.

【解析】

(1)瓶子内水的体积:

V水=Sh水=0.02m2×0.20m=0.004m3,

由ρ=

可得,瓶子内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0.004m3=4kg,

水的重力:

G水=m水g=4kg×10N/kg=40N,

玻璃瓶底对地面的压力:

F=G水+G瓶=40N+12N=52N,

玻璃瓶底对地面的压强:

p=

=

=2600Pa;

(2)乌鸦的嘴接触到瓶中水时,石子的体积:

V石子=S(h瓶﹣h水)=0.02m2×(0.25m﹣0.20m)=0.001m3,

所加石子的质量:

m石子=ρ石子V石子=2.5×103kg/m3×0.001m3=2.5kg,

则需要石子的个数:

n=

≈58.1,即59个.

8.如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煤气灶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进口处煤气流速  ,压强比大气压强  .

【答案】大;小.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就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比较煤气进口处的内外气体的流速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因为流速越快,流体的压强越小,所以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煤气和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流向燃烧头,而煤气不会向空气中泄露。

9.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当在A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起时,会发现B、C管中的液体上升到一定高度,则h1:

h2=  ,B、C管中的液体上升的原因是A处空气流速加快,  .(ρ酒精=0.8×103kg/m3)

【答案】4:

5;压强减小.

【解析】

(1)设B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为p水,C管内酒精产生的压强为p酒精,管内气体压强为p,由图知,管内气体压强加上液体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则大气压p0=p+p水=p+p酒精,所以p水=p酒精,由液体压强公式可得:

ρ水gh1=ρ酒精gh2,则h1:

h2=ρ酒精:

ρ水=0.8×103kg/m3:

1×103kg/m3=4:

5;

(2)当在A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A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管内气体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

三、简答题

10.如图所示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圆形土堆,生物学家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因,他们猜想:

草原犬鼠把其中的一个洞口堆成土包,是为了建一处视野开阔的瞭望台,但是如果这一假设成立的话,它又为什么不在两个洞口处都堆上土包呢?

那样不就有了两个瞭望台了吗?

实际上两个洞口的形状不同,决定了洞口流动的方向,吹过平坦表面的风运动速度小,压强大;吹过隆起表面的风速度大,压强小,因此地面上风吹进了犬鼠的洞穴,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

(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物理知识说明,乘客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