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8985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1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docx

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模拟

成都市2020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燃烧条件之一:

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2.下列变化过程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

B.樟脑丸放衣柜一段时间消失

C.水果的腐烂变质

D.铜质门把手上产生绿色斑点

3.规范操作是实验顺利进行和人身安全的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过滤

C.

向试管里加粉末

D.

量取液体

4.钚除用于核电外,还可用于制造核武器,钚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钚是金属元素

B.钚原子核外有150个电子

C.钚原子中有94个中子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

5.在氯酸钾里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后,加热制取氧气的速率可以大大加快。

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

A.高锰酸钾比氯酸钾容易分解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使产生氧气的量增加

C.高锰酸钾起到催化作用

D.高锰酸钾受热易分解,产物中有可作为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6.地壳中的元素含量(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表示铝元素含量的区域是

A.1

B.2

C.3

D.4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空气具有自净能力,空气不会被污染

C.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循环中作用重大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8.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氮气用于化工

C.

稀有气体充霓虹灯

D.

 烧煤取暖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产生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10.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D.镁与硫都是金属元素

二、选择填充题

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丁质量比为3:

2

D._____

12.归类学习是化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以下归类正确的是(____)

A.单质:

水、水银

B.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C.能直接用于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

D.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

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气体)

13.下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

A只有③达到了稳定结构        B④属于金属元素  

C②失去电子后形成的是阳离子  D______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14.Na和Na+两种微粒在结构上相同的是(____)

A质子数      B电子层数     C核外电子数      D______.

15.   下列各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一种物质的是:

(____)

A.H

B.CO2

C.C

D.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6.2016年9月1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新突破,发射的天宫二号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1)为完成此次任务所做的各项准备中,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飞船内电路系统的设计

B制作神舟九号太阳能帆板的材料

C航天员在地面进行1500多次对接操作模拟训练

(2)四氧化二氮(N2O4)是运载神舟九号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之一.在室温、101kPa时,四氧化二氮是无色气体,易转化为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破坏臭氧层.因此,我国将于2014年投入使用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将全部使用无毒无污染的新型环保燃料.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四氧化二氮属于______(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②在一定条件下,四氧化二氮转化为二氧化氮属于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液态四氧化二氮的化学性质与气态四氧化二氮相同,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

17.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1)2个氯原子_____________

(2)氦气_____________

(3)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

(5)碳酸钠_____。

18.用编号填写:

(1)能鉴别出氧气和空气的是_____;

(2)能鉴别出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是_____;

(3)能鉴别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_____;

(4)能直接鉴别出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的是_____ 。

①带火星的木条     ②燃着的木条     ③澄清石灰水     ④熄灭的木条

19.下列基本技能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你能作出正确回答吗?

(1)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

A.石墨

B.氮气

C.二氧化硫

D.氧气

①会形成酸雨的是         ;②充入食品包装袋以防腐的是            ;

③可用于铅笔芯的是        ;④医疗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            。

(2)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

①两个氢原子           ;②三个水分子              ;

③两个硝酸根离子          ;④地壳中最多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

(3)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字母序号填空。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②表示阴离子的是              ;

③AD表示的粒子形成的化合物为            ;(用化学式填空)。

20.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食品所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____和水.

(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它属于__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___________的主要来源.

(3)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黄铜      b.不锈钢      c.铁矿石

(4)稀土元素铕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三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放置一周后,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C中盛放红磷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

,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一条即可)。

(4)D实验a管中的气体的名称是_____,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

下列对该实验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b为电源的正极

B 反应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中间漏斗内的液面高于两边的液面

C 管a做如图改进后,有利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气体

D 该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五、推断题

2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B和G均是黑色固体,B和F的溶液混合后也能产生D;J能用于光合作用。

(1)F的化学式_______,B在反应①的作用______,在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2)A加热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属于______反应;G和D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属于______反应;

(3)写出J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应用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3.在探究性小组实验中,小勇同学取来一小块片状石灰石,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维持红热状态3min~5min后,再冷却至室温。

⑴请你写出上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⑵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你对最后得到的产物的判断:

①有如下猜想:

(A)产物中已经形成生灰石;(B)产物中仍然含有石灰石。

你的猜想是:

________ (填“A”或“B”)。

②验证步骤:

取适量产物放入烧杯中,先加入足量蒸馏水并充分搅拌,然后再________ 看到________ 。

③结论:

证明你的猜想(填“正确”或“错误”)________  。

④你验证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________ 。

   

24.为证明氧化铁也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小明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5mL蒸馏水于试管中,加入1g氧化铁,再伸入带火星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氧化铁加入到水中不生产氧气

实验2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g氧化铁,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请回答:

(1)写出“实验2”中的实验结论_____。

(2)写出“实验2”中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小亮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中缺少一个对比实验(即下表中的“实验3”),请你帮小亮同学写出该对比实验中的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3

_____

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小红同学认为以上三个实验都不足以证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完成另外两个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分别是:

①证明氧化铁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②_____。

(5)把实验2反应后的液体进行过滤,洗净,干燥,称量所得的固体,它的质量是_____g。

25.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制得氮气,并测得其密度,从而获得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

请你参与以下的科学发现过程。

方法Ⅰ:

利用空气分离出氮气

实验步骤

解释或结论

(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通过浓硫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

(2)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提示:

反应不能生成新的气体)。

 请写出一种能用于除去氧气的物质__________。

(3)收集剩余气体,并测定该气体的密度。

  密度:

1.2572g/L

方法Ⅱ:

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一种常见的液态物质。

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08g/L。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讨论:

瑞利教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方法Ⅱ测得的结果均小于方法Ⅰ,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