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9074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docx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

 

  篇一:

良渚博物院考察报告

  良渚博物馆考察报告

  良渚博物馆考察报告——从(:

良渚博物馆实践报告)博物馆空间设计角度出发

  良渚博物馆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良渚美丽洲公园内,是距离紫金港校区较近的一座颇具特色的博物馆。

良渚博物馆基本展览总主题为“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突出展示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类或同时期文明中的地位。

与其良渚文明的专业展馆齐名的是良渚新馆的设计与其展示风格。

  对石器、玉器、漆器、陶器等器物不甚了解的我参观良渚博物馆只能感受到它们带给我古朴、文化积淀厚重的感觉,留下的更多是对其展馆外墙设计、空间布局、内部展厅布置、空间符号元素等空间设计方面的惊叹,因此此份博物馆考察报告主要从良渚博物馆的空间设计角度出发,结合文字资料,呈现一份初步的考察报告。

  一、概况

  良渚博物馆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厅、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功能区块。

建筑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

奇普菲尔德设计,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

整个建筑凸显简约、粗犷、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景观与自然的结合,在依山傍水、野草凄凄的景致中,置于蓝天白云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和。

建筑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远看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

院内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运用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给人以温馨之感,在厚重中添加灵动的生活气息。

在馆外看整体建筑,外观粗犷、大气,灰白色墙面没有任何装饰,显得简洁而流畅,颇有西方极简主义的风格,周围绿树怀抱,流水晶莹的铺在碧绿的草坪上,晚春的气息仍未散去,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处,相映成趣。

  二、建筑设计

  良渚——美丽的岛,建筑融入整体环境,因地而生,和谐内敛。

  用平实、单纯的体块组合来表现对当地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呼应关系,通过建筑传递文化信息,是对良渚博物馆建筑精到的形容。

  整个建筑物是向内的、整体性的,四个条形的体块,通过庭院联接,使整个设计内外连通着自然,如同一个风景里伫立的雕塑一样。

整个的地形是一个山谷,两边都是山,这是一个山谷,中间有水,建筑的长条体块组合,基于地形,与水结合,用错动的长条呼应了水的灵动,简单的轮廓融入基地。

  外部封闭了,但是内部的插入的庭院打破了封闭,反而让游客在观展疲惫时,有高品质

  的空间休息欣赏,更富有生活气息。

馆内设计的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美人靠以及源自玉琮、玉璧等理念的景观小品),现代的演绎在博物馆里成为亮点。

庭院给人以温馨之感和生活气息。

  博物馆手册的参观展览图,游客的流线被红线从入口庭院开始,一直前进到各个展厅,贯穿庭院,直到最后的庭院出口和引桥。

整一过程很是顺畅,高效的参观了良渚主要的文明产物之外同时也给人自由不受限制之感,甚是巧妙。

  可以发现,尽管建筑的设计是独具匠心的,但在参观过程中它是低调的,不会抢走文物的光芒,建筑的存在只是为了更好地烘托文物的价值,对于一座建筑的评价应该是要去感知它所要展现的意识形态,展现给你的生活,良渚博物馆的设计是可以给其他博物馆以借鉴的,如何在建筑上本身就具有博物馆的气质。

  新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的形式基于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合理性,即严格区分原件和复制品,新建筑不在形式上对任何出土文物进行简单模仿。

建筑师从发掘的历史器物—一系列玉锥的排列中得到启发,形成自由组合的条状建筑物,横卧在景色如画的良渚公园中,以平实、简练的体块组合表达了文明萌芽时期的单纯与质朴,从而在今天与过去之间形成一种精神上的联系。

博物馆的内部空间是四根宽米、高低各不相同的管状空间,管状空间独具的导向性将引导着访客去探寻良渚文明的传奇博物馆的景观设计在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的情况下,赋予了公园更多的趣味性,加强了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之间的联系——那是一个个开敞的盒子空间从建筑中延伸出去形成的庭院。

  内敛简朴的形体,与自然很融合,不争不抢,相得益彰,彼此衬托,如“一把玉锥散落地面”。

尽可能地以简单的形式融入环境之中,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于内敛中流露出独特的气质。

它的建筑很简单,简单到让人感觉不到有何特别之处,却又让人难以释怀,让人感知它存在要诉说的故事。

走进良渚,它已经开始诉说。

  三、内部展示空间设计

  

(一)展示空间概况

  良渚博物馆的展览设计理念是:

雍容华贵、高雅亲和。

  围绕这个理念,新馆的内部设计是独具匠心的。

展览力求创新陈列理念、合理运用先进的展示方法和手段,努力化解良渚文化的专业元素,使博物院成为一座可观、可学、可触、可玩的平民化博物馆。

在三个相互联系又独立的展厅中,分别陈列“发现求真”、“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三大内容,另外在第一展厅和第三展厅中分隔出前厅和尾厅,作为导引和结

  束。

由于博物馆建筑在设计时采取了建筑设计与展览文本策划同步的先进理念,对建筑空间“功能第一”的原则予以充分考虑,从而使新馆展览空间完全适应了展览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设计。

三个展厅内部空间高8米或12米不等,其中第一展厅内部空间高8米,展厅面积800多平方米;第二展厅高12米,展厅面积900平方米,第三展厅高8米,面积近1500平方米,每个展厅内没有一个柱子,可任意进行空间分割和设计,空间利用率极高。

  同时空间内部运用符号、图形等元素,施加给游客独特的空间经历,随着路线空间布局的改变,层层变化带给游客不同的感知,与文物的观感共同构成博物馆参观体验。

  

(二)良渚博物馆展示空间组合特点

  1、符号空间构成

  主题符号作为整个展览的灵魂,其使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展览设计的成败。

良渚博物馆将遗址挖掘与文物特点相结合,运用多种建筑符号与图腾,营造崇高的空间氛围,再现良渚文化的辉煌。

  2、序列空间构成

  序列空间的合理组合,使整个展览流程和路线机器顺畅,设计采用单线人流设计方式,全面展示了展厅文物与内容。

同时在序列空间的分割构成方面极其生动,摒弃了原始展览单一的直线参观方式,展览路线曲折而富有变化,同时空间生成大小对比强烈,好似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构成方式,张弛有度,给参观者心理上极大的享受。

  3、图形空间构成

  图形作为静止的单一形态,在博物馆空间之中发生了有趣的变化。

良渚博物馆的图形以单一的个体存在于空间之中,使之改变了冰冷单一的空间形态,在人们的行走中不断变化与重叠,产生微妙的变化,反复诠释其主题意义。

  符号空间、序列空间、图形空间,这些基于空间经历的带有文化概念的空间形态展现了良渚博物馆想要表达的良渚文明的意识形态,都是本由建筑的点线面隔绝开的空间,因为空间元素的使用赋予其文化内涵。

  四、总结

  建筑不但是供使用的,而且也有很大的艺术表现力。

良渚新馆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方振宁说“其实吸引我的不只是良渚的玉器,还有这座博物馆建筑的设计,我认为它是中国博物馆建筑中最好的设计。

”我所参观的博物馆不多,往往都是那种较为古朴的设计,

  篇二:

浙江良渚博物院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1)

  一.实习目的:

  建筑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建筑设计及建筑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际建筑空间、城市空间的亲身体验,提高学生对建筑设计内涵的了解,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使用人群的各类建筑的感受。

  二.参观项目:

  

(1)浙江良渚博物院(老师带队参观)

  

(2)浙江良渚良渚玉鸟流苏商业街(老师带队参观)

  (3)浙江美术馆(老师带队参观)

  三.实习时间:

  12月28日

  四.实习收获和总结

  第一站——浙江良渚博物院

  在前往良渚博物院前,大家对这所博物馆的建筑造型十分好奇,于是通过互联网我们初步的了解到良渚博物院的建筑出自英国首席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之手。

他算是和安藤忠雄、赫尔佐格等齐名的建筑大师,他偏爱素色主义追求“少即是多”,他设计的建筑不仅能够表达出素净的美外,还能让他的作品很好地融合至当地环境。

良渚博物院可谓是他手中的经典之作。

当我迈下校车,第一眼便被这座的外光深深震撼,仿佛看到的是一堵高耸的城墙屹立在此,他的外观粗犷、大气,灰白色墙面没有任何装饰,显得十分简洁而流畅,虽已入冬周边的环境不似春般美丽,但灰白色的墙面与泛黄的草地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仿佛建筑自然而然拔地而起。

建筑用地地面由和建筑相同材质的石块铺成,

  很好的过度了建筑与

  环境的衔接。

临近建筑,我们通过一座石桥

  走近建筑,石桥两边以厚实

  的石块围合而成,洁简而不失典雅。

走近建筑大门,大门依旧以同样简洁的风格,没有任何的修饰简单的在墙体上开一长方形的门洞。

却给人一种大气,浑厚的感觉。

在建筑的大门口,我们看到了建筑的成体平面图,在空间上戴卫·奇普菲尔德同样没有做复杂的空间分隔,在大体上由四个长方形交错组成

  ,在空间上的造诣让我得到了

  很大的启发。

在我往常的设计作业中,往往我将空间上的布局分隔看的十分重要,而忽视了建筑最主要的东西。

导致在最后空间上虽然错综复杂但是空间的复杂不仅影响了交通流线的流畅,也限制了在造型上的多元化,最终设计的建筑也失去了原本想要达到的效果。

回到该建筑,走近第一个展厅,展厅的墙体由粗糙的石面构成,正切合了该博物馆古文明的主题,且博物馆里主要陈列的收藏多为石器和玉器,与之相映。

在展厅内部的布置上,在踏入的第一步我便被深深感受到,建筑师的用心良苦,在进门的地方的地面由完全透明的玻璃构成,在玻璃的下方便是整个杭州的地图

  我们正开始一段奇妙之旅。

左拐是一条长廊,仿佛

  ,长廊的顶部连同墙

  体由大块的木块构成三角的形状。

且长廊内的灯光昏暗,在墙壁上由灯光打上古文明时期的图腾,给人一种梦幻色彩。

长廊过后,展厅内部的灯光十分亮堂,由暗处与亮处的极大反差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与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中的旋转楼梯由异曲同工之效,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寓意着良渚文化从无道有,从黑暗到光明的一个转换。

在建筑内戴卫·奇普菲尔德还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

  主题庭院,融入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

在此时我又不得不佩服他身为外国人却似乎蕴藏了东方人的神秘力量。

此次的良渚博物馆之旅,让我第一次目睹了一位建筑大师所设计的作品的风采。

  篇三:

良渚博物馆考察报告

  良渚博物馆考察报告

  姓名:

杜颖

  学号:

3110000239

  专业:

科创大类

  良渚博物馆考察报告

  杜颖(科创3110000239)

  距离浙大紫金港校区并不遥远的良渚镇,是一个拥有诗意名字的普通的小镇。

1936年良渚人施昕更先生的一个发现,让这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为更多人所熟知,良渚镇亦从此伴随着拥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良渚文化声名远播。

  20XX年11月我曾作参加学校的社团志愿者活动在良渚博物馆协助工作数日。

良渚博物馆坐落在良渚镇荀山边上,山与馆之间围着水塘,颇有美丽洲的味道。

既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又完全融入自然山水之中,与周边环境得体的对话,使之成为一道“自然的”风景。

博物馆内设一个序厅和三个展厅,共展出良渚文化器物400余件。

  序厅以“文明曙光”四个鎏金大字最为醒目,整个序厅的墙面用块石叠砌成壁,并施以不同的颜色分别示意三个社会发展阶段。

从序厅右转便进入第一展厅“发现求真”,主要介绍了良渚遗址的发现、良渚文化的命名、文物的出台和认识。

  第二展厅“良渚古国”设于博物馆主楼二层东侧,在以良渚文化时期古老的原始生态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大幅背景壁画场景中,复原了当时的快轮制陶生动场面。

良说明当时的制陶匠师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已经发明了快轮制陶技术,不仅提高了工效。

满足了社会的需求,而且在工艺方面也日益精致规整,创造出一系列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陶器群,制陶业达到了它的繁荣昌盛时期。

  该展厅用6组展柜展示着良渚文化部分精品器物,有制作规整的陶器、雕琢精美的玉器及磨制精细的石器。

每两组展柜之间都有一组灯箱图片相连,选择的是一些不收藏在良渚馆精美陶器、玉器照片。

陶器部分,除展出各种类型的陶器外,还展示了刻有原始文字的陶器,如单把杯、椭圆形豆、罐等,尤以一件刻划着8个符号的刻文黑陶罐为最,被称为“前所未见的珍品。

  从介绍可知,展品以良渚镇出土的陶器、玉器为主。

良渚文化稍晚于龙山文化。

分布于钱塘江下游和太湖地区。

出土陶器多泥质轮制的黑陶。

良渚黑陶器陶胎细软,大多轮制,一般器壁都较薄,显得端庄轻盈,器身十分规正,器底盛行圈足。

典型器皿有柱足盉、高圈足镂孔豆、高颈贯耳壶等。

表面打磨,烧后呈黑色光泽。

器口习见附加上双鼻式器耳。

有的在口沿一侧附上宽而上扬的流,而其相对的肩腹部则安设扁弧形宽把。

贯式器耳多施于器物的肩或口沿部位,豆的把手往往制作成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喇叭状竹节

  形,并有扁长方形或圆形搂孔。

造型大多规整,追求对称均衡、整齐稳重的艺术效果。

纹饰线条纤细工整,以几何形纹为主,有弦纹、竹节纹和各种形态的镂孔纹等,并出现有彩绘陶,在薄而黑或黄黑色陶器上绘以棕红或黄色纹样。

既具实用功能,又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形式美。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一尊陶鼎、袋足陶鬶、鱼鳍形足鼎、豚形陶壶。

  陶鼎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七八千年,各地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存有鼎。

鼎原是先民日常生活的炊器之一,后来逐渐演变成国家的重器,并作为等级地位的象征。

展厅中一尊良渚文化黑陶鼎据测在4500年前左右。

此鼎黝黑发亮,三个外撇丁字形足修长而有力,规整大气,古意盎然,非常讨人喜爱。

它高17.2厘米,口直径13厘米,炉内深10.6厘米。

侈口,短颈,腹鼓,器壁较薄,内外壁均留有轮制的旋削痕迹,器表有明显的磨损痕迹。

当我第一眼见到它时,我就对它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真的,古老的器物是会说话的.

  袋足陶鬶乃东南沿海地区良渚文化居民常用的一种斟酒器具。

器呈橘黄色,小口,口边两侧内凹,前端小口成流,后端较大口径者则为注入口。

高26.5厘米,颈细而矮,上腹肥硕圆鼓,下有三袋足,后面一袋足上端安一宽扁的器把,前面二袋足较直,后一足后伸。

砚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有较多的肖形酒器,如禽鸟纹宽把黑陶壶、鸭形壶、鸟形漏斗流滤酒器等均是极为精美的肖形酒器。

其实,这件袋足陶鬶也是一件惟妙惟肖的象形酒器,细细的脖颈,肥硕的腹部,宽把就像是高高翘起的尾巴,看上去很像鸟兽的样子,酒从兽口流出,犹如取之不竭的酒泉,极富想象力。

良渚文化出土的酒器,大多制作精致,并彩绘或刻画繁缛的花纹图像,主要是兽面纹、兽面鸟组合纹和几何纹等。

这些几千年前的艺术家刻画线条的技艺几乎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境界,在酒器这一方寸之内,能用极细的线条将鸟和兽的特征刻画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类酒器亦多出在大墓之中,说明高级的酒器只有少数贵族才能拥有,它们和良渚文化出土的精美玉礼器具有同样的功能,是身份和地位的标志物。

  良渚文化红陶鱼鳍形足鼎出土于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这件罐形容器的鼎足是从早期的鱼鳍形向中晚期的扁方形、T字形演变的,腹下三足呈鱼鳍形,上刻数道直条纹。

  陶器作为新石器时代造型工艺的主要创作,有泥质陶、夹砂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等种类。

豚形陶壶,便是新石器时代的经典之作。

  这件豚形陶壶1960年出土于吴江梅堰良渚文化遗址。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

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

  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画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出现的前奏。

专家们指出:

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豚形陶壶通长32.4厘米,约为江豚的1/7上下。

泥质灰陶,鸟喙形尖嘴,双目前视,头冠后卷,形体肥硕、尾鳍上翘,腹内空。

体下粘贴三个小支点以起稳定之用。

捏塑,手法率意洗炼,形象生动。

  实用与审美统一的陶器、幼稚与神秘并存的岩画及材质与雕琢辉映的玉器大致构成了原始艺术画卷的三原色。

陶塑作为雕塑艺术的先驱,为雕塑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前的陶塑,题材多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或人物的塑造,形象单纯,风格质朴,造型简单,充分体现出先民们的自由、随意、率真,不带有任何的拘束性。

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000~7000年前左右。

至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00~5000年,陶塑造型已成为中国史前各区域文化的普遍现象,良渚豚形陶壶正是这一时期陶塑艺术的代表性杰作。

在展厅的末端还介绍了良渚遗址最早考古发掘者施昕更和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驱者何天行两位先生的简要事迹,以及历年来专家学者研究良渚文化成果的部分资料。

  第三展厅“良渚文明”设于博物馆主楼二层西侧,复原展示了一座良渚文化时期的“玉敛葬”大墓,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同时在四周墙面展示了不同等级的墓葬出土照片。

可以看出,平民大多只以普通日用陶器作陪葬,如墓主人生前烧饭用的鼎、盛物用的罐等,而地位较高者的墓穴中则增添了更多仪式用精美陶器以及玉器等当时的奢华物件。

该展厅通过丰富的墓葬资料的对比展示来揭示良渚文化社会等级的分化和阶级的形成,把良渚文化的诠释上升到文明的高度,使整个展览达到了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