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9262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31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docx

建设黔南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

 

建设黔南生态文明

示范州规划

(2013—2020年)

 

黔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4年2月

前 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态文明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及模式的重大进步。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是以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和总抓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州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主导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及生态健康、气候适宜的人居环境;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秀美多姿的生态环境和悠远古朴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极具魅力、极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

近几年来,黔南州着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保护和发掘、发挥这一优势和资源。

2010年5月,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黔南党发[2010]9号),在中共黔南州委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的发展目标;在2013年8月召开的中共黔南州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美丽之州、幸福黔南”的发展目标。

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明确,重点支持黔南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民族医药和农林产品加工业,为我州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和建设具有生态文明示范州的战略性定位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并赋予了黔南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的战略定位。

党的十八大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过去的“四位一体”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在2013年7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上,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战略构想。

围绕建设“美丽之州,幸福黔南”的目标,黔南州委、州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全州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逐步树立,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取得了跨越式的进展,生态文明生态建设成效突出,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省对黔南的支持政策,有效指导黔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推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为了使黔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省的战略层面,获得国家、省的支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特编制《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规划(2013—2020年)》。

本规划范围为黔南州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都匀、福泉、瓮安、贵定、龙里、长顺、惠水、罗甸、平塘、独山、荔波、三都12个县(市)和都匀经济开发区。

国土面积26197平方公里,人口412万人。

规划基准年为2013年,规划期限为7年,即2013—2020年,其中2013—2015年为全面生态文明建设期,是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键阶段,2016—2020年为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期。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建设条件2

第一节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2

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背景3

第三节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的重要意义4

第四节黔南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的有利条件5

第五节机遇与挑战9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11

第一节指导思想11

第二节基本原则12

第三节战略定位12

第四节发展目标14

第五节指标体系15

第三章功能区划和空间布局16

第一节功能区划16

第二节空间布局18

第四章构建优越稳定的生态环境体系19

第一节建设重要生态保护区20

第二节加强生态建设22

第三节注重水生态文明建设25

第四节加强环境保护26

第五节加强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27

第五章构建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28

第一节繁荣民族生态文化29

第二节宣传民族生态文化33

第三节发展民族生态文化事业35

第六章构建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37

第一节积极发展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业38

第二节加快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49

第三节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55

第四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58

第五节环保产业60

第七章构建统筹协调的社会体系61

第一节强化协同的政治生态62

第二节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态62

第三节全力推进统筹发展63

第四节全面深化改革66

第五节健全法制66

第六节创新体制机制67

第八章构建舒适优美的安居环境体系68

第一节建立生态城镇体系68

第二节创建生态城市(镇)69

第三节建设生态社区70

第四节建设生态民族村寨71

第九章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72

第一节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73

第二节大力推进现代水利体系建设74

第三节加强能源建设76

第四节加快信息化体系建设78

第五节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78

第十章保障措施79

第一节政策措施79

第二节组织领导83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地处东经106º12´-108º18´,北纬25º4´-27º29´之间,东与黔东南州相连,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西与安顺市、黔西南接壤,北靠省会贵阳市,南北长249.4公里,东西宽207.6公里,总面积26197平方公里。

下辖12个县(市)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412万人。

世居有布依族、苗族、水族等3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39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8%,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人口较多的自治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区位图

 

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规划

(2013—2020年)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建设条件

第一节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的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境界,是人们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它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及模式的重大进步。

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为宗旨,以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狭义上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其核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政治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环境文明六个层面,其核心是科学发展。

在政治制度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在经济建设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不断创新生态技术,改造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等;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治理受污环境、优化生态功能,着力构建自然主导型还原体系;在社会生活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构造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培育节约友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意识;在精神文化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要创造生态文化形式,包括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环境伦理等。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政策上,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在措施上,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在行动上,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

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背景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生态危机和生态安全所形成的一系列挑战严峻地摆在人类社会面前,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必须共同面对的难题,生态现代化逐渐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

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包括生态现代化的整体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总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之一,确立了可持续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目标。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从本质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紧密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

2010年5月,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黔南党发[2010]9号);在中共黔南州委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的发展目标;在中共黔南州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美丽之州、幸福黔南”的发展目标;在2013年7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后,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战略构想,提出可以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路径。

围绕建设“美丽之州、幸福黔南”的发展目标,全州上下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总抓手,着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树立,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突出,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节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的重要意义

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探索一条从绿色贫困走向现代文明的发展道路,对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破解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对于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示范带动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加快欠发达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绿色生态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节黔南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条件独特,资源禀赋良好

黔南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境内海拔240-1960米,为中山低山峡谷丘陵区地貌和喀斯特地貌,苗岭山脉构成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在州内的分水岭,北部属长江流域的面积7610km2,南部属珠江流域的面积18587km2,全州水资源较为丰富总量156亿m3,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黔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6℃,年均降雨1200毫米,无霜期260—320天。

境内空气质量良好,单位空气负氧离子含量1800—2300之间,地球腰带“绿宝石”的喀斯特森林生态景观和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在黔南,且有“泛珠-东盟旅游经济圈”的带动辐射,区位优势突出。

全州林地面积256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5%;森林蓄积量0.56亿立方米,占全省森林蓄积量的20%;森林面积2063万亩,森林覆盖率52.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1个百分点。

属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生物多样性突出。

现有国家生态公益林725.39万亩、地方生态公益林638.25万亩,10个国有林场,1个国家级、1个省级、22个州级自然保护区和5个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州内有各类野生动植物2430多种,其中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楠木、马尾树等二级保护植物20种;云豹、猕猴、大鲵、穿山甲等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30余种。

2009年中国林业科学院与黔南林科所调查评估的《贵州省黔南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报告》显示,全州森林资产总价值6635.45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019亿元/年。

黔南丰富的山地森林植被是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重要屏障,是祖国大西南“天然氧吧”;黔南的山山水水和千奇百态的喀斯特地貌及秀美森林形成了复合型独特美景,是中国生态文化旅游首选地。

二、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改革开放以来,黔南州经济快速发展,“十一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13%。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550.34亿元,增长15.5%;财政总收入94.79亿元,增长32.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2.4亿元,增长53.1%;三次产业结构16.1:

38.3:

4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38元,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5445元,增长l7.5%。

基本形成了生态旅游业、民族医药、清洁能源、新型建材、煤电磷、煤电铝、煤电冶、石头(方解石、玉石)、装备制造、微电子光电、茶叶、烟草、信息产业等支柱产业,其产值比重达65%以上。

新型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十五”以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以年均l5%以上的速度递增,增长速度超过同期全省工业增长水平。

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又好又快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三、民族生态文化丰富多彩,人文环境和谐

黔南州为贵州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

世居着布依族、苗族、水族等37个民族。

全州总人口412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39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8%。

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繁衍的历史长河中,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形成了以“崇尚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理念的朴素生态观、生态伦理道德、传统生态、行为方式和特色地域文化。

黔南被誉为“生态之州”、“民族歌舞之州”、“地质神奇之州”、“全球绿色城市”(州府所在地)、“世界节日最长之乡”和“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是一个用服饰和最古老文字书写历史的地方,一个用心灵歌唱的地方,一个用山水舞蹈的地方,一个停留在亿万年前却能够引领潮流的地方。

全州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39个,51处保护点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3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苗岭为中心的苗族村寨文化和以都柳江为中心的水族村寨文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剑江流域明清林业契约文化为全国独有。

有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3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3个中国民间绘画之乡,8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黔南地质神奇、森林秀美,是“旅游资源品位最高、质量最好且最集中的地区”、具有“不同类型且最具多样性的旅游资源富集地”,黔南已获“全球绿色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四、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贵州省委作出“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战略构想、黔南州委提出建设“美丽之州、幸福黔南”的发展目标,全州上下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总抓手,着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采取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全州13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完成建设并正式运行,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逐步实施;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长江、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扎实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水平,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都柳江、樟江和蒙江水质基本达到II类和III类水体水质;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国家饮用水源环境质量标准;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树立,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生态创建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形成共识

黔南州生态创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先后启动实施了《黔南州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和《黔南州生态建设专项规划》,修订了《黔南州城市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文件,全面开展了生态县(市)建设,完成了罗甸、平塘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荔波被列为国家生态示范县,都匀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取得积极进展,龙里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龙里林场、独山林场、瓮安林场获“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

在开展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创建活动中。

全州有26个乡(镇)、248个村(社区)(其中示范村233个,示范社区15个)编制并实施了生态(小康)创建工作规划,已获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生态村5个;省级生态乡(镇)ll个、生态村55个。

开展了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厂矿、绿色宾馆等系列创建活动,涌现出一大批生态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绿色区域。

开展城乡整脏治乱活动,脏、乱、差等环境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一系列生态创建和环境整治活动,生态文明理念在全州上下形成普遍共识。

第五节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提出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正是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黔南,实现永续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心重视黔南的发展,将全州11县市列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点经济区建设。

提出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正是为了尽快纳入国家、省的战略层面,获得国家、省发改委等部门的支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赋予黔南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旅游休闲度假区和民族文化保护区四个战略定位,支持加快黔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提出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正是为了贯彻国发2号文件精神,确保四个战略定位的实施和实现;

——黔南州委提出建设“美丽之州、幸福黔南”的发展目标,正是贯彻落实贵州省委提出“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战略构想之举,能获得国家、省政府的支持,必将有力的推进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的建设步伐。

二、挑战

黔南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州,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自治州。

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贫困和落后是自治州的主要矛盾,尚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初期,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双重压力和任务。

——农村面大、贫困人口多,农村生存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

黔南州属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国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在全州12个县市中,有l1个(除福泉外)属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群众为建设和保护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对2000万亩森林实行了严格的禁伐限伐措施,但却陷入了越是生态保护得好的地方越贫困的绿色困境,生存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黔南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比重较小,行业集约化程度低,特别是依托矿产资源建立起来的化工、冶炼等资源型产业,虽具备一定生产规模,但落后产能比重高,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改造和提升传统工艺技术的任务十分艰巨。

资源开采损失和浪费比较严重,矿产资源深度开发不足,矿产采选与加工之比为1:

6.5,远低于全国1:

27比例水平。

若继续现在的发展方式,到2020年,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强度将是现在的4倍至7倍,资源环境将不堪重负。

——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恢复任务繁重。

黔南87%的国土面积是山地,约43%的土地坡度在25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5%,岩溶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81.53%,石漠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9.46%。

森林面积虽有增加,但林分结构不合理,森林植被的生态防护功能脆弱,生物入侵和有害生物危害隐患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艰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进展缓慢。

人口增长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沉重,工业化、城市化对资源需求量增大,生态环境面临建设和破坏并存的复杂状况,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影响到生态社会稳定。

——生态文明观念比较淡薄,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生态创建和绿色创建活动力度不够,全民生态意识不强,浪费现象较严重,向山采石现象在部分地区还较突出,绿色消费、绿色采购、绿色信贷等尚未真正发挥促进环境保护的作用。

环境保护仍然以政府主导、以行政手段为主线,尚未真正转化为企业和公众的自觉行动。

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环保欠账较多。

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基本理念,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攻方向,把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把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把弘扬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着力“提速转型、跨越赶超、富民强州”,以对人民、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保护好黔南这片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努力把“美丽之州、幸福黔南”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

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建设绿色家园,发展生态产业,实现在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崛起。

“美丽之州”拒绝污染项目。

——坚持科学布局,促进协调发展。

遵循区域生态经济功能特性,把握开发节奏、时序和强度,明确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人口、产业、资源集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跨越发展。

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率先创新生态补偿、水权交易、综合开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体制机制。

加强区域融合与对接,扩大国际生态文明建设交流与合作。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第三节战略定位

科学审视我州的生态意识文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政治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