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主要考察知识点.docx
《高中地理必修二主要考察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二主要考察知识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二主要考察知识点
必修二主要考察知识点——简答
必修二主要考察城市布局,土地利用;农业,工业的区位因素;以及交通选址。
1.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回答:
(1)图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地租,它们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例符号①代表________用地;④代表_________用地。
(3)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土地租金、价格的变化是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变化的。
在B处形成地租次高中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 ;B为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 。
(2)图中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 ,判断理由是
。
(3)为解决该城市的交通污染问题,请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
(4)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在D处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吸纳群众的意见,拟作为该市的一分子你来判断一下该布局是否合理?
原因。
3.上海市无论从市区人口数,还是从城市国民生产总值来说,一直稳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它的发展有其优越的区位条件:
便捷的交通(海陆位置、铁路枢纽、长江出海口等)、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发达的农业、适宜的气候等等。
上海市的国民生产总值自1952~1990年增长了23.5倍,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上海市的人口规模也在扩大,1992年的人口比1949年人口增加了350多万,比1980年增加了182万。
由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了上海市的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区依托黄浦江西岸,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此外还兴建了大批的卫星城市。
就是这样,上海市还面临着急需解决的城市问题,因此,它决定建立浦东新区、改造老区来解决严重的城市问题。
根据材料,结合上海市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市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是什么?
(2)导致上海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扩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因素。
(3)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严重的城市问题,试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4)试着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关系角度上来解释上海市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
1.
(1)、ABCD
(2)、商业住宅(3)、距市中心的远近交通便捷程度;处于公路干线与外环路交汇处,交通便捷。
2.
(1)市场最优交通最优
(2)铁路线铁路线穿过市区与街道交汇,会带来严重的交通污染(噪音污染)和交通安全问题(3)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把铁路线外移)等(4)从两方面回答,一,如果该开发区是以轻工业为主,没有污染则是合理的,周围有便捷的交通。
二,如果发展重污染的企业,由于该市盛行西北风则对市中心有影响,不合理。
3.答案:
(1)上海市的发展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河、海的交汇处,位于我国沿海中部地区;上海市具有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专院校多,教育水平高,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多;上海市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京沪铁路、沪杭铁路以及长江航线,另外海运、空运条件都很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工业基础好等。
(回答合理或答出要点即可得分)
(2)经济
(3)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造成一定的地面下降;造成一定的人口失业;造成居民居住条件较差、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等。
(4)一般来说,城市的规模越大,它的服务功能就越强,它所服务的范围就越大,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城市,随着它的经济规模的不断变大,它的服务功能就越强,其服务范围就越大。
上海市是沪宁杭地区的工业中心,因此,上海市的经济规模越大,其服务功能越强,服务范围越大,就会带动沪宁杭工业区不断发展壮大,相应地会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2013高考题浙江卷)4.(30分)根据下面材料,完成
(1)~(3)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
40°
80°
100°
120°
乙
甲
北回归线
墨西哥湾
250
河流
棉花带
量线(mm)
等降水
国界线
城市
图例
36题图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
乙(36°54′N)
1月气温(℃)
9.3
4.7
7月气温(℃)
17.1
25.7
(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_______、______。
(10分)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10分)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10分)
【答案】
(1)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
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分布特点:
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
成因:
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季(7月)气温低。
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
甲城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弱,气温较高。
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
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解析】本大题以美国区域为载体,综合考查农业区位因素、降水的分布及成因、影响气温等相关因素。
第
(1)题,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农业技术因素。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日照时间长,棉花主要分布在冲积扇和洪积扇,地势较为平坦;;美国棉花带纬度低,光热资源充足,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所以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
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交通运输条件和技术装备等。
第
(2)题,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
宏观看趋势,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反之则较小。
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即从某地向另一地逐渐减少等。
判断海陆分布。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反之表示内陆。
微观看特殊
(1)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反之为背风坡。
美国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所以空间分布的特点为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
第(3)题,直接结合表格,甲城比乙城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
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结合甲乙两地位置和地形特征进行分析:
甲位于大陆西岸,受海洋影响大,附近有加利福利亚寒流经过,夏季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冬季该地受盛行西风影响,较为温暖,同时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来自北冰洋的寒冷空气;乙位于大陆东岸,附近有暖流流经,夏季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冬季东部地区低矮山地不能阻挡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所以气温较低。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国家)轮廓图,该国是世界上出口(畜产品)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2)该国东南部盆地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用字母A代表该盆地,并将A标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3)该国坚持“”的混合农业模式,采取、等措施,并将天然草场改良为人工草场,播种优质豆科植物并施肥等,提高了牧草产量和质量,保持。
6.读图3-4和表3-1,回答下列问题:
图3-4
表3-1某国国情简表
位置
亚洲西部
面积
1.4万平方千米
人口和民族
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
国土特征
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
农业特点
种植业尤为发达
(1)表格所述的国家是。
(2)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3)该国大部分属于干旱的沙漠气候,自然资源十分贫乏,却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这是由于该国十分重视依靠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4)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四地可借鉴该国农业发展经验的是、。
(5)A、C两地乳肉畜牧业均较发达,但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
A;C。
(6)A地所在图所示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请列举说明:
(7)D地所在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5.点拨:
此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分布及其特点。
答案:
(1)澳大利亚羊毛小麦
(2)墨累-达令略
(3)土-草-畜-市场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畜草平衡
点拨:
1~2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和地域分布,重点考查从图表中提取信息,进行区域定位的能力,且需联系初中地理知识来解题。
6.
(1)以色列
(2)水源(3)科技(4)BD(5)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气候(6)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蚕丝基地(7)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锡尔河和阿姆河河水进行灌溉
7.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在此交汇的
两大铁路干线是_铁路和铁路。
(2)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外贸口岸,分析天津的
区位特点:
天津港位于_湾西端和海河下游,
是一个兼有海港与河港的港口;天津港通过
铁路与高速公路与外
界相连,集散_____、流。
天津港以
市为依托,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
的建设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3)天津成为商业城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
B
7.
(1)京沪京哈
(2)渤海京哈京津唐客货天津(3)A.地势平坦、
交通便利,易于商品集散的优良的地理位置B.经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宽广
(2013高考题福建卷)8(37分)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
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2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图12
(1)描述M城气候特征。
(7分)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10分)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12分)
【答案】(37分)
(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3)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试题立意】本题以重走"古丝绸之路"主题活动为线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适度展开,让学生联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对"古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体现地理学科空间性,重视知识融合。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特征、城市形成条件、交通运输方式的转变原因分析等主干知识点。
【解题思路】
⑴分析某地气候特征一般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气温方面从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及气温年较差三方面分析,降水从降水的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
⑵注意审题“有利自然条件”,该题考查城市的区位条件中的自然方面,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答题。
再结合图中的相关信息“M城及周边地区的地理环境”图可知该地处河西走廊西北部,位于山前冲积扇处,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结合图可知M城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北路和南路交叉处,地理位置优越,容易汇集各地的人流和物流。
⑶本题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优点对比和社会需求方面进行答题。
⑷分析城市区位条件可从该地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资源状况、国家政策,产业特色角度分析。
从图中可知N城地理位置特殊,属于边境口岸,可发展边境贸易;同时该地所处的自然地理优势角度分析;社会方面可从国家设立经济特区,本身就是政策支持。
9(2013高考题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
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
图8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92㎞
乙
甲
92㎞
高速公路、出入口
及到起点城市(M)
的距离
M
公路
图8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答案】M市为主要客源地(2分)。
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的更多食客(2分)。
高速公路在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2分)。
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2分);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2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总分不超过10分)
【试题立意】本题通过高速公路的修建对传统美食分布区变化的影响来考察交通条件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题难点在于如何具体分析交通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题难度中档。
【解题思路】右图中可知,传统美食所在地甲远离新修的高速公路,而乙地在高速公路旁且有出入口连接,交通区位乙地远优于甲,而传统美食能够长期发展需要较大的市场,中心城市M是该美食的主要市场,为了便于美食进入市场或更好地吸引食客,良好的交通条件是关键。
因而大量的传统美食生产地转向乙地,而在乙地发展久了,美食生产量大了,名气自然上升,而甲地因远离市场且交通不便,传统美食生产逐渐衰落。
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
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
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图19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20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⑴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____________。
(3分)
⑵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____________,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⑶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__________。
(3分)
⑷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1)丰富的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2)汽车工业先进的科学技术;新兴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原材料(任答两点)
(3)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任答三点)
(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试题立意】以较为熟悉的北美五大湖地区作背景材料,使考生轻松上手,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措施等。
试题要求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形成答案。
试题内容顺序呈现鲁尔区、匹兹堡等案例模式,考生可参照解题,难度顺序有利于考生思维发展。
【解题思路】
(1)关注区域地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煤铁资源丰富;水运便利;从城市分布、人口增长及工业迅速发展可得出市场需求量大。
(2)从材料中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可知主导产业。
工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条件、市场、原材料等要素。
汽车技术要求高,当时汽车新兴市场需求大是要特别关注的要点。
(3)从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出最关键的石油危机;他国汽车工业冲击;房地产崩溃。
但分析材料又可以根据主导产业得出其产业结构单一;结合提供时代信息可以联系出新技术革命冲击。
(4)底特律的兴衰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也是教材鲁尔区、匹兹堡等案例的再次呈现。
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目前以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状况,加之科学技术水平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对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主要是借鉴来调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