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0118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

《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x

模板钢筋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模板分项工程

一 般 规 定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

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

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

及施工荷载。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

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应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模 板 安 装

主 控 项 目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

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

设垫板。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一 般 项 目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

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

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

果的模板。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

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对跨度不小于 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

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

1/1000~3/1000。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

且不少于 3 件;对板,应按在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

且不少于 3 面。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

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载面内

部尺寸

基      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

直庋

不大于 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 m 靠尺和塞尺检查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        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    寸

+10,0

表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表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长    度

板、梁

±5

钢尺量两角边,

取其中较大值

薄腹梁、桁架

±10

0,-10

墙      板

0,-5

宽    度

板、墙

0,-5

钢尺量一端及中

部,取其中较大

梁、薄腹梁、桁架、

+2,-5

高(厚)

+2,-3

钢尺量一端及中

部,取其中较大

墙      板

0,-5

梁、薄腹梁、桁架、

+2,-5

侧向弯曲

梁、板、柱

l/1000 且

≤15

拉线、钢尺量最

大弯曲处

梁、薄腹梁、桁架、

l/1500 且

≤15

 

表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板的表面平整度

3

2m 靠尺和塞尺

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1

钢尺检查

对角线差

7

钢尺量两个对角

线

墙      板

5

翘    曲

板、墙板

l/1500

调平尺在两端量

设计起拱

薄腹梁、桁架、柱

±3

拉线、钢尺量跨

 

模板拆 除

主 控 项 目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

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  的规定。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底模权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

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友顶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表 底模板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

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一般项目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

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钢筋分项工程

一 般 规 定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

3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原材料

主 控 项 目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 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

准的规定。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

设计要求;不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震等级,检验所得的

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的比值不应大于 。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

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一般项目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

老锈。

钢 筋 加 工

主 控 项 目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 级钢筋示端应作 1800 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

钢筋直径的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 倍;

2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 1350 弯钩时,HRB335 级、HRB400

级钢筋的弯弧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 900 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

钢筋直径的 5 倍。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

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尚应不小于受力钢

筋直径;

2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

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 900;对有抗震

等要求的结构,应为 1350;

3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

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

5 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

一般项目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

当采用冷拉方

法调直钢筋时,HPB235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4%,HRB335 级、

HRB400 级和 RRB400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1%。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表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钢 筋 连 接

主 控 项 目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

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

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

规定。

一 般 项 目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

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

筋直径的 10 倍。

在施工现场,应用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

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

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

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

倍 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 500mm,凡接头中点位

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向受力钢筋载

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

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 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

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

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有采用焊接接头;

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 50%。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

25mm 。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ll 为搭接长度),凡

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

段.同一连接区段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