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3041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_001Word格式.doc

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后,旧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还将继续存在。

这说明了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的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的发展

  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的发展

C

  5.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

  A继承性

  B社会性

  C永恒性

  D独立性

  6.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是相互联系的,但又相对独立,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劳动技术教育

  7.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这说明制约学制建立的因素是

  A社会意识形态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本国文化历史传统

  D生产力发展水平

D

  8.在我国现代学制沿革中,最早明令废除教育权性别和职业限制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9.在对学校隐性课程的分类中,一般把教师无意识的言行对学生所产生影响而构成的课程称之为

  A物质性隐性课程

  B制度性隐性课程

  C心理性隐性课程

  D活动性隐性课程

  10.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长期以来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的哪一功能?

  A甄别与选拔

  B促进学生发展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促进教学过程

  11.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的认识规律

  B遗忘的规律

  C学科的逻辑系统

  D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12.衡量一个人品的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品德认识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为

  二、辨析题:

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将其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

  13.发达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物质极大地丰富,因此,在这些国家中就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

错误或不全面。

(2分)

  机器大工业生产只能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并不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还要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

人的全面发展还必须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实现。

(4分)

  14.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加强分科课程。

错误或不准确。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加强综合化课程,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综合化,以克服分科的缺陷。

  三、简答题:

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简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1)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广泛的,经常的,但却是自发的、无计划的。

在肯定环境对人发展影响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社会实践。

(3分)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这人的发展方向。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学生享有哪些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享有下列基本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劳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生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

  (5)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姓名权、荣誉权、隐私权、健康权等其他权利。

  【评分说明】每个要点3分,答对任意4点即可给8分。

  17.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1分)复杂性表现在教师劳动目的的全面性和劳动任务的多样性;

创造性体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人。

(1分)

  

(2)连续性、广域性。

(1分)教师劳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严格界限。

  (3)长期性、间接性。

(1分)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合格的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

教师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4)主体性、示范性。

(1分)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四、论述题:

18小题,15分。

  18.结合教学实际分析说明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阶段。

(1)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阶段:

  ①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

?

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愿望等。

  ②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为了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做基础。

  ③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在教学中,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他们理解教材,领会理论。

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④知识的巩固与保持。

知识的巩固与保持有利于深刻领会知识,自然地运用知识,他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

教学过程中专门的知识巩固工作就是各种形式的复习。

  ⑤运用知识。

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它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

  

(2)结合实际分析论述,酌情给1~5分。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9.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到交响乐时,在脑中会产生与此相应的景象。

这种心理现象是

  A听觉

  B知觉

  C联绝

  D直觉

  20.在考场上,飞进的小鸟并没有引起考生的注意,他们仍在奋笔疾书答卷。

这体现的注意功能是

  A指向

  B选择

  C保持

  D分配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力的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意志力

  22.在人口总体中,智商分布基本上呈

  A正偏态

  B正态

  C“U”型

  D负偏态

  23.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里成分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分析思维

  D抽象思维

  24.成功后的狂喜、失败后的绝望等情绪状态是

  A应激

  B心境

  C激情

  D热情

  25.根据与动机相关联的需要起源划分,成就、交往、威信、赞誉等属于

  A生理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远景性动机

  D近景性动机

  26.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是

  A动作技能

  B认知技能

  C运算技能

  D智力技能

  27.对人名、地名、定理等的记忆属于

  A内隐记忆

  B情景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18.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正常心理现象,它属于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29.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态度

  30.王莹穿的新款服装在学校招来了许多异样的目光,第二天就不再穿这件衣服上学了。

  A从众

  B服从

  C遵从

  D依从

  六、辨析题:

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1.“谈梅生津”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错误。

  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由具体事务及其属性作为条件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

由语言作为条件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谈梅生津”是由语言引起的,应当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32.无论何种程度的焦虑状态对考试都是有害的。

  面对考试,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无害的;

并且适度的考试焦虑对唤起大脑皮层的兴奋、活跃思维具有积极作用。

但过度焦虑则会导致学生认知能力降低,干扰正常的分析和判断,并对身心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七、简答题:

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如何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4.比较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

(1)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短,长时记忆保持时间长。

  

(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容量无限。

  (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易受到干扰而遗忘,长时记忆的信息因受到抑制而使信息提取困难。

  (4)短时记忆以言语听觉编码为主,长时记忆以意义编码为主。

  35.简述意志的定义及其特征。

(1)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内外部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2分)

  

(2)意志的特征

  ①意志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③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八、论述题:

36小题,15分。

  36.结合教育实践,论述学校教育对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1)学校教育对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①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世界观。

  ②良好的校风和班风能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性、独立性和自觉遵守纪律等良好人格特征。

  ③教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采用适合不同年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2)结合教育实践论述,酌情给1~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