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0793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6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解读和各单元说明

编写说明2

一、教科书的主要内容2

(一)编排体系2

(二)编排内容2

二、教学目标12

(一)识字和写字12

(二)阅读13

(三)口语交际14

(四)写话15

三、教科书的主要特点及使用建议15

(一)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天性15

(二)自然渗透立德树人,注重文化传承,涵养品格16

(三)关注方法、策略,鼓励发现、探究16

(四)紧密联系生活,重视迁移与运用17

(五)统筹规划,引导大量阅读17

(六)夯实基础,循序渐进,平稳过渡18

四、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20

单元解读22

第一单元22

单元说明22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23

第二单元24

单元说明24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25

第三单元26

单元说明26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27

第四单元28

单元说明28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29

第五单元30

单元说明30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31

第六单元32

单元说明32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33

第七单元34

单元说明34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35

第八单元36

单元说明36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37

 

编写说明

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年级下册延续二年级上册的编写思路和编排特点,继续稳步推进,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进入中年级做好平稳过渡、有效衔接。

一、教科书的主要内容

(一)编排体系

本册教科书从结构体例上与二年级上册基本相同,围绕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册由25篇课文组成7个阅读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1个识字单元。

每个单元由3~4篇课文(包括课后思考练习题)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

在第一单元后编排“快乐读书吧”。

“口语交际”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4次。

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书写提示”“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写话”与“口语交际”轮流出现。

教科书有3个附表:

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分别是本册要求认识的450个生字,要求写的250个字及要求会写的词语。

(二)编排内容

1.识字写字

本套教科书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的顺序。

识字采取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既随文识字,也通过专门的识字课以及语文园地中专设的栏目“识字加油站”进行集中识字。

二年级下册的识字课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让学生通过童谣、传统民谣、介绍汉字文化与中国美食的文章,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丰富的内容中识字写字,使学生受到各方面的熏陶感染。

“识字加油站”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通过公园导览图、职业名称、玩具名称等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教科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在一年级对汉字的偏旁、结构、汉字的构字原理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二年级合体字增多的情况,教科书进一步强化了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规律的教学,并充分利用这些规律,引导学生大胆地猜读生字,自主学习课文。

写字方面,在一年级正确书写300个汉字、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基本笔顺的基础上,二年级不再呈现新笔画,要写的字也不再做笔顺跟随处理。

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较高、笔画比较简单的字。

2.阅读

本册课文内容丰富:

既有弘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内容的课文,如,《邓小平爷爷植树》《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神州谣》。

也有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出发,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表现儿童的思想和情感、充满童心童趣的课文,如,《沙滩上的童话》《蜘蛛开店》《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课文体裁多样,有《彩色的梦》《祖先的摇篮》等朗朗上口的诗歌,有《小马过河》《大象耳朵》等充满乐趣的童话,有《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等蕴含深刻道理的寓言,也有《一匹出色的马》《雷雨》等文笔优美的散文。

这些题材多样、体裁丰富的课文,语言典范,内涵丰富,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充分体现教科书全面育人的价值,可以满足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需求。

教科书按双线组织单元,7个阅读单元,大体围绕“春天”“关爱”“童心”“办法”“自然”“改变”“世界之初”等人文主题编排,随单元安排的语文要素有:

“读出恰当的语气和重音”“读句子,想画面”“运用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能根据课文内容说简单的看法”“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故事的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不仅在单元内的数篇课文围绕同一个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而且单元和单元之间,册次与册次之间,形成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以复述课文为例作具体的说明。

二年级上册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片和关键的句子讲一讲故事,二年级下册不仅继续落实二年级上册的训练要求,如在《开满鲜花的小路》中,通过泡泡提示“我能借助插图讲讲这个故事”,在上册利用多幅图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发展到利用单幅图复述课文,在能力训练上有螺旋式上升,并且在《邓小平爷爷植树》《千人糕》等课文中,继续借助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

在第七单元中,重点落实“能用自己的话说故事的内容”的语文要素,在课文的练习题中,又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训练方式,帮助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复述课文。

如《大象的耳朵》利用关键句子,《蜘蛛开店》利用多个关键词语提示图,《小毛虫》利用词句结合的提示图。

到了第八单元的《羿射九日》中,利用表格列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过程复述课文。

学生在系统训练中,既学习到复述课文的多种方法,也得到了能力的提升,为中高年级简要地复述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奠定基础。

教科书的课后练习围绕朗读背诵、理解内容、积累词语、运用词句、拓展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在语文园地中设置的《字词句运用》栏目,对本单元突出的、有价值的语言现象进行集中综合的练习。

教科书通过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栏目,安排了相应的词句练习,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对语言进行表达。

词句的理解,强调的是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大致意思。

词句的运用,关注语言运用的适切语境,强调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的练习。

词句的运用练习常常与词语的理解、词语的积累相结合,体现了在理解中运用、在积累中运用的编排思想。

教科书重视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

每课要求会写的词语,在附表“词语表”中呈现;课后练习设置《读一读,记一记》栏目,运用多种扩词方式,让学生积累友本课要认的字扩展的新词;除了编排专门的栏目,还在相应的课文后面编排了背诵、抄读句子的练习。

全册要求背诵共4次。

为了强化积累意识,教科书还在《语文园地四》的《字词句运用》中,引导学生积累课内外的关于“心情”词语,目的在于树立学生的积累意识,从小就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词句的习惯。

教科书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蜘蛛开店》课后题让学生续编童话,想象故事发展的可能,也鼓励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小马过河》课后题让学生对一些观点进行判断,鼓励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单元

《找春天》课后第2题,《开满鲜花的小路》鼹鼠先生和刺猬、狐狸、松鼠太太的对话,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语文园地一的“字词句运用”第2题都围绕着“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来展开。

教学时可以注意,让学生充分理解意思,体会文章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方式上,教师可以范读,或者让学生跟读录音,可以模仿各种语气展示对比,也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和读法。

注意不要讲解语法概念,也不要以为用力读、读大声就好。

还可以注意《开满鲜花的小路》中的“泡泡”:

借助插图讲讲这个故事。

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延续二年级上册借助插图讲故事的能力训练。

二年级上册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片和关键的句子讲一讲故事,二年级下册不仅继续落实二年级上册的训练要求。

在《开满鲜花的小路》中,通过泡泡提示“我能借助插图讲讲这个故事”,在上册利用多幅图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发展到利用单幅图复述课文,在能力训练上有螺旋式上升,并且在《邓小平爷爷植树》《千人糕》等课文中,继续借助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

《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后第2题,延续二年级上册默读的学习,并且要求学生练习复述,还要增加“浇水过程”的讲述。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情,增加默读的要求,如勾画动词,给学生一些提示,降低学生复述的难度。

第二单元

“读句子,想象画面”是为中年级读语段篇章想象画面打好基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后第3题,《一匹出色的马》课后第3题,语文园地二“字词句运用”的第1题都围绕这个要素展开训练。

《一匹出色的马》课后第3题,选出的句子不仅画面感强,有颜色,有想象,同时也提示学生进行句子的积累。

语文园地二“字词句运用”的第1题要求学生写比喻句,但最重要的是,不是机械地操练,而是要让学生懂得观察事物的特点,并且发挥自己的想象。

写的时候,不一定要写成一句话,可以根据示例,把想象的事物写成具有美感的诗句。

第四单元

“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强调词语从积累到运用的过程,强调学生从“想”到“感受”再到“写”的过程。

《彩色的梦》课后第2题,《枫树上的喜鹊》课后第2题,《沙滩上的童话》课后第2题,语文园地四字词句运用第1、2题,写话等内容,都围绕这个要素展开。

注意《彩色的梦》课后第2题题干中“试着”二字,不要过分拔高学生写的要求,并不要一定按照课文的格式来写。

《沙滩上的童话》课后第2题是把编故事和“读一读,记一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词语,但不用全用。

语文园地四字词句运用第1题,给学生展示积累词语的方法,里面展示的词语,可能是学生没有学过,提示学生可以积累课外的词语。

第2题的第二个泡泡,提示学生可以用“一会儿”写想象中的事物。

第五单元

本单元有寓言二则,学生第一次接触“寓言”这个概念,但不是第一次接触寓言,希望学生能初步体会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的文体特点,为三年级的寓言单元做铺垫。

“能根据课文内容说简单的看法”,教材中提出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自由地讨论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激发学生把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比如《寓言二则》中的选做题,如果单纯当学生说出与“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类似的事情,是比较难的。

可以引导学生先了解课文内容,提出有意思的问题供学生思考。

比如“在《亡羊补牢》中,为何一开始那个人不听劝告?

”让学生分析文中人物面对错误的态度,进一步说出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是如何面对错误的。

再如《画杨桃》的课后题,学生除了对文中老师和同学的态度和做法进行对比和理解,还可以说一说,如果自己是故事的主人公,面对老师和同学的反应,会怎么说,会怎么做。

《小马过河》是经典的课文。

在往常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会过分关注老马说的话,让学生去学习“凡事要动脑筋,要自己去试一试”的道理。

这篇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不在于最终的结论,而在于小马探索过河方法的过程。

小马虽然第一次没有过河,但他处理的方式是比较恰当的,很符合低年级学生处理事情的方式。

先请教牛伯伯,听到松鼠的意见后,不能定夺,又回头去问自己最信任的人,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很值得肯定的。

面对这样的文本,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你认为小马有没有动脑筋?

小马应不应该一开始就去“试一试”?

应该在学生自己去朗读和理解,可以结合课后练习题,让学生思考,让他们真正地动脑筋,真正去探究,真正去讨论,而不是单方面去接受文本中最后呈现的道理。

让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初步地学会动脑筋的方法——会思考,会观察生活、联系生活,会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六单元

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和文本特点,教材围绕着“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的语文要素进行课后练习的设计,如《雷雨》课后第1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后第1题,《天空生活真有趣》课后第1题。

第七单元

在第七单元中,重点落实“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语文要素,在课文的练习题中,又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训练方式,帮助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复述课文。

如,《大象的耳朵》利用关键句子,《蜘蛛开店》利用多个关键词语提示图,《小毛虫》利用词句结合的提示图。

到了第八单元的《羿射九日》中,利用表格列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过程复述课文。

学生在系统的训练中,既学习到复述课文的多种方法,也得到了能力的提升,为中高年级简要地复述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奠定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借助提示,是为了降低学生讲故事的认知负担,“提示”是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抓手,不要让学生自己去做提示,反而拔高了要求,增加了负担。

第八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世界之初”,让学生感受人们是如何想象世界最早的样子的。

根据这样的主题,我们提出“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的语文要素。

《祖先的摇篮》课后第2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课后第2题、《羿射九日》课后第3题都是围绕要素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祖先的摇篮》课后第2题可以和第3题结合,为学生想象降低难度,老师们可以根据学情调整。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课后第2题有两个引导,一个是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设定继续想象,比如继续想象风、雨、石头等又学会了什么,又是如何学习的。

也可以重新开始想象世界最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

《羿射九日》课后第3题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神话中想象的神奇,为中年级的神话单元作铺垫。

3.口语交际

教科书建构了清晰的口语交际目标体系。

每次交际活动,都会从倾听、表达或交流的角度列出两项一般性的、口语迁移运用于日常交际活动的重要交际原则,以清晰醒目的方式呈现出来。

本册教科书的口语交际,无论是注意说话的语气,还是长大以后做什么;无论是图书借阅公约,还是推荐一部动画片,交流的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在这些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教科书编排的口语交际活动,都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实践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说明理由”“主动发表意见”“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等要求,重视良好的交际习惯的培养。

这是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点,是需要从一开始就着力培养的交际习惯。

4.写话

本册教科书写话,重在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写话能力。

在话题的选择上,十分注意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如让学生写自己的好朋友、看图编故事。

在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有效指导。

有的给出了可以仿照的例子,如写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提供了不同的问句让学生模仿;有的提供了写话的思路,如写自己的好朋友,利用表格提示学生要写的内容,让学生能围绕一定的内容来写。

5.快乐读书吧

“快乐读书吧”栏目已经安排了三次,分别是一年级“读书真快乐”“读读童谣和儿歌”以及二年级上册“读读童话故事”。

本次“快乐读书吧”是“读读儿童故事”,包括内容导读目录和推荐书目等。

“快乐读书吧”推荐4个儿童故事供学生选择阅读。

这些儿童故事,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洪汛涛的《神笔马良》讲述了善良正义的马良用神笔惩恶扬善的故事;郑春华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描写了一个三口之家发生的日常趣事,这些既是当代儿童生活的缩影,也是对亲情、友情、成长等主题的生动诠释;苏联作家卡达耶夫的《七色花》讲述了小姑娘珍妮被赠予了一朵七色花,她只要撕一片花瓣扔出去,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愿望的实现》,讲述了在仙女的帮助下,淘气的儿子和严厉的爸爸互换身份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合理又新奇,充满童趣。

在这些儿童故事中,故事的主人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品质,故事既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又充满着意想不到的奇遇,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多样的感受。

教材还点明了本次“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要点:

要学会看书的目录。

这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书的封面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插图中提供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目录,让学生了解书的目录一般呈现的内容。

小贴士提示了目录的用处:

可以从目录了解书的主要内容,还可以知道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阅读保障,让学生有书可读。

要与学生一起制定一个学期的课外阅读计划,给学生进行阅读前的引导,阅读中的体会交流,阅读后的总结,确保学生能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完成课外阅读的任务。

由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快乐阅读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针对“快乐读书吧”,精选了阅读的文本篇目,并且编写了阅读指导,可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二、教学目标

(一)识字和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这是伴随整个小学阶段直至终身的学习动力。

教师们要特别注意,课后生字条上的字是要求学生认识的字,课后田字格是要求学生会写的字。

2.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汉字250个。

累积到二年级下册,第一学段共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特别是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的字,以及一些汉字作为偏旁时发生形体变化等方面,对学生写字有进一步的要求。

4.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这个要求伴随整个小学阶段,本册通过“展示台”,让学生充分交流写字的心得和习惯。

强调写字时注意观察间架结构,强调坐姿和执笔姿势,书写端正。

5.学习独立识字。

继续学习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在学习过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的基础上,本册教科书不再全文注音,采取单字注音的方式。

鼓励学生构字规律,大胆地猜读生字,自主学习课文,并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继续安排查字典的练习,巩固部首查字法以及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关于单字注音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册教科书不再全文注音,采取单字注音的方式,所注音为该字在字典中的单字音。

对于拼音的认识:

(1)帮助识字、帮助正音;

(2)帮助学习普通话;

(3)帮助阅读;

(4)利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了解字义。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不能过分依赖拼音;

(2)识字是目的,拼音是手段,强调拼音作为辅助工具的价值;

(3)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获得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后,老师和家长在指导孩子课外阅读时,是要尽早丢掉拼音这个“拐棍”的。

本册由生字组成的需要念轻声的词语:

•唠叨(《笋芽儿》,P14)

•豆腐、蘑菇(《中国美食》,P35)

•街坊(《亡羊补牢》,P57)

•窟窿(《亡羊补牢》,P57;识字加油站,P68)

•咳嗽(《天空生活趣事多》,P79)

•招牌、工夫(《蜘蛛开店》,P89)

•扫帚、簸箕、玻璃(识字加油站,P99)

•衣裳、裁缝、师傅(《月亮姑娘做衣裳》,P101)

•庄稼(《羿射九日》,P109)

•商量(《沙滩上的童话》,P48)

•吆喝(《青蛙卖泥塘》,P92)

注意绿色字体的词语,是不要求学生认读的词语。

特别注意以下两个词语:

“商量(《沙滩上的童话》,P48)、吆喝(《青蛙卖泥塘》,P92)”。

这两个词语要读轻声,但在本课中,量的本音是liáng,喝的本音是hè,又是多音字,在生字条中用蓝色标出。

教师们要在教学中跟学生说明。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教科书除了安排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课文,也在“快乐读书吧”栏目中增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儿童故事阅读篇目,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在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的“展示台”栏目中,让学生围绕着图书角展开讨论和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

在二年级上册开始学习默读的基础上,下册教科书让学生继续学习默读,并且对默读提出“不指读”的要求。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在每个单元的课后练习、语文园地安排了很多积累词语的练习,让学生认识各种积累词语的方法,运用积累的词语说话、写话。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在二年级下册,我们选择了两则浅近的寓言作为课文,首次把“寓言”的概念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初步感受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的特点,为三年级学习寓言单元打好基础。

在课后练习中,尊重学生思维习惯,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本册教科书中,有多首儿童诗作为课文,像《彩色的梦》《祖先的摇篮》等,让学生感受诗的语言和想象。

6.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根据上下文语境、提示语、标点符号等读出正确的语气和重音,是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本册教科书重要的学习内容。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万字。

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栏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古诗、成语、俗语、名言警句。

快乐读书吧为学生推荐了《神笔马良》《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七色花》《愿望的实现》等中外儿童故事,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三)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比如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提出了“对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了解别人讲的内容”等具体的要求。

2.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清楚的表达想法,简单说明理由”“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

3.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注意说话的语气。

针对说话的语文,本册口语交际中专门有“注意说话的语气”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在交际过程中“注意说话的语气”的重要性。

4.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图书借阅公约》中提出“主动发表意见”“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等讨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三、教科书的主要特点及使用建议

(一)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天性

儿童有自己的世界,成人应尊重儿童的天性。

尊重儿童天性是教育者应该做的,也是做好教育的前提。

为顺应儿童心理,保护儿童天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科书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趣味十足的选文,激活儿童的经验、想象。

如《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太阳、月亮还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该怎么生活,那么他们是怎么学会生活的?

《祖先的摇篮》:

爷爷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在这个摇篮里,我们的祖先会做什么呢?

《羿射九日》:

很久很久以前,有九个太阳栖息在扶桑树上,他们一起跑到天上玩,大地要被烤焦了……《开满鲜花的小路》《一匹出色的马》《彩色的梦》《沙滩上的童话》《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小毛虫》等课文同样富有童趣,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情感世界。

保护儿童探索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采用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学习。

如《语文园地七》中的《字词句运用》,列出“微笑、笑眯眯、眉开眼笑、捧腹大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