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0934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docx

高中生交往注意事项

第一章高中生如何交往

我们与同学交往中最经常接触的三个问题是:

(1)怎样结识新朋友?

(2)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如何解决?

(3)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更好的与同学和朋友相处。

现在我们先说第一个:

如何结识新的同学?

现在我们都是刚刚踏入高一的新生,许多同学都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接触到许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同学。

说实话,能够在全中国13亿人中相遇是一种缘分。

然而,我们应该如何去结识这些新同学呢?

其实,想结交一个新的同学并不难,只要我们以真诚的态度去与对方交往,多花一点时间去观察对方,了解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以后的交往中多加注意,为将来与对方交往打下基础。

比如我在和新的同学交往的时候,我会先和对方进行言语的交谈,说一些比较轻松和好笑的话题,逗对方笑,让对方认为我是一个很容易相处,并且是一个能给对方带来快乐的同学,使对方乐于和我交往。

在过后的日子中,我会和对方多一些接触,看看对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在对方的眼前不做其不喜欢的事情。

然而,在实际中并不是绝对的如此顺利。

有一些同学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虽然很想结交新同学,但却害怕别人不会接纳你。

一般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一些比较内向和胆小的同学身上。

原因是他们还没有与对方接触,就在潜意识中认定对方不会接纳自己;自我评价太低,认为自己没有本事,别人会不接纳自己;在以前的交往活动中,曾受过一些挫折,如被别人冷落,拒绝等。

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目前和未来的社交活动,阻碍自己人际关系的发展。

怎样解决呢?

首先,这样的同学应该主动的多花点时间与自己身边的同学在一起,要克服自己内心的一种“失败心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给自己一些成功的想象,对方对你冷落和拒绝也只是无意或暂时的。

 第二,要多看到自己的长处,多在别人面前正确的表现自己的长处,特别是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即使很小,也要努力成功。

第三,如果被别人冷落或拒绝,我们就该对交往失败和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

但是我们不能把所有原因都认为是自己的能力有限造成的。

这样就能增加自己在交往中的成功率。

接下来谈谈和同学发生了矛盾时,怎么办?

既然生活在一起,那么这些摩擦和矛盾就是无法避免的。

人是一种独立的动物,表现最突出的就是:

思想独立。

因此,不同的人在对待相同的事情时就会有不同的看法,矛盾就出现了。

如何正确的处理矛盾呢!

现在有一些同学,看了一些电影,内容是关于香港黑社会的,比如由郑伊健主演的《蛊惑仔》等,里面有许多因为小事就大打出手的场面,在加上“明星效应”,许多同学就认为武力是解决事情的最好方法了。

所以有一些人动不动就打架,甚至招来一些所谓的“兄弟朋友”来打“段场”,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甚至上百人。

其实为什么要打架呢?

其实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其他途径。

如果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矛盾,没有牵涉到什么大的利害冲突,那么只要大家各让一步,不就没事了,俗话说: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嘛。

要是遇上大矛盾了,自己解决不了了,那么我们可以请老师帮助解决嘛。

不过有一些同学认为把自己和别人的矛盾告诉老师就

“打小报告”,所以就老是自己乱解决。

看来这些同学的精神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

最后,我们讲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更好的与同学和朋友相处。

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这是我最强调的,那就是真诚。

任何感情都讲究真诚,如果感情失去真诚,那就不是感情了。

真诚的去对待你的同学,那么你的同学就会真诚的对待你。

那么这段友情就可以继续下去。

(2)要学会互相帮助。

积极帮助同学能够在学生集体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

当同学处于困难之中的时候,我们应该伸出友爱之手,主动的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即使无法帮助解决,只要我们愿意倾听同学对自己困难或痛苦的诉说,这也是帮助。

因为外界的困难是暂时,内心的痛苦却是长久的,有人说,一个人把自己的痛苦告诉别人,那么他的痛苦就只剩下原来的二分之一了。

那些整天只知道埋头学习,以各种借口拒绝同学的求助,把同学的帮助看成是一种纯粹的负担,是浪费自己时间的事情的人,他们在同学中就会慢慢的遭人冷落,他们拒绝帮助同学,结果也得不到大家的帮助。

曾经有一位同学,他面对同学的请教,经常只是敷衍了事,结果是自己的威信越来越低。

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叫同学们自愿结成小组,互相交流,结果班里没有人愿意和他结成小组,弄得他和尴尬。

最后还是老师把他分到一个组里,才不致使他下不了台。

所以,我们应该有助人为乐的思想,积极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3)在自己同学的面前要谨防自傲。

比如你的学习成绩比你的某个同学优秀,就看不起他。

这样就会在你和你的同学之间设立一个人为障碍,骄傲的人难以容人,别人也不愿意和骄傲的人再一起。

那么,你们的友谊可能就会因此而破裂。

所以,要谨防自傲的思想。

(4)要学会忍让,避免矛盾的发生,俗话说:

“得饶人处且饶人”。

当然,忍让并不是懦弱,有些时候还是要适当的学会保护自己。

处理不好同学关系的人大致有两类:

一是过分求全,处处忍让。

这种人一味迁就别人,别人对的他接受,别人不对的他也接受。

有了意见也不肯提,怕伤了和气,怕别人对自己印象不好,怕别人“报复”自己。

看起来这种人与世无争,与人为善,其实内心里多有压抑。

如缺少知心朋友、倾诉对象的人则容易出现抑郁症的症状:

少言寡语、不爱与人交往、退缩,或者出现少数极端不理智的行为,如伤害他人、自杀等。

另一种是过分维护自己,对别人缺少宽容,以自我为中心,言谈举止不考虑别人的利益。

这种人在群体中不容易被接纳,常常不受人欢迎,是群体孤立的对象。

    处理好同学关系:

同学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宿舍、班级、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小集体中学会处里好同学关系,将来走上社会才能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影响社会。

根据《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习,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

1、交流水平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彼此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2、互酬水平心理学家指出:

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具有“互酬性”,即,“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

这里的“酬”不仅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情绪情感等心理方面的内容。

人与人相处中,彼此的互酬水平越高,关系越是稳定密切。

有些同学之所以与别的同学处理不好关系,互酬性低,恐怕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表现对同学的需求、困难漠不关心,使人感到你很冷漠。

3、评价水平 通俗地讲,就是你对别人怎么看,以及要求别人怎么看你,评价水平的高低,主要不取决你讲别人好话的多少,而在于评价是否真诚和符合实际。

4、包容水平人与人之间的生理,心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这种差异能否包容也是人际是否协调的表现,包容水平越高,与他人相处的适应性也就越大,人际关系相当好,反之亦然。

【解决措施】

1 、加强交流:

良好的同学关系全赖互相了解,要达到互相之间彼此了解,就要加强交流,在思想和态度方面加强沟通,课余时间多搞一些社交活动,如打球、下棋、郊游等,增进了解,友谊。

2 、关心他人:

希望得到人的关心是基本需要,你愈关心别人,你在她生活中的必要性将因之而得到增加,自然而然她也会转而关心你,一但彼此之间互相关心,同学关系也就自然密切了。

3 、宽容别人:

“人无完人”,任何人总是有缺点的,也总会做错事的,这些都是正常和不可避免的,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能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要计较,别人会很感激并愿意与你交流。

4、完善自我:

同学关系紧张的人,大都性格和习惯方面有些毛病,应刻意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和习惯,尽可能做到:

(1)服饰整洁美观。

(2)习惯面带笑容。

(3) 注意言谈举止。

(4) 不要卖弄自己。

(5)多多帮助别人。

(6)善于赞美别人。

 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热于赞美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悦度将大大增强,同时注意夸奖别人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应遵守两个原则:

第一,赞美应出于真心,所夸奖的内容应是对方确实具有或将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第二,夸奖的内容应被对方所在意。

5、保持适当的距离:

有时我们对某人太好时,她反而不领情,离我们远远的。

究其原因有两点:

其一,按互酬水平,你的关心,别人是要回报的,当她觉得自身能力无法回报你的关心时,她只好采取不接受你的关心,疏远你来维持人际关系的平衡。

其二,任何人内心都有自己的一个空间,只有自己拥有,再好的朋友,如果她不想让你进入而又无法回绝,只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因此,人与人之间适当保持距离,为彼此的心灵留下一点空间,让彼此感觉到都是自由的,才愿意继续交往下去。

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处理好同学关系!

想一想

第一节

哥们义气害人害己

中国人向来都把义看得很重。

儒家尊崇的仁、义、礼、智、信中的义就排在第十位。

我们大学生中也有一些人喜欢互相之间称兄道第,醉心于哥们义气式的友谊,喜欢依照武侠小说中的那些侠客们拜把式的朋友关系,并认为这样的关系才是真正的朋友。

,我们应怎样对待和处理呢,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的。

什么是义气呢?

从字面上讲,就…

中国人向来都把义看得很重。

儒家尊崇的"仁、义、礼、智、信"中的"义"就排在第十位。

我们大学生中也有一些人喜欢互相之间称兄道第,醉心于哥们义气式的友谊,喜欢依照武侠小说中的那些"侠客"们"拜把式"的朋友关系,并认为这样的关系才是真正的朋友。

,我们应怎样对待和处理呢,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的。

什么是义气呢?

从字面上讲,就是主持公道的意思。

<<辞源>>解释为"刚正之气"。

<<现代汉语词典>>则指由于私人关系面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朋友之间要不要讲点"义气"呢?

要!

能不能讲"哥们义气"呢?

不能。

人历史角度看,历史上对于讲义气、杀富济贫等英雄行为,也给予了热情的赞扬。

朋友间的友谊也是同讲义气紧密联系的。

大家都熟悉的古典小说<<水浒>>,写了梁山一百零八将的故事,可以说就是一部"义气传"。

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也是历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故事。

毋庸讳言,"义气"作为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道德观念,曾经成为劳动人民团结互助,反抗封建统治的重要精神纽带,在历史上是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但是,作为哥们义气来讲,它却是一种基于无知和盲从,情感无基础的冲动,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极不相容的行为。

特别是它还往往带有旧社会的行帮气息。

你看,轰轰烈烈的梁山好汉起义不也就是在统治阶级使用种种手段包括"义气"在内的伦理道德观念腐蚀下冰消瓦解的吗?

人现实角度来看,现在有些社会青年把哥们义气当作友谊,你今天给我一盒烟,明天我请你吃顿饭,你早晨帮我教训了一个"冤家对头"晚上我就替你给"仇人"放血。

象这些不讲原则,藐视法规,互相包庇,甚至成群结伙,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党校处分的现象也不是个别。

也还有一些大学生徘徊于哥们义气与坚持原则的两难之中,明明知道讲哥们义气去做是错的,但为了保持"友谊"而不得不帮助朋友"最终也导致自己陷入了错误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另外,哥们义气往往也是以维护小团体利益为出发点,为了报恩或复仇,不惜牺牲和损害社会或他人的利益,对不是自己的"哥们"则不讲感情,不讲友谊,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害人、害已、害社会。

我们提倡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反对哥们义气,希望我们的高中学生能时刻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哪些属于真正的友谊,哪些属于哥们义气,更希望大学、能珍惜短暂的高中时光,不仅有形影相随的朋友,更有相知、相依、相进取的知已。

【案例回放一】2010年8月23日中午,在内蒙古通辽市一所中学的食堂里,高三学生小蒙与高一学生小海因为打饭时的小摩擦而发生口角,两人互不服气。

饭后,两人气汹汹地找来各自的哥们儿,相约到学校操场上见面。

双方一见面,小蒙就与小海吵了起来,并且动手撕打。

为了帮哥们儿出气,双方其他成员纷纷动手,在厮打中,小蒙的哥们儿小飞用砖头将小海打成重伤。

经审理,内蒙古开鲁县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小飞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小飞以及参与群殴的其他几名同学共赔偿小海10万多元。

【我来点评】这一事件是由“哥们儿义气”引发的。

“哥们儿义气”是一种狭隘的小团体意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讲交情,不讲是非,为了所谓的义气,甘愿为朋友“两肋插刀”。

这样做不仅会害自己,还会害朋友,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危害。

以“哥们儿义气”为交友之道的人,无疑是盲目的、糊涂的。

这也警示我们,建立真正的友谊必须以分清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为前提,当朋友做出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时,要及时指出,并给其提供正确的建议。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难免会产生摩擦和冲突。

面对一些不涉及根本利害关系的小矛盾,我们应当宽容一些、忍让一些、大度一些,这样做于人于己都是一件好事。

正所谓: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

【案例回放二】宁德网消息(叶春常虹)近日,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福安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

主犯阮某灿与阮某琳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八年;从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黄某、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四年;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467803.4元。

  2010年8月28日晚9时许,被告人阮某琳、王某(被害人陈某女友)、黄某和朋友王某、郑某等人在福安市富阳路一餐馆吃饭。

期间,王某接到男友陈某电话后欲先离开,阮某琳、王某便送王某(女)到餐馆路边,陈某见王某情绪低落误以为系阮某琳欺负,即质问并推搡阮某琳,双方发生争执扭打后被在场人劝开。

被告人阮某琳即打电话叫其朋友阮某灿前来,阮某灿纠集被告人章某等二人数分钟后赶到。

阮某琳先朝被害人陈某腹部踢一脚,被告人阮某灿、王某、黄某、章某等随即一同上前对陈某拳打脚踢,陈某后退,摔倒在路边,被告人阮某灿见状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朝陈某连刺多刀,后各被告人均逃离现场。

当晚被害人被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各被告人均于次日被福安市公安局抓获归案。

案发后被告人阮某灿、阮某琳、王某、黄某亲属各赔付被害人亲属人民币15万元、15万元、10万元、10万元。

  据了解,被告人阮某灿等人作案时均系未成年人,其中被告人章某未满十六周岁,各被告人均无违法、犯罪前科。

审理中,市中级法院主审法官针对各被告人的犯罪原因,从法、理、情多个角度进行教育,并着重对他们进行了法制意识、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希望他们通过本案的审判,能从中吸取教训,并鼓励他们自立自强,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来点评】青少年极易受不良影响形成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一旦缺乏正确、及时的引导,就会陷入犯罪的泥潭。

阮某灿等人最终走上犯罪道路,除缺乏家庭温暖、法制观念淡薄、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外,跟他们盲目地讲哥们义气有很大关系。

本案中的阮某灿等,在根本不知对方是谁,为何要打架的情况下,出于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殴打被害人,甚至持刀捅刺直接造成被害人死亡,而走上犯罪道路,教训可谓沉重。

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在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同时,更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友谊观、道德观,才能在源头上真正做到防止青少年犯罪。

 

 

 

第三节个例分析

一、【个案由来】

案例:

2011年4月19日,某校某学生,将一封信放到了班务日记的箱子里,信中写到:

老师,我感到很困惑,同学之间的关系很难处,我与宿舍成员间常常为了一件小事斤斤计较,有一点矛盾就互相不理睬,感觉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很假,没有真诚,有时又互相利用,达到某种目的,生活在这样的宿舍气氛中很难受,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生活。

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请政教处的领导帮帮我。

二、【分析与诊断】

花季的年龄,心灵细腻、敏感,个性张扬,价值观、人生观趋于成熟而又易变,由于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较长,尤其是课堂之外的生活空间打开了,由言语不慎、生活习惯不同等带来的摩擦、矛盾,必然导致心情不好、学习精力分散,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降低,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生活中。

   

   我觉得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的,可以说在许多同学身上都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今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一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更不懂得关心、帮助、宽容他人。

当这些独生子女碰在一起时,都知道从自身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矛盾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再加上部分家长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当与别人的孩子发生矛盾时总是由大人出面解决,忽视了孩子处理矛盾的经验积累。

使孩子从小就缺少与同龄人交流的经验和处理矛盾的经验。

   同学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宿舍、班级、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小集体中学会处里好同学关系,将来走上社会才能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影响社会。

   根据《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习,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

  

(1)交流水平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彼此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2)互酬水平

   心理学家指出:

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具有“互酬性”,即,“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

这里的“酬”不仅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情绪情感等心理方面的内容。

人与人相处中,彼此的互酬水平越高,关系越是稳定密切。

有些同学之所以与别的同学处理不好关系,互酬性低,恐怕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表现对同学的需求、困难漠不关心,使人感到你很冷漠。

  (3)评价水平

   通俗地讲,就是你对别人怎么看,以及要求别人怎么看你,评价水平的高低,主要不取决你讲别人好话的多少,而在于评价是否真诚和符合实际。

  (4)包容水平

  人与人之间的生理,心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这种差异能否包容也是人际是否协调的表现,包容水平越高,与他人相处的适应性也就越大,人际关系相当好,反之亦然。

   三、【干预措施】

   根据上面四个要素,我找来这位女生并给这位女生以下几个建议:

  1、加强交流

  良好的同学关系全赖互相了解,要达到互相之间彼此了解,就要加强交流,在思想和态度方面加强沟通,课余时间多搞一些社交活动,如打球、下棋、郊游等,增进了解,友谊。

  2、关心他人

  希望得到人的关心是基本需要,你愈关心别人,你在她生活中的必要性将因之而得到增加,自然而然她也会转而关心你,一但彼此之间互相关心,同学关系也就自然密切了。

  3、宽容别人

  “人无完人”,任何人总是有缺点的,也总会做错事的,这些都是正常和不可避免的,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能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要计较,别人会很感激并愿意与你交流。

  4、完善自我

  同学关系紧张的人,大都性格和习惯方面有些毛病,应刻意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和习惯,做到:

   1)服饰整洁美观。

2)习惯面带笑容。

3)注意言谈举止。

4)不要卖弄自己。

5)多多帮助别人。

6)善于赞美别人。

   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热于赞美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悦度将大大增强,同时注意夸奖别人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应遵守两个原则:

第一,赞美应出于真心,所夸奖的内容应是对方确实具有或将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第二,夸奖的内容应被对方所在意。

   5、保持适当的距离

  有时我们对某人太好时,她反而不领情,离我们远远的。

究其原因有两点:

   其一,按互酬水平,你的关心,别人是要回报的,当她觉得自身能力无法回报你的关心时,她只好采取不接受你的关心,疏远你来维持人际关系的平衡。

   其二,任何人内心都有自己的一个空间,只有自己拥有,再好的朋友,如果她不想让你进入而又无法回绝,只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因此,人与人之间适当保持距离,为彼此的心灵留下一点空间,让彼此感觉到都是自由的,才愿意继续交往下去。

   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相信你一定会处理好同学关系。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四、【效果与思考】

   近一个学期以来,通过走访该生所在寝室其她成员及观察该生的日常行为并与之多次交流,可以看出该生与同学的关系明显改善了,走出了封闭狭隘的自我小天地,她终于发现,和同学交往其实是一件乐事。

集体主义意识也增强了,能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对于各项班级工作也完成得较好。

她所在寝室多次评上文明寝室流动红旗,这与该女生的改变是分不开的。

   考虑到这个个案在同学中的普遍性,我还特地用一节课时间给全班同学分析如何处理好同学间关系(当然,对这位女生的事情不能向全班同学公开)。

一学期来,我班同学关系融洽,有较强的集体凝聚力,本学期被推荐为县级先进班级。

   同时这个个案也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

处于中学时期的学生是否真象我们所认为的无忧无虑、天真浪漫?

老师、家长是否应该真正走入学生内心世界去指导她、带领她?

让每个学生的心理症结得到及时的疏导,我们相信我们正在靠近这一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