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1308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docx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

一、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关于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囊泡膜可来自内质网,而不能来自细胞膜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磷脂分子无关

C.细胞膜上存在与信息传递有关的信号分子和受体

D.肌肉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没有激素的受体

2.(6分)下列细胞中的酶,在进化史上可能出现最早的是(  )

A.ATP合成酶B.纤维素酶

C.线粒体氧化酶D.乙酰胆碱酯酶

3.(6分)基因I和基因II在某动物染色体DNA上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I和基因II可能决定动物的同一性状

B.基因I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基因II的表达

C.基因I和基因II可能在多种细胞中都表达

D.基因I和基因II在转录时不存在A和T配对

4.(6分)用玉米做实验材料,相关基因为A、a和B、b,欲得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

下列因素对得到该性状分离比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两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

C.AA和Aa的表现型是否相同

D.是否严格遵守统计分析方法

5.(6分)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体液调节较为缓慢

B.人体能通过反射对一个病原体做出反应

C.人体产生的激素不可以直接消灭病原体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相同

6.(6分)某林场在桉树幼林里栽培菠萝,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桉树、菠萝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桉树和菠萝表现出的分层现象属于该群落的垂直结构

B.桉树和菠萝会竞争阳光、水和无机盐,但竞争不明显

C.桉树和菠萝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传递,不存在能量流动

D.菠萝可以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二、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9.(10分)某兴趣小组用多株发育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植株做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实验步骤和分组处理见表,回答下列问题.

A组

B组

C组

D组

①天竺葵经过24小时“X”处理

+

+

+

+

②小烧杯中加入等量液体

NaOH溶液

蒸馏水

蒸馏水

蒸馏水

③用无色透明玻璃罩盖住植株和小烧杯

+

+

+

+

④光照5小时

较强光照

较弱光照

较强光照

黑暗处理

⑤取一片叶,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注:

表中的“+”表示有该项操作.

(1)步骤①中的“X”处理具体是指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  .

(2)经过步骤⑤处理后,C组植株的叶片变蓝色,A组和B组植株的叶片均无明显的颜色变化,可能的原因是A组植株  ,B组植株  .

(3)经过步骤④处理后,从C组和D组植株叶片上各取面积为4cm2大小的叶片,测得其干重分别为M克和N克,假设各组实验所用天竺葵植株叶片的呼吸速率相同,则M﹣N可用来评价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C组植株叶片  (填“积累”、“消耗”或“制造”)有机物的能力.

30.(10分)回答下列关于人体水平衡的问题.

(1)水分子可以借助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跨膜运输.水分子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但速度较慢,原因之一是水分子从磷脂分子的缝隙进出细胞,  .

(2)有多种信息分子参与人体水平衡的调节,例如  、抗利尿激素等.

(3)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快速重吸收水,其原理是:

抗利尿激素与受体结合,经过信息转换,促使囊泡向靶细胞膜转移,囊泡膜上很可能含有  .

(4)当人体饮水过多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会  ,但由于存在  调节机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依然能保持相对稳定.

31.(10分)为探究田鼠的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用患病的田鼠和正常田鼠做杂交实验,结果见表,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

F1的表现型

F2的表现型及比例

杂交组合一:

一只患病雄鼠与一只正常雌鼠杂交

雌雄鼠都正常,

雌雄鼠随机交配

雌性全正常

雄性中,正常鼠:

患病鼠=15:

1

杂交组合二:

一只正常雄鼠与一只正常雌鼠杂交

雌雄鼠都正常,

雌雄鼠随机交配

雌性全正常

雄性中,正常鼠:

患病鼠=15:

1

(1)对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合理的解释:

①患病性状只在  (填“雌”或“雄”)性田鼠中表现;

②该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个体的基因型中含有  个显性基因即表现为正常.

(2)依据上述解释,杂交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为  (用A、a和B、b表示)

(3)请从F1和F2中选择小鼠,设计简便的实验验证上述解释:

实验方案:

  

支持该解释的预期结果:

  .

32.(9分)回答下列关于某森林群落的问题.

(1)在群落水平上可研究的问题除了种间关系、群落的范围和边界、优势种外,还有  .(填3个)

(2)设计实验探究森林群落中两种植物的根系是否存在竞争.

实验步骤:

①在相同环境中选取多株植物甲和植物乙,要求植株大小和  大小基本一致.

②单株种植植物甲和植物乙作为对照组1,间距0.5米种植两株植物甲作为对照组2,  作为对照组3,  作为实验组.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植株根系生长情况.

预期结果和分析:

若实验组植株的根系显著小于对照组,则  .

若实验组植株的根系大小与对照组2和3差异不明显,则植物甲和植物乙的根系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例如,  过大导致竞争不明显.

【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8.乙肝病毒表面有T1蛋白和T2蛋白,免疫接种实验表明这两种蛋白质都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免疫反应。

科研人员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番茄,用于生产可口服的乙肝病毒疫苗,回答下列问题:

(1)T1蛋白和T2蛋白进入实验动物的肠道后,会被实验动物小肠黏膜上的一种M细胞当做  处理,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最终产生相应的  ,使实验动物获得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

(2)用转基因番茄生产可口服的乙肝病毒疫苗(含T1蛋白),所用的目的基因是  ,所用的运载体是土壤农杆菌的  。

(3)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  。

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目的基因在乙肝病毒DNA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在  (填“第一次”、“第二次”或“第三次”)次循环结束后,即可出现两条链等长的目的基因片断。

(4)获得转基因番茄植株后,通过分子检测,已确定该植株所结番茄中含有T2蛋白,此后还需要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例如  。

 

2019年安徽颍上二中高考生物四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关于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囊泡膜可来自内质网,而不能来自细胞膜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的磷脂分子无关

C.细胞膜上存在与信息传递有关的信号分子和受体

D.肌肉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没有激素的受体

【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具有生物活性,当生物膜失去活性后选择透过性功能丧失,变成全透性.

【解答】解:

A、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中,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小泡移动,与高尔基体膜融合,A错误;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均有关,B错误;

C、细胞之间可以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C正确;

D、神经细胞也可以作为多种激素的靶细胞,如可接受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作用,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分泌蛋白合成过程,掌握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方法,再结合选项准确分析.

2.(6分)下列细胞中的酶,在进化史上可能出现最早的是(  )

A.ATP合成酶B.纤维素酶

C.线粒体氧化酶D.乙酰胆碱酯酶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般过程:

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解答】解:

A、最先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只要是细胞,在代谢过程中就会有ATP的合成和分解,因此一般存在ATP合成酶,A正确;

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出现较晚,B错误;

C、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存在的细胞器,而真核细胞的出现晚于原核细胞,C错误;

D、乙酰胆碱酯酶是神经递质分解需要的酶,在进化史中,神经细胞出现晚于原核细胞,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和酶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生物进化的一般过程,掌握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3.(6分)基因I和基因II在某动物染色体DNA上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I和基因II可能决定动物的同一性状

B.基因I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基因II的表达

C.基因I和基因II可能在多种细胞中都表达

D.基因I和基因II在转录时不存在A和T配对

【分析】1、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也可能与多对相对性状有关;

2、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3、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着生物的性状。

【解答】解:

A、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基因I和基因Ⅱ可能决定动物的同一性状,A正确;

B、基因I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基因Ⅱ的表达,B正确;

C、基因Ⅰ和基因Ⅱ若是管家基因,则在多种细胞中都表达,如ATP合成酶基因、ATP水解酶基因、呼吸酶基因,C正确;

D、转录时,碱基互补配对为A﹣U、T﹣A、C﹣G、G﹣C,因此基因I和基因Ⅱ在转录时存在A和T配对,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识记转录的过程,理解细胞分化的过程,识记基因与基因产物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个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6分)用玉米做实验材料,相关基因为A、a和B、b,欲得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

下列因素对得到该性状分离比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两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

C.AA和Aa的表现型是否相同

D.是否严格遵守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题干是探究两对等位基因所遵循的遗传规律,两对基因均为杂合的亲本自交,子代要得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从性状分离比看本题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而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及应用。

【解答】A、所选实验材料如果是双杂合体,则自交后代能得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如果是纯合子,杂交后再自交也可得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

B、如果两对等位基因能独立遗传,则会得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不能独立遗传,则不会得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B错误;

C、AA和Aa的表现型相同,说明是完全显性,自交后代才能得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C错误;

D、严格遵守统计分析方法是得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的保证,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考查了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5.(6分)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体液调节较为缓慢

B.人体能通过反射对一个病原体做出反应

C.人体产生的激素不可以直接消灭病原体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相同

【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传递方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

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

调节方式

反射

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作用对象

效应器

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联系

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

【解答】解: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体液调节较为缓慢,A正确;

B、人体不能通过反射对一个病原体做出反应,B错误;

C、人体产生的激素不可以直接消灭病原体,只是激素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C正确;

D、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体液运输,D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注意相近知识点的总结;明确生命活动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难度不大。

6.(6分)某林场在桉树幼林里栽培菠萝,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桉树、菠萝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桉树和菠萝表现出的分层现象属于该群落的垂直结构

B.桉树和菠萝会竞争阳光、水和无机盐,但竞争不明显

C.桉树和菠萝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传递,不存在能量流动

D.菠萝可以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分析】1、群落的特征包括:

物种丰富度、群落的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

2、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

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解答】解:

A、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A正确;

B、桉树和菠萝有分层现象,会竞争阳光等资源但竞争不明显,B正确;

C、桉树和菠萝之间不存在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因此只可能存在信息传递,不存在能量流动,C正确;

D、植物的保持水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生物多样性等知识,尤其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关键是要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不同分类,重点了解间接使用价值.

二、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7.(10分)某兴趣小组用多株发育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植株做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实验步骤和分组处理见表,回答下列问题.

A组

B组

C组

D组

①天竺葵经过24小时“X”处理

+

+

+

+

②小烧杯中加入等量液体

NaOH溶液

蒸馏水

蒸馏水

蒸馏水

③用无色透明玻璃罩盖住植株和小烧杯

+

+

+

+

④光照5小时

较强光照

较弱光照

较强光照

黑暗处理

⑤取一片叶,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注:

表中的“+”表示有该项操作.

(1)步骤①中的“X”处理具体是指 黑暗(无光)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 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

(2)经过步骤⑤处理后,C组植株的叶片变蓝色,A组和B组植株的叶片均无明显的颜色变化,可能的原因是A组植株 CO2供应不足,无淀粉合成 ,B组植株 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无淀粉积累 .

(3)经过步骤④处理后,从C组和D组植株叶片上各取面积为4cm2大小的叶片,测得其干重分别为M克和N克,假设各组实验所用天竺葵植株叶片的呼吸速率相同,则M﹣N可用来评价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C组植株叶片 制造 (填“积累”、“消耗”或“制造”)有机物的能力.

【分析】分析表个性信息可知,A、B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小烧杯中液体的种类,A组液体是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组的液体是蒸馏水,能进行光合作用,二者都能进行呼吸作用;B、C、D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C组光照强度强,光合作用强度大,D组光照强度是0,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解答】解: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此X处理应该是暗处理,目的是将原有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运走耗尽.

(2)由表格信息可知,A组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由于二氧化碳不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不能变蓝;B组弱光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小,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无淀粉积累,也不能变蓝.

(3)设天竺葵经过24小时“X”处理后,4cm2大小的叶片的干物质量是a,C组光照5小时光照5小时干物质的量是a+净光合作用强度×5=M,D组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5小时后干物质的量是a﹣5×呼吸作用强度=N,则M﹣N=(a+净光合作用强度×5)﹣(a﹣5×呼吸作用强度)=5(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5×实际光合作用强度=5小时内有机物合成量.

故答案为:

(1)黑暗(无光)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2)CO2供应不足,无淀粉合成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无淀粉积累

(3)制造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有关的实验,通过实验表格信息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及实验目的,理解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关系,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解答问题.

8.(10分)回答下列关于人体水平衡的问题.

(1)水分子可以借助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跨膜运输.水分子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但速度较慢,原因之一是水分子从磷脂分子的缝隙进出细胞, 磷脂分子的尾部是疏水的 .

(2)有多种信息分子参与人体水平衡的调节,例如 神经递质 、抗利尿激素等.

(3)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快速重吸收水,其原理是:

抗利尿激素与受体结合,经过信息转换,促使囊泡向靶细胞膜转移,囊泡膜上很可能含有 水通道蛋白 .

(4)当人体饮水过多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会 下降 ,但由于存在 反馈 调节机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依然能保持相对稳定.

【分析】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2、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解答】解:

(1)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磷脂双分子层外部(头部)是亲水的,内部(尾部)是疏水的.水分子可以借助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跨膜运输.水分子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但速度较慢,原因之一是水分子从磷脂分子的缝隙进出细胞,而磷脂分子的尾部是疏水的.

(2)水盐平衡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方式,所以涉及到的信息分子有神经递质、抗利尿激素等.

(3)结合

(1)的信息,水分子借助通道蛋白跨膜运输较直接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快,故肾小管和集合管能快速重吸收水,可能膜上有水通道蛋白.

(4)当人体饮水过多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会下降,但由于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当细胞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所以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依然能保持相对稳定.

故答案为:

(1)磷脂分子的尾部是疏水的

(2)神经递质

(3)水通道蛋白

(4)下降反馈

【点评】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抗利尿激素是促进集合管对原尿中水分重吸收.

9.(10分)为探究田鼠的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用患病的田鼠和正常田鼠做杂交实验,结果见表,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

F1的表现型

F2的表现型及比例

杂交组合一:

一只患病雄鼠与一只正常雌鼠杂交

雌雄鼠都正常,

雌雄鼠随机交配

雌性全正常

雄性中,正常鼠:

患病鼠=15:

1

杂交组合二:

一只正常雄鼠与一只正常雌鼠杂交

雌雄鼠都正常,

雌雄鼠随机交配

雌性全正常

雄性中,正常鼠:

患病鼠=15:

1

(1)对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合理的解释:

①患病性状只在 雄性 (填“雌”或“雄”)性田鼠中表现;

②该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个体的基因型中含有 一 个显性基因即表现为正常.

(2)依据上述解释,杂交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为 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 (用A、a和B、b表示)

(3)请从F1和F2中选择小鼠,设计简便的实验验证上述解释:

实验方案:

 让F2中的患病雄鼠与F1中的正常雌鼠交配,繁殖多次,统计后代的表现型 

支持该解释的预期结果:

 子代中正常田鼠与患病田鼠的比例接近7:

1(或子代中的雌鼠都正常,雄鼠中患病:

正常=1:

3) .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分析杂交组合一:

一只患病雄鼠与一只正常雌鼠杂交,子一代雌雄鼠都正常,说明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雌雄鼠随机交配,子二代雌性全正常,

雄性中,正常鼠:

患病鼠=15:

1说明患病有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患病只在雄鼠中表现,且A_B_、A_bb、aaB_都正常,aabb患病;杂交组合二:

一只正常雄鼠与一只正常雌鼠杂交,子一代雌雄鼠都正常,雌雄鼠随机交配,子二代雌性全正常雄性中,正常鼠:

患病鼠=15:

1,说明2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患病只在雄鼠中表现,且A_B_、A_bb、aaB_都正常,aabb患病.

【解答】解:

(1)①由分析可知,患病性状只在雄鼠中表现.

②由分析可知,该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个体的基因型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即表现为正常.

(2)由于该病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怯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二代雄鼠中正常:

患病=15:

1,因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亲本正常鼠鼠的组合是AABB×aabb或者的AAbb×aaBB,如果是AABB×aabb,则AABB为雄鼠,aabb为雌鼠,如果是AAbb×aaBB,二者性别不受基因型限制.

(3)如果该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个体的基因型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即表现正常,且患病性状只在雄鼠中,表现,子二代中患病雄鼠的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二者杂交相当于测交实验,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

Aabb:

aaBb:

aabb=1:

1:

1:

1,雌鼠都表现正常,雄鼠正常:

患病=3:

1.

故答案为:

(1)雄性一

(2)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

(3)方案:

让F2中的患病雄鼠与F1中的正常雌鼠交配,繁殖多次,统计后代的表现型.

预期结果:

子代中正常田鼠与患病田鼠的比例接近7:

1(或子代中的雌鼠都正常,雄鼠中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