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1441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服饰的仪容礼仪.docx

服饰的仪容礼仪

服饰的仪容礼仪

一、仪容仪表的概念和作用

(一)仪表仪容的概念

仪表主要是指人的容貌即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服饰三个方面。

仪表美是对一个人全方位的评价,是形体美、服饰美、发型美、仪容美得有机综合。

仪容主要是指人的容貌。

仪表仪容是一个人的精神外貌的外观体现,它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审美情趣和文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仪容仪表的作用

1.良好的仪容仪表是员工的一项基本素质。

接待人员工作的特点是直接面向宾客并为其服务,宾客获得的第一印象常常来源于接待人员的衣着打扮。

整洁美观的制服与端庄大方的仪容,即是员工自尊自爱的表现,又是对岗位工作高度的责任感与事业心的反映。

员工的形象仪表反映档次,档次决定价格,价格产生效益,这是一个连锁反应的循环圈。

良好的仪表仪容会产生积极的宣传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接待服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员工维护了自我形象,也就维护了本单位的整体形象。

2.良好的仪表仪容是尊重宾客的需要。

注重仪表仪容是尊重宾客的需要,是讲究礼仪的一种具体表现。

客人追求的是一种比日常生活更高标准的享受,即视、听、嗅等感官的美好享受。

据有关专家分析,在给人的影响中各种刺激所占的百分比是:

视觉印象占75%,谈吐印象占16%,视觉印象占3%,嗅觉印象占3%,触觉印象占3%。

接待服务从业人员的仪表仪容能满足宾客视觉美方面的需要,同时又使他们感到置身于外观整洁、端庄、大方的接待人员之中,把自己的身份地位得到应有的承认,求尊的心理也会得到满足。

接待服务作为一个行业在当前的竞争十分激烈,员工的仪表仪容不仅是树立企业形象的手段,而且是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道德水准、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所以,我们应该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维护本单位的声誉和提高经济效益,注意搞好自己的仪表仪容。

二、服饰的类别和要求

(一)着装的配色原则

服饰是一种利益,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

服装配色包括同类配色和衬托配色。

最理想的配色是:

绿色—黄色粉红—浅蓝

深蓝—红色深蓝—灰色

黑色—浅绿黄褐—白色

橄榄绿—红色橄榄绿—骆驼灰

最安全的配色,一般来说,黑、白、灰是配色中的安全色,它们最容易与其他色彩搭配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它代表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

俗话说:

“三分人样,七分衣装”。

衣着是人们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对你的第一印象常常来源于你的衣着打扮。

但是,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不同颜色的服装穿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不同的色彩是不同的色相、明度、纯度、色性呈现出来的。

色相就是色彩的名称。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度。

纯度是指颜色的饱和度。

色性是指颜色的冷暖:

红、黄、橙给人们以温暖的感觉,称为暖色;蓝、绿、白给人以冷的感觉,称为冷色。

服装色彩的运用还能使人产生错觉,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列如:

浅颜色的料子有扩张的作用,较瘦的人穿用可产生丰满的效果;深色给人以收缩感,适宜较胖的穿用。

(二)着装的TPO原则

TPO是英文TIME(时间)、PLACE(地点)、OCCASION(场合)三个单词的缩写。

TPO原则是指人们的穿着打扮要兼顾时间、地点、场合并与之相适应。

第一,与时间相适应。

在西方,男子白天不能穿小礼服(也称晚礼服或便礼服),夜晚不能晨礼服(也称常礼服);女子在日落前不应该穿过与裸露的服装。

第二,与地点相适应。

这是指要考虑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生活习俗等等。

列如:

在气候较热的地方,上身的小礼服最好为白色;在寒冷的地区,虽然室外寒冷,但室内如果有暖气设备,女子穿短袖或无袖的晚会盛装也不足为奇。

第三,与场合相适应。

这主要是指上班、社交、休闲三大场合。

上班要穿得整洁、大方、高雅、不宜穿暴露过多的服装。

社交装要穿的即时髦又流行。

列如:

喜庆场合,女性即可以穿西装或民族服装,也可穿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还可穿旗袍和连衣裙等;在夏季,可穿上衣、短袖衫配裙子或西裤。

男性西装可上下一色,也可上下分色;可以系领带,还可穿两用衫、T恤衫、夹克衫、牛仔衣等各种便装,以显轻松与潇洒。

休闲装要穿的即舒适又得体。

当前市场上流行的休闲装主要是指无领、无袖、宽松、舒适、得体的服装。

此外,运动装、牛仔装、沙滩装等也可以列入休闲装之列,穿上它们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三)对外接待人员的服装

注重服饰,不仅体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是对客人的礼貌和尊重。

服饰的种类、形式、花色千差万别,因场合的不同、季节变化、个人喜好而在穿着上有所差异。

对外接待人员的服饰总要求是:

整洁、挺括、大方。

服饰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协调”,即与自己的职业、身份、年龄、性别、体型相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讲究和谐的整体效果。

1.制服

制服是标志一个人从事何种职业的服装。

对外接待人员穿上醒目的制服不仅是对宾客的尊重,而且便于宾客辨认,同时也是穿着者有一种职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可信度,是敬业、乐业在服饰上的具体表现。

穿着制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整齐。

制服必须合身,注意四长(袖至手腕、衣至虎口、裤至脚面、群至膝盖)、四围(领围以插入一指大小为宜,上衣的胸围、腰围及裤裙的臀围以穿一套羊毛衣裤的松紧为宜);尤其内衣不能外露;不挽袖卷裤;不漏扣,不掉扣;领带、领结与衬衫领口的吻合要紧凑且不系歪;工号或标识牌要佩戴在左胸的正上方;有的岗位还要戴好手套与帽子。

(2)清洁。

做到衣裤无油、污垢、异味。

领口与袖口尤其要保持干净。

(3)挺括。

衣裤不起皱,穿前烫平,穿后挂好,做到上已平整、裤线笔挺。

(4)大方。

款式简炼、高雅,线条自然流畅。

2.便服。

穿着任何便服,应做到简朴典雅,和谐统一,并注意四个协调。

(1)穿着要和年龄协调。

俗话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穿着要求。

一套深色的中山装穿在老年人身上会显得成熟和稳重,穿在青少年身上则会显得老气横秋。

少女穿超短裙会显得朝气蓬勃、热情奔放,少妇穿超短裙则不免有轻佻之感。

(2)穿着要和体型协调。

不同的人。

身材有高矮,体型有胖瘦,肤色有深浅,穿着要因人而异、扬长避短。

瘦子穿横挑衣服可以显得丰满些,胖子穿直条衣服则可显得清秀些。

肤色较深的人穿浅色服装会获得健美的色彩效果,肤色白的人穿深色服装更能现出皮肤的细洁柔嫩。

(3)穿着要和职业协调。

比如:

教师在学校中的一言一行,都具有为人师表的作用,一般不宜穿奇装异服和打扮得花枝招展,在上课时更不能浓妆艳抹、珠光宝气。

(4)穿着要和环境协调。

在喜庆场合不能穿得太古板,在庄重场合不能穿的太随便,在悲伤场合不能穿的太刺眼,平日居家穿着当然可以随意一些。

3.西服。

西服是一种国际性服装。

一套合体的西服,可以使穿者显得潇洒、精神、风度翩翩。

人们常说:

“西服七分在做,三分在穿。

”穿着西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讲究规格。

男士西服有二件套、三件套之分,穿着时必须整洁、笔挺。

正是场合应穿同一面料、同一颜色的套装为好,内穿单色衬衫,系领带,戴领带夹,穿皮鞋。

三件套西服,在正式场合不能脱下外衣,按国际惯例,西服里面不加毛背心或毛衣。

在我国,最多也只能加一件V字领毛衣,否则会显得十分臃肿,破坏西服的线条美。

(2)穿好衬衫。

衬衫的领子要挺括,衬衫的下摆要塞在裤子里,衬衫衣袖要稍长于西服上装衣袖的1~2厘米,以显示穿着的层次。

(3)系好领带,夹好领夹。

西服驳领间的V字区最为显眼,领带处在这个部位的中心,领带的领结要饱满,与衬衫的领口吻合要紧凑。

领带的长度以系好后大箭头垂到皮带扣处为最标准。

领夹一般夹在衬衫的第三粒到第四粒纽扣之间为好。

(4)用好口袋。

西服上衣两侧的口袋只做装饰作用,不可装物品,不然会使西服上衣变形。

西服上衣左胸部的口袋只可放折叠好的装饰手帕,有些物品(如票夹、名片盒等)可放在上衣内侧口袋里。

裤袋亦不可装物品,以求臀位合适,裤型美观,手帕可装入裤子后兜内。

(5)系好纽扣。

西服有单排扣、双排扣之分。

双排扣西服一般要求把全部纽扣系上,以示庄重。

单排三粒扣的一般只系中间一粒;两粒扣的只系第一粒或“风度口”,或全部不系。

如在正式场合,则要求把第一粒纽扣系上,在坐下时方可解开。

(6)穿好皮鞋。

穿西服一定要穿皮鞋,不能穿旅游鞋、轻便鞋或布鞋、露脚趾的凉鞋及色彩鲜艳的花袜子。

袜子为深色或者单色。

4.涉外服装。

在国内参加外事活动时,男子除中山服外,也可穿西服或民族服装;夏季出席庆典仪式、正式宴会和会见国宾等隆重的外交活动,除中山服、民族服装、西服外,还可穿两用衫。

女性按季节与活动性质的不同穿西服(下身为西裤或裙)、民族服装、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旗袍和连衣裙等;夏季也可穿长、短袖衬衫配长裤或裙子。

参加葬礼和吊唁活动,男性一般可着黑色或深色中山服,女性着深色服装,内穿白色或暗色衬衣,不用花手帕,不抹口红,不戴装饰品。

参加婚礼、到朋友家做客、参加联欢会等,则尽可能穿的美观大方一些,女性可适当修饰。

郊游、远足和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旅行,可穿便服。

5.鞋袜的穿着。

男子穿黑皮鞋显得庄重大方,能适应各种衣着;女子穿中跟皮鞋显得精神和健美。

男子不能赤脚穿凉鞋,女子穿袜子时袜口不能露在衣裙之外。

俗话说:

“鞋袜半身衣。

”就是说,光有好看的衣着是不够的,还要配上合适的鞋袜,穿戴才称完美。

皮鞋要上油擦亮,袜子要经常洗换。

有脚汗的人更要注意自己鞋袜的干净,以免发出异味,令人讨厌。

(四)饰品的佩戴

在社交活动中,人们除了要注意服装的选择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场合要求佩戴戒指、耳环、胸花等饰品。

1.戒指

按中国的传统风尚来说,姑娘有了婆家之后才可以带一枚戒指,而且只能戴在左手上,结婚后才可以戴在右手上,凡是待字闺中的女子均不可戴戒指。

从这种意义上说,戒指仍有着原来“禁戒”的含义,只是禁戒的内容不同罢了。

在近代中国,当一个女子接受了男方馈赠的戒指之后,就说明她已有所属。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早在汉初期宫廷里就兴戴指环了。

那是,如后妃们不能侍奉帝王“御幸”,皆将金指环佩戴在左手;平时以银指环佩在右手。

后来,戒指从宫廷传到民间,不仅成为中国妇女二千多年来佩戴的装饰品,还成了男女相爱的信物。

今天,戒指的佩戴可以说是表达沉默的语言,往往暗示佩戴者的婚姻和择偶状况。

列如:

把戒指戴在食指上,表示无偶或求婚的意思(另一说是守寡之意);戴在中指上,表示已有了意中人,正处在恋爱中;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订婚或结婚;戴在小指上,则暗示自己是一位独身者。

2.耳环

耳环是女性的主要首饰,其使用率仅次于戒指。

佩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脸型特点佩戴耳环。

女士脸型有长形脸、方形脸、圆形脸、三角形脸、椭圆形脸等区别。

长形脸宜佩戴圆拱形大耳环,可以将别人的视线引向闪光、漂亮的首饰。

由于视觉作横向移动,产生了宽度感,有利于长形脸形象的改变。

方形脸宜佩戴贴耳式耳环。

造型有心形、椭圆形、花形、不规则几何形等。

这些耳环的形状、色彩、光亮度形成的扩张感可以减弱下巴的宽度口。

圆形脸宜佩戴有坠耳环。

可以利用耳环的垂挂所形成的纵长度,使圆形的外轮廓有所改观。

尤其不宜佩戴圆形耳环,因为耳环的小圆形与脸的大圆形组合在一起,会加强“圆”的信号。

三角形脸宜佩戴星点状贴耳式耳环,这样可使头部的发型更生动,从而使下颌的宽度不太显眼。

椭圆形脸俗称鸭蛋脸、瓜子脸,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脸形。

它不仅适合于梳各种发型,而且也适合佩戴各种耳饰。

(2)耳环与发型的配合。

耳环的点缀可以使发型更为丰满多姿,发型的衬托又令耳饰熠熠生辉。

黑色的头发与任何一种耳环的颜色相配,均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3)耳环与服装的配合。

耳环的款式造型、材料及色彩都与服装的样式、面料、色彩等有密切的关系。

如丝绸、软缎等轻薄面料,宜佩戴贵重、精致的耳环,使整体形象显现出一种轻盈、俏丽、优雅的美感。

呢料、裘皮、羊绒等厚重面料,宜佩戴珍贵的金银珠宝耳环,以显示衣着者的高贵与典雅。

3.项链

项链也是受到女性青睐的主要首饰之一。

它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金属项链和珠宝项链两大系列。

佩戴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佩戴项链迎合自己的年龄体型协调。

脖子细长的女士佩戴方丝链,要更显玲珑娇美;脖子短的女士佩戴颗小而长的项链,以增加脖子的长度;马鞭链粗实成熟,适合年龄较大的妇女选用。

青年人肤色滋润,宜佩戴色泽鲜艳的项链。

这样,在首饰的点缀下,服装色彩可显得活跃、丰富。

(2)佩戴项链应和服装相呼应。

列如:

身着柔软、飘逸的丝绸衣裙时,宜佩戴精致、细巧的项链,显得妩媚动人;穿单色或素色服装时,宜佩戴色泽鲜艳的项链。

.

4.胸花

胸花也叫襟花,多用于宴会、招待会、开业典礼或特别节日。

胸花与衣服有对比美,又有协调美。

5.手帕

在社交活动中,手帕也是装饰品。

着西服时很讲究手帕饰。

在西服左上袋露出折叠成三角形、三尖形、隆起形、花瓣式等形状的手帕,使人更有风度。

涉外工作岗位上,首饰要限量佩戴。

如以佩戴饰物来显示自己的华贵娇艳,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发型的选择

发型美是仪表美的要素之一。

发型是一门头发的造型艺术,是体现人的审美需求和性格情趣的直观形式,是自然美与修饰美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反映着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时代的精神面貌。

(一)女士发型

女士发型基本上可分为直发类、卷发类、束发类三大类。

选择哪一种发型这要与本人的脸型、头型、体型、年龄以及职业、季节等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

发型的作用,就是要通过梳理,使头发起到掩盖、衬托、填充的作用,力求使各种不够匀称的脸型变得和谐一些,给人以近似椭圆形的感觉。

总的来说,女士的发型要符合美观、大方、整洁、实用的原则,其选择要点是:

1.女士发型要与脸型相配。

圆形脸,发型应尽量向椭圆形脸靠拢;方形脸,发型应该削去棱角,使脸型趋于圆润;长形脸,选择发型时应加重脸形的横向;三角形脸,发型应尽可能隐藏过宽的额头;菱形脸,应该是两侧头发厚度大一些;椭圆形脸,为标准脸型,可以适配任何发型。

2.女士的发型要与体型相协调。

高瘦型不宜留短发;矮小型不宜留披肩长发;高大型以短直发为好;矮胖型留轻便运动式或盘发。

3.女士发型要与年龄相协调。

青少年时期,应保持活泼开朗的性格,发行不宜太复杂;成年时期,还要考虑性格、爱好、身材、服饰以及职业、季节等因素;夏天为了凉快,宜留短发;冬天为了暖和,宜留长发;春秋两季的发型,则可以灵活一些。

在年龄方面,20~35岁比较注意仪表的整洁和美观,各种新颖、别致而又健康、大方的发行都相宜;50岁左右的妇女,其发型一般要求时简朴、端庄、稳重。

从事对外接待服务工作的女士发型基调应是活泼开朗、朝气蓬勃、干净利落、持重端庄。

(二)男士发型

男士发型选择的要点是:

1.男士发型要与脸型相配

长形脸的不宜留太短的头发;脸型宽大、额部粗短的不能留长头发,蓄鬓角;头发稀少或秃顶的人,更不宜留长发。

2.男士发型要与体型相协调

高瘦的应该留分段式长发,矮胖或瘦小的应剪短式,以显得有精神。

3.男士发型要与服装相配

如穿西装,发型应吹风定型,以显得风度翩翩。

按涉外接待的要求,男士鬓角发不应该盖过耳部,头发不能触及后衣领,也不要烫发。

前不遮眉,侧不过耳,后不过颈。

四、面容的化妆

(一)面容的清洁

清洁是仪容美的关键,是讲究礼仪的基本要求,也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每天早晚要坚持洗脸,及时清除附在面颊、颈部的污垢、汗渍等不洁之物。

(二)面容的化妆

俗话说“三分容貌,七分装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面容化妆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化妆总的原则要少而精。

1.面容化妆要根据自己的肤色调配。

女士一般希望面部化妆白一点,但不可在化妆后明显改变自己的肤色,应与自己原有肤色恰当结合,才会显得自然、协调。

2.化妆的色彩应依据自己的脸型调配。

脸宽者,色彩可集中一些;脸窄者,可适当放宽。

3.眼部化妆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因此,眼部的化妆至关重要。

化淡妆时,脸型和眼睛形状较好时可不画眼。

化浓妆时,用蓝色、灰色、黑色或棕色的眼线膏。

4.胭脂的使用

对脸色苍白的女子而言,在脸颊处涂些胭脂,使人感到活泼健康。

长脸型宜横涂,宽脸型宜直涂,瓜子脸形则以面颊中偏上处为重点,然后向四周扩散。

胭脂的颜色,白天宜选用玫瑰红或粉红,晚间宜选用曙红。

5.口红的涂抹

涂口红可增加嘴唇部的血色感,增加活力和美感。

一般宜选用接近嘴唇的颜色,如淡紫红色,既真实又鲜明。

涂口红是还要根据嘴唇形状涂抹,厚嘴唇可涂得淡些,薄嘴唇可涂得厚些、圆些,以增加美感。

此外,化妆还要注意季节变化。

夏季出汗多宜化淡妆,冬季可浓些,春秋两季则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行为举止

站姿

女士

1.左脚打开45度,右脚正对前方,呈丁字型。

2.抬头、挺胸、收腹,提臀。

3.两手相握,下垂于小腹。

4.双目平视、颈部挺直、下颌微收、面带微笑。

男士

1.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张开60度呈“V”字步或两脚稍微分开,与肩同宽。

2.抬头、挺胸、收腹,提臀。

3.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或两手握于背后。

4.双目平视、颈部挺直、下颌微收、面带微笑。

坐姿

1.轻轻走到座位前转身,保持基本的站姿。

2.其中一条腿后撤以感觉椅子的位置,另一条腿跟上,轻稳坐下。

3.落座时,应用两手将裙子向前轻拢,以免坐皱或显出不雅。

4.女服务员不坐满整个椅面,上身正直,肩部放松。

5.两腿自然平放或呈S形斜放;双膝并拢,两手交叉平放在两腿间。

坐姿

6.男服务员坐时,可以满坐椅面,膝盖可以稍稍分开,但不可超过肩宽。

1

走姿

1.行走时上身保持站立的标准姿势。

2.两臂自然摆动,手臂摆动高度不可超过衣服下摆往上数的第二粒纽扣。

3.行走时步伐要适中,切忌大步流星,严禁奔跑(危急情况例外),也不可鞋底擦着地板走。

4.工作时步伐要轻、稳、灵活。

蹲姿

工作中,服务人员可采取两种标准的下蹲姿势:

高低式和交叉式。

高低式蹲姿:

下蹲时,左脚在前,右膝应低于左膝,右膝内侧可靠于左小腿的内侧,形成左膝高、右膝低的姿势。

女性应靠紧两腿,男性可适度地分开。

交叉式蹲姿:

适用于女性服务人员,尤其是身穿短裤的服务人员采用。

下蹲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左膝由后下方伸向右侧,左脚跟抬起,脚掌着地(亦可左右脚反向)。

两腿前后靠近,合力支撑身体。

迎客

迎客时要注意自身的姿态是否正确。

姿态包括两个要素:

行礼及手势。

行礼:

客人进店时,应主动为顾客提供拉门服务,并问好:

“您好。

欢迎光临!

边问好边行鞠躬礼。

行礼时,服务员要双手轻轻重叠,置于小腹处,目视对方,面带微笑,表示欢迎,并后退一步做“请进”的手势。

手势:

规范的手势为五指并拢伸直,掌心侧向上方,手掌平面与地面成45度角。

手掌与手臂成直线,肘关节弯曲140度左右,手掌指示方向时,以肘关节或肩关节为轴,上体稍向前倾,以示尊重。

引导

1.礼貌地对顾客说“请您随我来”,走在顾客的左前或右前方,并以手示意方向。

2.引导时,应随时关注客人是否跟上来了。

走廊转角的引导方法

在走廊的引导方法:

接待人员走在客人2至3步之左或右侧前方,请顾客走在走廊中间。

转角或台阶的引导方法:

接待人员要目视客人,并以手势指示方向,轻声说:

“请往这边走……”“请注意台阶”之类的提示语。

上下楼梯的引导方法

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请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顾客在后面,使客人在走楼梯时具有安全感。

送别

服务全部结束后,应将客人送出门外,与客人礼貌道别。

送别的神情、姿势要求与迎接时相同。

与客人道别时也应恭立行礼,送上“谢谢您的光临,再见!

”“欢迎再次光临”之类的道别语,等客人离去后才可转身。

营业接近尾声时,也不能马虎待客,更应礼貌周到。

六、微笑

微笑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

微笑是友善、和蔼、谦恭、融洽、真诚等美好感情的表现。

微笑能沟通心灵给人以温和亲切之感,可以消除陌生人初次见面时的拘束感。

微笑是最值得提倡和最积极的表情。

微笑是一种魅力它可以使强硬者变温柔,使困难变容易。

所以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广交朋友、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

说话的表情往往和说话内容一致。

1.微笑是服务人员必须具备的接待表情,在旅游业中特别提倡微笑服务,微笑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感染性,微笑服务是满足旅游者精神需求的主要方式,要是旅游者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进行旅游活动,最有效的方法是微笑。

美国希尔顿酒店业创始人、总公司董事长康纳·希尔顿50多年里,不断得到设在世界各地希尔顿酒店观察,视察中他经常问下级的一句话是:

“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没有?

”他确信,微笑将有助于希尔顿酒店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他要求员工记住一个信条:

“无论酒店本身遭遇困难如何,希尔顿酒店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顾客的阳光。

2.微笑的功能是巨大的,但要笑得恰到好处,也不容易。

微笑的要求是:

发自内心、自然大方、亲切,要有眼神、眉毛、嘴巴、表情等方面协调动作来完成。

要防止生硬、虚伪、笑不由衷。

必要时应当进行训练。

可以自己对着镜子练习,一方面观察自己笑的表现形式,更要注意进行心理调整,想像对方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是自己多年不见的朋友。

还可以在多人中间,讲一段话,讲话时自己注意显现出笑容并请同学给予评价,帮助矫正。

3.“微笑是全人类最美好的共同语言”。

有一位朋友到加拿大探亲时,在他的一封信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次我到加拿大探亲,途径日本人呢、美国,我不会英语,但是我收到了国外所有陌生人的微笑接待,我深深地感受到,微笑是全人类最美好的共同语言,微笑能架起陌生人之间友好的桥梁。

4.微笑是最好的美容手段。

让我们站到镜子前去做个实验,看看你是板着脸孔漂亮,还是微笑着漂亮。

有人说面孔是凝固的表情,一个经常微笑的面孔,时间长了就凝固成一张善良温和的面孔,一张人见人爱的美丽面孔;一个时常发愁的面孔,时间长了就凝固成一张让人不喜欢的面孔,一张让人见了就想避开的面孔。

5.微笑是团结他人、协调他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

任何人都不会拒绝一张笑脸,当你和他人产生矛盾时,只要互相一笑就能使矛盾缓和。

微笑能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管碰到怎样的难以解决的人际关系问题,只要你坚持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去面对他人,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6.微笑要发自内心,才能让人感到自然、坦诚。

否则就会让人觉得虚假,皮笑肉不笑,让人见了很难受。

为了保持自然、坦诚的风度,在公共场所,作为大学生还应注意要避免放声大笑,笑的前俯后仰,也不要望着他人没头没脑的笑,或与人偷偷的嬉笑。

七、接电话的礼仪

由于打电话和接电话在礼仪要求尚有许多共同之处。

接电话时,专心讲话,不能咀嚼,不能吃东西或喝咖啡。

如果可能,接电话的时间不应迟于第二声。

接听电话可以分为本人接听和代接电话。

两者都要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去做。

(一)本人接听电话的礼仪要求

1.电话铃一响,应立即放下其他工作,及时接听电话。

接电话有“铃响不过三”的说法,就是说接电话以铃响三层次左右为最合适。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注意遵守这一做法,而不要故意拖延时间。

2.拿起话筒后,要主动问好并自报家门。

问候对方是礼貌的表示;自报家门则是为了让对方验证下,是否拨错了电话,找错了人。

3.接电话时,要积极呼应,态度热情友好,不要装腔作势,冷落对方。

要专心致志,不要心不在焉,三心二意。

电话结束时,要主动说“再见”,做到客气有礼貌。

接电话时,如遇重要内容,要认真做好笔录。

4.如果对方打错号码,要耐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