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1512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84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docx

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标准修改稿

第一部分中央空调设计规范和要求2

1.1设计的基本条件和要求.2

1.2设计参数2

1.3系统设计要求2

1.4Gpd、Gpdm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6

第二部分多联机和风管机安装要求及规范11

2.1、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禁令11

2.2、工程材料11

2.3、设备进场13

2.4、空调工程外机施工13

2.5、空调工程内机施工16

2.6、空调冷媒管路施工19

2.7、冷凝水管施工43

2.8、空调电气施工46

2.9、系统抽真空加氟50

2.10系统调试及验收52

第三部分户式水机施工安装规范和要求54

3.1工程材料进场54

3.3机组安装基础49

3.4机组位置与环境49

3.5户式风冷冷(热)水空调机组水系统安装49

3.6电气安装52

3.7、户式风冷冷(热)水空调机组调试55

第一部分中央空调设计规范和要求

为了统一中央空调设计理念,规范空调设计要求,达到空调方案的可行、可靠,满足客户对空调效果的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空调设计规范和要求。

1.1设计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2设计参数

房间名称

冷负荷

房间名称

冷负荷

(W/就)

(W/tf)

1

客厅

220-280

2

餐厅

220-280

3

主卧

220-240

4

次卧

200-240

5

娱乐室

220-280

6

1.3系统设计要求

1.3.1室内、外机配比

室内、外机配比是指室内机制冷量之和与室外机制冷量之和的比值换算

成百分比值,同时使用率高时建议不要超过100%;同时使用率低时建议最

大值不能超过130%,超过此值将严重影响空调效果。

1.4.2室外主机位置

1、室外主机安装位置应空气畅通、散热良好,不形成短路;散热不好

时,应考虑改进措施,如加导风管、格栅等;

2、机组的噪音不会对周围产生影响;

3、机组与基础之间应加10毫米厚的减震橡胶板;

4、主机周围是否有足够的维修空间,是否有辐射源,是否有腐蚀性气

体,是否是多油烟、易燃易爆环境,是否有利于化霜水的排放。

1.4.3末端设备位置

进行风机盘管或多联机内机设计时要考虑到房间气流组织良好,分布均匀,送回风口间距适中(下送下回时送回风口必须保证1.5m以上的距离)

风机盘管接管一侧要留岀检修口位置方便检修,同时要考虑到检修口尺寸

(不小于400*400),室内是否有可燃腐蚀性气体泄漏、油雾等。

风机盘管的标高要尽量一致,嵌入式风机盘管高度不要高于3米,以保证空调效果,

并根据风机盘管型式不同分别计算最大安装高度和最小安装高度。

1.4.5冷冻水系统设计

1、管路中末端设备个数不多、各末端设备距离主机距离相差不大的场

合可用异程式管路,如下图:

同,水力损失不同,使各盘管水力不平衡,从而导致冷(热)量分配出现

 

偏差

2、管路中末端设备个数多、各末端设备距离主机距离相差大的场合应

用同程式管路,一般单程距离超过40米时要考虑同程布管,如下图:

 

与异程式缺点相反,同程式的优点是不论各末端距主机远近,它们水

管路长度基本相等。

这样就克服了水力不平衡的缺点。

同程式的缺点则是管路较复杂,给安装、施工带来不便,造价高于异程式水路循环

3、在空调系统中所有水管管径一般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L

0.7853600v

式中:

D――所求管段的内径,m

l――所求管段的水流量,m/h

v所求管段允许的水流速,m/s

推荐管内水流速

管径

15

20

25

32

40

50

闭式系

0.4~

0.5~

0.6~

0.7〜

0.8〜

0.9~

0.5

0.6

0.7

0.9

1.0

1.2

开式系

0.3〜

0.4~

0.5~

0.6~

0.7〜

0.8〜

0.4

0.5

0.6

0.8

0.9

1.0

管径

65

80

100

125

150

200

闭式系

1.1〜

1.2〜

1.3〜

1.5〜

1.6〜

1.8〜

1.4

1.6

1.8

2.0

2.2

2.5

开式系

0.9~

1.1〜

1.2〜

1.4〜

1.5〜

1.6〜

1.2

1.4

1.6

1.8

2.0

2.3

 

4、水管壁厚应满足以下标准:

公称直径DN

普通镀锌管

无缝钢管

mm

in

外径

mm

壁厚

mm

不镀锌理论重量

kg/m

外径

mm

壁厚

mm

重量

kg/m

20

0.75"

26.7

5

2.75

1.63

25

3

1.63

25

1"

33.5

3.25

2.42

32

3.5

2.46

32

1.25"

42.2

5

3.25

3.13

38

3.5

2.98

40

1.5"

48

3.5

3.84

45

3.5

3.53

50

2"

75.5

3.75

4.88

57

3.5

4.62

65

2.5"

75.5

3.75

6.64

76

4

7.1

80

3"

88.5

4

8.34

89

4

8.38

100

4"

114

4

10.85

108

4

10.26

125

5"

140

4.5

15.04

133

4

14.26

150

6"

165

4.5

18.18

159

4.5

17.15

200

8"

219

6

31.54

250

273

7

45.92

300

325

8

62.54

400

426

9

92.55

500

530

9

105.5

1.4.6风系统设计

1、气流组织形式

A、侧送下回送风方式:

送风气流不直接进入工作区,有较长的与室内空气掺混的距离,能够形成比较均匀的速度场和温度场。

2、风口设计和安装

A室内机送回风口位置在同一房间内,防止气流短路,送回风的间距应

适中,保证气流组织良好。

另考虑到装修吊顶配合风口尽量装在装饰面中心,且安装螺丝尽量不要放在风口下方。

当湿度较大地区,不推荐采用铝

合金风口,夏季易结露,可以采用木质、塑料风口,必须采用铝合金风口时,应对风口做妥善保温处理。

B风管机、多联机采用超薄室内机时,禁止加装风管,帆布软接头尽量短,最好不要超过200mm出风口应采用瓦片式出风口,以保证制热时的效果。

1.4.7冷凝水设计

设计冷凝水排水系统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水平干管必须沿水平方向保持不小于0.2%的坡度,连接设备的水平

支管应保持不小于1%的坡度。

当水平干管坡度达不到要求时最好每隔6m加

设一个排气孔。

2、设计冷凝水系统时,应对冷凝水管进行绝热保温,保温厚度采用

10-15mm橡塑保温。

一般情况下,

3、冷凝水管的管径应根据冷凝水量和坡度通过计算确定,

每1KW冷负荷1h约产生0.4kg冷凝水。

通常可根据冷负荷借助表确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

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规格

冷负荷

公称直径

(mn)

冷负荷

公称直

冷负荷

公称直径

(m)

(KW

(KW

径(mr)

(KW

7

20

101〜176

40

1056〜

1512

100

7.1〜

17.6

25

177〜598

50

1513〜

12462

125

17.7〜

100

32

599~

1055

80

〉12462

150

4、室内机与冷凝水管连接应用软管连接,长度w150毫米,软连接管

不能作为弯头使用。

在软连接管后应该有支架固定。

1.5Gpd、Gpdn系列多联空调机组工程设计

1.4.1室内、外机制冷剂配管设计

1.室内外机连接管的分歧方式

2.Y型分歧管

FftOlA,FQOLB.FW2.FQ03、陶右¥壁分歧酋

Y朋井吐营可从下El的列我中逸戰(单位匕k»J=

14JO4创推眄皋攪

下韶里叫HI審■甜工

里炜

(3^0

][耳加

啲11

29

(<3d

W1B

30<

7Q

1IM

当下游室内机容量之和大于室外机容量时,分歧管以室外机容量进行

选取。

对于FQ03和FQO4分歧管,分歧后两支路对应的下游容量之比不能超过3:

1

3.

室内外机制冷剂配管允许长度和落差

 

3.1容量大于等于60kW机组(配管方式见上图)

用.1輻站冷刑系境

ft!

管部*

配管扁*(1^)

駆配曽也OJ

相-恨JE

Ite

釧机七柯辭

SAd

幼曲下

堂内机-室删落差

15a

3.2容量大于等于20kW且小于60kW机组(配管方式见上图)

IH1QA制M翳

严"if池e甘

<■)

tfcKJ

l(Kk

wvwt

椚册

125i

取T鞠軀蚪腼薛啡虹(■)

ivw

掰ntt

5Ch

蚪tlPMl瞬

15b

3.3容量小于20kW机组(配管方式见下图)

L1

潇-甘臥的恥兀風祥柚HK曲l”W2冈

哪沖口址圧攪诃」卄歧訂Q.跑-个

150n

旳*已

融!

it菅It<■)

ms

離]

mat蹿砒罰

釧皿I

釧MF

15

4.制冷剂配管尺寸

4.1室外机至第1分歧间的配管(主管)尺寸由室外机容量代码来确定,具体尺寸由不同型号决定。

注:

①.如果室外机至最远内机的长度超过90m,室外机至第一分歧管主管的

液管和气管均增加一号管径。

②.如果第一分歧管与最远内机的配管长度大于40m则从第一分歧管到

最远内机的分歧管的液侧配管增加一号管径。

4.2分歧部至分歧部间的配管(分歧管)尺寸根据下游所接室内机容量选

定。

在超过室外机容量时,以室外机容量为准。

分歧部与分歧部之间配管尺寸:

E41OA刘冷制系址

下幫空内机再龟代刃之和X

池音J*

巾时

50

0>flL52

70

180

为MLQS

4>9.S2

ISO

呃53

300

©28冷

O>127

150

*15,9

670

◎HP

◎191(6

950LO

0-11.3

019-05

1350

♦415

1600

650

->214

4.3分歧部至室内机间的配管(室内配管)尺寸同室内机配管尺寸相同,尺寸如下表所示:

室内机配管尺寸:

对1曲鄭栃烦

封机能力

習U)

菠管M

*6.55

您除弧41505

*12.7

5B.63、71.Hk呱血也125、110

115.9

袖.盘

第二部分多联机和风管机安装要求及规范

2.1、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施工禁令

严禁违反安全规范进行作业;严禁特殊作业(焊工、电工、制冷工等)人员无证或不达标操作;严禁使用不符合标准材料施工;严禁使用非专用刀具切割钢管、钢管或水管;严禁不充氮或不足充氮量进行铜管焊接;严禁管路系统出现积尘、积水、残存氧化皮和铜屑的情况;严禁混用不同制冷工质专用润滑油加工铜管;严禁出现室内机排水不畅和冷凝水管系统漏水或排水不畅的情况;严禁出现制冷剂管道或冷凝水管裸露,保温不严密的情况;严禁将通讯线、线控器线、电子膨胀阀控制线与任何电源线绞缠在一起;严禁机组外部电源线不配有电线保护管;严禁地线采用压接方式加长,电源地线长度不够时需更换。

2.2、工程材料

2.2.1铜管

2.2.1.1、冷媒配管用磷酸脱氧无缝铜管,R410a新冷媒系统的冷媒配管必须使用去油处理的铜管。

2.2.2.2、铜管内外表明应光洁、无疵孔、裂缝、结疤、层裂或气泡等。

2.2.2.3、材料进场后,铜管管口必须要用管帽、塞子或胶带封堵严密。

222.4、铜管壁厚应满足以下标准:

管径①

6.4-12.7

15.9-28.6

3.18

34.9

38.1

41.3~54.1

最小壁

厚mm

0.8

1.0

1.1

1.3

1.4

1.5

222冷凝水管

2.2.2.1、冷凝水管一般采用U-PVC管道,也可采用镀锌钢管、PP-R管

2.2.2.2、管材壁厚均匀、表面光洁,无明显压瘪,无划伤等现象。

2.223、U-PVC管材壁厚应满足以下标准:

管径①

25

32

40

50

63

壁厚mm

1.6

2.0

2.5

3.0

3.5

2.2.3电源线、信号线

2.2.3.1通讯线和控制线严格按要求选用机组原配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

2.2.3.2电源线必须使用铜导线,需符合国家相关导线标准及满足机组载流

量需求

2.2.4保温材料

2.2.4.1、冷媒管及冷凝水管的保温材料采用橡塑保温管,风管采用橡塑板材或玻璃棉板材。

橡塑保温材料表面应无明显的老化,用力撕扯时,不能轻

易撕破。

2.2.4.2、采用橡塑保温,难燃级别为B1级,耐热度不低于120C。

2.2.4.3、材料的材质、容量、含水率、导热系数、防火性能等指标应符合国标要

224.4、橡塑保温材料厚度符合下表要求

材料

冷媒管

冷媒管

冷媒管

管径①

6.4〜12.7

15.88〜38.1

38.1〜54.1

保温厚度

>15mm

>20mm

>25mm

注:

环境热而湿的场合上述厚度应增加。

2.2.5空调风口

空调风口表面应平整、线条清晰、无扭曲变形、转角、拼缝处应衔接自然,且无明显缝隙,空调风口材料主要有铝合金风口、木质风口、塑料风口等。

2.3、设备进场

2.3.1、进场设备应分批分型号进行抽检,抽检时甲方和甲方代表必须在现场。

2.4、空调工程外机施工

2.4.1室外机安装位置

2.4.1.1、安装位置应空气畅通、散热良好,不形成短路;散热不好时,应

考虑改进措施,如加导风管、格栅等。

2.4.1.2、机组的噪音不会对周围(居民和环境)产生影响。

2.4.1.3、多台外机时应排列整齐美观,各机组的出风与回风应不会相互影响,标高应一致。

2.4.1.4、外机周围要留有足够的维修空间,不能有辐射源、腐蚀性气体,

不能有油烟、不能处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

2.4.2室外机基础

2.4.2.1、室外机基础可采用混凝土基础,也可以采用型钢基础,采用型钢基础要做好防腐工作。

2.4.2.2、基础高度要考虑到雪埋深度、排水、保温层厚度等,一般应高出地面200〜300毫米。

2.4.2.3、基础尺寸是指根据外机机型不同和外机数量多少的整体尺寸。

2.4.2.4、基础表面应水平,承重不低于机组重量的四倍以上。

2.4.2.5、基础四周应留有排水沟,以利于室外机化霜水的排放。

2.4.2.6、层面基础设在屋顶时应协调土建方作好防水工作。

2.4.3室外机安装

2.4.3.1、机组吊装运输时应保持直立,不得倾倒;吊装时应保护机组,严禁碰伤钣金件,以防日后生锈。

2.4.3.2、机组开箱检查是否有漏油和损伤现象,检查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并交专人保管。

2.4.3.3、室外机应摆放整齐,面板朝向一致。

2.434、机组与基础之间加20mm厚的减振橡胶,机组与基础用螺栓固定。

2.4.3.5、外机与冷媒管焊接时,对机组截止阀采取冷却措施,防止焊接的高温损坏阀体内的密封材料。

2.4.3.6、室外机原则上不允许安装在有百叶窗封闭的空间内,若必须安装

的话,则叶片间距应》30mm以上,百叶倾斜角在0—15度内,且尽量加大

百叶窗的面积。

2.4.3.7、单风机室外机组安装空间尺寸要求

 

 

 

2.438、双风机室外机组安装空间尺寸要求

2.5、空调工程内机施工2.5.1室内机安装位置

2.5.1.1、安装位置应能够承受内机的重量及运行时产生的振动。

2.5.1.2、保证房间气流组织均匀,不会产生死角。

2.5.1.3、室内机安装时要考虑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和噪声的影响,尤其是高静压风管机。

2.5.1.4、考虑冷媒配管配线最短,并方便连接。

2.5.1.5、GMV多联空调室内机安装及维修空间

普通风管机、超薄风管机、E系列风管机安装及维修空间

 

挂壁机安装及维修空间

/7///////^///////////A

.5.1.6、A2系列风管机(室内机)安装及维修空间

2.5.1.7、B1系列风管机(室内机)安装及维修空间

2.5.2室内机安装

2.5.2.1、吊架安装平稳牢固,吊杆不应自由摆动。

2.5.2.2、室内机安装应水平。

2.5.2.3、吊杆与托盘相连应用双螺母紧固,上、下两面应加弹簧垫片。

2.5.3室内机检修口

2.5.3.1、室内机附近必须预留检修口,能够方便的进行电机、电脑板的拆卸维修。

2.532、检修口尺寸必须保证》400X400毫米。

2.5.4室内机风系统

2.5.4.1、室内机与风管的连接应采用软连接,防止震动及噪音传递到风管及室内,同时要注意软接的保温及漏风问题。

2.5.4.2、下送下回时送回风口间距2米以上,同一内机送回风口必须在同一房间。

2.5.4.3、风管机室内机必须要做回风箱或回风管。

2.5.4.4、风管式室内机安装示意,下方左图表示后回风口的安装,根据实

际安装需要也可使用下回风口(如图虚线部分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名称

吊杆

回风管

风管式室内机

回风口

送风管

送风口

注:

风管最大长度是指最远送风口的送风管总长加上相对应到最远回风口的回风管总长。

2.5.5空调风口

2.5.5.1、空调风口严禁安装在有灯槽的地方;

2.5.5.2、风口材质主要有铝合金、木质、塑料ABS等三种。

一般情况下送

风口采用双层百叶可调,散流器,回风口采用门铰型百叶回风口加过滤网。

2.5.5.3、风口安装考虑与装修配合,尽量保证风口在装饰面中心或对称。

2.5.5.4、风口固定螺丝不要固定在风口外表面,应尽量固定在风口侧面上。

2.5.5.5、回风口应加装过滤网。

2.5.5.6、以防止回风风速高,噪音大,回风口面积应大于送风口面积的1.3倍。

2.6、空调冷媒管路施工

2.6.1.铜管加工

261.1.铜管的保管

(1)收到制冷剂配管及其它部件时,确认无变形、弯曲、无压破、无损伤后,再允许搬入保管。

(2)管的端部一定要进行封口,以防止水分和垃圾进入。

(3)被覆铜管由于自重会使被覆材料压缩变形,因此盘管配管一定要竖放。

(4)必须使用木材等建起高于地面的台架,避免水分和垃圾进入。

(5)施工中的管端部保养施工中的管端部也必须保养。

根据加工部位、工期及周围环境、最有效的方法是封头和缠胶带。

1)封头的方法

将管端用钳子夹扁,并对间隙处进行钎焊。

然后封入压力为2〜5kgf/cm2左右的氮气,保持管内干燥。

将管瞅島在上面轩倉

2)缠胶带的方法

将管端用乙烯胶带封住,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和垃圾进入管道内

2.6.1.2.盘管开卷

盘管开卷时注意不要在地上拖拉。

应在平整的地面上无扭曲的慢慢展开。

开展时如受到硬物的过分压迫,不能马马虎虎的展开。

否则会把铜管弄扁。

如管端有变形,要对铜管进行圆整。

261.3.铜管的切割和扩口方法

(1)切割铜管

1)用专用而且合适于铜管尺寸(大、中、小)的切管器垂直于轴线方向切断。

2)操作时应该缓慢地加紧切管器、缓慢地转动、在铜管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切断铜管。

3)绝对不能使用锯子或砂轮机,因为铜屑会留在内部。

哪怕只使用一次,也会使其全部的工作都报废。

其他作业的质量再好也是无济于事。

最好所有的作业人员都持有一把切管器,各个现场至少要有一把大号的切管器。

4)要避免将铜管直接放在地面上的作业,以防止水和垃圾进入。

(2)去除切割面的毛刺

铜管的切割面会产生毛边,必须将其除掉并吹清管内的杂物和整修管端。

1)用刮刀等将内侧的毛边去掉。

(作业时将管端向下,以防止铜屑掉入管内)

2)如管端明显变形时,将其切断并扔掉,重新加工。

(3)打磨切割面

将铜管切口朝下放置并加以磨光。

 

(4)清洁铜管的内表面

将铜管内的铜屑全部清除,如果不清除铜管内剩余的铜屑,将会磨损压缩机构件。

(5)将一个扩口螺母套在铜管上

在对铜管一端进行扩口前,一定要先套入扩口螺母,因为当铜管被扩口之后就不能套入扩口螺母了。

(6)扩口

1)确认一下扩口靠模内是清洁的。

 

 

2)用符合设计尺寸的扩口靠模夹住铜管。

3)确定合适的扩口靠模表面到铜管末端的距离。

如果测定的尺寸较小,相应的接触部位尺寸也会变小,这样就可能造成漏气现象。

扩口尺寸要求见表5.3-1。

表5.3-1护口尺“班求(nm)

铜管(外L)

06.35

52

ei2+7

0515.9

①19,05

A

L0

A(R410A)

1.0

1.5

 

4)扩口后确认扩口部分是否圆整、是否有裂缝、是否有疤痕、是否有遗留的毛刺?

5)扩口完成后在扩口部分均匀涂抹相应的冷冻油,起润滑和密封作用。

261.4.清洗绸布拉洗:

用细钢丝缠上一块洁净绸布,绸布缠成团状,布团直径略大于铜管直径。

清洗时,绸布上滴一些三氯乙烯制剂,从铜管的一端进入,然后从另一端拉岀。

每拉岀一次,布团都要用三氯乙烯浸洗,将绸布上的灰尘和杂质洗掉。

反复清洗直至管内无灰尘杂质。

一一适用于直管吹洗:

用氮气吹去管内的灰尘和杂物;一一适用于盘管,清洗完毕后,铜管管端应使用盖套或胶带及时封堵。

261.5.弯管

(1)加工方法

1)手动弯管一一适用于细铜管(©6.35〜©12.7)。

2)弹簧弯管器加工――将弹簧插入或套住铜管进行弯曲加工(©6.35〜©

22.2)。

3)手动弯管器加工一一应使用尺寸合适的弯管器进行加工(©6.35〜©

22.2)。

4)电动弯管器加工(油压)一一适用于从细到粗的配管的批量加工(©

6.35~©69.9)。

(2)弯管优点

1)能减少钎焊接头,从而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