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1888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1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docx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方案图文最新版

燃气管道穿越道路与铁路施工图文

2.燃气管道在铁路、电车轨道和城市主要干道下穿过的。

应敷设在钢套管或钢筋混凝土套管内。

穿过铁路干线时,应敷设在涵洞内。

套管两端应超出路基底边,至最外边轨道的距离不得小于3m0穿跨管道应选择质量好的长度较长的钢管,以减少中间焊缝。

焊缝应100%射线探伤检查,其合格级别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他级焊缝标准〃执行。

穿越工程钢制套管的防腐绝缘应与燃气管道防腐绝缘等级相同。

管道穿越铁路或公路的夹角应尽量接近90°,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30。

应尽可能避免在潮湿或岩石地带以及需要深挖处穿越。

管道穿越铁路或公路时,管顶距铁路轨枕下面的埋深不得小于1.6rυ;距公路路而埋深不得小于1.2m;距路边坡最低处的埋深不得小于0.9m。

当条件许可时,也可采用跨越方式交叉。

输气管线跨越铁路时,管底至路轨顶的距离,电气化铁路不得小于ll.lm,其他铁路不得小于6mo穿越铁路的一般要求:

L穿越点应选择在铁路区间直线段路堤下,路堤下应排水良好,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

有施工场地。

穿越点不宜选在铁路站区和岔段内,穿越电气化铁路不得选在回流电缆与钢轨连接处。

2.穿越铁路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套管顶管施工。

当不宜采用顶管施工时,也可采用修建专用桥涵,使管道从专用桥涵中通过。

3.输气管穿越铁路干线的两侧,需设置截断阀,以备事故时截断管路。

4.穿越铁路的位置应与铁路部门协商同意后确定。

穿越公路1.公路等级划分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Ol-1988),公路等级分为"汽车专用公路〃和“一般公路〃两类。

汽车专用公路又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个等级。

汽车专用公路属国家重要交通干线,车流量大,路面宽度大,技术等级较高。

一般公路又分为二、三、四级、其车流量、路面宽和技术等级和重要程度依序降低。

此外还有不属国家管理的公路,如矿区公路。

县乡公路等。

5.穿越公路的一般要求

输气管线穿越公路的一般要求与铁路基本相同。

汽车专用公路和二级一般公路由于交通流量很大,不宜明挖施工,应采用顶管施工方法。

其余公路一般均可以明沟开挖,埋设套管,将燃气管敷设在套管内。

套管长度伸出公路边坡坡角外2mo县乡公路和机耕道,可采用直埋方式,不加套管。

一、顶管施工地下燃气管道穿越铁路、电车轨道和城市主要于道时,一般不允许开挖管沟,常采用顶管施工。

运用液压传动产生巨大的推力向土壤内顶进套管,再将燃气管道安装在套管内。

1•顶力计算顶管施工必须有足够的顶力,才能克服管子在顶进过程中土壤对管子产生的阻力。

顶管施工的主要设备(油泵、油缸或千斤顶)及配套设备(顶铁、槽钢)是根据所顶管道的最大顶力来选择的。

顶管时,管道在土壤中承受两种力:

管端阻力P2和管外壁与土壤的摩擦力P2。

最大阻力为:

式中D-管道外径(m);q-土壤单位而积的抗力,其值取0.7~1.5MPa;k-管道外壁在土壤中单位而积的摩擦力,其值取18~35kPa;L-管道顶进长度(m)。

取最在阻力的1.V1.2倍即为最大顶力,由此来选择设备。

⑴外挤压顶进法常用于φ400mm以下的小口径管顶管施工。

顶进前在钢套管端部加安锥体顶头,根据土壤可压缩特性,借助顶力将管子四周土壤压缩而不需要管内出土。

锥体顶头的作用是将正而阻力变成侧面摩擦力,从而大大降低管道顶进时的阻力。

见图

9-lo

 

P

 

 

图9-2平而顶进和加装锥体顶头顶进摩擦力比较

图9-lb所示的平顶头正而阻力为:

式中p—单位面积抗力(MPa)O图9山锥形顶头侧向摩擦力为:

P锥=PCOSafF

式中p-水平方向单位面积的抗力(MPa)ja-fi∣J而法向力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角;F-锥形顶头的侧而积(m2);f-摩擦系数。

CX角越大,P锥越小。

而a角随锥体顶头锥度8而变化,8角越小,Cl角就越大。

阻力就越小,因此锥体顶头锥度角越小,阻力就越小。

图9-lc和d所示平顶和锥形顶头挤压土壤力的扩散情况,平顶挤压扩散面大于维形顶头挤压扩散而。

平顶头不仅阻力大,而且由于扩散面大,往往容易造成地坪拱起。

1)选择千斤顶。

根据顶力计算公式,计算出最大顶力,即可选择所需的千斤顶。

2)顶铁。

由于千斤顶行程有限,每顶完一行程,再次顶管前需增加顶铁的组合长度。

完成1根顶管,需多次更换顶铁。

顶铁用与顶进管道同规格或较大规格的钢管制作。

制作时,应保证两端而平行且与轴线垂直。

顶铁的长度及数量见表9-lo顶铁上焊有φlθmm钢筋把手。

表9.1顶管顶铁长度及数量

顶管长度∕mm

6000

9000

顶铁长度∕mm

100

200

500

1000

100

200

500

1000

数量/个

2

2

2

3

2

2

2

4

3)垫板。

顶管过程中,顶铁与顶铁之间以及顶铁与管子之间,常

会出现不在同一轴线上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管子与顶铁以及

顶铁与项铁结合处加1块钢制垫板。

垫板厚约14mm,为圆形或方形,其直径或边长比套筒外径大40~60mrm4)导轨。

可用槽钢组焊,两根槽钢之间可用钢板连接。

5)操作坑与辅助坑。

操作坑应设置在地下管线较少的一侧,操作坑长度一般由管节长度、千斤顶长度、后背墙厚度(枕木、钢板等)等而定。

操作坑宽度为管径加1.2m,操作坑深度由燃气管道设计标高确定。

在路的另一侧挖辅助坑,深度与操作坑相同,用于观察和切除管子锥盖(锥体顶头)。

操作坑挖好后,坑底夯实,并在项管部位挖一深为500mm、直径与操作坑相同的洞,用以定位。

下一步,在后背墙处设置横竖两排枕木和一块20~30mm厚钢板,作为千斤,其他部件按图9-2所示就位。

 

 

 

6)顶管。

端焊锥体顶头,管子就位,千斤顶施力。

管子顶入一段,

千斤顶回程,增加顶铁长度,再次顶管。

一根管子顶完后与第二根管焊接,焊缝检验、防腐合格后再顶第二根管子。

顶管过程中要及时测量,如发现水平偏差,可用外力校正,如用锤击或千斤顶校正。

如出现套管向上翘起时,在此端压重物压下。

在辅助坑观察,管端顶出路边后,检查其坐标与标高,然后割除锥体顶头,与管道连接,继续施工。

⑵管内出土法φ700mm以上的套管顶进时,常采用管内出土法。

先清除管内积土,出土范围一般应保持超过管端前20Omm的距离,以减少管道顶进时的阻力。

在顶管深度较浅及铁路和建筑物下顶进,要注意管内清土,防止管内泥土阻塞造成路而拱起、铁路轨道变形、建筑物和邻近管道损坏的事故发生(其原因是在顶力的作用下,管子顶端部分土壤结构发生变化)。

在管端不出土的顶进状态下,管道顶进时的受力情况包括3部分。

受力情况见下式:

P总=P1P2P3

式中P总-总的阻力(MPa);P[-管外壁与土壤的摩擦力(MPa);P2-管内壁与土壤的摩擦力(MPe)由入管土壤的密度而定,P3-管顶端面阻力(MPa)O在顶力的作用下。

使管道不断顶进,上述3方面的阻力各自不断变化。

管外壁与土壤的摩擦力是随着顶进管道长度的增加而均匀递增的,管内壁与管内土壤的摩擦力的变化却不同。

由于土壤的孔隙率为30%~60%,存在着较大的压缩性,进入管内的土壤与管内壁的摩擦力逐渐增加,使断面内土壤逐渐压缩。

与此同时,管顶端而阻力也在逐渐增加,致使土壤从软塑状态逐步过渡到可塑状态、硬塑状态与坚硬状态,管前土壤将停止向管内移动(一般入管土长约2m),并迫使管前土壤不断压缩,由此而引起管端面阻力不断增加,总阻力迅速上升。

停止向管内移动的管端面土层,随着顶力的增加不断压缩,并通过不断增大的土壤内摩擦角向管端四周传递顶力,由此造成路而拱起、铁路轨道变形等事故。

因此,顶进管道管内出土应严格按照〃先挖后顶〃的顺序操作。

2)内挤压出土法。

一般用于大口径套管顶进。

在顶进套管顶端加焊特殊顶头•顶头外径略大于管径,内壁作成锥体(见图9-3),借助油缸的推力,将进入管内泥土压缩成小于管内径的圆柱体,使泥土与管底壁脱离。

这样,不仅使管道摩擦力减小,而且可以防止管内的积土阻塞。

为了使出土机械化,应配备内挤压机械出土专用设备。

将切土钢丝绳绕顶头后壁1圈,并套入活络夹篩内,再将岀土车推入管内靠近顶头后壁,并将阻动钢闩压入槽内(事先按小车长度焊接于钢管内)。

启动油泵,按额定长度要求顶进,挤压后进入管内的圆柱体土壤引至出土车上。

管道每次顶进长度应根据出土车长度计算而定。

图9-3坑井顶管总装结构示意图I-四周坑桩槽钢2-顶管头3-出土车坑4-活络阻闩5-顶埋钢管6-钢制出土坑7-油缸体8-出土钢索滑轮组9-油缸靠座桩板Io-集水井12-入口挡土钢板22-钢制顶块13-混凝土基座24-坑基槽钢平台15-平衡导轨16-顶块27-油缸基座平衡钢板18-测管中心桩29-卷扬机20-油泵组合车

式中L-顶管每次顶进长度出土车长⅛(m);D-顶管外壁直径(m);d-锥体顶管头小口直径(m)。

停止油泵,顶管暂停,将卷扬机钢丝绳与管内切土钢丝绳连接,开动卷扬机带动切土钢丝绳,把进入管内土壤切开。

拆除与切土钢丝绳连接的接钩,将卷扬机钢丝绳与出土车后钢钩连接,开动卷扬机牵动岀土车拉至管外,再用吊车吊出工作坑外运。

依此循环进行。

采用内挤压法,把原来人工进入管内挖土改为机械出土,不仅可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而且由于挤压入管内的土壤密实、无碎土,使管内与工作坑内保持整洁。

2)钻孔法。

根据土壤类别选择钻头,在钻孔作业方便的一侧开挖工作坑。

工作抗应有足够的工作面,其深度应按钻孔位置的需要而定,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应设排水井降低地下水位。

工作坑应平整,垫上枕木及轨座后应找平。

钻头中心和管道中心必须同心。

钻孔时。

对于糙土土壤,钻头应比主机低1%钻杆长度;对于岩性土壤,钻头应比主机低5%钻杆长度,以补偿钻头上抬。

钻孔允许偏差,每钻40rτι长度为±15OmmO套管长度应与钻杆长度一致。

钻进时应及时出土,钻进、出土、顶管,周而复始。

穿越管道与干线管道应保持同心,穿越的管子允许偏差为管子长度的±2%o3)水力机械法。

一般局限于穿越河流或野外顶管施工,在土质疏松、水源充足的条件下使用。

原理是用高压水泵将水加压,经过管道与高压水枪连接,通过高压水枪将管道前端土壤冲成泥浆,然后由吸泥泵通过管道将泥浆排出管外。

常采用向心冲刷的水枪技术,在端面装3支水枪,相隔120。

每根水枪各自摆动120°,形成扇形冲刷面,3支水枪即可完成整个土层冲刷。

双较型工具管见图9-4。

拆段——屮我-,

图9-4双绞型工具管示意图2-上下斜偏油缸2-水平绞M垂直绞

4-左右斜偏油缸

为防止泥浆冲刷过快而造成塌方,在操作时必须协调好顶进和冲刷的速度。

目前常采用在管端部操作室内加入气压或水压,使之平衡于地下水压力,可以阻止塌方和流砂的出现。

这种方法,设备不很复杂,投资不高,劳动强度低,己趋于自动化。

但由于排出泥浆需要过

滤、外运,需要较大的堆放场地,所以在市区内和小型工程中不宜使用。

4)人工挖土法。

先挖工作坑,将管子放到工作坑内千斤顶的前而,人在管道的最前端挖土,为管子开路。

挖出的土从管内运至管外,再吊到地而运走。

挖一段后,摇动千斤顶顶管。

设备布置与操作情况,见图9-5。

 

IM

图9-5人工挖土顶管工作坑布置切工作坑新而b)工作坑底部平

乳开挖工作坑。

工作坑平面尺寸根据管径大小、管节长度、操作机具、出土方式及后座墙厚度等而定。

一般可按以下考虑:

G)工作坑宽度:

B=D12b2c(9-6)

式中D2-管外径(m);b-管外侧操作空间。

根据管径大小及操作工具而定,一般为1.2~1.6m佣长撬棍为1.6rυ,短撬棍1.2m);C-^板厚度,一般取0.2mo(b)工作坑长度:

L=Ill2I3I4I5I6

式中12—管节长度(2m、4m等);12-顶镐机长度(0.9~"m);l3-后背墙厚度(包括•后背立板、后背方木、后背顶铁),约2m左右;I4-稳管时,前一节己顶进管子留在轨道上的最小长度,一般为0.3~0.5m:

!

5-管尾出土所留的工作长度,根据出土工具而定。

用小铁车为0.6m,用手推车为1.2m;l6-调头顶进时的附加长度。

(C)工作坑深度。

由设计管底标高、顶管的基础、轨道等综合尺寸而定:

H=hlh2h3h4

式中H-工作坑深度(m);h1-设计管底标高(m);h2-轨道高度(m);h3-混凝土基础厚度(m);h4-套管外壁至燃气管道外壁间的距离(m)ob.后靠墙。

因后靠墙要受顶管过程中的最大反力,故应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

原土后靠墙的许可顶力值,可由土压力公式计算决定。

原土应有足够的高度、宽度和长度,一般长度不应小于7m(I作坑后靠墙附近的管沟不要开挖),以保证有可靠的稳定性。

为了降低顶力压强并均匀地传递给后靠墙面上,一般多在原土表面加设木板、方木(或槽钢与厚钢板)、顶铁等。

c.平基与导轨。

这是为了保证管子按要求的方向前进而设置的。

当坑底无地下水时,可将工作坑的底层平整夯实,敷设方木,在方木上直接铺设铁轨。

当地下水较高,土质不好时,可先在平基下面作一定深度和宽度的卵石盲沟,通住集水水井,再作混凝土方木平基。

混凝土采用C15或C20。

如图9-6所示。

铁轨一般用18kg轻便铁轨,大管径时应用重轨(32kg),因为大管径时轻便铁轨容易产生较大的挠度,致使两节管对口困难。

导轨是起定向作用的,导轨安装必须符合管道中线、标高、坡度的要求。

导轨安装后,要进行六点(轨前、轨中、轨尾的左右各一点)的验收,并在稳第一节管子后测量负载后的变化,并加以校正。

图9-6横铺混凝土平基l-φl5×130道钉(钉在导轨内侧,中距800~900)2-C15混凝土基础3-18kg∕m导轨4-必要时加铺卵石100~1505-木轨基150×150(与混凝士接触而处包油毡一层)

导轨间距(上部的净距),如图9-7所示,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A-导轨上部的净距(mm);D-管内径(mm);h-导轨高度(mm);t-管壁厚度(mm);C-预留空隙高度(mm)0导轨中心至中心间距:

当采用铁轨时,AO=A当采用18kg轻便铁轨(轨高为90mm)和

C=IOmm时,为A二

d.机械设备千斤顶,应采用起重量大,顶杆长度长的电动油压式千斤顶。

按顶力计算出的总顶力选用1台或数台千斤顶。

卷扬机:

下管及水平、垂直运土用各1台。

摇镐机:

单排串联,摇动千斤顶,包括液压泵及动力设备。

图9-7导轨安装间距计算

导轨:

长4πι与长2m各2根。

顶铁:

是传递千斤顶顶力的工具,应配备成套,可用工字钢或钢管。

变压器:

24~32V.500~1000W1台,用于低压照明。

e.顶管与管前挖土。

准备工作就绪后,往工作坑中下管,安装在轨道上。

顶进时,先使千斤顶顶头伸出使管子入土。

当顶头仲至极限后,千斤顶回程,插入顶铁,再次顶管。

如此反复进行一节管子顶完后,再放第二节管子,并与第一节管子连接后,再继续顶管。

在无水的土中挖土,可先挖下面。

管前15Omm以外的土要随挖随找周边,管前25Omm以外的土可先挖成锥体。

当土中有水时,应由目往下挖。

防止下而的土成为稀泥,并应及时用小车出土。

f∙测量与校正。

一般管子每顶进Im长度,进行1次标高及中线测量。

垂直方向偏差的测量可用水平仪,只测量最前一节管子的管底标高,或采用水柱连通器测定。

如图9-8所示。

水柱连通器是利用在同一容器中液体压力平衡原理制成。

该方法是在顶进管道内壁确定1条与管线相平行的直线为基准线,将水柱连通器液而线与该基准线的顶端和末端重合。

如顶进管道发生垂直方向偏移,连通器两端玻璃管内的水平而,将会高出或低于基准线。

图9-8水柱连通器监视方法示意图玻璃管2■与轴线平行基管线3-连通器内水平面

平而位置偏差的测定方法中,直接观察法常用于短距离顶管的顶作坑上定出顶管轴线,过该轴线引2根铅垂线至工作坑。

在顶进管的顶端管断面装2个小灯泡,监测者站在工作坑末端,用肉眼观察。

两根铅垂线和小灯泡应三点成一直线。

如果发生位置偏移,观察视线中小灯泡将会发生位移。

此法虽不精确,但方法方便。

见图9-9O有的方法,是在工作坑后部设固定测量架,用经纬仪对标高和中线进行测量,精确较高。

目前还有一种方法,应有激光进行导向,使机械顶管的方向测量与偏差较正自动化,从而节省人力,提高顶管质量并加快施工进度。

激光导向是应用激光的特性,用激光准直仪发射出来的光束,通过光电转换和有关电子线路来控制液压传动机构,使机械顶管的方向测量与偏差校正自动化。

图9-9平面偏移监视示意图「监测视线2-中心光源3-顶进轴心样线投影4-铅垂线5-偏移角6-铅垂线7-光源中心定位架8-观察起点9-监测视线20-顶进轴心样线II-铅垂线12-水准0.000

顶管中标高和中线方向发生偏差,要及时校正,否则误差将随着顶进长度的增长而增大。

当发生误差时,如仅在第一管节上,其余管节合乎要求,一般用挖土法校正。

当管头高时,开挖前方土孔时多挖下半圆土,使其在继续顶进时借管子自重而沉降。

当管头低时。

则多挖上半圆土,继续顶进中管头自然抬起,也可用型钢一端支在管内,另一端支在管前的土壤上,上放千斤顶,在管端将管节顶起至要求高度。

中线方向的偏差,同样可用管前挖土校正。

当管头发生偏差时,利用一侧超挖,一侧不挖或留5~10mm的土坎,使管中徐徐变位。

g.套管接口。

当使用钢筋混凝土套管时,要求管子接口能承受较大的顶力而不破裂,管节不易错开,防渗漏好,在管基不均匀沉陷时的变形较小等。

目前钢筋混凝土套管多用平口管,接口处内加钢固,两管节之间加塑料圈或麻辫,抹石棉水泥后内加钢圈。

当用钢套管时,套管外壁应进行与燃气管道相同等级的防腐绝缘。

两节套管焊接并检验合格后,焊口作防腐绝缘层,作法与燃气管道相同。

待防腐层实干后再开始顶管,以免损伤防腐层。

h.套管内的燃气管道安装。

安装在套管内的燃气管道要采用特殊加强防腐蚀层。

为了防止燃气管道进入套管时损坏防腐层,燃气管道安装滚动支座或滑动支座。

如图9-10,滑动支座事先固定在燃气管道,支座与燃气管道之间垫橡胶板或油毛毡,防止移动燃气管道时支座擦伤防腐层。

支座间距按设计要求。

支座的形式很多,但一定要保证支座与燃气管道使用寿命相同,避免由于锈蚀等原因使支座损坏而使燃气管道悬空、承受过大的弯曲应力。

套管内的燃气管道应使用质量好、长度较长的钢管,以减少中间焊缝。

由于顶管工作坑长度小于整根钢管长度,所以必须先将工作坑后靠墙挖开,与管沟接通,以保证整根钢管下管安装。

不允许按工作坑长度将整个钢管切断安装。

当第一根燃气管送入套管内,留出管端在套管外与第二根管子组对焊接时,外观检查合格后,立即用射线探伤(焊缝应100%射线检查)。

合格后,将焊口除锈,作防腐层,作法与管身要求相同。

待完全干透并用电火花检漏仪检验合格后,再往套管内送入第二根管子。

周而复始,直至完成。

套管两端与燃气管之间的环形间隙,用油麻、沥青封堵严密。

见图9-llo

图9-10套管内燃气管道支座的构造2-卡板2-加固拉条3-滑道

4-板条5-用防水材料、沥青纸、油毛毡及相似材料做的包扎层

图9-11套管端部的构造2-沥青密封层2-油麻层3-φ50mm检漏

管4√∣)50πιm管箍5-丝堵6-防护罩7-防护罩底座8-支座

二、开挖管沟施工燃气管道穿越城市非主要街道时,在交通部门的同意下,可开槽施工。

为了不影响交通,可先挖道路的一半,挖完后铺厚钢板方便车辆行驶,再挖另一半道路。

也可组织夜间施工。

施工期间必须作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车辆及行人跌入沟内。

燃气管道可敷设在套管内或过街管沟内,适用于燃气管道埋设深度小于1.2m的情况。

钢套管和燃气管道应作特殊加强防腐层。

燃气管道应选择长度较长的钢管,以减少中间焊缝。

焊缝应100%射线探伤检查。

当采用管沟时应按设计要求砌筑。

当燃气管道埋设深度较深时,根据按设计规定,可直接敷设在土壤中。

三、涵洞内施工当燃气管道穿越铁路干线处,路基下己经作好函洞,施工时将涵洞两侧挖开,在涵洞内安装。

涵洞两侧设检查井,均安装阀门。

安装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将挖开的涵洞口封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