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2196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docx

1021112学年中心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1)班

科学

2011年9月6日

实验名称:

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目的:

通过在杠杆尺上挂钩码,研究如何使杠杆尺达到平衡。

实验仪器:

杠杆、支架、钩码

 

实验过程:

1、确定杠杆尺的一侧上的一个点为阻力点,并在该点上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

2、把杠杆尺的另一侧的一个点定为动力点,并在此位置试试要挂上多少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

3、分别改变阻力点的位置和改变所挂的钩码数量,重复试验,研究杠杆尺的平衡。

实验结论及分析

杠杆尺左边位置的格数与钩码数的乘积等于右边位置的格数与钩码数的乘积,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六(3)班

科学

2011年9月20日

实验名称:

研究轮轴的作用

实验目的:

通过分析轮轴中的轮与轴,从而加深对轮轴特点和作用的了解。

实验仪器:

大、小轮轴、支架、金属钩码

 

实验过程:

1、不借助任何工具,仅用双手把螺丝钉拧进木板里,看行不行。

2、选用什么工具能更容易、更省力地把螺丝钉拧进木板里?

3、把螺丝钉拧进木板里,轮轴起到什么作用?

实验结论及分析

学生通过研究后,对什么是轮,什么是轴,什么叫轮轴及轮轴的特点和作用等有了更加深的认识。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2)班

科学

2011年10月11日

实验名称: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验目的: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仪器:

定滑轮、动滑轮、支架、钩码、细绳

 

实验过程:

把滑轮固定在支架上,用绳子的一头把重物绑定,另一头穿过滑轮后与测力计连接,再测量重物提升时的重力是多少;然后把绳子的一头绑在支架上,另一头穿过滑轮后与测力计连接,再把重物挂到动滑轮钩上,测量重物提升时的重力是多少。

实验结论及分析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会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六(3)班

科学

2011年10月18日

实验名称:

滑轮组作用的研究

实验目的:

知道滑轮组是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组合,了解它们的特点。

实验仪器:

滑轮组及支架、钩码、条形盒测力计

 

实验过程:

先让学生谈谈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和缺点,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滑轮的缺点,发挥滑轮的优点,再让学生讨论滑轮的连接方案,最后用简图的形式把滑轮的连接画下来,并根据简图连接成滑轮组。

实验结论及分析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充分发挥滑轮的各自优势。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1)班

科学

2011年10月25日

实验名称:

斜面的作用

实验目的:

通过研究斜面的活动,了解斜面的特点和作用。

实验仪器:

斜面、小车、条形盒测力计

 

实验过程:

1、斜面保持不变,比较同一重物在垂直提升和沿斜面提升时,测力计读数的变化。

2、重物保持不变,比较沿四种不同坡度的斜面(高度相同)提升重物时,测力计读数的变化。

实验结论及分析

重物沿着斜面向上移动时,比使垂直提升重物要省力;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小,沿斜面提升重物就越省力。

备注

演示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1)班

科学

2011年11月8日

实验名称:

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实验目的:

通过学生的操作,证实电流越大,磁针偏转角度越大。

实验仪器:

导线、电池盒、电池、小灯泡、小灯座、指南针

 

实验过程:

先用小灯泡电路中的长导线做实验,再用去掉了小灯泡的电路(短路状态)中的长导线做实验,短路时注意接通一下后马上断开,时间不能太长,比较两次磁针偏转情况,得出电流越大,磁针偏转角度越大。

实验结论及分析

电流越大,磁针偏转角度越大。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2)班

科学

2011年11月22日

实验名称:

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线圈绕的圈数与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有密切关系。

实验仪器:

导线、电池盒、电池、废电池、指南针

 

实验过程:

1、在三根手指上绕线圈,线圈大小能套在一般大小的指南针盒上,大约要绕10圈,如课本P49组装好实验装置。

  

2、通电后观察比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

  

3、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及分析

线圈绕的圈数多,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六(3)班

科学

2011年12月13日

实验名称:

制作铁钉电磁铁

实验目的:

通过动手制作,让学生懂得铁钉电磁铁的作用。

实验仪器:

有绝缘皮的导线、大铁钉、砂纸、电池盒、电池、大头针、指南针

 

实验过程:

把线圈顺着同一个方向绕在铁钉上,用砂纸出去导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用电磁铁接近大头针。

 

实验结论及分析

接通电源后,电磁铁能将电能转换成磁能。

备注

演示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2)班

科学

2011年12月20日

实验名称:

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研究

实验目的:

通过动手研究,使学生知道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实验仪器:

有绝缘皮的导线、大铁钉、砂纸、电池盒、电池、大头针、指南针

 

实验过程: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

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需要改变的是线圈的匝数。

实验结论及分析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就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1)班

科学

2011年12月27日

实验名称:

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

实验目的:

通过动手制作,让学生懂得电磁铁的作用。

实验仪器:

有绝缘皮的导线、大铁钉、砂纸、电池盒、电池、大头针、指南针

 

实验过程:

把线圈顺着同一个方向绕在铁钉上,用砂纸出去导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用电磁铁接近大头针。

 

实验结论及分析

电磁铁能将电能转换成磁力,接通电源后,电磁铁有磁性,断开电源后,电磁铁没有磁性。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2)班

科学

2012年2月28日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目的:

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实验仪器:

放大镜

 

实验过程: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

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实验结论及分析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六(3)班

科学

2012年3月6日

实验名称:

美丽的晶体

实验目的:

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实验仪器:

放大镜、食盐、碱面、味精颗粒

 

实验过程: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3、自制食盐等晶体。

实验结论及分析

通过观察,同学们能归纳出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1)班

科学

2012年3月20日

实验名称:

做个简易显微镜

实验目的:

通过动手制作,能作出一个简易的显微镜。

实验仪器:

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纸筒、胶带

 

实验过程: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

实验结论及分析

通过动手制作,能作出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能观察常见物体。

备注

演示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2)班

科学

2012年4月10日

实验名称: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目的:

知道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构造。

实验仪器:

放大镜、显微镜、洋葱表皮切片

 

实验过程:

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及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1)班

科学

2012年4月17日

实验名称:

生物细胞的观察

实验目的:

仔细观察并用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

实验仪器:

叶片气孔装片、口腔黏膜细胞装片、人血细胞装片、显微镜

 

实验过程:

提供给四人小组两张相同的装片,装片上要有生物及部位的名称,组与组之间尽量不同。

两人一个显微镜一个装片一张白纸。

观察时可先将观察到的图画到科学记录本上,然后再用粗记号笔,画到A4纸上。

实验结论及分析

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六(3)班

科学

2012年4月24日

实验名称: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实验目的:

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和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实验仪器: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烧杯、干草、鱼缸里的水

 

实验过程:

准备好一块载玻片,把鱼缸里的水取一滴水滴在盖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 画下观察到的微生物。

实验结论及分析

通过实验,同学们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和认识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1)班

科学

2012年5月15日

实验名称: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目的:

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

实验仪器:

烧杯、黄豆、沙子、筛网、长柄金属勺、蜡烛、火柴、盘子、白糖

 

实验过程:

1、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么?

依据是什么?

怎么做来证实?

2、白糖在加热以后得到的物质还是以前的白糖么?

3、我们在对糖加热的过程还是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的燃烧是怎样的变化呢?

实验结论及分析

学生知道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其特点。

备注

演示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2)班

科学

2012年5月22日

实验名称:

米饭、淀粉和碘酒

实验目的:

知道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

实验仪器:

米饭、淀粉、碘酒、蒸发皿、滴管、土豆、萝卜、西红柿、山药

 

实验过程:

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

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

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

蓝色的物质是米饭和淀粉吗?

是一种新物质吗?

实验结论及分析

碘酒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六(3)班

科学

2012年6月5日

实验名称: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实验目的:

通过小苏打和醋的混合实验,知道有些物质混合后能生成新的物质。

实验仪器:

小苏打、白醋、集气瓶、火柴、细木条、药勺、玻璃片、蜡烛

实验过程:

1、取一支玻璃杯,倒入三匙醋。

2、小心倒入一匙小苏打,观察现象。

3、再取一支玻璃杯,倒入三匙醋。

4、倒入一匙小苏打,同时向杯中伸入一支点燃的火柴,观察现象。

5、向一支空的玻璃杯里,伸入一支点燃的火柴,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小苏打与醋混合会出现白色泡沫,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伸入火柴时火柴会熄灭。

备注

分组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1)班

科学

2012年6月12日

实验名称:

铁生锈了

实验目的: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实验仪器:

铁片、铁锈、电池、电池盒、导线、小灯座、小灯泡、锤子

实验过程:

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

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

生答。

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

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

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

实验结论及分析

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备注

演示实验

2011-2012学年中心小学学校实验记录表

授课教师

班级

科目

时间

赖焕英

六(3)班

科学

2012年6月19日

实验名称: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实验目的:

通过操作,让学生知道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实验仪器:

硫酸铜溶液、铁钉、镊子、烧杯

 

实验过程:

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

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

实验结论及分析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备注

分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