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23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

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

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

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

而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

2、板书课题:

登鹳雀楼

解释每个字:

登,登这个字已经学过了。

凡是带有撇和捺的字写时要舒展一下,登这个字下面是个豆。

鹳,这个字是本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字,这个字右边是只鸟。

雀,上面是个小字头,雀这个字,小字头我们在

脚尖的尖中学过这个部分,那下面部分是“隹”部,隹这个字一般都跟鸟有关,比方说“小鹰学飞”中的“鹰”,雁过留声中的“雁”都有隹部,所以它指的一种鸟,凡是带有隹部的这个字,写的时候距离要紧一些。

“楼”古时候的楼都是木制结构的,那木当偏旁的时候把捺变成点。

楼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作为偏旁时要把木写得小一点,这叫做左窄右宽。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诗中带斜线是的作用?

(停顿)学生读题目(登鹳雀楼)

所以诗的标题应该这样读,登/鹳雀楼。

全班齐读。

生再读。

录音机范读。

2、诗会读了,要想弄清是的意思就要弄清每个字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你们看。

要想学一首古诗,要先把它读好,那你再把诗读一遍,把生字宝宝认一下。

楼(楼房)(高楼)依(依靠)(依然)尽(尽头)(尽力)欲(欲望)(欲念)穷(贫穷)(穷人)层(云层)(层次)瀑(瀑布)(飞瀑)

布(一匹布)(瀑布)炉(火炉)(炉子)烟(烟雾)(烟气)遥(遥远)(遥望)川(山川)(四川)

三、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

问“想不想接受一下老师的挑战?

1、检查生字

鹳雀楼一共三层。

那么每一层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生字宝宝。

如果你们读准我们就可以一层一层的登上去了。

①现在看第一层:

谁来读?

“入层”其中“层”是平舌音。

②第二层我要交给你们加大点难度了。

三个字了。

依河目

③第三关,那我再加大点难度。

最后抽查一下,随便从中挑几个字。

现在我们三层楼都登上了,没有难住你。

那如果你能接受住下一个考验,你就能站在最高的一层楼上看到美丽的景色了。

你想不想看?

2、再出示易混淆的生字

指导写字,注意笔顺。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

“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

千:

去掉一笔是“十”。

明白区别之后在手掌心写这两个字。

四、品读诗句

1、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啊。

但小朋友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

(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感觉怎样?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

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

问:

白日指么?

(必要时解释为何称“白日:

可能是因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阳区分开来,所以称为白日可能是因为当时山谷里的云雾很重,遮挡了太阳的光线,使得太阳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怎样呢?

看图,读句,想。

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

(紧挨着西山)依山尽是说太阳——指名再说说这句诗绘的情景。

我们来把这个壮观的情景画下来吧?

怎样画呢?

简笔画:

连绵起伏的山让生添画“白日”,再次感受“依山尽”。

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

这句话谁能读好?

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或她读了什么样的情景?

)再指名读,齐读。

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

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指说。

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

(入海流,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

指名,评,读出气势。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海。

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

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

我们把这

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

(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齐读。

5真有气魄呀!

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

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想什么

引读——

引:

千里目指想怎样?

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

示“更”。

(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

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是还要往上的意思。

引导说:

诗人想:

要想——,就必须要——。

(如果站在原地的话,再好也只能看到那景色)这是因为——?

让生试说。

(登高才能望远)

引出——所以中国就有一句俗语叫做:

站得高,看得远。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一首美丽的诗,现在我们一起跟着王之涣的脚步一起来看下这首诗(播放歌曲)

多美丽的景色啊,白日、远山、黄河、组成了一幅壮美的景象,让我们也胸襟大开,想要登高远望,看到千里之外更开阔更高远的地方,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呀!

这首诗的最后两行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有人在作文中用到它,也有人把他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理想。

今天老师也想把这首诗送给大家,当我们想要自己编的更优秀时,就对自己说一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激励自己。

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我们也对自己说一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鼓励”自己。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2.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生字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3.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难点:

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诵读学过的李白的诗。

师:

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

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如《静夜思》《赠汪伦》)除了学过的,你还知道哪些李白的诗,背一背。

(如《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

师:

李白看到月光想到了家乡,写下了《静夜思》,送朋友时依依不舍写下了《赠汪伦》,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想想他又为什么写在这首诗呢。

(板书:

望庐山瀑布)

(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而是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

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

学生在情趣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习新诗,事半功倍。

2.读题

提问:

你们去过庐山吗?

谁能说说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认识“庐”字)

师述:

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

(播放庐山录相,师解说: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

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

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

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

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提问:

庐山的风景让我们如痴如醉,刚才的画面中给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瀑布)

师:

瀑布是什么样的呢?

(课件出示各种瀑布图片)

描述:

瀑布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它是河流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形成的浩浩荡荡的水势,风光迷人,正是因为这样,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它们情有独钟,写下了无数的华章。

今天我们就随着大诗人李白的脚步,去看看庐山的瀑布别样的美姿。

再读课题(板书课题后,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就"瀑"正字正音;明确庐山的地理位置及迷人风光,认读“庐”字。

由字及词及地,有序进行,为学习诗歌做好铺垫,激发兴趣。

二、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诗中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

3.学习生字“炉”“疑”,读准字音,四个生字同时出现,识记字形,“炉”和“庐”比较,出示香炉图片,对比庐山的香炉峰,组词。

4.指导写生字“炉”“银”“烟”“流”

5.把这些生字放到诗句中还能读吗?

指名读,提醒学生其他生字的读音,如“川”字读翘舌音。

齐读

6.节奏读。

师:

诗歌诗歌,一首诗就是一首歌,歌有节奏,诗也有节奏,听听老师有节奏地读一读,你们小声地跟读(出示课件)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名读(师帮其打拍子),男女生打拍子读。

(认字写字是小学低段教学的重点,这里花大量时间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节奏朗读既可以检查字音,又能体会诗的韵味。

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师:

你们听过这样一句话吗?

“诗中有画”,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请小朋友们再听听这首诗,边听边想象,你脑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课件播放范读,生想象画面

师:

(出示课文插图)李白站在香炉峰前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说到什么就读哪句?

(如看到了烟雾,读“日照香炉生紫烟”:

看到瀑布,读“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

李白看到烟云缭绕的香炉峰,又看到了香炉峰前的瀑布,不由得写下了这样两行诗?

出示一二行,学生齐读

师:

体会“挂”的妙用,学生读,师做挂的动作,把平放的东西垂直放,“川”就是河流,河流是怎么流的呢?

师简笔画出,现在把河流垂直挂起来。

师:

是谁把河流挂起来的呢?

生:

(大自然)

师:

大自然是多么伟大、神奇啊!

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两句?

指名读,齐读

师:

你就是李白,看到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

你这样读到——

多名学生高兴地读前两行

师:

想读的小李白一起读吧!

师:

诗人笔下的庐山瀑布有什么奇特之处呢?

请读三四句

学生读三四句

师:

三千尺在这里指的是瀑布很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瀑布飞流而下的样子吧!

(播放视频)

引读:

瀑布水花四溅,奔涌而下,壮观无比,难怪诗人写到——

生:

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

这样的瀑布真是气势磅礴——

生:

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

看到这样高、这样美的瀑布,诗人想到了什么呢?

生:

天上的银河落了下来

师:

九天在这里指的也是高,见过天上的银河吗?

一起看看吧!

出示银河图片,比较飞流而下的瀑布。

师:

瀑布从山上奔腾而下,足有三千尺那么高,让人忍不住浮想翩翩——读

生:

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

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

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呢?

指多名学生读,齐读

师:

听着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谢李白给后人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

各位小诗人,如此美景,让我们尽情抒发吧。

配乐齐读全诗。

师:

一首好诗不仅可以反复吟诵,还可以谱曲歌唱,变着花样诵读。

请听(课件唱读)

文学生站起来,边唱边拍手加动作跟着课件唱读

师:

多美的瀑布啊,谁能闭上眼睛,美美地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创造的美感?

指名背,齐背

(低段古诗教学重在品读中知义,读重于解。

因此在这里图文结合帮助学生品味诗句,启发学生体会意思,想像美景,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诗的意境了。

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朗读水平。

四、巩固拓展,引导积累

师:

这就是一代诗仙李白的诗,他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多么奇丽!

让我们也一起来写写吧!

出示填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名学生上台填空,点评,齐读

师:

像李白这样喜欢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即将学到的杜甫的《绝句》也是一首赞美大自然美景的诗篇

课件出示,学生试读。

师:

李白的这首诗,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就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感情,去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诗,开一次赞美祖国山河的诗歌诵读竞赛会,以此来表达你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读写结合,充分读后进行默写,强化对诗句的认识;同时将学习引向课外,拓宽知识来源,达到课内悟情趣,课外显活力的境界。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香炉生紫烟

望瀑布挂前川壮美的画

飞流三千尺

感银河落九天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

  

(二)查字典、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

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

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

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

共4画,笔顺是:

区。

  滚:

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

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

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

有名。

“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

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

清秀美丽。

  神奇:

非常奇妙。

  陡峭:

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

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

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

左高右低。

  滚:

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

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

上横短,下横长。

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

(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

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

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

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

(板书:

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

板书: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

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

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

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

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

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

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

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

(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

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

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

板书: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

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

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背诵。

  三、教学过程

  

(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

  岩石 怪石     巨石      仙人      仙桃

  闻名 著名     名字      风景区

  

(二)指导背诵。

  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

  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

  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

  4.接龙背,齐背。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语。

  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   )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   )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地蹲在山头,望着(   )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   )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

9日月潭

教学目的:

 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朗读感悟,体会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

美观书写。

 

  2、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读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美丽的风景,介绍了日月潭的具体位置,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日月潭、热爱祖国宝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全文共五节,按“总起——具体描述——总结”的顺序写成。

  第一节交代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第二节写了日月潭名字的来历,第三节和第四节具体描写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下雨时的美丽景色,是课文的重点。

第二节一共有三句话。

第三句连用了两个比喻,告诉大家日月潭的湖名和它的形状有关:

小岛把湖分成两半,一边像圆圆的太阳,一边像弯弯的月亮;第五节的两个短句,是对课文意思的总结,也是作者喜爱日月潭、热爱祖国台湾宝岛的真挚感情的抒发。

课文的语句简洁、优美。

教学中,结合图像,着力通过表情朗读的训练,来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和领会语言文字。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4、练习书写:

绕茂隐岛建省胜盛约环纱展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文中在描述中表达出的热爱日月潭,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许多多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出示课件中国地图)如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出示新疆图片);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出示课件北京图片);而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物产丰富、风光秀丽。

其中有一个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出示课件日月潭风景图片)。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释题:

“日月潭”的“潭”就是水很深的池。

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日月潭旅游吗?

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系好安全带,我们的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本次航班的目的地就是台湾省的日月潭。

好,到了。

(欣赏课件里范读课文)

2、日月潭,美吗?

它就在我们课本39页,请同学们翻开书,自己小声地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在每一段的开头标上序号。

开始吧。

3、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标出自然段。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识字。

1、说说本文有几个自然段。

2、出示每一段课文,指导学生读课文,从中学习各段中出现的生字。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依次出示二类生字,边读边说记忆方法,并会组词。

4、多种形式的读,指生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并让学生说出好方法帮助同学记牢生字。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5、做摘苹果的识字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图,让学生读出苹果上的生字,就把苹果摘下来送给他。

[设计意图:

抓住学习的契机,为学生创设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并注意个体的差异,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收获新知。

]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读,帮学生组词。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区分不同结构的生字的写法。

注意建字旁和走之儿写法的区别。

范写“建、绕、省”这三个生字。

(重点指导:

省:

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建:

关键是建字旁上面不要多一点,绕:

右上角别多写一点。

4、学生书写,体会字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