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278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4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童发展心理学 2Word格式.docx

14.根据自我的发展,可以将自我分为()。

C.身体自我、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D.过去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15.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崇拜性器官期。

C.3~6岁

D.6~12岁

16.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17.()时幼儿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

A.1~2岁

B.3~4岁

18.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是()。

A.初二

B.初三

19.根据皮亚杰的发展理论,青春期思维处于()。

D.形式运算阶段

20.短时记忆的广度一般在()左右。

A.4个组块

21.以下关于幼儿期游戏活动说法正确的有()。

A.游戏是幼儿期的基本活动

B.游戏是儿童内部需要的反映

C.游戏最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D.游戏是幼儿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活动

A|B|C|D

22.幼儿掌握数概念包括理解()。

A.数的实际意义

B.数的顺序

D.数的组成

A|B|D

23.高中生的早恋有以下特点()。

A.对爱情理解的朦胧性

C.情感表达的闭锁性

A|C

24.班杜拉认为,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观察,观察学习由()的具体过程组成。

A.动机作用过程

B.保持过程

C.注意过程

D.动机再现过程

25.小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表现在()。

A.对道德观念的掌握从表面、具体到初步的本质和概括

B.道德判断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全面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C.儿童道德信念初步形成,但不稳定

A|B|C

26.在儿童个性形成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A.自我意识的发展 

B.道德意识的发展

A|B

27.情绪活动按时间上的允许情况和情绪发生的强烈程度可划分为()。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28.小学班集体中同伴集团的形成要经历一定的发展过程,有研究将这一过程分为()。

A.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B.平行线集合关系期

C.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29.儿童采用的主要记忆策略有()。

A.复述

B.组织

D.背诵

30.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一般表现在()。

A.心理发展是迅速的

C.心理发展是开放的

D.心理发展是可塑的

A|C|D

31.儿童记忆发展主要体现在()。

A.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B.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

C.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32.初中生意志发展的特点有()。

A.近景性动机占主导地位

B.决心大于行动,计划难以持久

C.内部调节能力低下

D.行动上的盲目性和冲动性

33.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A.教育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D.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34.婴儿大脑是按照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遵循着()。

A.头尾原则

B.近远原则

35.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主要在于内部的自然发展,这种发展具有阶段性,她将儿童发展的阶段分为()。

B.儿童人格建设阶段

C.儿童增长学识和艺术才能阶段

D.青春期阶段

B|C|D

36.下列关于遗传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有()。

A.遗传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潜在的动力设备及其功能

B.遗传因素变异或遗传病,可导致非正常人格或低能儿

C.遗传因素影响着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

D.遗传通过气质类型影响着个体人格的发展

37.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内容有( )。

A.言语的发展

B.动作的发展

D.感知觉的发展

38.言语获得理论的主要派别有()。

B.文化相对论

C.相互作用论

D.预先决定论

39.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心理特征。

A.一般的

B.本质的

C.典型的

40.皮亚杰认为游戏是()。

A.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

B.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

C.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41.替代强化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观察学习的动机过程。

1

42.婴儿出生以后,环境才开始对他产生影响。

43.同伴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大,在青少年晚期达到最高峰。

44.试述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婴儿各种运动、动作的发展是其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其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

(1)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是其动作发展;

(2)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3)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4)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45.结合实际情况,说明如何帮助幼儿顺利渡过第一反抗期这一特殊阶段?

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3、4岁时出现。

从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反抗期”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孩子正常发育的必然阶段。

随着幼儿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孩子心理变化急剧,特别是孩子的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成人往往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因而引起孩子的种种反抗行为。

顺利帮助幼儿渡过第一反抗期:

(1)教育是关键。

(2)家长要助孩子一臂之力,对孩子的反抗行为既不能一味满足,也不能过多限制。

(3)父母在了解孩子的“反抗期”特点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因势利导,从旁协助,给予正确合理的教育。

46.采用实验室实验法对儿童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采用实验室实验法对儿童进行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都应该与教育的原则相适应,这样有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2)儿童心理实验室的布置,应尽量接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使儿童在实验条件下表现自然。

(3)实验进行中应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状态和情绪背景,努力使儿童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47.试述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

第二反抗期的成因,集中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

(1)生理方面:

由于身体加速成长,生理迅速成熟,使初中生产生“成人感”——自以为已经成熟。

又因为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并未成熟,只处于半成熟状态。

这就造成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造就反抗期的主要原因。

(2)心理方面:

由于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使初中生进入“心理断乳期”,在心理上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以独立人格出现。

因为发展的不平衡,他们的心理能力明显落后于自我意识,从而呈现难以应付的“危机感”。

(3)社会因素方面:

进入中学以后,学习环境和教与学的要求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更高的要求,势必激励他们产生“长大成人”的责任感。

另外,这个年龄段的个体非常重视自己在同龄群体和朋友中的地位,他们力求找到知心朋友,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尊重。

为此,他们要力争一个独立的人格,当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阻碍,人格伸展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

反抗期的出现使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发展的必经途径。

对这一现象应予以客观的正确的认识,更需要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人生中的特殊转折期。

48.结合实际,试述依恋对乳儿未来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

依恋对乳儿的情感、智力和以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乳儿经常从父母那里得到抚爱,自身就会比较温和友爱,形成依赖感。

如果乳儿失去母爱,得不到母爱或看护人的亲近,那么乳儿的心理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摧残,造成乳儿智力低下、性格粗暴、行为野蛮。

49.儿童在记忆策略发展上表现出哪些趋势?

儿童在记忆策略发展上表现出如下趋向:

(1)在儿童刚刚学会使用记忆策略时,他们只会在那些条件最合适的情况下运用记忆策略;

(2)当记忆材料和条件发生变化时,刚学会使用记忆策略的儿童不能表现出记忆策略能力的迁移;

(3)年长的儿童在使用记忆策略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在更多样的情况下使用记忆策略,在使用记忆策略方面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

50.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关于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

(2)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问题。

(3)关于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

(4)关于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

51.什么是实验室实验法?

其优缺点有哪些?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专门的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研究心理发展的一种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在于:

(1)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即不同被试组间的可比性,排除顺序效应等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2)可以对实验情境和实验条件进行严密的控制,研究者在实验中处于主动地位;

(3)其结果记录也客观、准确,便于进行定量分析;

(4)可以大量使用有关专门仪器来呈现刺激和记录实验结果,这就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

缺点在于:

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由此导致所得的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52.弗洛伊德将儿童人格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弗洛伊德将儿童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

(1)口唇期(从出生到1岁半),主要活动是口腔期的活动。

(2)肛门期(从1岁半到3岁),主要人排泄获得快感。

(3)崇拜性器官期(3~6岁),这时期儿童出于好奇心发生对自己性器官的兴趣,性器官成了获得满足的主要来源。

(4)潜伏期(6~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兴趣往往集中在同伴而不集中于父母,尽量避免性的表现。

(5)生殖期,进入这个时期,如果以前没有适应上的困难,一般来说,性生活就会得到正常发展,个人就具有超我所能接受的异性爱的生活方式。

53.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硬抵抗。

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2)软抵抗。

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3)反抗的迁移。

表现为迁怒于其他人或事物。

54.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有哪些?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

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有两个: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强烈、对比鲜明、新颖的事物);

(2)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

55.简述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三个阶段。

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可分为三个阶段:

(1)胚种期(0-2周);

(2)胚胎期(3-8周);

(3)胎儿期(怀孕后7个月)。

56.简述幼儿记忆的发展。

幼儿的记忆发展遵循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从不随意向随意方向发展,从具体向抽象发展。

具体表现在:

(1)记忆容量的增加;

(2)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额的发展;

(3)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发展;

(4)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

(5)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与发展。

57.简述幼儿思维的特点。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

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还派生出幼儿思维的经验性、表面性、拟人化等特点。

幼儿思维的这些特点是与儿童知识经验贫乏和儿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分不开的。

(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3)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58.简述幼儿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是幼儿言语发展的集中表现。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有两个主要发展趋势:

(1)从对话言语向独白言语发展;

(2)从情境性言语向连贯性言语发展。

幼儿期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独白语与连贯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俗语有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钻地洞”,这是()的写照。

A.遗传决定论

幼儿的概括水平处于()。

A.动作概括水平

B.形象概括水平

4.第4题

对儿童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利用了()。

D.无意识记

在动物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最初容易形成,发现这一现象的是()。

A.霍尔

B.劳伦兹

以下不属于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的是()

D.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主要作用

大约在新生儿后半期,皮质抑制机能开始出现,最先出现的是()。

A.分化抑制

10.儿童自我意识的开始发生是从()。

A.知道自己的名字开始

11.婴儿期是指()这个年龄段。

A.0~2岁

B.1~3岁

12.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主要考察了儿童的哪一个思维特征?

()

A.自我中心性

13.幼儿学会了5+2=7后,不经过进一步学习,不知道2+5=7,说明幼儿()。

D.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14.()儿童的同伴集团处于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D.小学五、六年级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情绪状态是()。

16.个性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A.自我意识的成熟

17.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的阶段处在()。

C.初中

D.高中

18.短时记忆的广度一般在()左右。

19.世界观开始初步形成的时期是()。

C.青年初期

20.皮亚杰关于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是()。

C.智力或思维水平

21.胎儿自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在母体内经历三个阶段,包括()

B.胚种期

C.胚胎期

D.胎儿期

22.华生根据对医院的500多名初生婴儿的观察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

A.怕

B.怒

D.爱

23.二因素主张儿童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其代表人物有()。

B.施太伦

C.格赛尔

D.伍德沃斯

24.言语获得理论的主要派别有()。

25.儿童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B.2~3岁

D.5~6岁

B|D

26.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

A.成熟

B.物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平衡过程

27.高中生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

B.身体发育相对稳定

C.心理品质日趋稳定

B|C

28.关于儿童欺负发生的原因的理论解释有()。

A.“竞争假设”理论

B.“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

C.依恋理论

D.心理理论

29.具有积极而深沉理智感的学生,在学习中一般表现出哪些特点()?

A.成功、愉快体验占主导地位

B.自觉确立目标

C.体验相对平稳

D.正确对待成功

30.同伴团体的特点表现在()。

A.在一定规则基础上进行相互交往

B.限制其成员的归属感

C.具有明确或暗含的行为标准

D.发展了使成员朝向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

31.决定初中生加入团体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A.空间距离

B.年龄、性别

C.个人品质

D.行为方式

32.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主要在于内部的自然发展,这种发展具有阶段性,她将儿童发展的阶段分为()

33.班杜拉认为,人的人格形成受()的决定。

A.行为

C.个人认知因素

D.环境相互作用论

34.下列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叙述的正确的有()。

B.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

C.遗传物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D.对影响儿童心里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35.经典游戏理论主要有哪些?

A.霍尔的“复演说”

B.席勒—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

C.拉扎鲁斯—帕特瑞克的“娱乐—放松说”

D.福禄贝尔的“天赋本能论”

36.班杜拉认为,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观察,观察学习由()的具体过程组成。

37.幼儿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表现在()。

A.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B.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C.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38.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的运用能力等方面。

B.概念

C.推理

D.逻辑法则

39.小学儿童道德动机发展的基本特点有()。

A.由服从向独立发展

B.由具体、近景向抽象、远景发展

D.逐步产生道德动机的斗争,但激烈的冲突较少

40.初中生学习活动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A.学业成绩开始分化

B.学习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

D.学习策略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41.在童年期,儿童的无意识记仍占主导地位,有意识识记、意义识记在初步发展。

42.教育只有从孩子长大一些才能开始。

43.儿童的先天气质类型可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中间型。

45.结合实际情况,试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46.试述游戏被认为是幼儿主导活动的原因。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有益于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适宜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

在游戏中,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周围环境,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形成和发展着各方面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的学习与工作,游戏活动最充分地反映与体现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性。

(二)游戏最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1)游戏适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

(2)游戏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3)幼儿的动作、言语发展水平也保证了游戏活动的进行。

(三)游戏是幼儿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活动。

48.试述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进入青春期后,与身体迅速发育相比,初中生心理发展还是滞后。

这是矛盾给初中生带来苦恼,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

(2)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3)十分关注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50.简述维果斯基关于发展的实质的观点。

维果茨基探讨了发展的实质。

他认为,就心理学家来看,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

而心理的发展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51.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里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简而言之,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多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领近发展阶段的过度状态。

52.什么是道德发展?

幼儿的道德发展包括哪些方面?

道德发展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道德准则指导行为的发展过程,包括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绪发展和道德行为发展,幼儿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多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发展方面。

54.简述幼儿期大脑机能的发展。

(1)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加强;

(2)条件反射易建立且巩固,两种信号协调活动进步发展,第二信号系统作用加强。

56.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维果斯基归纳为四个方面的表现: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也就是说各种机能由于思维(主要是指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

(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57.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有哪些?

58.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是:

(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

(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一般认为,人生观在个体意识中的出现是在()。

()岁时儿童动作发展的敏感期。

C.0~6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源自与心理需求和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称其为()

D.心理社会危机

艾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将人格发展分为()阶段。

D.八

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