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2875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本章检测B卷.docx

江苏省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二章物态变化本章检测B卷

江苏省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

第二章物态变化本章检测B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成水

B.夏天,草叶上晶莹的露珠

C.秋天,树枝上的霜

D.冬天,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没了

2.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3.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

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

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容易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C.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5.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但不准确。

校正时发现:

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而插入100℃的沸水中时,其示数为96℃.那么,若用该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22.4℃,则教室里的真实温度是(  )

A.

B.

C.

D.

6.

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

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

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

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

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7.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

B.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

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8.为节能环保,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  )

A.

B.

C.

D.

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A.

B.

C.

D.

10.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入被密封在玻璃瓶内的酒精中,丙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关于它们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甲温度计的示数与室温相同

B.甲的示数为室温,乙、丙的示数相同,并都低于室温

C.甲、乙示数相同,都等于室温

D.甲、乙、丙示数都相同,都等于室温

11.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5℃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上升经过“28℃”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  )

A.房间里的温度B.热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无法判断

12.铁制的锅可以用来熔化锡,这是因为(  )

A.铁皮比锡更坚固B.铁的熔点比锡高

C.铁的熔点比锡低D.铁比锡有较好的导热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3.

如图所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甲______℃;乙______℃.

14.

如图所示为装修工人经常会用到的热熔胶枪,胶枪使用时将固体胶棒送入枪管,通电加热后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胶水被挤出,胶水在常温下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起到黏合的作用。

15.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

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

钛合金粉末会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16.液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和______。

生活中使用的石油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内的。

17.

如图是一定质量的某种晶体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1)这种晶体的熔点是______℃;

(2)D点的密度______E点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

19.现有一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示数是94℃,现用这支温度计测得室温是31℃,则室温实际是______℃

20.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景,可以确定_____(填“甲”或“乙”)是火焰熄灭前的情景.

21.

如图甲所示,是小宇设计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

(1)水的沸点是______℃。

(2)实验时大气压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_____。

22.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

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

发现烧瓶内的水中出现了大量的______,迅速上升变大,由此可知水重新沸腾起来。

这是因为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的缘故。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23.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有什么科学道理呢?

24.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

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桔子却没有被冻伤,这是因为什么?

25.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

26.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块小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冷水,这是为什么呢?

而过一会儿,杯子外壁出现“流汗”现象。

请你详细解释这两种情况。

27.寒冷的冬天,青青的妈妈正在厨房做饭,青青发现厨房的窗玻璃上出现了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一侧?

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28.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如图甲中A、B、C 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_(选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9.小雨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块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丁所示。

请你回答:

(1)图甲中,冰块应该选择颗粒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3)图丙中,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选填“BC“或“CD“)。

(4)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是98℃,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在FG段,水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保持不变“或“减小“)。

30.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

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______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_____。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

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

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_。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然后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

【解答】

​解:

A、春天,冰雪融化成水,是由固态冰变为液体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不合题意;

B、草叶上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变成的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不合题意.

D、冬天,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没了,是由固态冰直接变成了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

D.

2.【答案】A

【解析】

解: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正确;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故C错误;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

故选:

A。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

凝固、液化和凝华。

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自然现象。

3.【答案】D

【解析】

解:

A、喷洒盐溶液,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从而达到熔化的目的.故A做法可采用;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可以除去一些冰,故B做法可采用;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可以使冰因吸热而熔化,达到除冰的目的,故C做法可采用;

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因水的温度很高,会使冰和玻璃迅速吸热而膨胀引起对物体的破坏,故这种做法不可采用;

故选D.

根据冰熔化吸热来进行判断.汽车的前窗玻璃上结的冰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而形成的,除去这些冰就是让冰熔化的过程.

本题考查了常见熔化的现象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

4.【答案】C

【解析】

【分析】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解答】

A.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故A错误;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眼镜上容易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故C正确;

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

解:

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也就是说4℃就代表实际的0℃;当插入100℃的沸水中时,其示数为96℃.也就是说96℃代表实际的100℃,0℃到100℃每格代表一度。

即4℃到96℃把它分成100格,每格的温度是

,所以实际温度为(22.4-4)×

=20℃,

故选:

B。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本题只需把4℃到96℃把它分成100格,求出每格代表的温度,再按照比例根据测得温度计算出实际温度。

本题考查温度的计算,关键是标准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沸水的温度应当记准确,有一定的难度。

6.【答案】B

【解析】

解:

甲容器是密封的,给甲容器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甲容器水面上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会高于100℃;

乙容器的水从甲容器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达到水的沸点(100℃)时就会会沸腾,而此时甲容器的水还不能沸腾。

再加热甲容器内的水也能沸腾

故选:

B。

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

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

液面上的压强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反之,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

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沸腾及其条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综合性强,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7.【答案】D

【解析】

解:

A、由图象可知,在A点时,开始对物质加热,此时的温度是-40℃;在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固体的熔点是0℃,此过程中物质正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错误;

B、图象中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虽然温度不变,但熔化过程必需吸热,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DE段为水的沸腾过程,此过程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它的内能增大,故C错误;

D、冰完全熔化为水时,质量不变;同一个加热器进行加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冰升温比水快(即冰上升的温度较高),由Q=cm△t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小;故D正确。

故选:

D。

(1)熔化前晶体处于固态、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成后是液态。

(2)晶体首先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这种晶体的熔点。

晶体完全熔化后,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3)液体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4)水的比热容比冰大,相同质量的冰和水在吸热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冰升温快,水升温慢。

对于此类图形题,应明确横、纵坐标轴及各关键点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8.【答案】D

【解析】

解:

在夏季,安装空调来获得低温,如果室内外温度差越大,压缩机工作时间越长,浪费的能源越多。

在夏季26℃人们也会感觉比较舒服,对身体也是有益的。

故选:

D。

在夏季,安装空调来获得低温,在冬季空调来获得高温,如果室内外温度差越大,压缩机工作时间越长,浪费的能源越多。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既要考虑到人的需求,又要考虑到节能环保问题。

9.【答案】D

【解析】

解:

晶体凝固前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A、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熔化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熔点,因此为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合题意;

B、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该物质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合题意;

C、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非晶体熔化图象,故C不合题意;

D、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放热,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为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根据原图的曲线走向,可以首先判断出图象是物体的凝固还是熔化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熔点或凝固点,可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此题不但要根据图象判断出是熔化还是凝固现象,还要了解晶体有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在凝固过程中,要注意,当物体的温度达到凝固点时,虽然此过程仍然是放热过程,但是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10.【答案】C

【解析】

解:

因为空气中的温度计测的是室温,密封玻璃瓶中的酒精可以认为是不挥发的,那么乙温度计所测酒精的温度和室温是相等的。

丙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棉花上的酒精蒸发,从周围环境中吸热,使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所以丙温度计测的温度比室温偏低。

故选:

C。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蒸发是汽化现象,蒸发吸热。

并且密封玻璃瓶中的酒精可以认为是不挥发的。

本题关键是知道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测的酒精的温度和甲放在空气中测量的温度都应该是室温。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不同时刻玻璃泡中液体的温度;

②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等一会儿待示数稳定时读数。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常出现的错误:

读数过早,温度计液柱还处于变化阶段,导致读数错误。

【解答】

室温为25℃,所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热水之前,示数为25℃,由于水的温度高,玻璃泡中水银的温度低,所以水银吸收热量,体积膨胀,液柱上升,当温度计的水银柱液面经过28℃这一刻度时,说明此时水银的温度是28℃。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

解:

铁锅里可以熔化锡,这是因为铁的熔点比锡高,当锡熔化时,温度保持在锡的熔点不变,这个温度达不到铁的熔点,铁锅不会熔化;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在冶炼工业中,锅的熔点必高于被冶炼的金属的熔点,否则锅将先熔化掉.

金属都属于晶体,晶体都有自己的熔点,冶炼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金属的熔点大小关系.

13.【答案】-22 38

【解析】

解:

由图知:

①在甲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22℃;

②在乙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上,说明温度高于0℃,为38℃.

故答案为:

-22;38.

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

在日常生活、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包括寒暑表、体温计在内的各种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4.【答案】熔化 放热 凝固

【解析】

解:

热熔胶枪使用时将固体胶棒送入枪管,通电加热后,固体胶棒吸热由固态熔化变成液态胶水被挤出,胶水在常温下放出热量由液态凝固成固态,起到黏合的作用。

故答案为:

熔化;放热;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物质从气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现象的了解,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5.【答案】吸收 熔化

【解析】

解:

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成型。

故答案为:

吸收;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熔化现象的理解,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解析】

解:

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即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日常生活中用的液化石油气,因为是在常温下使用的,不可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液化,所以采用的是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之后贮存在钢瓶中的。

故答案为: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压缩体积。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

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

其中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而压缩体积可以使一部分气体在常温下液化。

日常生活中用的液化石油气,因为是在常温下使用的,不可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液化,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记住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会辨别生活中的液化现象是采用的哪种方法,同时要知道,这两种方法有时也可以同时使用。

17.【答案】0;大于

【解析】

解:

①由分析可知:

在图象中的BC段时,温度不变,保持在0℃,但体积在发生变化,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所以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为0℃.

②由图象可知:

D点的体积小于E点的体积,质量不变,故D点的密度大于E点的密度.

故答案为:

①0;②大于.

图象中,物体的温度呈下降的趋势,应为晶体的凝固图象.

当晶体的温度达到凝固点(即熔点)时,开始凝固,且凝固过程中不断吸热、逐渐由液态转化为固态,但温度不变;

此题给出的是体积--温度图象,那么晶体凝固过程表现在图象上即为:

温度不变(平行于纵轴的一条线段)、体积改变(逐渐由液态变为固态).

在比较图象上不同点的密度时,需找出它们的体积大小关系,由于物体的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整个过程中,晶体的质量是不会变化的,只需根据密度定义式来进行比较即可.

此题的图象不同于平时所见的温度--时间图象,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把握横、纵轴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18.【答案】升华 吸

【解析】

解:

灭火弹中的干冰在外壳破裂后会直接升华为气态,在升华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实现快速灭火。

故答案为:

升华;吸。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

凝固、液化和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9.【答案】30

【解析】

解:

(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

℃;

(2)用它测得室温为31℃,实际室温

℃×(31℃-4℃)+0℃=30℃。

故答案为:

30。

(1)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而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4℃,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4℃,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2)用它测得室温为31℃时,距离4℃27个小格,求出27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4℃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实际室温。

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实际的室温。

20.【答案】乙

【解析】

【分析】

烧菜时冒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