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2916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全

中国历史地理学

【名词解释】

1,什么是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

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

然而,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

2,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逻辑推证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定性的个别历史文献材料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是一种最传统的方法。

二是统计计量法。

这是历史地理学研究最有生命力和影响的方法。

三是数理模型法。

区域研究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切入点。

-2、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

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以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

-1、「禹贡」学会

1934年2月,顾颉刚正式发起成立了「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

意味着「中国历史地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0、顾颉刚

吴县人。

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

在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

1、明清宇宙期{P60}

16世纪至17世纪这个小冰期是受整个银河系、太阳系、行星处于不同位置而引起的引力、电磁场、宇宙线、宇宙空间物质密度变化等变化而来的,故又称这个时期为「明清宇宙期」。

2、皇木采办{P73}

主要指明清两朝为修建宫殿、陵寝大量在南方地区采办皇木,主要采伐的对象是南方高大笔直的楠木和杉木,用于建筑的栋梁、立柱等关键部位。

明永乐帝建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兴土木,重建京城,兴修故宫,是皇木采办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后历朝更是营造不断,大木采办纷繁。

3、食物链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4、荆江河曲

荆江单一河床形成后,由于下游壅水和洞庭湖的顶托,河曲活动亦随之发展。

明中叶时,监利东南典型的河曲弯道已发育形成。

以后又有自下游向上推移的明显趋势。

清一代下荆江河床曲流活动全面发展,监利境河床有八曲之多,清后期以来,由于藕池、松滋分流形成,大量水流进入洞庭湖,顶托作用不断加强,河曲活动更趋频繁。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下荆江河曲即经几次重大演变后,大致形成现今之形势,形成了蜿蜒型河型。

5、《伊犁条约》

《中俄伊犁条约》又称《中俄改订条约》、《圣彼得堡条约》,该条约是1881年2月24日清朝政府与沙皇俄国在圣彼得堡签订的有关归还新疆伊犁地区的条约。

根据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领土,但仍割让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伊犁条约》的主要容:

(1)割地:

霍尔果斯河以西1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2)通商:

重申俄国商人在中国蒙古地区免税贸易,在新疆天山南北两路贸易「暂不纳税」;俄商来华陆路贸易可经蒙古、新疆延、沿边的35处卡伦出入。

(3)赔款:

中国赔偿俄国900万卢布(约合509万两)。

(4)华民迁居俄国:

规定伊犁居民可携带财产于1年期限自由迁居俄国。

(5)伊犁归还中国:

3个月,将交收伊犁之事办妥。

6、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为印度当局测量边界时划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的边界。

其走向起自不丹和交接处,沿分水岭和山脊线至的尖高山,将传统上中国享有主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印度。

英属印度和印度国政府均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边界。

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

英国政府也迟迟未敢公布,直到1936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才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

直到1954年一直注明是「未标定界」。

中国政府一贯坚持正确的立场,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7、郡县制

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最高行政长官由朝廷任免,代表皇帝或国王对地方进行管理。

中国春秋时期已有郡、县的设置。

楚武王灭权国,将其改建为县,是为设县之始。

春秋后期,县制开始推行于地。

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经较为广泛,并转变为作为地方政权而实行官僚制度的县制。

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

县下有乡、里等作为国家对居民进行控制的基层组织单位。

郡的设置较县晚。

秦国最早设郡,而后晋、、吴相继设郡。

这一时期郡的地位比县低,且无互相统属关系。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郡县设置的增多,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

郡守为郡之长,多由武官担任。

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经很普遍。

秦统一后郡县制遍行全国,始皇分天下为36郡,汉承秦制,比秦更为严整。

8、行省制

中国元代形成并沿用至今的地方管理制度。

行省,即行中书省或行尚书省的简称,其渊源可追溯到魏晋隋唐的行台和金代行尚书省。

行省的性质最初只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临时派出,代表中央政府在地方行使一定的职权。

约在元世祖后期成宗初期,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政府,并在行省下实行路、府、州、县四级制,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职。

明承元制,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下设立府、县和少量普通州。

清承明制,实行省、府、县三级制。

9、侨置州郡县

我国古代政权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沦陷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为其重建州郡县,仍沿用旧名,这类州郡县称为侨置州郡县。

最初出现于东汉,东晋时期北方国土大片沦陷,侨置州郡县在南方大量设置,后历经南北朝延续;唐朝也曾为沦陷区的百姓设立侨置州郡县,直至宋元对峙时期,侨置州郡县都有出现。

设立侨置州郡县的原因主要有,国土沦丧,大量难民的出现;王朝必须维护华夏正统的观念;彰显收复失地的决心;以及政治、军事与经济多方面因素的具体考虑。

10、土断

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

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订户籍,故称土断。

晋朝朝廷东迁后,政府为明考课、定税收,先后于341年、364年和413年多次实行土断。

其中后两次分别为大司马桓温和太傅裕主持,史称「庚戌土断」和「义熙土断」,一时「财阜国奉」,「豪强肃然」。

南朝457年、473年、481年、502年和560年,亦曾多次土断,但执行中巧伪甚多,或窃注黄籍,或却而复注,故收效甚微。

11、羁縻政策

「羁縻政策」是自秦朝建立郡县制起到宋、元交替时期前,中央王朝笼络少数民族使之不生异心而实行的一种地方统治政策,处理中央与地方少数民主聚居的关系,以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

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和管理,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12、山海关

又称榆关、临榆关,位于市东北隅,是中原地区与东北地区的交通咽喉,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因建于山海之间而名。

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战争都曾发生在山海关,其中以自成与吴三桂的战斗最为激烈。

13、九边

明代为了防备蒙古和女真各部的侵扰,沿边修筑辽东边墙、盛京边墙和「柳条边」边墙。

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御力量,在长城沿线划分成九个防区,形成历史上的「九边」,即辽东镇、蓟镇、宣府镇、镇、镇、延绥镇、镇、镇、镇。

14、龙门碣石

秦汉时期,我国经济四大区之一,龙门在今韩城市、河津县黄河两岸龙门山,碣石在绥中县。

龙门碣石地区为畜牧或半农半牧区。

15、五谷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重要的有两种:

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16、占城稻

占城稻是出产于印度支那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

这使水稻生长周期大大缩短,促使双季稻复种和稻麦轮作制的发展,从而使水稻等粮食大大增加,强化了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的地位。

17、城市

城市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前者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多见于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而后者是现有市场后有城的形成,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

18、驰道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

公元前220年,始皇下令修筑以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驰道著名的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往上郡的上郡道,过黄河通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的东方道。

19、五尺道

五尺道是连接与地的最古老的官道,公元前246年,秦始皇从筑路入手治理。

蜀郡太守冰在川滇交界地区修筑通往滇东北地区的道路。

统一中国后,始皇派遣常安继续修筑这条路。

五尺道从蜀南下经今、到滇池,由于道路宽仅五尺,比五十步的「驰道」狭窄,故史称「五尺道」。

它是与蜀的重要商道。

20、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称为「丝路」。

西北丝绸之路:

是指西汉时期,由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也称「蜀身毒道」,是一条起于现今中国,经,到达印度的通商孔道。

其总长大约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

早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发。

它以为起点,经、芦山、、到的、、、、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

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南方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

起点是,最远可达非洲东海岸。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海上丝路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称为「海上陶瓷之路」。

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21、陪都制

即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的一种复合型的现象。

陪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丰镐」是「丰」和「镐」两个地方,文王坐丰,武王坐镐。

武王灭京,在伊洛河建立邑城,又称成周,就是陪都,周公旦亲自督建,从此陪都制度建立。

此后在明朝、民国等时期都曾出现过陪都制度。

22、古都

西周的丰镐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都城。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的平面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的基本原则,即南部为宫殿区,北部为市场、居民、手工业区,十分整齐,应该说它第一次体现了《周礼》规定的城市布局原则。

东汉      

宫殿占据全城的主要位置,东汉有南北二宫,位于全城的中部地区,两宫相距1里,有复道相通。

经济活动中心集中在三市,即金市、马市和南市。

曹魏邺城

也开创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新规制。

首先表现在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各划定一定区域,井井有条,比汉长安城的布局要整齐得多;其次是宫殿北移,有丁字形干道布设于宫殿之南,有了明显的中轴线,为中国城市的对称布局树立了样板。

第三是园林占有城广大地区,把园林建设摆在城市建设的重要地位。

六朝建康城

是指建都于的吴政权,东晋政权和南朝的宋、齐、梁、政权。

建康即市,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

今日市最早称金陵邑,据说楚灭越后,为镇压王气,埋金以镇之,故名金陵。

隋唐长安城

隋时称大兴城,唐改名长安城。

唐长安是一个南北略窄、东西略长的长方形,非常规则和整齐。

其平面布局整齐,东西对称,有中轴线,向左右沿展,以宫殿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郭城的明德门为南北一线,为中轴线。

宫殿是全城的核心,皇城紧在宫城之南,周承天门大街把皇城分为东西两半,所有建筑物也是以它为中心东西对称分布。

 外郭城是一个大长方形,完全采取棋盘式对称布局。

城东西14条大街,南北11条大街,把全城分割成大小不等的110坊。

坊门启闭有时,每天夜间街鼓鸣后,行人必须回到坊,否则就是犯夜,会受到巡行武士的严厉惩罚,甚至于杖杀。

北宋都城

分外三重,即外城、里城和宫城。

 北宋仍延用坊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坊里制度终于崩溃,封闭性的坊已被冲破,居民区与市场混一的城市制度逐渐形成。

坊市合一不仅是东京城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大变革。

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闭式管理彻底崩溃,变成开放性的商业街。

标志着新兴市民自由贸易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元朝的大都城      

居民区主要以同命名,整齐地排列在南北向大道的两侧。

同一词起于元大都。

经考证,即蒙语“水井”的意思。

同中的居民点大体上也是四合院式的庭院。

而且三宫鼎立,与风景区相结合,独具匠心,充分利用了一些有利的地形条件,显得雄伟壮观,庄严大方,特别应该提到的是郭守敬开辟水源,成功地解决了城市供水和漕运问题,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城

也就是今天的城,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外城几部分。

城墙用大石条奠基,完全用青砖包砌,这在古代城墙中开了先例,在此之前均为夯土城墙,今天看到的砖城墙均是明清时期及以后的。

宫城也名紫禁城,设置6门,即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

宫城之外为皇城,设置四门。

明初为了城的安全,还修建了外郭土城。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

1406年开始筹建北京宫殿城池。

北京城的基本轮廓已经构成,即宫城、皇城、城和外城。

宫城即紫禁城,也就是现在北京的故宫,位于城中部偏南地区。

皇城在宫城之外。

【简答】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容、方法和手段

1、容

历史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地貌、沙漠、生物、自然灾害等等)、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风俗、人口等)、历史地理理论和文献研究

2、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

简述近1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历史时期的气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从第四纪冰后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相对于冰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

但在1万年中的短时段上,气候也在不断地变化,气温在不断地波动,但大致是温暖期变短寒冷期变长,湿润期变短干旱期变长,寒温交替变化:

一、全新世大暖期(距今约8000-5000年)又称“大西洋期”,出现全球性的气候回暖。

冰后期:

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晚更新世冰期结束之后的温暖时期,一般指全新世。

冰后期的气候、植被分期以北欧地区最有代表性,其分期方案是由挪威植物学家A·布列特首先提出的,后经R·谢尔南德尔在瑞典加以证实,形成布列特-谢尔南德尔冰后期气候方案,从20世纪初期以来一直广为引用。

二、西周(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850年)5000年来第一个寒冷期,持续了200多年。

三、春秋至西汉末年(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年)温暖期。

四、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公元初年至公元600年)寒冷期。

五、唐北宋时期(公元600年至1000年左右)温暖期。

六、南宋时期(1000-1200年)寒冷期。

七、南宋后期至元代中期(1200-1300年)温暖期。

八、明清时期(1400-1900年)寒冷期,又称明清宇宙期。

研究表明,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球下垫面和地震群发期等天文和地理因素有关,同时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候变化。

简述4000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

1从我国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看,当时的森林分布也十分茂密南方许多地区沼泽、森林相间,特别是华北地区普遍存在天然的森林植被

2在先秦时期,我国的森林分布面积十分广阔

3到了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相当丰富,有松柏等,但到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六盘山仍林木深茂,渭水上游和西秦淮板屋之风方兴未艾。

4西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变化,北方游牧民纷纷南下,垦区变牧区,农牧分界线南移

5唐宋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森林开始被大量利用

6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重心东移南迁,东南地区经济开发加大,南方森林破坏严重。

4000多年中,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

(主要是经济植被的扩展,生态植被的扩展是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加强才开始受到重视的);

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

原因:

1自然因素:

温度、水分、日照光照、有害物种的入侵

2人为因素:

大兴土木、军事行动、滥砍乱伐、毁林开荒、刀耕火种

我国沙漠的分布特点。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沙漠、戈壁的面积就达14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5、5%,远远大于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0%)。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重的国家之一。

这些沙漠分布在北纬35°——50°,东经75°——125°,分为可逆性沙漠和不可逆性沙漠。

可逆性沙漠:

早期原非沙漠地区,但植被脆弱,相对而言较相对平衡的状态潜伏着变成沙漠的条件,如:

科尔沁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原因:

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不合理的垦殖;过度放牧;战争的破坏。

不可逆性沙漠:

第四纪冰期以来形成的沙漠,但中间和边缘还存在着较好的绿洲,如毛乌素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河西走廊沙漠。

原因:

人类活动,气候变化。

附,我国沙漠演变的特点:

大致上可分为两类情况:

1.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因植被减少、过度开垦、气候等原因而逐渐沙漠化。

如:

毛乌素沙漠,呼伦贝尔大草原。

2.原来的沙漠地区不断扩大而导致周边地区也沙漠化。

如: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丝绸之路衰微的原因?

随着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破坏,经济地位大大下降,丝绸之路的中枢作用日渐消失。

西北丝绸之路的衰微,以绿洲农业的衰退和沙漠化加强为特征,是人类垦殖文明的不合理开发的结果,而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由于指南针在航海中的作用,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日渐重要,中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也是中国北方经济基地为下降,还有就是西亚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迅速灭掉了拜站庭帝国,控制了小亚细亚.严重阻碍了丝路.。

在众多背景下,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在客观上大大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中国近代西北边疆丧失的经过(三个主要条约)

一、1864年沙俄在已经出兵抢占了中国西北大片土地的情况下,援引《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了巴尔喀什湖以南从沙必乃达巴汉至葱岭的44万平方公里土地。

二、1867年浩罕军事头目阿古柏在新疆叛乱,沙俄借口“保护边境”在1871年公然出兵占领了伊犁。

1876年至1878年左宗棠出兵平定阿古柏叛乱,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边境土。

清政府在1881年经过多方努力收复伊犁及特克斯河流域,面对沙俄的军事威胁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结果收复了伊犁却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和摘桑淖尔河以东地区以后根据几个界约,沙俄又割去我国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三、1884年《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签订后,明确规定中俄在帕米尔地区的界线,但沙俄并不认真执行,于1892年派兵占领了萨雷阔勒岭以西2.77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但历届中国政府并没有予以承认,曾为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两国未定界。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演变的历史。

演变规律:

1历代行政区划的建设既有继承性也有创新性;2同一个王朝行政区划的数量表现出由少逐渐变多的趋势;3历史同期行政区划的变化既发生在朝代和朝代之间也发生在朝代之;4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以最高级最频繁,最低级最稳定;5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行政制在地方行政中往往处于最低一级;6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从秦朝到清朝约可分为三个时区:

两级制,三级制,四级制;7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发生变化的结果。

特征:

1政治性,行政区划是国家对地方额管理手段,关系到中央政权能否在全国围有效行使权力;2阶级性,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目的的手段;3地域性,行政区划体现了一定的空间围,不同的行政区划反映不同的空间地理景观和历史发展过程,;4综合性,行政区划是多元的,多层次的综合体,涉及到不同的空间的部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性工程;5继承性,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都是在前期的基础上形成和简历起来的;6相对稳定性,行政区划的发展变化受制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及地理因素,虽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但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7动态性最为上层建筑的行政区划,是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庞大体系中,是依附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及自然条件的。

试分析中国农业作物的两次变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宋代引种的“耐水旱而成实早”的早熟稻占城稻,在长江流域发展较快,引起啦一系类种植制度的变革,被称为中国粮食生产的第一次革命,早熟占城稻的传入对中国南方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在南方的确立起有较大的作用。

马铃薯传入相对较晚,传入后则成为高寒地区的主要粮食。

明清高产旱地农作物的引进,对中国农业生产生态和粮食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故称为中国粮食生产的第二次革命,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由于省属属性的制约,特别是受气候和垂直高度的限制,有的农作物,不可能再山地大量种植比获得高产量,使人口的扩展也受到了限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也造成了水土流失,自然环境破坏。

城市的形成过程

古代城市的形成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

“城”即“城堡”,并非城市,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但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生产则很少见到。

第二阶段:

“城邑”比城堡的规模大,一般在25平方米左右,数量比城堡多,分布较广,经济上已有一定的商品生产和社会分工,但由于诸侯等级制的限制,使:

1规模不大2官府手工业占统治地位3居民大多为农业人口。

第三阶段:

“城市”是到了一定时期才结合而成。

原始社会说,城市是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

夏代说,只有出现国家才有城市,认为城市和国家一起出现的。

六大古都更替的原因

一个城市能成为都城的原因:

1,从自然地理方面来说,气候适宜的平原的地区或者地势平坦宽阔的地区,有充足的水源和阳光。

社会方面来说,交通便利的平原的地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2,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手工业商业比较法的地方避免过度依赖外部补给。

经济发达提供经济基础为人民提供日常生活保障特别是在吃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3,社会基础条件:

人和,民心向背问题、

历代都城更迭原因,、自然原因:

气候变差,爆发自然灾难如瘟疫,洪水等造成人大量死亡,不再适宜人居住

政治因素:

战争造成朝代的更替。

统治者的政策与维护统治需要。

社会因素:

经济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更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

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污染严重。

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

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

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

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

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

①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②京都应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