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发展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2991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发展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艺术发展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发展史.docx

《艺术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发展史.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艺术发展史.docx

艺术发展史

艺术发展史(已修改)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1.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

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

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

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

纹形多以鼻为中心,左右对称,结构丰满,形象威严。

2.帛画艺术中国古代画种。

因画在帛上而得名。

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

帛画的本质是为死者助丧,一般分为三种:

一为非衣,用以祭魂、安魂、招魂、护魂,二为巫术辟邪类,是死者生前使用,死后随葬的,三为描绘墓主生前生活场景的。

3.马王堆汉墓帛画中国西汉绘画作品。

1972~1974年先后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1、3号汉墓。

帛画共5幅,创作时间为汉文帝时期,是迄今发现的汉代最早的独幅绘画作品。

其中侯夫人墓的帛画交友代表性,画为“T”形,又称非衣,画面内容丰富,可分为天界、人界、下界三部分,作品构图细密严谨,用线流畅。

4.昙曜五窟云冈石窟创建于公元450年,北魏文成帝令沙门统领昙曜开凿5个大石窟(第16-20窟),后人称为昙曜五窟。

“昙曜五窟”:

开凿于公元460-465年,是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

是云岗开凿最早,气魄最宏大的窟群。

五窟、六窟毗连成一组双窟,规模宏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为云冈艺术之精华。

5.大小李将军唐代杰出青绿山水画的父子二人,李思训(651-716)唐代杰出画家。

字建睍,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

明代董其昌推其为“北宗”之祖。

李思训擅画青绿山水,笔力遒劲。

题材上多表现幽居之所。

画风精丽严整,以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作山水,细入毫发,独树一帜。

李昭道,李思训之子,善画山水,继承家学,并能变父之体,有所创新,造诣精深,后世称之为“小李将军”。

6.北方山水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中国山水画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

北方画派以荆浩、关仝、李成、范宽为代表。

用硬性的“钉头皴”、“雨点皴”、“条子皴”描绘出北方石质坚凝的山体,是他们共同的特色。

李、关、范的画风,风靡齐、鲁,影响关、陕,实为北方山水画派之宗师。

7.南方山水画派亦称“江南山水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

至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

南方山水画派产生于五代北宋间。

宗师为董源、巨然。

董源为五代南唐画家,表现了平淡天真的情趣。

董源为五代南唐画家,表现了平淡天真的情趣。

8.南宋四家南宋四家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院体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合称,亦称“南宋四大家”,亦有“李刘马夏”之称。

四家画属豪纵简略一路画风。

发展出了南宋独具特色的山水画。

这种“一角半边”的构图,在画面中留下大片空白,使画面和景物变得更加简洁、主体鲜明突出而意境完整。

9.《女史箴图》中国东晋绘画作品。

作者顾恺之。

原作已失,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

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联绵,色彩典丽、秀润。

10.明四家明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

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

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为“吴门四家”。

四人中沈周、文征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宋山水画的传统;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以南宋院体为法;仇英以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

四人各有所长,先后齐名。

但除沈周、文征明有师承关系外,唐寅、仇英各有内格。

因此“吴门四家”(“明四家”)只是明代四位成就很高、不同风格的大家,而并非一个画派之称。

11.南陈北崔晚明时代的画家陈洪绶(也称陈老莲)与崔子忠在中国绘画史上并称为“南陈北崔”,陈洪绶代表作有《归去来辞图》。

 他与晚明文人交往甚多,在花鸟、山水、人物等方面都有全面的功夫,尤其是人物画。

崔子忠(约1574-1644年),代表作品有《云中玉女图》,《伏生授经图》等。

人物画布景奇伟,奇古不媚。

两人不仅均以画、尤其是人物画名世,为人、处世、遭际、性情乃至画风也各有相通之处,画史经常将两人相提并论。

12.清六家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hui)、王原祁、吴历、恽(yun)寿平六人的合称。

亦称“四王、吴、恽”。

他们继明代董其昌之后享有盛名,领导画坛,左右时风,当时被视为“正统”,领导画坛。

王时敏擅画山水,笔墨苍润雅秀,“娄东派”山水为其所创。

王鉴工画山水,长于青绿设色,擅长烘染。

王翚擅画山水,具有古朴清丽的特色。

王原祁的山水画有“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弥厚,实而弥清”之胜。

吴历与王翚同师王时敏,画宗元人,气韵高雅厚重。

恽寿平原画山水,后专攻花卉,终成为清代花卉大家。

13.清四僧四大名僧:

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

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kun)残(石溪)和渐江(弘仁)。

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

其特点:

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

都自具风裁。

作品多表现不平之气,个性鲜明;既学习古人,也敢于突破古人成法,而取材直接来自自然,贴近生活,故作品中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14.扬州八怪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

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边寿民等人。

因其艺术活动多在扬州、故有“扬州八怪”之称。

15.颜真卿和颜体颜真卿(709年—784年,一说709年—785年),字清臣,唐代中期政治家、杰出的书法家。

“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16.《游春图》游春图作者是展子虔,展子虔是北齐至隋之间(约550年~600年)的一位大画家,他擅长画山水人物,这幅经宋徽宗题写为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卷,是画家唯一的传世作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存世最古老的画卷。

这幅画的技法特点是以线勾描物象,色彩明丽,人物直接以粉点染。

其双勾夹叶法和点花法等对唐李思训一派青绿山水产生很大影响。

《游春图》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阶段。

17.孙过庭《书谱》孙过庭,一说名虔礼,字过庭,为吴郡人。

出身寒微,迟至不惑之年始出任率府录事参军之职,以性高洁遭谗议而去官。

之后,遂专注於书法研究。

《书谱》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理论文献,内容主要为书学体验、书谱撰写要旨及学习书法的一些基本原则。

18.《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

虢国夫人游春图,绢本,设色,画中这八骑人马包括一女孩共九人,在行进的行列中,从头至尾,充满了舒情,闲适,勃勃生气。

19.六远山水画技法名。

这个词汇既涵盖了山水的透视关系,也算是山水的构思观念。

北宋郭思纂(zuan)集的《林泉高致》载其父郭熙之说:

“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

‘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韩拙《山水纯全集》又增一说:

“郭氏谓山有三远,愚又论三远者:

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

”后人合称为“六远”。

20.卫夫人卫夫人,东晋著名女书法家(272-349年)。

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

名铄,字茂漪。

师承钟繇,尤善楷书。

宋陈思《书小史》引唐人书评,说她的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应该不是过誉之词。

21.《兰亭序》《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为中国书法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22.六分半书“六分半书”指的是清代郑燮(郑板桥)所创书法字体,世人亦称“板桥体”。

他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创出这种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的字体。

由于隶书又称“八分”,因此郑燮戏称自己所创的这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

23.“青年风格”运动青年风格,1895至1910年间,流行于欧洲的建筑艺术格式,因慕尼黑「青年杂志」而得名。

其基本意义在于反对普鲁士建国时期的学院派精神,打破因袭传统的格式。

最初提倡者为德国人叶克曼,他模仿草木、花卉、藤蔓之形状,凭主观印象,抽象地描绘自然飘逸的细长线条,成为平面图形,流行於德国建筑、美术、手工艺,及室内装璜方面,尤其书册装饰图案更能表现此种艺术风格,和英国新拉斐尔派之流行方式很相近。

24.《摩西》高235厘米,创作于1513-1516年间,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十六世纪初,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向往给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陵墓,并将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招来为他工作。

但由于教皇的反复无常,陵墓的施工几起几落,米开朗基罗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

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这尊《摩西像》。

25.安格尔安格尔法国画家。

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他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与当时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对立,形成尖锐的学派斗争。

他的绘画吸收了15世纪意大利绘画、古希腊陶器装饰绘画等遗风,画法工致,重视线条造型,尤其擅长肖像画。

如《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浴室》等。

26.威尼斯画派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画派之一。

该派受人文主义影响,题材愈益走向世俗化,其突出特征是对色彩的崇尚、对人体美的赞颂和对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

代表画家有乔尔乔内、提香等。

27.德拉克罗瓦法国著名画家,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

他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艺术流派,包括威尼斯画派、荷兰画派、P.P.鲁本斯和J.康斯特布尔等艺术家的成就和传统,并影响了以后的艺术家,特别是印象主义画家。

28.卡拉瓦乔主义A贫民写实主义也称卡拉瓦乔主义,b敢于真实反映自己的时代,不加粉饰地描绘生活,多直接选取下层人物的生活作为题材,作品表现出一定的民主色彩和社会批判因素c一般具有朴素写实严峻深沉多使用明暗对比法等特点,追求真实生动和内在感情的表现。

29.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Expression)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

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

抽象派这个字第一次运用在美国艺术上,是在1946年由艺术评论家罗伯特·寇特兹所提出的。

"抽象表现主义"这个词用以定义一群艺术家所做的大胆挥洒的抽象画。

他们的作品或热情奔放,或安宁静谧,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和激起人的情感。

30.马蒂斯(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

31.波普艺术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英美的艺术运动,代表了对抽象表现主义一类非具象艺术的反叛,以干净、硬边的精确画法为特征。

波普艺术家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材料和媒介来制造大众所能理解的形象,以使艺术和工业机械文明相结合,并利用大众传播工具(电视、报纸和其他印刷品)加以普及。

它是一种消费文明的艺术,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

32.维米尔17世纪荷兰著名的风俗画家、“荷兰小画派”的代表人物。

他喜欢用蓝、黄两种色调描绘市民家庭妇女的日常生活,着重刻画自然光线的微妙变化,造型简洁干练,画面充满宁静、安适的生活气息。

代表作有《倒牛奶的女仆》《花边女工》等。

33.罗马万神殿万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戈利巴建造,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可谓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

34.《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是俄国19世纪后期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绘画主要的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纤夫》是他的成名作。

彼得堡涅瓦河上纤夫的沉重劳动引起了列宾的同情,他想描绘一幅表现纤夫的作品,以揭示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平。

画中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的拉着纤绳。

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

35.《向日葵》作者是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

画面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36.洛可可艺术18世际法国宫廷绘画风格。

该绘画标榜的对所谓“纯美化”的追求,以呈现肉感的裸体、艳丽的色彩为目标,甜腻、繁琐、娇媚的画风是其普遍特征。

因其产生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故又成为“路易十五式”。

代表画家有华多、布歇等。

37.安东尼-高迪西班牙“加泰隆现代主义”属于新艺术运动,与二十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并不相同)建筑家,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安东尼·高迪以独特的建筑艺术称荣,城市几乎所有最具盛名的建筑物都出自他一人之手,被称作巴塞罗那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艺术家。

38.古曲《十面埋伏》《十面埋伏》乐曲以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

乐曲主要歌颂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全曲气势恢宏,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

《十面埋伏》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创造了以单个乐器的独奏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而现代,这往往需要大乐队式的交响曲体裁方能得以完成),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作。

39.《乐记》我国最早一部音乐理论著作,原有23篇,现存前11篇,同时保存在《礼记》和《史记》两部书中,内容主要总结了礼乐制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同时论述了音乐的本质、音乐和政治的关系、音乐的伦理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乐记》主要反映了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我国封建音乐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40.变文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如敦煌石窟里发现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伍子胥变文》等。

41.《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

明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

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

弦索谱

42.《唱论》《唱论》是我国古典戏曲音乐论著。

作者燕南芝庵,其真实姓名及生平均不可考。

元至正元年(1341)以前人。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声乐论著,总结了前人歌唱艺术的实践经验,为研究中国宋元声乐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43.歌行体歌行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行体。

是南朝宋的鲍照所创,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且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44.弦索谱中国民间乐谱类别之一。

弦索谱是一种指位谱,原理与今吉他指位谱相似。

45.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一些原创歌曲。

这些歌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

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等人,代表作有《送别》等。

46.长阳南曲长阳南曲俗称南曲,丝弦班。

流传于长阳、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及宜昌等地,其中以长阳资丘镇最为盛行,约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唱腔分“南曲”与“北调”两类。

“南曲”是长阳南曲的主要腔类,“北调”仅存“寄生”一支曲牌。

建国后,长阳南曲增加了乐队及表演,已成为一种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形式

47.猜调是云南汉族民歌。

它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

内容生动,形式活泼。

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开始,接着就通过一连串的排句发问,但对方并没有被难倒,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对答如流。

问得巧,答得妙,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48.堆谢又名“拉萨踢踏舞”,西藏民间歌舞。

广泛流行于西藏各地。

在藏文中,“堆”是“上”的意思,“谢”即歌曲。

堆谢是指产生于雅鲁藏布江上游(拉孜、萨迦、昂仁、萨噶)一带的民间歌舞。

49.塔兰泰拉是意大利南部那坡里地区的一种民间舞曲。

相传当地有一种毒蜘蛛:

塔兰图拉,被它咬伤的人必须发狂似的跳舞,直到筋疲力尽方能解毒。

它的音乐性格跟古曲舞曲库朗和基格相似,其特点为:

舞曲风格,

50.库尔贝法国画家。

摒弃沙龙美术的传统,采用纪念碑式的构图,描绘平民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人民的苦难,虽受到保守势力的猛烈攻击,却获得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

1849年举办了名为“现实主义、库尔贝作品”的展览,并发表声明阐述自己的艺术主张,向保守派所倡导的陈腐题材和清规戒律进行了挑战。

指出现实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是民主的艺术;反映生活的真实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强调反映平民生活的重要性和巨大意义。

51.夏尔丹18世纪法国市民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画家。

以静物画成名,而后在风俗画、人物肖像画领域也取得突出成就。

夏尔丹所画的人物不是上流社会的贵族、贵妇人,而是下层的市民。

他在劳动的市民生活中发现极度的真实。

52.格列柯西班牙画家。

作品曲折地反映了西班牙16世纪下半叶动荡的西班牙社会和没落的旧贵族的精神危机。

他的局限性是未能走出贵族世界而与广大人民群众结合。

20世纪初,他的艺术重新被认识,作品中所具有的现代性备受欣赏和注目。

53.波德格涅斯风格委拉斯贵支盛期在马德里担任宫廷画师期间的作品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他早期在塞维利亚的创作,即被称为"波德格涅斯"风格的绘画在题材上主张描写现实生活,面向下层,基本上放弃对神话或宗教题材的描写,即使有这种题材,画中人物也多来自现实生活,有着极浓郁的而生活气息。

54.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画史尊称吴生,因其深信黄老道学,后改名为“道玄”。

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他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素有“吴带当风”的美誉,他的人物绘画更是“冠绝于世”。

擅画佛道人物。

55.《簪花仕女图》《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

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画中描写的是唐代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说明唐代的社会政治比较开明,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才能够流传下来。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实主义人物画表现风格的开端,而以前的绘画内容大多是历史宗教人物。

56.界画中国画技法名。

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

界画。

中国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

指用界笔直尺划线的绘画方法。

界画适于画建筑物,其它景物用工笔技法配合。

通称为“工笔界画”。

57.清四王指清初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位画家,他们以正统派的姿态统摄当时的官方画坛。

信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力图集古人之大成的代表,致力于在摹古或摹古中求变化,将元四家“逸笔草草”的画法和萧瑟淡远的境界在形式上总结为一些笔法符号。

他们看重笔墨,大多以古人丘壑搬前挪后,构成一种元人已经达到的理想境界,体现所谓士气与书卷气,却较少深入、观察自然,描写具体感受,其贡献在于对绘画传统笔墨与意趣的总结。

58.米芾北宋书法家、画家。

山西太原人,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

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

书画自成一家。

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

善诗,工书法,精鉴别。

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宋四家之一。

59.汉碑汉代碑刻。

碑文字体以隶为主,碑额文字多用篆书。

汉碑(包括拓本)流传甚多﹐著名的有《麃孝禹碑》﹑《华山庙碑》﹑《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等。

60.《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创稿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至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九月病笃中的许慎遣其子许冲进上,它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对文字学影响深远。

61.《黄州寒食诗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

《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第二部分:

1.简答“吴带当风”与“曹衣出水”指的是什么?

1.吴带当风:

指唐代吴道子的人物衣纹程式。

他的用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故称之,吴带当风。

和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画法相对。

2.曹衣出水:

中国画术语,是对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绘画风格的称呼。

曹仲达用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所画衣服像刚从水里出来一样,故称"曹衣出水"。

2.简单介绍海派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1.清末民初,继“扬州八怪”之后,出现了中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后一个画派——海上画派。

2.海上画派的前源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

其名声最卓著者为“四任”,以善花鸟、人物、肖像、山水的任熊为首,包括任薰、任伯年、任预。

此外还有赵之谦、吴昌硕、虚谷等知名画家。

3.海派画家的风格特点是借鉴传统,基于民族基点,旁采民间艺术,他们的绘画更具创造性。

不论工笔、写意都有新的发展。

海派画家大都能在反映时代心声的同时,独出心裁,抒写个性,借助诗书画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受日本绘画的影响很深。

海派画家群是中国古典绘画向现代绘画过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简单介绍南唐绘画作品《韩熙载夜宴图》

(1)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

蒙蔽朝廷耳目。

(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

(3)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画生动而有深度。

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

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

(4)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

4.简单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

1.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

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2.《清明上河图》以汴河为典型环境,描绘出当时各色各样人物活动和建筑、工具等人世风物,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画家以周密的观察力为基础,对北宋汴梁城的城门和大街,对门外汴河上的繁华景象,作了忠实而详尽的描写。

3.画面上有市街上的各种商业活动、手工业活动、河上的漕运活动、各类人的游览活动等。

除了酒楼、药铺等大型店铺外,还有香铺、弓店,处于十字路口小茶铺或酒铺,还有门前挂着“解”字招牌的当铺,做车轮的木匠,卖刀剪的铁匠,有卖花的、算命的以及各种摊贩等均可一一辨认。

这热闹的光景,画家安排得有条有理,杂而不乱,引人入胜,古都风貌,再现眼中。

从构图上,有总有分,有主有次,有细有粗,有紧张有松驰;以村郊、河道、城市为主,逐渐铺开,很有层次,村郊是引子,比较简略。

4.《清明上河图》在南宋有许多临摹,一两黄金一卷,可见南来人怀念故都的繁华的感情,其意义是很大的. 

4.画史上的疏密二体指的是什么?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线描体势变化引起的形象风格化总结,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