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3404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docx

行测选词填空题集

言语表达练习

1.这样做________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不过来。

  A.固然                   B.当然 C.虽然                   D.即然

  2.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________解决的严重问题。

  A.急需             B.亟待 C.有待             D.亟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说话________,没有冗语,是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反映。

  ②随着欧元的启动,欧元将成为一种与美元________的主要货币。

  ③我国一向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________武力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A.简捷 对峙 因为/诉诸              B.简捷 抗衡 由于/诉诸于

  C.简洁 对峙 由于/诉诸于              D.简洁 抗衡 因为/诉诸

  4.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这所普通中学近日已________为我市的重点中学。

  A.晋升              B.进升 C.上升              D.攀升

  5.依次填入下列各项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是一大批敢于率先冲破思维________的人们,吴敬琏便是其中之②中国航天战略蓝图:

年前,实现登月,________建立包括永久性空间站在内的“地面--太空综合网”,而后将大型空间站发展空间航天基地。

  A.樊篱 既而         B.藩篱 继而C.樊篱 继而          D.藩篱 既而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与答案】

  1.A【解析】“当然”是应当这样或合乎事理、情理;“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2.A【解析】“急需”是紧急需要,“亟待”是急迫地等待。

  3.D【解析】①句中“没有冗语”暗示应选“简洁”。

“对峙”的意思是“相对而立”,“抗衡”的意思是“对抗,不相七下”。

从语境看,②句显然应选“抗衡”。

③句是一个前果后因的因果复句,由此可知以选“因为”;“诸”即“之于”,“诸”中包含“于”,所以应删去“于”。

  4.A【解析】提高级别、职位等用“晋升”。

  5.C【解析】①樊篱:

比喻对事物的限制。

藩篱:

比喻门户或屏障。

②继而:

副词,表示紧随着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

 1.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________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控制          B.抑制         C.压制          D.管制

  2.所有企业和用人单位都要强化社会责任,________和________农民工的劳动和创造,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损害农民工权益。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保护  爱护   B.珍惜  爱护   C.鼓励  保护   D.重视  保护

  3.雪山草地,________下前辈铿锵的足迹;战火硝烟,________起先烈英勇的雕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留  树       B.写  亥      C.印  铸       D.刻  铸

  4.他急匆匆地赶到图书馆去________有关笔迹鉴定的材料。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查询          B.查阅          C.翻阅         D.阅读

  5.放眼世界、海纳百川,通过________、消化、________,努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引进  吸收   B.引进  改造   C.学习  创新   D.学习  改造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参考解析与答案】

  1.B【解析】宾语是“房价增长过快”,“控制”明显与之不搭配。

“压制”、“管制”感情色彩不合适。

  2.B【解析】“农民工的劳动”不是需要“重视”的,不是需要“鼓励”的,是需要“尊重”和“珍惜”的,只有先“珍惜”了才能“保护”。

“爱护”是爱惜、保护。

所以后一空填“爱护”更恰当。

本题正确答案为B。

  3.D【解析】铿锵:

形容人声洪亮或深沉坚定。

与“刻”搭配,程度比“留”“写”“印”强烈,“铸”用法也类似。

完整的句子应为:

雪山草地,刻下前辈铿锵的足迹;战火硝烟,铸起先烈英勇的雕像。

  4.B【解析】“查询”的意思是查考询问,和“图书馆”没联系。

“查阅”的意思是查找阅读,查找资料并阅读相关部分。

结合全句语境来理解,“翻阅”和“阅读”明显不适合。

  5.A【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内在的逻辑关系,“引进”、“消化”、“吸收”,是有时间顺序的完整程序。

本题正确答案为A。

1.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______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遏制  B.遏止  C.抵制  D.制止

  2.①税务部门出售的发票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执行的,价格由国家物价部门统一____。

②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叶落归根,那____他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呀!

  ③现在提倡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实质上就是将学生置于问题____情景中,让学生体验、动脑、动手,感受方案的设计、现象的观察、数据的处理、结果的分析。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商定作客试验  B.核定作客实验C.核定做客试验 D.商定做客实验

  3.①早在“八五”期间就列为国家重点规划项目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纂工程,经过语言专家们11年的努力终于____,该词典将在最近出版发行。

  ②语文的能力层级是将学习和考试中所涉及的学科能力进行分解,得出学习语文所需的基本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加以____而成的。

  ③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人们总是把伸张正义的希望____那些有侠肝义胆的英雄身上,因此像鲁智深这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告罄调和寄于 B.告竣整合寄予C.告竣整合寄于  D.告罄调和寄予

  4.徜徉在这个花海中,常常使你思索起来,感受到许多寻常的道理中新鲜的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意思  B.意味  C.涵义  D.意义

  5.①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____出现,于是人们头脑里便发生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产生了概念。

  ②这些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泛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____到的。

最近,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③司法机关在界定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时,对是否要有国家工作人员参与犯罪活动或者为犯罪活动提供非法____,一直以来都有不同认识。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反复搜集庇护 B.反复收集庇佑C.重复收集庇护  D.重复搜集庇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参考解析与答案】

  1.A【解析】“遏”是尽量的意思;“制”是制约、控制;“止”是停止、阻止,以遏一件事发生为例;遏制是指尽量控制事件的发生,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减缓或者减轻;而遏止是指尽量的阻止事件的发生,关于房价过快增长,政府宏观调控只是为了起到制约控制的作用,所以选择遏制最为恰当,故选择A。

  2.B【解析】“核定”是指核对审定,“商定”是指商量决定,物价部门规定发票价格的过程应为“核定”,排除A、D;“作客”是指寄居在别处,“做客”是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根据句意显然应该填“作客”,排除C。

故选B。

  3.C【解析】“告罄”是指财务用完或货物售完,“告竣”是指宣告事情完毕,所以第一个空缺处应为“告竣”。

“调和”是指掺和并搅拌,或指排解纠纷,使双方重归于好,“整合”是指通过整顿、协调进行重新组合,可见第二个空缺处应为“整合”。

“寄于”后跟人,“寄予”后跟抽象的事物,所以第三个空缺处为“寄于”。

故选C。

  4.C【解析】涵义泛指事物所蕴含的意思,而意义更多指事物本身表达的意思,意味指表明包含,与语境不符,所以“涵义”与文中的“感受.....道理中”搭配更为合适。

所以选择C项。

  5.A【解析】“反复”是指一遍又一遍,“重复”是指又一次出现,第一句强调的是一遍又一遍地出现,所以应该是“反复”;“搜集”是指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收集”是指使聚集在一起,这里强调的是千辛万苦地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所以应为“搜集”;“庇护”指袒护、保护,“庇佑”是指保佑,可见“庇护”符合句意。

故选A。

 1.看了昆剧《十五贯》,叫我(     )的是况钟那支三落三起的笔。

  A.津津有味 B.津津乐道  C.念念不忘   D.念兹在兹

  2.农村兄弟迫切(    )出版部门设计、印刷适合农村用的挂历。

  A.希望     B.渴望     C.盼望       D.向往

  3.作为一条商业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上,可实际上,它的历史作用却远远超出经济交流的(    )。

而今天,“丝绸之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了(   )的所在。

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A.界限  举世瞩目        B.界限  举足轻重 C.范畴  举足轻重          D.范畴  举世瞩目

  4.春节即将到来,许多生活在泉州的人们纷纷到东湖公园________春景。

  A.观看   B.观光   C.欣赏   D.赏玩

  5.我们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是谁也________不了的。

  A.切断   B.隔断   C.阻碍   D.妨碍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与答案】

  1.C【解析】津津乐道:

对某事兴趣浓厚,乐于谈论。

念念不忘:

时时刻刻惦记着,不能忘怀。

津津有味:

特别有兴味。

念兹在兹:

指对某事时时惦记着。

  2.A【解析】希望:

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渴望:

迫切的希望。

盼望:

殷切地期望。

  3.D【解析】范畴:

类型,范围。

界限:

不同事物的分界。

举世瞩目:

全世界都注目。

举足轻重:

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

  4.D【解析】欣赏:

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赏玩:

欣赏玩味景物、艺术品等。

5.B【解析】割断:

阻隔,切断。

 1.看了昆剧《十五贯》,叫我(     )的是况钟那支三落三起的笔。

  A.津津有味 B.津津乐道  C.念念不忘   D.念兹在兹

  2.农村兄弟迫切(    )出版部门设计、印刷适合农村用的挂历。

  A.希望     B.渴望     C.盼望       D.向往

  3.作为一条商业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上,可实际上,它的历史作用却远远超出经济交流的(    )。

而今天,“丝绸之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了(   )的所在。

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A.界限  举世瞩目          B.界限  举足轻重C.范畴  举足轻重        D.范畴  举世瞩目

  4.春节即将到来,许多生活在泉州的人们纷纷到东湖公园________春景。

  A.观看   B.观光   C.欣赏   D.赏玩

  5.我们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是谁也________不了的。

  A.切断   B.隔断   C.阻碍   D.妨碍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与答案】

  1.C【解析】津津乐道:

对某事兴趣浓厚,乐于谈论。

念念不忘:

时时刻刻惦记着,不能忘怀。

津津有味:

特别有兴味。

念兹在兹:

指对某事时时惦记着。

  2.A【解析】希望:

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渴望:

迫切的希望。

盼望:

殷切地期望。

  3.D【解析】范畴:

类型,范围。

界限:

不同事物的分界。

举世瞩目:

全世界都注目。

举足轻重:

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

  4.D【解析】欣赏:

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赏玩:

欣赏玩味景物、艺术品等5.B【解析】割断:

阻隔,切断。

 1.( )你孜孜不倦地追求生活的真善美,终有一天会得到生活的( )评价。

  A.只有 公平                     B.只要 公正 C.只管 公证              D.如果 正确

  2.正确认识人类精神生产与经济活动( )政治现象之间的关系,( )认识到思想文化的进步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不可忽略的巨大影响。

  A.及其 从而           B.及 从而 C.及其 进而                     D.及 进而

  3.针对这一情况,我处已经采取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进入办公大楼。

  A.办法 擅自           B.措施 擅自 C.办法 私自               D.措施 私自

  4.即席发言,要力求说到点子上,( )地表明自己的看法,褒贬( ),毫不含糊。

  A.直截了当 得体        B.旗帜鲜明 得体C.直截了当 分明                 D.旗帜鲜明 分明

  5.听了他的解释,疑团打消了,心里(  )多了。

  A.酣畅              B.欢畅 C.宽畅        D.痛畅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与答案】

  1.B【解析】根据句意和语境,第一个空应当选“只要”。

公平:

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

公正:

公平正直,没有偏私。

公正:

公平正直。

正确:

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

根据句意,第二个空应当选“公正”。

所以答案为B项。

  2.D【解析】政治现象与经济活动是并列的关系,而不存在从属关系,排除A、C项。

认识到思想文化的影响显然是更深一层次,而不是单纯的承接关系,所以答案是D项。

  3.B【解析】这道题显然是通知或公告性质,故应使用书面语,所以B项为正确答案。

  4.D【解析】褒贬显然是分明,而不会是得体,所以排除A、B两项。

后面要求毫不含糊,说明对观点的要求是旗帜鲜明的表明态度,而不仅仅是直截了当,所以答案为D项。

  5.C【解析】酣畅:

饮酒快意,畅快。

欢畅:

欢悦舒畅。

宽畅:

心情开朗愉快,宽阔空敞。

痛畅:

比喻极其畅快。

题干的句意是心里,自然当选宽畅,所以答案为C项。

 1.我从不怀疑“城市车”概念的_____性,因为这是全世界都需要的东西:

干净、简洁、低能源消耗。

我们不是在_____让“城市车”概念成真,而是必须让它实现。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超前梦想                B.可行尝试C.实用期待               D.?

科学努力?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2500年前的孔子,曾对着_____江水感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站在千僖之年的门槛,我们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先哲的睿智。

  ②营房各处_____的灯火,欢腾热闹的情景,使他又激动起来,回想起白天参加国庆大典的场面。

  ③鲁迅的作品,即使是纯属个人生活的回忆,也总能使我们有乐观、清醒的感觉,得到深刻的_____。

  A.流逝闪烁启发  B.流逝闪耀启示 C.流泻闪烁启示       D.流泻闪耀启发

  3.她不是电影中的角色,而是一个___________的旁观者,她常常出现,评述故事里的任何物;她只是一个中介,将看电影的您和电影中的人联系起来。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甘寂寞          B.时隐时现         C.彻头彻尾         D.藏头露尾

  4.俄国的两位大作家,都情不自禁地对莎士比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屠格涅夫借批评哈姆雷特,对莎剧________,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

托尔斯泰就比较厉害,他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口诛笔伐,几乎把伟大的莎士比亚说得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屑一顾 一无是处                  B.颇有微词  一无是处

  C.心怀不敬 体无完肤                  D.嗤之以鼻  一塌糊涂

  5.我们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是谁也________不了的。

  A.切断   B.隔断   C.阻碍   D.妨碍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与答案】

  1.B【解析】这道题目看似考查了对实词的理解,实际上在作答过程中需要对关联词有准确的把握。

第一空主要涉及到因果关系,因为“全世界都需要”,所以“可行”;第二问主要涉及到转折关系,不是仅仅在“尝试”,而是“必须实现”。

  2.B【解析】这道题根据文意可以进行初次判断,再根据词义的侧重点和搭配用法予以排除。

“泻”单指水流很快,而“逝”不单指水流,也指时间,综合语境可确定①中的空摆出应填“流逝”,排除C、D项。

“耀”有强烈之意,而“烁”则带有摇晃不定的意思,根据“各处”、“欢腾热闹的情景”决定应用“闪耀”,排除A项,故选B项。

另外,“启示”含有名词性意味,从搭配的角度看,“使我们得到启示”比较通顺。

  3.C【解析】文段中既然“常常出现”,就不是“时隐时现”、“藏头露尾”,排除B、D项。

A项“不甘寂寞”在文段中没有对应的词,予以排除。

C项“彻头彻尾”与“只是一个中介相对应”,因此,正确答案应为C项。

  4.B【解析】从语境看俄国两位大作家都是对莎士比亚及其剧作持批评否定的态度,但是程度有轻有重。

根据“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可以排除不屑一顾、心怀不敬、嗤之以鼻,因为这三个词的感情色彩要比“颇有微词”强烈,所以选择“颇有微词”。

可知屠格涅夫批评莎士比亚态度温和,托尔斯泰则是猛烈攻击、口诛笔伐,可知托尔斯泰是把莎剧说的“一无是处”。

  5.B【解析】割断:

阻隔,切断。

1.“汾湟可乐”曾经以“中国人自己的可乐”_____,随后迅速一蹶不振的经历,也许可以给喜欢用这句广告语作为诉求的厂家些提醒:

产品归根到底,拼的还是技术、管理与服务,而不是爱国口号。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名闻遐迩         B.名扬四海         C.名噪一时         D.声名大噪

  2.《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杂家学说的代表作。

该书兼收并蓄,_____,以儒家为主流,以道家为基础,旁采名、法、墨、兵、农、阴阳诸家之长。

文章_____犀利,故事、比喻、议论有机结合。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包罗万象 明确     B.纤悉无遗 明确C.细大不捐 明朗           D.不厌其详 明朗

  3.资料显示,国际上公认的职业_____的_____年龄是35岁至45岁,根据通行的国际标准,大多数国家把青年的年限_____为不超过45岁。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生涯 黄金 界定B.经历 最佳 确定 C.生计 理想 界定       D.履历 青春 确定

  4.他说,能当选校长可能是基于自己对东西方价值观基本要素的_____,但还远谈不上融会贯通。

世界不同文化之间其实_____着很多共同之处,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建立就是要_____这些共同点。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认识 蕴含 开发     B.掌握 蕴藏 挖掘 C.理解 包含 学习     D.了解 隐藏 发掘

  5.即席发言,要力求说到点子上,_____地表明自己的看法,褒贬_____,毫不含糊。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直截了当 得体    B.旗帜鲜明 得体C.直截了当 分明       D.旗帜鲜明 分明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与答案】

  1.C【解析】四个选项都有天下闻名、名声极大的意思。

由“随后迅速一蹶不振”可知,汾湟可乐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很流行、很有名,故表示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的“名噪一时”最合句意。

本题正确答案为C。

  2.C【解析】先看第二空,明确:

明白而确定,一般与观点、目标搭配,不能直接与“文章”搭配,排除A、B。

细大不捐: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

不厌其详:

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

由题干“以……为主流,以……为基础,旁采……诸家之长”可知该书是有详有略,而不是越详细越好,排除D。

故本题答案为C。

  3.A【解析】生涯:

一生的极限,也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强调时间。

生计:

生活的状况,谋生的办法。

经历:

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履历:

总结工作经历的一种方式。

“35岁至45岁”指的是一段时间,所以第一空应选用“生涯”。

“不超过45岁”指的是青年的年龄界限,所以应该选择“界定”。

“黄金”年龄更有表现力,比最佳年龄、理想年龄更合适。

故本题答案为A。

  4.D【解析】先看第一空,这里是他对自已能当校长所具备素质的谦逊之词,且由后文的“还远谈不上融会贯通”可知,“掌握”的程度过重,可排除B项。

再看第三空,句中所说的世界不同文化的共同点并不是显而易见的,甚至于建立一所大学的目的就在于研究这些共同点,由此可见,这里用“发掘”最贴切,既体现了共同点的隐含性,又表示出了这项工作的难度。

本题答案为D。

  5.D【解析】直截了当:

形容说话、做事干脆爽快,不转弯抹角。

旗帜鲜明:

比喻立场、观点、态度等十分明确。

题干“要力求说到点子上”即观点要明确,应填“旗帜鲜明”,排除A、C。

得体:

恰当,恰到好处。

分明:

清楚;明明,显然。

由后文的“毫不含糊”可知,“分明”更恰当,故本题应选D。

 1.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_______,我们的文化不同于其他古代文化的一个特点是,几千年来它一直没有中断,我们丰硕的文化遗产_______可以丰富我国人民_______可以丰富世界人民的精神文明的宝库。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同时 不仅  而且 B.但是  不仅  而且

  C.于是 既  也 D.同时  既    也

  2.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精神上高尚富有_______,就会焕发_______,增强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凝聚力 创造力 战斗力 B.创造力 战斗力 凝聚力

  C.创造力 凝聚力 战斗力 D.战斗力 创造力 凝聚力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几年新建的楼房     ,使这座城市更加繁荣。

  ②文艺晚会上他们把自己的表演才能发挥得_______。

  ③现在到人才市场应聘的人多。

但_______,用人要找到真正能胜任工作的人也不容易。

  A.星罗棋布 良莠不齐 目不暇接 B.目不暇接 淋漓尽致 鱼龙混杂

  C.鳞次栉比 淋漓尽致 良莠不D.层出不穷 目不暇接 鳞次栉比

  4.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