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3405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docx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

 

(39)

《管理会计学》模拟题

 

一、单选题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

A、起源相同、目标不同B、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

C、基本信息不同源、服务对象交叉D、服务对象交叉、概念相同

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36 元,固定成本总额 4000 元,产

品单位售价 56 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 6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

A、 500 件B、300 件C、400 件D、600 件

3、某厂有剩余生产能力 1000 机器小时,有四种产品甲、乙、丙、丁,它们的

单位贡献毛益分别为 4 元、6 元、8 元、10 元,生产 1 件产品所需的机器

小时各为 6、7、8 和 9 小时,则该厂应增产的产品是()。

A 甲产品B 乙产品C 丙产品D 丁产品

4、在()情况下,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必然大于按变动成本法

计算的息税前利润。

A、存货量减少B、存货量增加C、存货量不变D、产品成本变动

5、当业务量增加时,固定成本会()。

A、增加B、减少C、保持不变D、以上都不对

6、某公司本年度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 5000 万元,期初存货中固定

性制造费用为 300 万元,期末存货中固定性制造费用为 400 万元,则按完

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为()万元。

A、4900B、5100C、5400D、5700

7、设某企业生产某种半成品 2000 件,此半成品可以立即出售,也可以进一步

深加工之后再出售。

如果立即出售,每件售价 15 元,若深加工后出售,

1

 

每件售价为 24 元,但要多付加工费 9500 元,则继续进行深加工的机会成

本为()元。

A、48000B、 30000C、38500D、18000

8、有一企业同时生产三种甲、乙、丙,它们的贡献毛益分别是 200 元、120

元和 130 元,现在这三种产品的年利润分别是 5000 元、5200 元和-800 元,

这时企业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中最好的是()。

A 将亏损 800 元的丙产品停产B 亏损产品丙继续生产

C 丙产品停产,用其腾出的生产能力生产贡献毛益超过丙的产品

D 丙产品停产,利用其腾出的生产能力转而生产利润最高的产品乙

9、A 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其计划年度销售量 5000 件,销售单价

50 元,单位变动成本 20 元,固定成本总额 60000 元。

则销售量、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

 

A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B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C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

D 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10、在产销平衡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其中一种贡献毛益为

正的产品最终变为亏损产品,其根本原因在于()。

A、该产品存在严重积压B、该产品总成本太高

C、该产品上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D、该产品销量太小

11、下列措施中,只提高安全边际而不降低保本点的是()。

A 提高单价B 增加销售量C 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 压缩固定成本开支

12、在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中,()法使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将其

工作的成绩和缺陷全部不折不扣转给了使用部门,而使用部门本不应该对这

 

2

 

些成绩和缺陷承担责任。

A 实际成本法B 标准成本法C 标准成本加成法D 变动成本法

13、设甲部门的产品可直接向外出售,或转至乙部门进一步加工生产。

已知甲

部门产品的市场单位售价为 100 元,变动性制造成本 70 元,变动性销售费

用 10 元,甲部门生产能力已得到充分利用。

在进行短期经营决策的情况下,

该产品由甲部门至乙部门的单位内部转移价格应合理确定在()。

A、70 元B、80 元C、90—100 元D、70—100 元

14、在变动成本法下,息税前利润真正成了反映企业()多少的晴雨表。

A、产量B、销售量C、变动成本水平D、固定成本水平

15、与生产预算没有直接联系的预算是()预算。

A、直接材料B、产品生产成本C、销售及管理费用D、直接人工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A、参与经济决策B、对外报告经营成果

C、规划经济目标D、评价经营业绩

2、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 房屋及设备租金B 技术开发费C 管理人员的薪金 D 财产税

3、采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时,应分别选择()作为低点和高点。

A(40,80)B(60,120)C(50,120)D(40,90)

4、以下关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在没有期初、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息

税前利润相等。

B、在没有期初存货,但有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

利润小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

C、在有期初存货,但没有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

 

3

 

利润小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

D、若期末存货中包含的固定生产成本大于期初存货中的固定生产成本,则

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

5、在相关范围内,产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差量成本与()一致。

A、沉没成本B、边际成本C、变动成本

D、相关成本E、机会成本

6、全面预算包括的内容有()。

A、专门决策预算 B、日常业务预算C、经济指标预算D、财务预算

7、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可以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生产原因的是(

)。

A、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B、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

C、材料价格差异D、直接人工差异

8、下列两个概念之和为 1,即()。

A、安全边际率与达到保本点的开工率B、安全边际率与贡献毛益率

C、变动成本率与达到保本点的开工率D、变动成本率与贡献毛益率

9、在本量利分析中,盈亏临界点的位置取决于()等因素。

A、固定成本B、单位变动成本C、销售量D、销售单价

10、下列各企业内部单位中可以成为责任中心的有()。

A、分公司B、个人C、车间D、班组

11、具有生产能力潜力的企业采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资金需要量时,下列()应

列入随销售额变动的资产项目中。

A、应收账款B、存货C、无形资产D、固定资产

12、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形成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的原因有()。

 

A、操作疏忽致使废品增加B、机器或工具不适用

 

4

 

C、供应厂家材料价格增加,降低材料用量

D、紧急订货形成的采购成本增加

三、判断题

1、企业各种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即企业的营业毛利。

()

2、管理会计的计量基础不是历史成本,而是未来现金流量。

()

3、沉没成本是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

4、凡是亏损产品都应该停产。

()

5、因为企业会计准则是指导企业会计工作的标准、原则和指南,所以管理会

计必须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

6、零基预算是一切以零为起点,从根本上来考虑各个费用项目的必要性及其

开支的规模预算。

()

7、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指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

额。

()

8、全部成本法求得的税前净利比变动成本法算出的结果要大。

()

9、责任会计的核算应以企业责任中心为对象,责任会计资料的收集、记录、

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等工作也都是按责任中心进行。

()

10、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工时利用问题。

11、对企业来说,几乎所有的成本都可以被视为可控成本。

()

12、可以计算其利润的组织单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中心。

()

13、固定成本是决策时的非相关成本。

()

14、约束性固定成本通常是指将对年度内固定成本的支出起着约束性作用的成

本。

()

15、一项对于较高层次的责任中心来说是不可控的成本,则对于其下属的较低

 

5

公司

销量

(X)

销售额

(S)

变动成本

(V)

单位创利额

(p-b)

固定成本

(F)

息税前利润

(EBIT)

营业杠杆系数

(DOL)

A

1000

2

300

100

B

150

900

250

50

C

100

500

4

200

摘          要

高      点(10 月)

低    点(3 月)

业务量(机器小时)

75000

50000

制造费用总额(元)

176250

142500

 

层次的责任中心来说有可能是可控成本。

()

 

四、计算题

 

1、青锋工厂去年 12 个月中最高与最低业务量情况下的制造费用总额如下:

上表制造费用总额中包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该厂会计部门

曾对低点月份业务量为 50000 机器小时的制造费用总额作了分析,其各类成本

的组成情况如下:

变动成本总额50000 元

固定成本总额60000 元

混合成本总额32500 元

制造费用总额142500 元

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将该厂的混合成本分解为变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并

写出混合成本公式。

(2)若该厂计划期间的生产能量为 65000 机器小时,则其制造费用总额

将为多少?

 

 

2、计算填表:

6

年      份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期初存货

——

2000

2000

本期投产完工

10000

10000

10000

本期销售

8000

10000

12000

期末存货

2000

2000

——

销售单价(元)

20

20

20

制造成本:

单位变动性

10

10

10

固定性

10000

10000

10000

销售费用(全为固定性)

10000

10000

10000

管理费用

5000

5000

5000

公司

销售额

(S)

变动成本

(V)

贡献毛益率

(S/V)

固定成本

(F)

息税前利润

(EBIT)

营业杠杆系数

(DOL)

D

40%

500

60

E

1800

40%

170

F

2600

1820

180

 

3、某企业 2002、2003、2004 年的产销情况和有关费用情况资料如下:

要求:

分别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其各年的息税前利润。

4、设乙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

当年有关数据如下:

销售产品 4000

件,产品单价 80 元,单位变动成本 50 元,固定成本总额 50000 元,实现利润

70000 元,计划年度目标利润 100000 元。

要求:

(1)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2)计算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

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5、 某公司在计划年度产销甲产品 20000 件,若该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为 60%,

安全边际率为 20%,单位贡献毛益为 8 元。

要求:

(1)预测该公司甲产品的保

本销售额。

(2)若该公司计划年度产销甲产品 20000 件,预计可获多少息税前

净利?

 

7

-20%

-10%

0

+10%

+20%

敏感系数

单价(2 元)

+5

单位变动成本(1.2 元)

-3

固定成本(40000 元)

-1

销量(100000 件)

+2

产    品

售价(元/件)

单位变动成本(元/件)

销售额比重

10

5

8

5

3

6

50%

30%

20%

 

6、某厂生产 A 产品,其中零件下一年需 18000 个,如外购进价 50 元/个。

利用车间生产能力进行生产,每个零件的成本合计为 52 元,其中:

直接材料

费 20 元,直接人工费 20 元,变动制造费用 8 元,固定制造费用 4 元,。

该车

间的设备如不接受自制任务,也不做其他安排。

要求:

决策下一年企业的零件

是自制还是外购?

 

7、据下列敏感性分析表中的资料填相应的利润值

 

单因素变动敏感分析表                       (单位:

元)

8、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年销售收入 15 万元,实现息税前利润 1.2 万元,公

司计划在下一年度将销售量减少 10%,公司将减少息税前利润 75%,如果单

价仍为 40 元/件,其他条件也维持不变。

要求计算保本量?

 

 

9、某公司每月固定成本为 1000 元,生产三种产品:

要求:

(1)计算该公司的保本额;

(2)计算按销售收入比重的各产品的保本额和保本量;

(3)计算该公司当销售额为 3000 元时的息税前利润;

(4)计算当甲、乙、丙三种产品的销售额比重为 20%、30%、50%时该公

 

8

实际

预算

营业净利      (元)

175000

110000

期初资产原价(元)

600000

400000

期末资产原价(元)

800000

600000

 

司的保本额,以及销售额为 3000 元时的息税前利润。

 

10、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售价为 10.5 元,每月销售量为 2000 件,单

位变动成本为 7 元,每月固定成本为 3000 元。

为了增加利润,有两个方案可

供选择。

第一方案:

将售价降低 0.5 元,销售量可望增加 35%;第二方案:

降低售价而每月花 500 元作广告,销售量可望增加 20%。

试问哪个方案更为

有利?

 

11、企业生产乙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6 元/件,变动总成本 8.4 万元,实现息

税前利润 1.8 万元,计划下年度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保持在 40%。

要求计算

保本量?

 

12、假设 A 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 200 元,预算年度内四个季度

的销售量经测算分别为 250 件、300 件、400 件和 350 件。

根据以往经验,销

货款在当季可收到 60%,下一季度收到其余的 40%。

预计预算年度第一季度

可收回上年第四季度的应收账款 20000 元。

要求:

计算本年各季度的现金收入。

 

 

13、某投资中心某年有关资料如下:

假设规定的投资报酬率为 16%。

要求:

(1)计算实际与预算的投资报酬率各是多少,并求出两者的差异;

(2)计算实际与预算的剩余收益各是多少,并求出两者的差异。

 

9

 

14、某产品本月实际生产 600 件,实际耗用工时 1500 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

造费用 9800 元。

该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

工时消耗 4 小时,变动

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 5.5 元。

要求:

计算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15、某企业本期生产甲产品 400 件,实际耗用工时 5000 小时,本期预算固定

制造费用 42000 元,预算工时 5600 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 45000 元,每件

产品标准工时 12 小时。

要求:

采用三因素法计算分析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10

 

《管理会计学》练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B2A3D4B5D6A7B8C9B10A

11B12A13D14B15C

 

二、多选题

1ABD2ACD3AB4ACD5BC6ABD7ABD

8AD9ABD10ABCD11AB12AB

 

三、判断题

1×2×3√4×5×6√7×8×9×

10×11×12×13×14×15×

 

四、计算题

1、 解:

(1)设方程为:

y=a+bx

则:

b=(176250-142500)÷(75000-50000)=33750÷25000=1.35(元/小时)

将(75000,176250)或(50000,142500)带入方程,求得 a

176250=1.35×75000+aa=75000(元)

该厂混合成本中包含的固定成本=75000-60000=15000(元)

混合成本中单位变动成本=(32500-15000)÷50000=0.35(元/小时)

该厂的混合成本公式如下:

y=0.35x+15000

(2)总成本公式为:

y=1.35x+75000

所以,当生产能量为 65000 小时时,其制造费用总额为:

 

11

摘要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销售收入

160000

200000

240000

减:

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0

22000

22000

本期生产成本

110000

110000

110000

可供销售的生产成本

110000

132000

132000

减:

期末存货成本

22000

22000

0

销售成本总额

88000

110000

132000

销售毛利总额

72000

90000

108000

减:

销售费用

10000

10000

10000

管理费用

5000

5000

5000

期间费用合计

15000

15000

15000

公司

销量

(X)

销售额

(S)

变动成本

(V)

单位创利额

(p-b)

固定成本

(F)

息税前利润

(EBIT)

营业杠杆系数

(DOL)

A

200

1000

600

2

300

100

4

B

150

900

600

2

250

50

6

C

100

900

500

4

200

200

2

公司

销售额

(S)

变动成本

(V)

贡献毛益率

(S/V)

固定成本

(F)

息税前利润

(EBIT)

营业杠杆系数

(DOL)

D

1400

840

40%

500

60

9.3

E

1800

1080

40%

550

170

4.2

F

2600

1820

30%

600

180

4.3

摘要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销售收入

160000

200000

240000

减:

变动制造成本

80000

100000

120000

贡献毛益总额

80000

100000

120000

减:

固定制造成本

10000

10000

10000

销售费用

10000

10000

10000

管理费用

5000

5000

5000

期间成本总计

25000

25000

25000

税前净利

55000

75000

95000

 

y=1.35×65000+75000=162750(元)

 

 

2、计算填表:

3、计算如下: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                                   单位: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                  单位:

12

税前净利570007500093000

4、 解:

(1)假设为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为 Q,则

(80-50)Q-50000=100000Q=5000(件)

(2)假设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分别提高 10%来计算各自的敏感系数

①销量提高 10%的目标利润=(80-50)×4000×(1+10%)-50000=82000(元)

利润提高%=(82000-70000)/70000=17.14%

敏感系数=17.14%/10%=1.714

②销售单价提高 10%的目标利润=[80×(1+10%)-50]×4000-50000=102000(元)

利润提高%=(102000-70000)/70000=45.71%

敏感系数=45.71%/10%=4.571

③单位变动成本提高 10%的目标利润=[80-50×(1+10%)]

×4000-50000=50000(元)

利润提高%=(50000-70000)/70000=-28.57%

敏感系数=-28.57%/10%=-2.857

④固定成本提高提高 10%的目标利润=(80-50)×4000-50000×(1+10%)=65000(元)

利润降低的比例=(70000-65000)/70000=7.14%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7.14%/10%=-0.714

 

5、答:

(1)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额=320000 元

(2)预计可获得税前净利=32000 元

 

6、解:

由于该厂有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利用,原有固定成本不会因自制而增加,也不会因

外购而减少。

故自制时固定制造费用属于无关成本。

进行差量分析如下:

差量成本:

自制方案:

预期成本=(20+20+8)×18000=864000(元)

外购方案:

预期成本=50×18000=900000(元)

自制差量收益36000  元

 

13

-20%

-10%

0

+10%

+20%

敏感系数

单价(2 元)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5

单位变动成本(1.2 元)

64000

52000

40000

28000

16000

-3

固定成本(40000 元)

48000

44000

40000

36000

32000

-1

销量(100000 件)

24000

32000

40000

48000

56000

+2

 

7、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的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的百分比

 

单因素变动敏感分析表                       (单位:

元)

8、解:

去年销量=150000÷40=3750(件)

下一年的销售量=3750×(1-10%)=3375(件)

下一年的息税前利润=12000×(1-75%)=3000(元)

设单位变动成本为 b,固定成本为 a,则

15000-3750×b-a=120003375×40-3375×b-a=3000

解得:

b=16(元/件),a=78000(元)

所以保本量=78000÷(40-16)=3250(件)

 

9、解:

(1)CMR 甲=(10-5)÷10=50% CMR 乙=(5-3)÷5=40% CMR 丙=(8-6)÷8=25%

加权贡献毛益率=50%×50%+40%×30%+25%×20%=42%

该公司的保本额=1000÷42%=2381(元)

(2)S 甲=2381×50%=1191(元)Q 甲 =1191÷10=119(件)

S 乙=2381×30%=714(元)Q 乙 =714÷5=143(件)

S 丙=2381×20%=476(元)Q 丙 =476÷8=60(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