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3480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docx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

章眼视光特检技术

 

 

角膜曲率计及类别,各种角膜曲率计的操作,参数分析及临床应用

第一节概述

角膜曲率计(keratometer,ophthalmometer)角膜曲率计(keratometer,ophthalmometer),临床上用于测量角膜曲率半径及角膜屈光力和散光轴位。

设计原理为当物体发出的光线到达眼球各曲折面时,一部分光线反射回来,形成反射像,即Purkinje像Purkinje像,像的大小与球面的曲率半径成比例,根据

Purkinje现象即可间接测量角膜屈光面的弯曲度,即曲率半径。

角膜曲率计最初由Helmholtz于1856年设计完成,其主要构成为一短距望远镜,检查者的窥孔分为单目或双目,窥筒内有两个物镜,窥筒前方两侧有不同的图象,图象经过其后的光源照射到角膜表面,再形成虚像反射到窥筒内的目镜,检查者

即可通过目镜进行观察,利用角膜反射映射来测定角膜的曲率。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角膜曲率计主要有三种类型,以Javal-Schiotz角膜曲率

计为代表的角膜曲率计、以Baush-Lomb角膜曲率计为代表的角膜曲率计和自动角膜曲率计。

角膜曲率计:

又称角膜散光计(keratometer)角膜散光计(keratometer),

由装有红绿灯的可自由转动180°的弧形弓和带有凸透镜与三棱镜的望远系统组成。

在弧形弓的两侧装有两个可以移动的乳白色玻璃镜面,一个镜面上画有长

方形标志,另一镜面上画有梯形标志。

当电源灯亮后,乳白色玻璃镜面上的两个标志将投影于形似凸透镜面的患者角膜上,在角膜上所形成的反射虚像经过一系列物镜及双棱镜而成为实像。

通过测量角膜各子午在线的弯曲度,来判断角膜有无散光以及散光的程度。

角膜曲率计:

也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角膜曲率计,该仪器的特点是在测量角膜两主子午线屈光度时不必旋转仪器,机器上的多个调控旋钮为仪器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检查者可从目镜中看到3个圆环并各有一对正负号标记,检查时使用调控旋钮使相邻的两个环正号和负号重迭,由此测出相互垂直子午在线的曲率半径和屈光度。

3.自动角膜曲率计:

主要结构有屈光测定、角膜曲率半径测定、瞳孔距离测定等装置和自动分析、资料储存及扫描打印等计算机系统。

与手动角膜曲率计相比,它读数准确且操作简便、省时,对具有正常范围屈光力(40D〜46D)的规

则角膜,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精确度可达土0杆25D,在测量范围内一般无读数误差。

角膜的屈光状态可通过显示幕上的角膜映射环角膜映射环反映出来。

角膜无散光时,映射环为圆形;规则散光时,映射环为椭圆形;不规则散光时,映射环为不规则形。

由于角膜屈光力是43杆05D,占眼球总屈光力的大部分,而角膜屈光力又主要取决于角膜前表面曲率,因此通过角膜曲率计检查,可测量角膜前表面曲面各轴向的曲率半径和屈光力,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用的数值。

第二节操作技术

一、以Javal-Schiotz角膜曲率计为代表的角膜曲率计

1.检查通常在半暗室内进行。

2.调整被检者座位后,其下颌安置在颌托上,前额紧靠在额托带上,调节颌

托下方一个颌托高度调节手柄,直至被检者的眼角对准两侧的水平标记。

3.为固定眼位,另一眼可用摆动遮眼板来遮盖。

4.操作底座时,先做水平方向粗调,可将操纵手柄置于垂直位置,移动底座,使测量头在水平面内移动,大致对准被检眼;然后将操纵手柄向前后左右倾斜进行微调,即可使测量头在水平面内轻微移动。

旋转操纵手柄可调节测量头高度。

5.检查时,首先通过操纵手柄将仪器拉向检查者一方,然后再使仪器向被检眼方向移动,并将仪器大致朝向患者,对照取景器进行调节,可使仪器很快对准目标。

6.令被检者注视测量头的物镜,在测量之前将测量头转到水平的起始位置,

也就是将测量光标调整旋钮往下转,散光轴位刻度盘指向零位。

7.检查者用望远镜对准被检者一眼,此时检查者通过目镜可观察到角膜前表面上出现两对矩形和阶梯形光标映射,图2-1检查者通过目镜所看到的两对重迭的像注意观察中间两个映射,调节远近距离使影像之边缘相互接触,此时弓上所指刻度即为所测角膜子午在线的曲率半径。

按其圆周表上的读数,记录弧弓的位置,为所在之子午线,见图2-1。

8.然后转动弧弓90°,观察两光标映射的位置关系,若两光标映射扔互相衔接,不离开也不重迭,则表示两个子午在线的角膜曲率半径是相等的,无角膜散光存在,见图2-2、图2-3。

9.若将两映射从水平位旋转到垂直位时出现两像重迭,则表示90°子午在线的角膜曲率半径较180°子午在线的曲率半径小(顺规性散光),每重迭一个阶梯代表1个屈光度,见图2-4。

10.如果旋转到90°子午线时所看到的映射非但不重迭,反而疏远,表示该子午在线的角膜曲率半径较大(逆规性散光),见图2-5。

11.如果要了解两个子午在线的角膜曲率到底相差多少,需扭动调节旋钮,将两映射调整至刚好接触,再转动弧弓回到原位,这时重迭的阶梯数即为散光度

12.当光标映射在水平位置时,横穿两个光标映射的两条黑线的高度出现差异,说明存在斜散光(图2-6)。

旋转仪器直到中央的黑线在一条直在线,且两个光标映射的边缘相互接触,由此可得出第一子午在线的屈光度或曲率半径。

然后旋转90°,使光标映射互相接触,得出第二子午在线的屈光度或曲率半径。

13.在目镜边上的像散补偿器可补偿由于双向系统和角膜斜反射造成的像散,调节像散补偿器推钮的位置可获得清晰的光标轮廓图象,即使在特殊的半径和屈光度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在测量进行之前,像散补偿器的指示值应设定在平均值,大约r=8mm,若测量结果半径在7mm〜9mm之间,可认为预先选择的设定是正确的,大多数测量结果符合上述结论。

然而,有时测出半径会出现小于7mm或大于9mm的情况,为了获得更精确的测量结果,应再次重复测量。

在这种情况下,像散补偿器的指示值应设定在上次测得值所处在该位置上重新测得的值,可认为是最终测量结果。

14.测量的要点是角膜曲率计的光学轴线应该穿过角膜曲率中心(中心区域),这种状态可通过操纵手柄来调整仪器的水平和垂直位置,从而使被测光标的位置在目镜视场中央。

15.查看所显示的散光数码,它只表示两个不同角膜子午在线的差值,但不能表明这个差值是近视散光还是远视散光。

、以Baush-Lomb角膜曲率计为代表的角膜曲率计

1.检查在半暗室进行

2.调整好被检者的坐椅高度后,将被检者下颌安置在颌托上,令其前颌紧靠

在颌托带上,头不要前、后、左、右倾斜,调节颌托下方的颌托高度调节手柄,直至被检者的眼睛映像对准两侧的水平标记。

固定被检者的颌部及下颌部。

3.打开电源开关,用照明调节开关调整照明度。

4.用遮眼板遮盖另一只眼,让被检者观察自己在反射平面镜上的眼睛映像或看固定的十字标记。

5.对准焦点,将十字游标调整到检查者视野中心,轻微地上下左右移动,寻找三个环。

6.若出现三个以上的环,说明焦点未调整好,继续调整焦点,使中央圆形游标重合(图2—7、图2—8)。

7.底部的左右环应在一条水平线上,若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应旋转仪器,直到它们在一条水平线上或者在一条子午线上,此时三个圆环映像互相接近,至“+”和“+”、“-”和“-”完成重叠,即得水平或垂直径向的曲率半径数值。

8.若中央圆环出现偏科,说明有角膜散光,调整轴向,调整圆环映像,可测出屈光值和散光轴度。

9•该角膜曲率显示的数据包括角膜的曲率半径(mm)和屈光度(D),为保证计数准确,每个子午线要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角膜曲率计读数(K)。

10.记录时表明水平轴(H)或垂直(V)的屈光值。

例如:

水平轴(H)=45D

轴180°,垂直轴(V)=46D轴90°,亦可记录为45/46x90°。

另外,用于测量角膜接触镜的曲率半径时,首先在下颌台上立住,然后在接触镜球穴上注水,并将球放在柱上,接触镜贴在需要检测的球穴上。

与一般角膜曲率检查一样测定角膜接触镜的曲率半径,也可测定其内面或外面的曲率半径。

、自动角膜曲率计

1.使用方法是在半暗室内进行检测,检查时左右眼分别进行检查。

2.检查时把被检眼调整至窥孔处,然后打开电源开关,必要时打开开关盖调整档次。

3.当指示灯亮后约10秒时,显示屏上出现表示正常的图形。

这时按操作盘上有关键钮,如果出现不正常现象则用调整杆调整。

4.最后输入数据并打印出结果,即打印出被检者的姓名、年月日(时间)、左右眼、总屈光力、轴位、瞳距、角膜曲率半径及角膜屈光力等。

第三节参数分析及临床应用

一、角膜曲率及正常值

角膜是眼屈光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角膜的屈光力占眼球总屈光力的70%。

正常角膜前面曲率半径形成角膜前面屈光力。

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的倒数称为曲率,曲率越大,表示角膜前表面的弯曲度越大。

所谓角膜前曲率半径及其屈光力系指角膜中央的光学区而言,此区域以视轴作为切点中心,直径4mm,

此处曲率近于球面,而其周边区域则逐渐平坦,两者有明显差异。

角膜曲率计测定范围一般是以角膜顶点为中心的3mm直径区域内,读数有

Diopter(D)和mm两种。

若读数只有屈光力(D),可利用换算表求出曲率半径(mm)角膜正常值:

1•国人角膜水平子午线曲率半径平均值为土0.060mm,垂直子午线曲率半

径平均值为±0.007mm。

2.角膜屈光力水平子午线平均值为±,垂直子午线角膜屈光力的平均值为

上述两个主要子午线平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但左右眼对比不显著。

不同年龄组,随年龄增长曲率半径也增加,趋向于变化,角膜屈光力趋向于减少。

在16〜24岁阶段变化最大。

3•国人生理角膜散光度平均值是,其中%分布在〜范围之内。

所谓生理性散光系指虽有角膜散光但不影响眼的屈光,但视力仍能保持正常者。

生理性散光的发生率为%,属于顺规性散光即水平子午线屈光力大于水平子午线且曲率半径较大者占%,属于逆归性散光即水平子午线屈光力大于垂直子午线且曲率半径较小者占%,逆规性散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老年人出现的逆规性散光的发生机制,同眼睑松弛减少了对角膜垂直子午线上的压迫,同时老年人长期受内外直肌对角膜水平子午线上的牵引有关。

因此老年人出现的逆规性角膜散光本身是一种老年性变化。

一些角膜疾病如球形角膜、圆锥角膜、平角膜等均使角膜曲率异常。

由于角膜形状不规则,其在角膜各个子午线方向上的曲率半径大小不等,使各条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在临床上表现为角膜散光。

二、临床应用

角膜曲率计检查对于角膜屈光手术的检查、圆锥角膜及球形角膜的诊断、角膜接触镜配戴前的检查可提供重要依据。

1.在人工晶体植入前使用角膜曲率计测定角膜屈光力,既垂直和水平两子午线上的K值是保证计算植入人工晶体屈光力准确的重要参数,若角膜曲率半径误差0.1mm,则计算出的人工晶体屈光度可产生的误差。

2.检测白内障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的变化,对指导临床有一定的意义。

当晶状体摘除手术后,眼的主要屈光力在角膜。

关于白内障角膜曲率的改变主要有3种类型:

①水平子午线增加,垂直子午线减少;②水平子午线及垂直子午线都增加;③水平子午线减少。

角膜曲率改变与手术方式、切口位置及缝线是否松紧适度有关,一般而言白内障术后角膜水平及垂直子午线变化最大是术后6周以内,3个月时接近术前,因此白内障患者术后配戴矫正眼镜应在3个月以后。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设计上的原因,角膜曲率计将角膜上同一子午线上的两个对应点(各距角膜中心〜2mm)作为测量点,从而估测出该子午线上角膜曲率半径。

这在临床应用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测量角膜中央3mm区域内的平均屈光力,忽略了角膜周边区域的曲率分布情况,而不能测量角膜周边部位的屈光力,所以不能发现早期圆锥角膜。

对过于平坦或过于陡峭的角膜,特别是屈光大于50D者,角膜曲率计

不准确。

由于在设计上的将角膜假设为对称的规则圆柱体,因此病变角膜及不规则角膜或术后角膜所出现的某一子午线声不对称性曲率分布,由于映像变形可导致曲率值及轴向的错误。

由此可见角膜曲率计提供的主要是角膜表面形态的有限数据,对于正常规则的角膜,可以比较准确地估测出其曲率半径。

而对于不规则角膜,角膜曲率计不仅不能测出至关重要的角膜中央和周边区的屈光数据,而且常造成散光子午线的定向错误,因此在评估角膜屈光手术前后复杂的曲率分布状况时,不可以将角膜曲率计检查作为主要的手段和依据。

角膜地形图检查的出现改变了测量和修正角膜曲率的能力,能够精确测量分析全角膜曲率状况,成为目前研究角膜表面形态的理想工具。

第四节注意事项

、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请勿在易燃、易暴、高温及多灰的环境中使用角膜曲率计,使用地点应

在室内,并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清洁度。

2.使用仪器前检查所有电线的正确牢固连接,并确保仪器良好接地。

3.请注意所有电气连接端口的额定值。

4.保险丝管的类型和额定值应符合产品的规定。

5.请使用仪器所配制的专用电线。

6.不要用手或硬物接触透镜,以免造成损伤。

7.更换灯泡或保险管时应先关闭电源开关。

8.仪器应安装在倾斜角<10°的地面上,以免倾倒。

9.设备应定期检测及校对。

10.当仪器不使用时应切断电源开关,并罩上防尘罩。

二、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1.检查时被检者头位要正确,否则最大角膜屈光力的轴位将出现误差。

2.检查时要注意光学轴线应该穿过被测角膜曲率中心(中央区域)。

3.检查一般在半暗室内进行。

4.令患者双眼睁大,充分暴露角膜。

对上睑下垂或小睑裂者,要充分暴露

其角膜并避免压迫角膜。

5.配戴角膜接触镜者应至少摘镜2周再作检查。

6.角膜曲率计只能测定角膜表面曲率差所致散光,而不能测定整个眼球的

散光。

7.不能确定散光是近视性的还是远视性的。

2.2.1令被检查者摘掉框架眼镜或者隐型眼镜。

222被检查者坐于角膜曲率计前,头部置于固定颌托上。

先遮盖左眼令被检查者右眼注视角膜曲率计前方的圆孔,并从中找到自己角膜的反射像。

2.2.3检查者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三个环对应在被检查者的角膜上,并注意三个环的相对位置,调整焦距使图像清晰。

2.2.4通过旋转镜筒左边的水平调节旋钮,使视场中水平分像与中心原像两两相切,从水平读数窗中记录下水平主子午线的曲率或水平角膜曲率半径。

2.2.5通过旋转镜筒右边的垂直调节旋钮,使视场中垂直分像与中心原像两两相切,从垂直

读数窗中记录垂直主子午线的曲率或垂直角膜曲率半径。

2.2.6如果水平和垂直的测量结果相同说明无角膜散光存在。

如果水平和垂直的测量结果不相同说明有角膜散光存在。

2.2.7如果检查者看到的图像有倾斜,并且十字线不相衔接,说明有轴位不在水平或垂直位置的散光。

此时我们则要转动轴位转动手柄,使十字相衔接,然后分别调节水平和垂直旋转

手轮,使图像相切,并记录此时的轴位和角膜曲率或角膜曲率半径。

2.2.8如果我们旋转镜筒一周,图像的位置忽远忽近,说明此角膜有不规则散光。

2.2.9重复可以测量左眼的角膜曲率。

对于上面两种角膜曲率计的测量结果的记录方法都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使用曲率半径(mm)

也可以使用曲率(D),在验光中一般采用D表示,这样比较方便,也可以直接提供角膜散

光的情况。

一般我们先记录水平曲率,再记录垂直曲率。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垂直方向的度

数较大,从而得出此角膜有顺规散光;如果水平方向的度数较大可以得出角膜有逆规散光;如果主子午线在30~60度和120~150度上说明角膜有斜向散光;如果两条主子午线相差不是90度说明角膜有不规则散光。

3.角膜曲率计的作用

角膜曲率计是用于测量眼球角膜前表面即中心约3mm区域的各条子午线的弯曲度,即曲率

半径及曲率,从而可确定角膜有无散光及散光度和轴向。

角膜曲率计的临床作用如下:

在隐形眼镜的验配过程中,可以根据顾客的角膜前表面的主子午线的曲率半径来选择镜片的基弧。

在选择镜片基弧中以镜片的基弧等于或略大于角膜前表面的主子午线的曲率半径为准则,可用下面公式得出:

BC=两条相互垂直的主子午线的曲率半径的和12X

如:

测得两条相互垂直的主子午线的曲率半径为和则

BC=+2X=

对隐形眼镜配戴后松紧程度的评估。

检测时,令配戴者眨眼,若配戴良好,视标像始终清晰不变;

若配戴过松,眨眼前像清晰,眨眼后像立即模糊,片刻后又恢复清晰;

若配戴过紧,眨眼前像清晰,片刻又恢复模糊。

可以用角膜曲率计检测散光的度数,轴向及判别散光的类型。

若验光中有散光,用角膜曲率计检测无散光,说明该散光全部是眼内散光。

若验光中有散光,用角膜曲率计检测也有散光并且两者散光度相等,轴向一致,说明该眼的

散光全部是角膜散光。

若验光中的散光度与角膜曲率计检测的散光度不等并且轴向不一致,说明散光度是由角膜散

光和眼内散光混合而成的。

若验光中无散光,用角膜曲率计检测有散光,这就说明角膜散光与眼内散光度数相等,而且

符号相反,轴向一致,两者相互抵消。

此散光可以用球镜矫正。

对于某些角膜病如圆锥角膜、扁平角膜等角膜曲率计可作为诊断依据。

对于人工晶体植入

术前植入度数的测定以及各种屈光手术的设计与结果分析都需要角膜曲率计的测定。

此外还

可以了解泪液分泌情况等。

第三章超声角膜测厚仪

学习要点:

角膜厚度正常值,超声角膜测厚的操作要点,角膜测厚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概述

一、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是利用高频声波传播生的回声形成图象,借此观察人体组织解剖结构和病理变化的一种诊断方法。

超声测量厚度的原理与光波测量原理相似,探头发射的超声波脉冲到达被测物体并在物体中继续传播,到达材料分界面时被反射回探头,通过精确测量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时间来确定被测材料的厚度。

由于对人体无创伤、无痛苦、无危害,不受眼屈光间质混浊的影响,及迅速、简便、可重复检查的特点,尤其是眼科专用超声诊断仪的频率高、灵敏度高、分辨力强等特性,且仪器也一直不断改进提高,超声诊断在眼科的应用日益广泛。

二、角膜厚度

角膜厚度即角膜前后表面的距离。

角膜各部分厚度不同,中央最薄,向周边逐渐增厚。

一般近视眼和老年人的角膜较薄,遭受外伤时易破裂;3岁以下儿童角膜厚度较成人厚;角膜水肿时增厚。

三、超声角膜测厚

目前角膜厚度的测量可通过裂隙灯光学测厚计、超声测厚仪、超

声生物显微镜(UBM)等获得。

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是超声角膜测

厚仪,见图3-1。

图3-1超声角膜测厚仪

超声角膜测厚是因角膜屈光手术的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测量方法。

超声角膜测厚仪可以发生并接收人耳听不到的高频声波脉冲,分析这些超声脉冲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当声波脉冲撞击第一个界面时,一些声波被反射,另一部分声波则穿透折射界面继续前进至第二个界面,其中部分声波被反射,超声角膜测厚仪就是利用测得声波的两次反射生的二个波峰之间的距离计算得到角膜厚度。

超声测厚在临床诊断上具有突出优点,如超声对角膜无损害、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强;不受观察者个人因素影响;可以连续测量同一部位的数点或不同部位的数点取其平均值;还可测量混浊角膜的厚度。

超声角膜测厚仪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其测量的精确度达0.001mm,对眼

科临床尤其是角膜屈光手术具有重要的决定性意义。

精确的角膜厚度值已成角膜屈光手术的一项重要参数,同时也是评价角膜内皮细胞机能的重要客观指标之

一。

第二节操作技术

一、常规操作步骤

1.让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

2.检查者坐在患者头侧;

3.向被检眼滴入表面麻醉眼药水,嘱被检者闭眼数分钟;

4.用75%酒精消毒超声探头,待探头酒精挥发干燥;

5.让被检者睁开双眼,并注视正上方某一固定目标;

6.检查者一手持探头,从一侧逐渐移近被检眼;

7.探头接近角膜表面时,垂直轻轻接触角膜表面;

8.检查者另一手可辅助轻轻撑开被检眼眼睑;

9.在同一点上重复测量多次,取其最小值或平均值;

10.根据临床需要,在角膜中央、旁中央、周边等不同位置进行测量;

11.完成测量后,向被检眼滴入抗生素眼药水;

12.消毒探头,置于原位。

二、操作注意事项

角膜厚度测量方法比较简单,但操作时应特别强调注意以下几点:

1.角膜表面应保持一定的湿润状态。

角膜表面过湿,则超声探头与角膜间可能接触不密切,两者间形成一液膜而使测量结果偏大;而角膜表面过干,则很难测得数值。

2.超声探头的测量角度要适当,尽量与所测点角膜表面保持垂直。

不要倾斜,否则不易测得数值,或使数值生误差(偏大)。

3.测量时探头接触角膜不要加压,以免角膜变形、变薄而致测量值偏小。

4.探头与角膜接触时,嘱被检眼尽量保持不转动,以免擦伤角膜上皮。

5.超声探头与检查者视线间的角度不宜太大,以免因目测的瞳孔像与角膜间距离影响和视差的干扰,致测量不准确。

6.探头用酒精消毒的,要在酒精干燥后与角膜接触,以免灼伤角膜。

7.注意无菌操作,每个患者测量完毕后,应用酒精消毒探头,以免交叉感染。

8.超声探头应定期检测校正。

9.测量后嘱病人不要揉眼,以免发生角膜上皮损伤。

三、对于角膜厚度测量,除目前最常用的超声角膜厚度仪法之外,还有光学测量法(opticalpachymetry)、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nicbiomicroscopy,UBM)、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cohereneetomography,OCT、接触式或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contactornon-contactspecularmicroscopy)和OrbscanU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等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光学测量法:

采用Haag-Streit裂隙灯显微镜所附的角膜厚度测量仪进行测量。

可由测量仪上方的刻度尺直接读出角膜厚度的毫米数。

该方法测量简便,仪器与角膜不接触,无需表麻,但难以准确定位,误差较大。

2.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法:

UBM是一种利用超高频率(50〜100MHz)超声波对眼部组织结构进行成像的方法,其特点是成像清晰,分辨率高。

UBM的分辨率20〜60卩m。

临床显示UBM测得值较光学测量法小,可能是UBM值不包含泪膜厚度、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厚度的原因。

详见第十一章。

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法:

OCT是一种经计算机处理对眼球结构进行成像的光学诊断技术,特点在于非侵入性、非接触性、可监控和重复性好。

它是超声的光学类比,图象对比主要依靠眼内组织的光学原理,而不是声波反射的差异,因此不受超声因素影响。

OCT通过各部分组织对光波不同的反射、吸收和散射能力,达到清晰分辨组织结构的目的。

因此在组织的定量测量方面,OCT的准确性明显优于超声测量法,其分辨率可达10卩m。

详见第十三章。

4.接触式和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测量法:

角膜内皮镜是一种较先进且简单实用的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密度的测量仪器,但它也能利用光波在角膜内皮及上皮这两个界面的反射进行两界面间距离的测量,获得角膜厚度的资料。

临床上,在角膜有瘢痕及严重水肿时,因光的反射歪曲,测量值不可靠。

U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测量法:

该仪器一体式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