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3625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docx

数据结构新版教案数据结构教程Java语言描述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

 

武汉大学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授课教师李春葆

教师所在院系计算机学院

授课对象2016级卓越工程师班

总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

 

武汉大学

 

第1章-绪论教案

一、教学目的(黑体五号)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映射关系。

3、掌握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的区别和联系。

4、掌握利用抽象数据类型表述求解问题的方法。

5、掌握算法的特性和采用C/C++语言描述算法的方法。

6、掌握算法设计目标和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

7、掌握从数据结构的角度设计好算法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黑体五号)

1、数据结构的概念。

2、数据逻辑结构类型和存储结构类型。

3、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的关系。

4、抽象数据类型的作用和描述方法。

5、算法的概念,算法的特性,算法的描述方法。

6、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

7、算法设计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黑体五号)

1、用抽象数据类型描述求解问题。

2、算法特性,理解算法和程序的异同。

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特别是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4、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分析,特别是递归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分析。

5、设计“好”算法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黑体五号)

讲授、讨论、提问

五、教学时间分配(黑体五号)

本章共4学时,安排如下:

1、教学内容1~4:

2学时。

2、教学内容5~7:

2学时。

六、教具准备(黑体五号)

教学PPT

七、拟向学生提问的问题(黑体五号)

1、学习数据结构课程有什么体会?

2、如何进行从数据设计到应用程序的设计。

八、复习题(黑体五号)

对应第1章的测验题和作业题,见附件(含参考答案),共20题。

九、选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2]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学习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十、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C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2002。

[2].数据结构基础,Horowitz,E.等著(朱仲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算法导论,Cormen,T.H.等著(潘金贵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2章-线性表教案

一、教学目的(黑体五号)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掌握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特点,线性表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方法。

2、掌握线性表的两类存储结构设计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3、掌握顺序表算法设计方法。

4、掌握单链表、双链表和循环链表算法设计方法。

5、利用线性表求解复杂的应用。

6、掌握有序表的特点和有序表的归并算法设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黑体五号)

1、线性表的概念。

2、线性表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方法。

3、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4、顺序表的算法设计方法。

5、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6、单链表的算法设计方法。

7、双链表的算法设计方法。

8、循环链表的算法设计方法。

9、利用线性表求解复杂问题的方法。

10、有序表的特点和归并算法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黑体五号)

1、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

2、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过程及其实现。

3、单链表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过程及其实现。

4、双链表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过程及其实现。

5、循环链表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过程及其实现。

6、有序表归并算法的思路及其实现算法,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7、利用线性表求解复杂的应用问题。

四、教学方法(黑体五号)

讲授、讨论、提问

五、教学时间分配(黑体五号)

本章共10学时,安排如下:

1、教学内容1~3:

2学时

2、教学内容4~5:

2学时

3、教学内容6:

2学时

4、教学内容7~8:

2学时

5、教学内容9~10:

2学时

六、教具准备(黑体五号)

教学PPT

七、拟向学生提问的问题(黑体五号)

1、顺序表和链表的异同?

2、顺序表算法设计有哪些基本方法?

3、单链表算法设计有哪些基本方法?

4、如何利用线性表设计较复杂的应用程序?

八、复习题(黑体五号)

对应第2章的测验题和作业题,见附件(含参考答案),共40题。

九、选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2]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学习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十、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C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2002。

[2].数据结构基础,Horowitz,E.等著(朱仲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算法导论,Cormen,T.H.等著(潘金贵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3章-栈和队列教案

一、教学目的(黑体五号)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掌握栈的逻辑结构特性,栈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方法。

2、掌握栈的先进后出特点。

3、掌握栈基本运算在两类存储结构下的实现算法。

4、掌握栈在实际求解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5、掌握队列的逻辑结构特性,队列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方法。

6、掌握队列的先进后出特点。

7、掌握队列基本运算在两类存储结构下的实现算法。

8、掌握队列在实际求解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黑体五号)

1、栈的逻辑结构特性。

2、栈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方法。

3、顺序栈的算法设计方法。

4、链栈的算法设计方法。

5、栈在表达式求值中的应用。

6、栈在求迷宫问题中的应用。

7、队列的逻辑结构特性。

8、队列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方法。

9、顺序队的算法设计方法。

10、链队的算法设计方法。

11、队列在求迷宫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黑体五号)

1、栈、队列和线性表的异同。

2、顺序栈的基本运算算法设计。

3、链栈的基本运算算法设计。

4、顺序队的基本运算算法设计。

5、循环队列和非循环队列的特点。

6、链队的基本运算算法设计。

7、利用栈/队列求解复杂的应用问题。

四、教学方法(黑体五号)

讲授、讨论、提问

五、教学时间分配(黑体五号)

本章共8学时,安排如下:

1、教学内容1~4:

2学时

2、教学内容5~6:

2学时

3、教学内容7~10:

2学时

4、教学内容11:

2学时

六、教具准备(黑体五号)

教学PPT

七、拟向学生提问的问题(黑体五号)

1、在何时使用栈,何时使用队列?

2、非循环队列为什么会出现假溢出?

3、栈和队列求解迷宫问题各有什么特点?

八、复习题(黑体五号)

对应第3章的测验题和作业题,见附件(含参考答案),共25题。

九、选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2]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学习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十、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C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2002。

[2].数据结构基础,Horowitz,E.等著(朱仲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算法导论,Cormen,T.H.等著(潘金贵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4章-串教案

一、教学目的(黑体五号)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掌握串的逻辑结构特性和串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方法。

2、掌握串的两类存储结构设计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3、掌握顺序串算法设计方法。

4、掌握链串算法设计方法。

5、掌握串的模式匹配算法设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黑体五号)

1、串的概念。

2、串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方法。

3、串的顺序存储结构及顺序串算法设计方法。

4、串的链式存储结构及链串算法设计方法。

5、串的模式匹配的概念。

6、串的简单模式匹配算法。

7、KMP算法及其提高串匹配效率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黑体五号)

1、串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

2、顺序串运算算法设计。

3、链串运算算法设计。

4、简单模式匹配算法设计。

5、KMP算法设计,KMP算法是如何提高串匹配效率的。

四、教学方法(黑体五号)

讲授、讨论、提问

五、教学时间分配(黑体五号)

本章共4学时,安排如下:

1、教学内容1~4:

2学时

2、教学内容5~7:

2学时

六、教具准备(黑体五号)

教学PPT

七、拟向学生提问的问题(黑体五号)

1、串的两种存储结构各有什么优缺点?

2、KMP算法是如何提高模式匹配效率的?

八、复习题(黑体五号)

对应第4章的测验题和作业题,见附件(含参考答案),共15题。

九、选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2]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学习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十、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C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2002。

[2].数据结构基础,Horowitz,E.等著(朱仲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算法导论,Cormen,T.H.等著(潘金贵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5章-递归教案

一、教学目的(黑体五号)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掌握递归和递归模型的概念。

2、掌握递归算法的执行过程。

3、掌握递归算法的实现原理。

4、掌握递归算法设计的一般步骤。

5、基于递归数据结构的递归算法设计方法。

6、基于递归求解方法的递归算法设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黑体五号)

1、递归的概念。

2、什么情况使用递归。

3、什么是递归模型。

4、递归算法的执行过程。

5、递归调用的实现原理。

6、递归算法设计的一般步骤。

7、基于递归数据结构的递归算法设计。

8、基于递归求解方法的递归算法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黑体五号)

1、何时使用递归。

2、如何从递归角度提取求解问题的递归模型。

3、递归算法的执行过程。

4、递归算法的实现原理。

5、递归算法设计的一般步骤。

6、理解递归数据结构的特征。

7、利用递归思想求解复杂的应用问题。

四、教学方法(黑体五号)

讲授、讨论、提问

五、教学时间分配(黑体五号)

本章共4学时,安排如下:

1、教学内容1~5:

2学时

2、教学内容6~8:

2学时

六、教具准备(黑体五号)

教学PPT

七、拟向学生提问的问题(黑体五号)

1、举出我们实际生活中用到递归的两个示例?

2、递归算法设计的基本规律?

八、复习题(黑体五号)

对应第5章的测验题和作业题,见附件(含参考答案),共10题。

九、选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2]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学习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十、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C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2002。

[2].数据结构基础,Horowitz,E.等著(朱仲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算法导论,Cormen,T.H.等著(潘金贵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6章-数组和稀疏矩阵教案

一、教学目的(黑体五号)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掌握数组的逻辑结构特性,数组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方法。

2、掌握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特点。

3、掌握对称矩阵、上三角矩阵、下三角矩阵和三对角矩阵的压缩存储。

4、掌握稀疏矩阵的特点。

5、掌握稀疏矩阵的两种压缩存储方法。

二、教学内容(黑体五号)

1、数组的逻辑结构特性。

2、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特点。

3、对称矩阵、上三角矩阵、下三角矩阵和三对角矩阵的压缩存储。

4、稀疏矩阵的特点。

5、稀疏矩阵的三元组和十字链表存储结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黑体五号)

1、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特点。

2、对称矩阵、上三角矩阵、下三角矩阵和三对角矩阵的压缩存储方法。

3、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及其基本运算算法设计。

四、教学方法(黑体五号)

讲授、讨论、提问

五、教学时间分配(黑体五号)

本章共4学时,安排如下:

教学内容1~3:

2学时

教学内容4~5:

2学时

六、教具准备(黑体五号)

教学PPT

七、拟向学生提问的问题(黑体五号)

1、为什么所有的高级语言都提供数组类型?

2、为什么特殊矩阵和稀疏矩阵要采用压缩存储?

八、复习题(黑体五号)

对应第6章的测验题和作业题,见附件(含参考答案),共15题。

九、选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2]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学习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十、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C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2002。

[2].数据结构基础,Horowitz,E.等著(朱仲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算法导论,Cormen,T.H.等著(潘金贵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7章-树和二叉树教案

一、教学目的(黑体五号)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掌握树的定义及其逻辑结构特性,数组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方法。

2、掌握树的逻辑结构表示方法和树的性质。

3、掌握树的遍历方法和树的存储结构。

4、掌握树的算法设计。

5、掌握二叉树的定义及其性质。

6、掌握二叉树与树、森林之间的转换。

7、掌握二叉树的两种存储结构。

8、掌握二叉树的基本运算算法设计。

9、掌握二叉树的遍历过程、算法设计及其应用。

10、掌握二叉树的构造过程。

11、掌握线索二叉树的特点及其构造过程。

12、掌握哈夫曼树和哈夫曼编码的构造过程。

二、教学内容(黑体五号)

1、树的逻辑结构特性及树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

2、树的逻辑表示方法及树的基本术语。

3、树的性质。

4、树的遍历方法。

5、树的存储结构。

6、二叉树的递归定义和二叉树的性质。

7、完全二叉树和满二叉树的特点。

8、二叉树与树、森林之间的转换方法。

9、二叉树的两种存储结构及其特点。

10、二叉树的基本运算算法设计方法。

11、二叉树的遍历过程。

12、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递归和非递归算法设计及其应用。

13、二叉树的层次遍历算法设计及其应用。

14、二叉树的构造过程。

15、线索二叉树的构造过程及其特点。

16、哈夫曼树和哈夫曼编码的构造过程及其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黑体五号)

1、树的递归特点。

2、树的性质、树的遍历和树的存储结构。

3、二叉树与树、森林之间的转换方法。

4、二叉树的递归特点、二叉树的性质和二叉树的两种存储结构。

5、完全二叉树和满二叉树的特点。

6、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递归和非递归算法设计。

7、二叉树层次遍历算法设计。

8、二叉树遍历算法的应用。

9、二叉树的构造过程。

10、线索二叉树的特点及其构造过程。

11、哈夫曼树的特点、哈夫曼树构造过程。

12、哈夫曼编码的特点、哈夫曼编码的构造过程。

13、灵活运用二叉树这种数据结构解决一些综合应用问题。

四、教学方法(黑体五号)

讲授、讨论、提问

五、教学时间分配(黑体五号)

本章共10学时,安排如下:

1、教学内容1~5:

2学时

2、教学内容6~8:

2学时

3、教学内容9~10:

2学时

4、教学内容11~13:

2学时

5、教学内容14~16:

2学时

六、教具准备(黑体五号)

教学PPT

七、拟向学生提问的问题(黑体五号)

1、树形结构有什么特点,举出我们实际生活中应用树的两个示例?

2、为什么树和二叉树是两种不同的树形结构?

3、为何要进行树和二叉树之间的转换?

4、如何应用递归方法设计二叉树算法?

5、哈夫曼树有何实际应用?

八、复习题(黑体五号)

对应第7章的测验题和作业题,见附件(含参考答案),共50题。

九、选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2]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学习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十、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C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2002。

[2].数据结构基础,Horowitz,E.等著(朱仲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算法导论,Cormen,T.H.等著(潘金贵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8章-图教案

一、教学目的(黑体五号)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掌握图的定义及其逻辑结构特性,图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方法。

2、掌握图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

3、掌握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主要的存储结构及其特点。

4、掌握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5、掌握图遍历算法的应用。

6、掌握生成树和最小生成树的定义。

7、掌握求最小生成树的Prim和Kruskal算法。

8、掌握最短路径的概念和求最短路径的Dijkstra和Flody算法。

9、掌握拓扑排序过程。

10、掌握关键路径的定义及其构造过程。

二、教学内容(黑体五号)

1、图的定义及图抽象数据类型的描述方法。

2、图基本术语的定义及其含义。

3、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存储结构。

4、基于图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存储结构的基本算法设计。

5、图遍历的概念。

6、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及其在图搜索算法设计中的应用。

7、图的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及其在图搜索算法设计中的应用。

8、生成树、深度优先生成树和广度优先生成树的概念。

9、最小生成树的定义,求最小生成树的Prim和Kruskal算法。

10、求单源最短路径的Dijkstra算法。

11、求多源最短路径的Flody算法。

12、拓扑排序的意义及其算法设计。

13、AOE网的含义和关键路径的定义。

14、求关键路径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黑体五号)

1、图的特点。

2、图的概念,包括完全图、路径/简单路径、连通图/连通分量、强连通图/强连通分量等重要概念。

3、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存储结构及其特点。

4、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5、图的两种遍历算法在图搜索算法设计中的应用。

6、生成树和最小生成树的定义,求最小生成树的Prim和Kruskal算法

7、求单源最短路径的Dijkstra算法求多源最短路径的Flody算法

8、拓扑排序算法

9、求AOE网关键路径的过程

10、灵活运用图这种数据结构解决一些综合应用问题。

四、教学方法(黑体五号)

讲授、讨论、提问

五、教学时间分配(黑体五号)

本章共10学时,安排如下:

1、教学内容1~4:

2学时

2、教学内容5~7:

2学时

3、教学内容8~9:

2学时

4、教学内容10~11:

2学时

5、教学内容12~14:

2学时

六、教具准备(黑体五号)

教学PPT

七、拟向学生提问的问题(黑体五号)

1、图结构有什么特点,举出我们实际生活中应用图的两个示例?

2、图如何存储?

邻接矩阵和邻接表有什么特点?

3、最小生成树有什么实际应用?

4、如何应用最短路径算法求解实际问题?

5、Kruskal和Dijkstra算法如何体现出贪心的思想?

八、复习题(黑体五号)

对应第8章的测验题和作业题,见附件(含参考答案),共50题。

九、选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2]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学习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十、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C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2002。

[2].数据结构基础,Horowitz,E.等著(朱仲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算法导论,Cormen,T.H.等著(潘金贵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9章-查找教案

一、教学目的(黑体五号)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掌握查找的概念。

2、掌握线性表的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算法,索引存储结构和分块查找方法。

3、掌握二叉排序树的定义、查找和插入算法、删除过程。

4、掌握平衡二叉树的特点及其调整方法。

5、掌握B-树的定义和基本操作过程,B+的定义。

6、掌握哈希表的定义及其特点。

7、掌握哈希函数构造方法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8、掌握各种查找方法的性能分析。

二、教学内容(黑体五号)

1、查找的定义和查找的相关概念。

2、顺序查找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3、折半查找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4、索引存储结构和分块查找算法。

5、二叉排序树的定义、查找和插入算法、删除过程。

6、平衡二叉排序树的定义、查找性能分析和调整过程。

7、B-树的定义和基本操作过程B+的定义。

8、哈希表的定义及其特点。

9、哈希函数构造方法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黑体五号)

1、顺序查找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2、折半查找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3、索引存储结构和分块查找的特点。

4、二叉排序树的查找和插入算法设计,删除过程。

5、平衡二叉树的调整过程和性能分析。

6、B-树的查找、插入和删除过程。

7、哈希表的特点、哈希函数构造方法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8、各种查找方法的特点和性能对比分析。

四、教学方法(黑体五号)

讲授、讨论、提问

五、教学时间分配(黑体五号)

本章共6学时,安排如下:

1、教学内容1~4:

2学时

2、教学内容5~7:

2学时

3、教学内容8~9:

2学时

六、教具准备(黑体五号)

教学PPT

七、拟向学生提问的问题(黑体五号)

1、折半查找为何比顺序查找好,它利用了数据中的什么信息?

2、索引查找方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3、为什么需要平衡二叉树?

4、在组织大型数据时为什么采用B-树、B+树?

5、哈希表为何既是一种查找方法,又是一种存储结构?

八、复习题(黑体五号)

对应第9章的测验题和作业题,见附件(含参考答案),共30题。

九、选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2]数据结构教程(第5版)学习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春葆等2017。

十、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数据结构(C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2002。

[2].数据结构基础,Horowitz,E.等著(朱仲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算法导论,Cormen,T.H.等著(潘金贵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