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3855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章末检测三

章末检测(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下图,回答1~2题。

1.甲图和乙图所示区域进行区域开发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A.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B.都有便利的水上运输条件

C.水能资源丰富

D.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区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建的企业有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

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西电东送北线工程和西气东输工程都经过乙图所示区域

C.乙图①地和⑤地春季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沙尘天气和寒潮等,④山地以南地区受其影响较小

D.乙图中,②和③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地质构造相同

答案 1.A 2.C

解析 甲图为德国鲁尔区,乙图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省),煤炭资源都很丰富。

②地是渭河平原,其地质构造是断层(地堑),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③地为汉水谷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①地和⑤地在春季时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沙尘暴和寒潮等,④以南地区因为受秦岭的阻挡,受此影响较小。

近年来,我国不少煤炭企业制定并实施了新的发展策略,在整体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煤炭资源为核心,选择先进的适用技术,通过洁净煤利用和转化技术的优化集成,实现能源化工的联产,形成了煤—电、煤—电—化、煤—电—热—冶、煤—电—建材的发展模式。

读“平顶山某企业的产业联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煤炭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煤炭的各种利用方式都是循环的

B.图中的煤炭利用可以获得较好的环境效益

C.煤炭是工业生产的直接能源

D.煤炭气化或液化后,只能作为化工原料使用

4.该企业集团的煤炭产业链所属模式是(  )

A.煤—电—化、煤—电—热—冶、煤—电—建材

B.煤—电—化、煤—电—热—冶

C.煤—电—热—冶、煤—电—建材

D.煤—电—化、煤—电—建材

答案 3.B 4.D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煤炭的各种利用方式并非都是循环的;工业生产并非都是直接将煤炭作为能源;煤炭气化或液化后,除作为工业原料使用外,还可以作为能源等。

第4题,图中反映出的最终产品,主要是各类化工产品和新型建材,没有冶金工业的生产过程。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回答5~6题。

5.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新技术工业

6.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B.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答案 5.B 6.D

解析 第5题,该地能源丰富,资源开发初期适合发展动力导向型工业。

第6题,该模式扩大了生产规模,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减轻了大气污染,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7~9题。

材料一 田纳西河流域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导下,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

7.田纳西河治理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是(  )

A.水资源B.煤炭资源

C.铅锌资源D.土地资源

8.田纳西河流域目前建成了美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先开发的电能为(  )

A.火电B.水电

C.核电D.风力发电

9.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建了大量水库,为发展渔业打下了基础

B.平原多种玉米、棉花等

C.把林业发展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坡地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答案 7.A 8.B 9.D

解析 第7题,为防治洪水在田纳西河修建大坝,对水资源进行梯级开发。

第8题,田纳西河最先开发的是水电。

第9题。

A、B、C三项都是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渔业的措施。

在决定建设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

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

读“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阿斯旺工程的唯一目标是防洪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11.年泄洪量相比,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  )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D.阿斯旺工程上游农业发达,取水量较大

答案 10.B 11.C

解析 任何工程对环境都会产生影响,三峡工程对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它可以防止或减轻洪涝灾害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

年泄洪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长江流域面积较尼罗河大,支流多,更重要的是长江流域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而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读“黄河主要支流年输沙量某年统计表”,回答12~14题。

河段

支流

集水面积(km2)

年径流量(108m3)

年输沙量(104t)

洮河

24973

53.0

2760

湟水

15342

24.7

2000

无定河

30217

14.1

16800

汾河

28728

26.1

3900

渭河

106493

98.9

43500

泾河

43216

21.7

28700

沁河

12894

19.1

724

大汶河

8264

16.3

195

12.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支流是(  )

A.泾河B.渭河

C.汾河D.无定河

13.黄河中游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A.改良盐碱地B.保持水土

C.解决农村燃料不足D.治理风沙

14.黄河水能开发主要在(  )

A.中下游B.中上游

C.上游和下游D.下游

答案 12.A 13.B 14.B

解析 平均含沙量即年输沙量/年径流量。

由表中数据计算可知,泾河平均含沙量最大。

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所以中游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

黄河水能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落差大的中上游地区。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验对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有借鉴意义。

据此完成第15~16题。

15.长江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 ②长江径流量大

③地形平坦 ④河流落差大

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②④

16.长江流域和田纳西河流域的共同点是(  )

A.河流补给都以大气降水为主,且水汽均来自太平洋

B.水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

C.流域内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D.都实现了梯级开发,实现了对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

答案 15.D 16.C

解析 第15题,长江三峡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且长江径流量大,因此水能丰富。

第16题,田纳西河大气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长江的水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没有实现梯级开发及对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

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能源,循环经济,转型发展”。

据此回答17~18题。

17.目前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

①资源回收率低 ②转换和消耗效率低 ③煤炭勘探大大超过开采步伐 ④煤炭生产、转换和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速快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8.在绿色煤炭基地建设过程中,我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创造性地提出“采前、采中、采后”的治理理念。

有关该理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采前大面积治理,增强区域生态保护功能 ②采中创新开采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③采后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建立和开发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

A.①②③B.①②

C.①③D.②③

答案 17.B 18.A

解析 第17题,若煤炭勘探大大超过开采步伐,使可开采的煤炭资源数量不断增加,有利于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18题,采前治理,采中创新开采技术,采后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合理解决了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

流域汇流过程是指流域内各种成分的径流汇集到溪沟、河谷,直流到流域出口的过程。

据此完成19~20题。

19.下图示意暴雨中心位置对流域汇流的影响。

①~④表示暴雨中心发生在上、中、下游区域或均匀分布时汇流过程。

若暴雨中心发生在上游区域时,正确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0.下图示意流域形状对流域汇流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流域形状会产生不同的汇流过程。

流域形状甲、乙、丙分别对应汇流过程正确的是(  )

A.甲—①、乙—②、丙—③

B.甲—①、乙—③、丙—②

C.甲—③、乙—②、丙—①

D.甲—③、乙—①、丙—②

答案 19.D 20.A

解析 第19题,汇流过程是径流流出流域出口的过程,暴雨中心发生在上游区域时由于植被的截流、下渗等过程,河水流出流域出口的时间延缓,流量减少,故④曲线正确。

第20题,甲流域汇水区上游面积最大,所以最大流量出现的时间最晚;丙流域下游汇水区面积最大,所以最大流量出现最早;乙流域上、中、下游汇水区大小相近,所以最大流量在时间上居中。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分)

(1)读A河的径流量变化图,试说明导致该河汛期最主要的河水补给方式。

(2)有人建议立即修建B河流大峡谷水坝,蓄水发电,但直到今天还没有修建,请分析没有修建的原因。

为开发利用大峡谷,当务之急的工作是什么?

答案 

(1)3~5月(春汛)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7~8月(夏汛)西南季风带来大量的雨水,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2)位于我国边陲,周边地区人口稀少,沿途没有发达的工农业,能源需求并不迫切;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活动频繁;交通闭塞;工程技术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有可能使生态环境恶化;修建水库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

保护生态环境;广泛地对峡谷进行科学考察研究,逐步制定合理保护和利用的规划。

解析 第

(1)题,根据该河流的流量变化曲线可以看出该河流有两个汛期:

3~5月的春汛和7~8月的夏汛。

(2)题,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的地质条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回答。

22.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但当地煤、铁、铜、磷、铅锌等资源丰富。

为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开发和管理,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

下面为田纳西河流域协调系统图及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下面为我国长江某河段某年份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和流域内4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

流域内的行政区

圩垸(个)

141

143

1359

332

淹没土地(平方千米)

750

250

1180

210

受灾人口(万人)

45.1

36.6

135.3

14.6

(1)结合材料一,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

(2)结合材料二,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及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提示:

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

答案 

(1)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流域内地表起伏,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有丰富的煤炭和磷、铅锌等矿产资源。

(2)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

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低,蓄水滞水能力下降;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变浅;围湖造田、不合理建设使水域面积减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

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

(3)都通过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

解析 

(1)从气候、水能、矿产等方面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

(2)植被覆盖率低,河床变浅等都容易引起小流量高水位。

长江该河段洪涝多发的自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3)相似之处表现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能的开发、内河航运等方面。

23.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煤炭的需求量也将保持快速增长。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①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

(3)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安全隐患的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措施。

安全隐患

解决措施

答案 

(1)北多南少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或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分布有煤炭资源,而又相对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 

(2)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电东送。

(3)

解析 第

(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通过仔细读图,即可总结出正确答案。

(2)题,我国煤炭资源的供应和需求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可通过输煤或输电的方式进行合理配置。

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另外我国的能源供需也很不平衡,要有计划地进行能源调配。

24.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下图是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

材料二 下图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山西省除煤炭外,还应大力发展电力、__________、机械、化工、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

(2)结合材料,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综合效益有哪些。

(4)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山西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全面转型出谋划策。

答案 

(1)钢铁 有色金属冶炼

(2)地理位置:

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距离市场近。

市场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

交通方面:

位置适中,交通通达度较高,外运条件较好。

(3)节约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利用的附加值;减轻环境污染等。

(4)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改造,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强化政策优势,完善区域发展规划等。

(3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