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3898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三篇

  1.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2.学习写读书摘要。

  3.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

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知道冬天已经降临。

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

这是怎样回事呢?

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一起读课文中这几个字词。

  [利用课文“预习提示”内的5组字词,让学生个别读,齐读。

]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理解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通读全文。

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

  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

  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

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第一段(一至三段):

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

  第二段(四至五段):

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段(六至十段):

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段(十一至十二段):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

请再进一步思考;决定物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后归纳]:

说明应有条理,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顺序逐项说明。

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水准上有所不同。

  四、学习编写读书摘要。

  同学们通过几次通读课文和讨论内容、层次,对课文已经大致理解。

在阅读实践中,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点,或是为了记录资料,以备日后使用,我们常常会在大致理解内容之后,做一些读书摘要。

摘要,实质上就是对信息实行筛选,要把文章的要点或主要的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

摘录的形式,能够是分条的提纲,也能够是浓缩的文字;能够摘引原文的重要语句,也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

  今天我们先练习最简单的读书摘要:

从课文中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分条抄录在笔记本上,构成本文的“摘要”。

第一步,先围绕课文第一道练习中的4个小题,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在相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曲线。

第二步,把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有时可适当调整语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词语,使表达完整。

  [学生练习,完成后相互交换阅看,订正、补充,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再将预先准备的写有“摘要”的小黑板挂出,供学生参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师做的“摘要”。

]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读书摘要,加深对课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归纳,鼓励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经常自觉地做读书摘要]

  二、继续研讨写法。

  这篇课文的写法,除了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这个特点外,还有一个写法特点也值得理解和学习。

说明事物的时候,常常要用举例子的方法,举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能够举一个,也可举两个甚至更多些。

这篇课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

[学生读课文]举两个必要吗?

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说明文中例子举多举少是有讲究的。

读者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能够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要多举两个例子。

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连举了“大连──北京”和“烟台──济南”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三、理解语言的生动性。

  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生动。

生动的说明才能让人爱读易懂。

先请同学们把第1、2段仔仔细细地轻声读两遍。

  同学们自读后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挂上预先准备的小黑板;

  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指出上述语句同课文中相对应的语句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了解:

两者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课文的语句要生动得多。

[讨论后归纳]

  第1句没有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逐步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个句生动。

“逐步回暖”是一般的说法;“逐步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使用拟人的写法。

“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大地的不同情态。

  第2句没有课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个句生动。

“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第3句没有课文中“……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这个句生动,“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的镜头体现在我们的面前。

  第4句没有课文第二段中几个原句生动。

那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即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

  四、复习、复述。

  再朗读课文第一段,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

然后与旁边的同学交换复述课文。

篇二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

  2、能准确流利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4、培养学生初步收集材料的水平。

  5、初步培养学生利用教师小结的学习方法实行自学的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理解,能初步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准备鱼鳞、弹珠;

  教学过程:

  一、释题

  1、借助课件(人类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人类的语言引导进入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播放课件(人类的语言)

  提问:

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使用语言呢?

说出自己的想法?

(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2、揭示课题,理解:

大自然的语言。

  强化课题。

出示课件(大自然的语言),继续理解什么叫“大自然的语言”。

  提问:

大自然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呢?

  表扬那些找到大自然语言的学生,并小结第一节内容。

  小结:

  大自然也有自己表达意思的方式,这些让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新授课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具体符号标出小节(互评互议,难读的字音上黑板)。

  2、指名读,指名评,师生互读。

  学生自由朗读2、3、4节,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提问:

各小节分别讲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你是怎么知道的?

  3、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习2、3、4各小节。

  1)教学第二节,出示课件(蝌蚪在水中游动),协助了解所选小节的知识。

  ①齐读第二节,抽个别学生读第二节。

  ②请学生在学习小组里面说一说:

你找到了什么样的大自然语言,它是怎么告诉你的?

  ③抽个别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④集体朗读第二节(教师指导朗读)。

  2)教学第三节。

  ①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节。

  ②提问:

这个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它通过什么告诉大家的?

*

  ③让学生自己来讲一讲,你是怎样计算和识别鱼的年龄的,教师再拿出准备的大小鱼鳞两片,告诉同学们,鱼的年龄是由鱼鳞片上的圆圈的多少来决定的,圆圈越多鱼的年龄就越大。

  ④小结学法:

什么样的“语言”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知识。

  ⑤齐读第三节,小结:

学习了这节内容,你知道大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它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3)根据学法,分组自由学所剩下的小节。

  ①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②分组自学。

  ③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同学生学习不理解的地方。

  理解“三叶虫化石”(播放课件:

三叶虫化石)。

  理解词语:

镶嵌

  三叶虫是海洋里的动物,现在却镶嵌在喜马拉雅山上,那么你理解镶嵌的意思吗?

谁愿意给大家演示、演示“镶嵌”的动作。

(请学生用橡皮泥及弹珠表示词语“镶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理解句子:

“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播放课件:

造山运动

  ④教师小结,强化学法

  4)小结2-4节内容。

  ①通过这节课文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大自然的语言?

它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②齐读2-4节,请学生说说通过这三节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③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比较第二节与第四节的相同点,引导学生用书上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说话。

  三、扩展练习

  1、请学生自由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查阅到的、询问到的相关的大自然语言,及这个语言所告诉的知识。

  通过三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的语言也是用来表达自已的意思,它是能够让人类看到的、听到的或感觉到的。

  前几天,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请教家长或自己阅读图书查找了一些这方面的相关资料,你们找到了吗?

愿意把你知道的其它的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吗?

(查找到相同的大自然语言的小朋友可自由组合,互相讲一讲,请他们尽量用书上的形式告诉大家)。

  2、教师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语言及其所告诉我们的知识,出示课件(教师收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师用书上的述叙形式实行解说。

强化观察和提升学生的说话兴趣。

  四、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些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教师作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1、语言

  2、知识

  简笔画:

  三叶虫化石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简笔画:

  蝌蚪春天到了

  简笔画:

  鱼鳞两圈就是一岁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按照人们理解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使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2.学习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三.教学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的几篇说明文,他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

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生字词:

  连翘()翘()尾巴衰()草连天鬓毛衰()落()叶丢三落()四落()枕观()测

  玄妙观()差()异差()遣差()劲参差()

  2.学生集体朗读

  3.根据课后练习一,快速准确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

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能够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对于第四题,文中有些提示学生的标志性词语,如:

“首先是为了……

  此外……此外还有……对于……还能够……也还能够……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4.引导学生理清的层次。

  能够分为几个部分?

各说明了什么?

  能够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至3段,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两段,说明物候观察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至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第四部分,11、12两段,阐明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5.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的说明顺序。

  文章首先介绍物候、物候学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通常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

文章四部分内容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

不能调换。

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水准,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

纬度影响,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

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

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个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会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第一部分。

  

(1)与重拟第一段相比较?

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出这些起着什么作用?

  重拟第一段: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

文章并不提“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这个理解过程。

同时,在写法上有如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幅四季风景图,将各个季节的物候现象描述得有声有色,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对物候现象产生了兴趣。

文章用“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表示时间的推移,灵活而不呆板。

这个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但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

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

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

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2)第2段说明了什么?

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第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

第二、三句列举了三个例子,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

这里为什么用两句来说明,而不用三个分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呢?

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此外,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

同时,前后两句的句型也不同。

由此能够看出,标点符号完全是为内容服务的。

  (3)第3段和上文有什么关系?

写出了什么内容?

  第3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

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

  这个部分介绍很引人入胜,文章不从概念出发,而先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不过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个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

  2.引导学生解题。

  介绍的是相关物候方面的知识,但文章标题却用“大自然的语言”,采用这种说法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

首先,这种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了,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其次,切合读者好奇心理和求知*,具有启发性。

  3.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这个部分说明了什么?

怎样说明的?

  第二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其中第4段先指出活生生的生物是观测物候的“活的仪器”,它虽“复杂”,却“灵敏”;又指出观测的数据对农业的作用,“简便”而“易掌握”。

第5段则用具体的植物名称、具体的数字,具体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一段说明,一个实例,就有理有据地说明了事理。

  4.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第三部分。

  

(1)第6段这个独句段,在行文上起着什么作用?

  第6段是一个设问句,单独成段,领起下文四段;“首先……”、“第二……”、“第三……”、“此外……”。

纲举目张,重点突出,眉目清晰。

  

(2)第7段说明了什么?

怎样说明的?

  第7段说明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主要说明两层意思。

第一层说“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这是读者很明白的自然现象,只一笔带过。

第二层说“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读者不易明白,就举例详加说明。

  (3)第8段说明了什么?

怎样说明的?

  第8段说明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

先讲道理:

这“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

这个点可能会与人们所想的情况不同,所以接着连举两例来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4)第9段说明了什么?

怎样说明的?

  第9段说明影响物候的另一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先用一句话说明一般情况: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然后,用“不过”二字转折过来,详细解说“逆温层”这个特殊情况。

文章对逆温层出现的季节、时间、气候条件、高度、原理和现象等作了具体的解说,使读者一目了然。

  (5)第10段说明了什么?

在说明方法上具有什么特点?

  第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古今差异。

写得简略,只用资料来说明这种现象。

  以上四个段落的起始句,写得灵活而有变化,读起来不枯燥、不呆板。

分别写了四个影响物候现象的因素,按影响的大小依次排列,从主到次,条理清楚。

  5.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

  这个部分说明了什么?

是怎样结束全文的?

  这个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以表达进一步增强物候观测、争取农业更大丰收的愿望,结束全文。

  第11段首先说明物候学的性质:

接近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

然后分别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用“首先”突出其主要意义。

其他意义用“对于”、“确定”和两个“能够

  利用来”略说四点。

最后再说对山区农业发展的意义。

  第12段,提出“要进一步增强物候观测”的希望。

结尾又提“大自然的语言”,紧扣了的标题。

  三.进一步理清说明顺序

  还十分注意段内层次的安排。

有的以时间为序。

如第1段按一年四季的时序说明;第3段说到物候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是从古代到近代说明。

有的以空间为序,如第8段列举两例,一例是大连与北京相比,一例是烟台与济南相比,安排也很顺当。

  又如第9段说明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第一句提出观点,统领全段。

下面分两层说明。

第一层(第2句)说明常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人都理解,只用一句带过;第二层(第3-8句)说明另一种特殊情况。

第一层写得也极有条理。

先用一句表示转折,领起下文。

然后举例说明。

举例时先解释,什么是逆温层,后说理,再说明具体情况,这种特殊情况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所以说明详尽。

  四.说明方法:

  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

  举例子的方法使用最普遍。

举出具体的例子来对比较抽象的道理做深入浅出的说明,便于读者理解。

如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时,举出了1962年因为没有注意根据物候观测播种花生而受损害的实例。

举例的多少要根据需要。

一般只需举一例即可,也有举两例甚至更多的。

如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地区暖和,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反比内陆地区寒冷,举一例读者可能会认为是偶然性,所以连举两例,足以使人信服了。

  作比较也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通过比较,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

如说到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时指出:

“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时间只比北京早十天。

  还多处使用打比方的方法。

打比方的目的是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和形象化。

中往往把一些巧妙的比喻同拟人融为一体,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

“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这两个分句,就很富表现力。

  教师小结的逻辑脉络。

  文章从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顺序说明了物候──物候学──物候学的作用──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

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相关物候学的事理。

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又采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读者在兴趣盎然中懂得了科学道理。

  布置作业

  1.完成指导用书。

  2.完成课后练习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