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3918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docx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docx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小题5分,合计70分)

1.正午太阳高度是()

A.一定大于0B.是当地区时12点的太阳高度

C.一定是90D.是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

2.同一条纬线上,各地()

A.地方时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获得太阳辐射相同D.日出、日落区时相同

3.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按日期的排列,正确的是()

A.7月1日,5月1日,3月1日,1月1日

B.5月1日,7月1日,3月1日,1月1日

C.7月1日,3月1日,5月1日,1月1日

D.7月1日,1月1日,5月1日,3月1日,

4.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中,一年内白昼最长和最短时间相差最大的是()

A.北京B.天津C.上海D.重庆

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53ºS、75ºW)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北京时间)。

据此判断5~6题。

5.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此时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A.22时、昼短夜长B.14时、昼长夜短C.20时、昼长夜短D.16时、昼夜等长

6.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约53ºN)的夜长约为()A.16时B.14小时C.10小时D.12小时

(原创题)下图为世界上某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简图。

回答7~8题。

7.可能表示赤道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当④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A.③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B.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①地正午太阳方向与④地相同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改编题)右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四个地点中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点分别是()

A.b、dB.a、c

C.d、cD.a、b

10.图中四个地点按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b-c-d-aB.a-d-c-bC.a-b-d-cD.c-d-b-a

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读图回答11~12题。

11.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

12.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

(原创题)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是()

A.AB.BC.CD.D

14.图中四点中,纬度由高到低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ABCDB.CDBAC.DCBAD.CBAD

二、综合题(共3题,合计30分)

(改编题)15.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是日的阳光照射图,此时我国的节气是。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这天,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是。

(3)A地的地方时是时。

(4)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5)B在A的方向,A、B两地时差为小时。

(6)大约半年以后,B点的昼夜长短状况为,在这过去的半年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是。

16.读图“6月22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2)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3)此日上海最有可能的日出时间是()

A.5时B.6时C.7时D.8时

(4)此日A点日出的地方时为时,B点昼长小时,C点正午太阳高度为度。

(5)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应为。

(原创题)17.读图,图中A、B、C、D、E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回答

90º

180º

90º

180º

A

B

C

D

E

(1)若BC线为昏线,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点地方时为时,B点的昼夜长短状况为,C点此日日出的地方时为,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E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度。

(2)若图示节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则AB线为(晨线或昏线),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C点的地方时为时。

未来3个月内,因为直射点的移动,BCD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将(变大或减小)。

(3)若黄赤交角增大到30度,一年中晨昏线与经线圈的最大夹角将,C点的昼长将,B点的最小纬度值将。

(选填“变大”、“减小”或“不变’)

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解析

1D此题考查对正午太阳高度概念的理解,正午太阳高度为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2B纬度相同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长和夜长相同,日出与日落的地方时相同

3A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

随着直射点的移动,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北京位于北纬40度附近,根据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A

4A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幅度越大,北京是四大直辖市中纬度最高的

5CP地位于西五区,位于东八区西面13个时区,当北京时间为9时时,课计算出当地地方时为前一天的20时,二此时恰好日落,可知其夜长为8小时,昼长夜短

6A漠河与P滴纬度数相同,分别在不同的半球,P点的昼长就是漠河的夜长

7A赤道上一年有两次直射现象,两次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值出现在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的时候,且数值相等

8A④地全年正午太阳的方向均朝南,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且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的时候,正值北半球夏至节气,直射点将向南移动而③地正午太阳高度也是朝南的,所以③地也是位于北半球,夏至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②地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9B根据横坐标线速度的大小可以判断四点的纬度高低状况

10B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是极点,出现极昼现象,b是位于晨昏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度,出现的是极夜现象,c位于赤道上,昼夜等长,d为直射点,昼长大于夜长。

11A由图可知,三地纬度相同,且夏至日正午太阳都在正南方,说明他们均在北半球且没有太阳直射现象,根据太阳高度大小的③②①排列,可知距离北回归线的由南到北的顺序为③②①

12C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由上题的纬度高低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13D根据6月22日四地的昼长可以判断D地昼夜等长,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

14A读图可知夏至日ABC三地昼长均大于12小时,是位于北半球的点,根据昼夜长短的排列顺寻可以知道它们的纬度高低顺序。

综合题解析

15.光照图在判读的时候要注意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如图所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出现极昼,由此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再根据经纬网的相关知识,判断出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N,150°E。

A点的纬度为30°W,地方时为0时。

C点在晨昏线上,且地方时为12时,所以正午太阳高度为0度。

A、B经度差为90度,时差6小时。

半年后,直射点大致位于南回归线附近,B点因位于赤道上,昼夜长短全年等长,在这半年里,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动到南回归线,对赤道上的B点而言,直射点先接近再远离,所以B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再减小。

15.(10分,每空1分)

(1)6月22日,夏至

(2)23°26'N,150°E,由北回归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3)0时(24时)(4)0°(5)东南,6小时(6)昼夜等长,先变大再变小

16.图示为俯视图,根据自转方向可以判断是北半球的俯视图,晨昏线要与北极圈相切,且完全在昼半球,根据经纬网的知识判断直射点的地理坐标23°26'N,45°W。

北半球夏至时,上海的昼长为一年中最长,日出地方时在6时之前,根据题意选择最佳答案为5时。

此日,A在赤道上,日出地方时为6时,B在北极圈上,为极昼,C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可以对A、B、C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排列为C>A>B

16.(7分,每空1分)

(1)略(1分)

(2)23°26'N,45°W(1分)(3)A

(4)6时,24小时,90°(5)CAB

17.

(1)(如图)若BC为昏线,则AB、DE为晨线,A、E地方时为6时,E点此时太阳高度为0度。

CD为昏线,C地方时为18时,因为C在赤道上,所以当日日出的地方时依然是6时。

如图,B在北极圈上,由此可以判断节气是北半球的冬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极圈的D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若图示节气为北半球夏至,(如图)则AB为昏线,BC为晨线,C点地方时为6时。

未来的3个月里,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动至赤道,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B由北极圈移动到极点,最终与经线圈重合,所以这段时间里BCD与经线圈的夹角将变小。

(3)若黄赤交角增大,则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扩大到南北纬30度,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的纬度范围为南北纬60度到极点,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范围为0度到30度,最大为30°,比之前的23°26'要大。

B点的最小纬度值将变成60度,比以前66°34'小。

17.(13分,每空1分)

(1)23°26'S、90°W(1分),6时,夜长大于昼长(极夜),6时,最大值,0度

(2)昏线,23°26'N、90°E(1分),6时,减小(3)变大,不变,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