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3975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5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docx

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基础·初探]

1.金属键

(1)概念: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

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

①主要影响因素: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

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2.金属特性

特性

解释

导电性

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热性

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到温度低的区域,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同样的温度

延展性

由于金属键无方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原子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各层金属原子之间仍保持金属键的作用

 

[核心·突破]

1.金属键

2.金属晶体的性质

3.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

(1)金属键的强弱比较:

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外围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外围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

(2)金属键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①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

②金属键越强,金属硬度越大。

③金属键越强,金属越难失电子。

如Na的金属键强于K,则Na比K难失电子,金属性Na比K弱。

【温馨提醒】 

1.并非所有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为-38.9℃;碱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较低,KNa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

2.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无阴离子。

4.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多少,可通过价电子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金属晶体

[基础·初探]

1.晶胞:

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位。

2.金属晶体

(1)概念: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结合而形成的晶体叫金属晶体。

(2)构成微粒: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3)微粒间的作用:

金属键。

(4)常见堆积方式

①平面内

金属原子在平面上(二维空间)紧密放置,可有两种排列方式。

其中方式a称为非密置层,方式b称为密置层。

②三维空间内

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按一定的规律堆积,有4种基本堆积方式。

堆积方式

图式

实例

简单立方堆积

体心立方堆积

钠、钾、铬、钼、钨等

面心立方堆积

金、银、铜、铅等

六方堆积

镁、锌、钛等

3.合金

(1)定义

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的融合体。

(2)性能

①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都要低;

②合金比各成分金属具有更好的硬度、强度和机械加工性能。

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方法探究——均摊法

1.长方体(正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

[核心·突破]

1.晶胞的特点

(1)习惯采用的晶胞是平行六面体,其三条边的长度不一定相等,也不一定互相垂直。

晶胞的形状和大小由具体晶体的结构所决定。

(2)整个晶体就是晶胞按其周期性在三维空间重复排列而成。

每个晶胞上下左右前后无隙并置地排列着与其一样的无数晶胞,决定了晶胞的8个顶角、平行的面以及平行的棱完全相同。

2.晶胞粒子数计算的原则

(1)对于平行六面体晶胞;每个晶胞的上、下、左、右、前、后共有六个与之共面的晶胞。

如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

属于这个晶胞。

(2)非长方体(正方体)晶胞中粒子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石墨晶胞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个碳原子)被三个六边形共有,则每个六边形占

【规律方法】    晶胞的一般计算公式

已知:

晶体密度(ρ)、晶胞体积(V)、晶胞含有的组成个数(n)和NA的有关计算公式:

NA=M

如NaCl晶体:

NA=58.5。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

离子键的形成

[基础·初探]

1.形成过程

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使阴、阳离子相互吸引,而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之间,阴、阳离子的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斥力使阴、阳离子相互排斥。

当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达到平衡时,阴、阳离子保持一定的平衡核间距,形成稳定的离子键,整个体系达到能量最低状态。

2.定义

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3.特征

[核心·突破]

1.离子键

(1)成键微粒:

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2)离子键的存在:

离子晶体中。

(3)成键的本质:

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2.离子化合物的形成条件

(1)活泼金属(指第ⅠA和ⅡA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ⅥA和ⅦA族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

(3)铵根离子(NH

)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盐。

【温馨提醒】 

1.离子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

2.离子晶体中除含离子键外,还可能含有其他化学键,如NaOH、Na2O2中均含有共价键。

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构成的键不一定是离子键,如AlCl3含有共价键。

4.熔化后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金属等。

 

离子晶体

[基础·初探]

1.概念:

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成的晶体。

2.物理性质

(1)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沸点,难挥发。

(2)离子晶体硬而脆,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间有较强的离子键,离子晶体表现了较强的硬度。

(3)离子晶体在固态时不导电,熔融状态或溶于水后能导电。

(4)大多数离子晶体易溶于极性溶剂(如水)中,难溶于非极性溶剂(如汽油、煤油)中。

3.晶格能

(1)定义:

拆开1_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气态阳离子时所吸收的能量。

用符号U表示,单位为kJ·mol-1。

4.常见的两种结构类型

氯化钠型

氯化铯型

晶体结构模型

配位数

6

8

每个晶胞的组成

4个Na+和4个Cl-

1个Cs+和1个Cl-

相应离子化合物

KCl、NaBr、LiF、CaO、

MgO、NiO等

CsBr、CsI、NH4Cl等

5.影响离子晶体配位数的因素

离子晶体中离子配位数的多少与阴、阳离子的半径比

有关。

[合作·探究]

两种常见离子晶体的阴、阳离子的空间排列探究

1.NaCl型(如图)

(1)Na+和Cl-的配位数(一种离子周围紧邻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数目)分别为多少?

【提示】 6,6。

(2)NaCl晶胞包含的Na+和Cl-分别为多少?

【提示】 4,4。

(3)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等距离最近的Na+有几个?

【提示】 12。

(4)Na+周围的6个Cl-围成的几何构型是什么?

【提示】 正八面体。

 

2.CsCl型(如图)

(1)Cs+和Cl-的配位数分别为多少?

为什么与NaCl的离子配位数不同。

【提示】 8,8;Cs+的半径比Na+的半径大,可吸引较多的Cl-。

(2)CsCl晶胞含有的Cs+和Cl-分别有几个?

【提示】 1,1。

(3)Cs+周围的8个Cl-构成的几何构型是什么?

【提示】 立方体。

(4)CsCl晶体中每个Cs+周围最近等距离的Cs+有几个?

【提示】 6。

[核心·突破]

1.离子晶体的性质

(1)熔、沸点

①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离子键),要克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物质熔化和沸腾,就需要较多的能量。

因此,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沸点和难挥发的性质。

②一般来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如Al2O3>MgO,NaCl>CsCl等。

(2)硬度

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间有较强的离子键,离子晶体表现出较高的硬度。

当晶体受到冲击力作用时,部分离子键发生断裂,导致晶体破碎。

(3)导电性

离子晶体中,离子键较强,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即晶体中无自由移动离子,因此,离子晶体不导电。

当升高温度时,阴、阳离子获得足够能量克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外界电场作用下,离子定向移动而导电。

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时,阴、阳离子受到水分子作用变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或水合离子),在外界电场作用下,阴、阳离子定向移动而导电。

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如BaSO4、CaCO3等溶于水,由于浓度极小,故导电性极差,通常情况下,我们说它们的水溶液不导电。

(4)溶解性

大多数离子晶体易溶于极性溶剂(如水)中,难溶于非极性溶剂(如苯、CCl4)中。

当把离子晶体放在水中时,极性水分子对离子晶体中的离子产生吸引,使晶体中的离子克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而离开晶体,变成在水中自由移动的离子。

【注意】 具有导电性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石墨为混合晶体;溶于水能导电的晶体也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HCl、CO2。

2.离子晶体的判断方法

(1)依据晶体微粒判断:

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2)依据物质类别判断:

金属氧化物、强碱和大部分盐类,是离子晶体。

(3)依据导电性判断:

离子晶体在固体状态下不导电,而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4)依据熔点判断:

离子晶体熔点较高,常在数百至一千摄氏度。

(5)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

离子晶体硬度较大,但较脆。

 

第三单元 共价键 原子晶体

第1课时 共价键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 共价键的形成与特征

1.共价键的定义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共价键的成键微粒是原子。

2.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1)形成共价键的条件

同种(电负性相同)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相差较小),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未达饱和状态,当它们的距离适当,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时,则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以HCl为例)

3.共价键的本质

当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电子密度增加,体系的能量降低。

4.共价键的特征

(1)饱和性

成键过程中,每种元素的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通常就只能和几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形成共价键。

故在共价分子中,每个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是一定的。

(2)方向性

成键时,两个参与成键的原子轨道总是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机会最大的方向重叠成键,且原子轨道重叠越多,电子在两核间出现的机会越多,体系的能量就下降越多,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核心·突破]

1.共价键的饱和性

因为每个原子所能提供的未成对电子的数目是一定的,因此在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中,一个原子中的一个未成对电子与另一个原子中的一个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后,一般来说就不能再与其他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了,即每个原子所能形成共价键的总数或以单键连接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所以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2.共价键的方向性

除s轨道是球形对称的外,其他的原子轨道在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

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的愈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所以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共价键的分类

[基础·初探]

1.σ键和π键

(1)分类依据:

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

(2)σ键:

原子轨道沿核间连线方向以“头碰头”的方式发生重叠形成的共价键。

(3)π键:

原子轨道沿核间连线方向以“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

(4)σ键和π键的判断方法

一般规律是:

共价单键是σ键;而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叁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1)非极性键

两个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2)极性键

①两个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②在极性键中,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差别越大,共用电子对偏移的程度越大,共价键的极性越强。

3.配位键

(1)定义:

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2)表示

常用“―→”表示配位键,箭头指向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如NH

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其实NH

中4个N—H键是完全相同的。

 

[核心·突破]

1.共价键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型

共用电子对数

单键、双键、叁键

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程度

极性键、非极性键

原子轨道重叠方式

σ键、π键

2.σ键与π键

键类型

σ键

π键

原子轨道重叠方式

沿键轴方向“头碰头”重叠

沿键轴方向“肩并肩”重叠

原子轨道重叠部位

两原子核之间

键轴上方和下方,键轴处为零

原子轨道重叠程度

键的强度

较大

较小

 

3.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判断依据

4.极性键的极性强弱

【温馨提醒】 

1.s轨道与s轨道重叠形成σ键时,电子不是只在两核间运动,而是电子在两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

2.因s轨道是球形的,故s轨道和s轨道形成σ键时,无方向性。

两个s轨道只能形成σ键,不能形成π键。

3.两个原子间可以只形成σ键,但不能只形成π键。

4.一般来说,σ键比π键稳定,但不是绝对的。

 

第2课时 

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原子晶体

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基础·初探]

1.键能

(1)定义:

在101kPa、298K条件下,1mol气态AB分子生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的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间共价键的键能。

(2)影响因素:

温度和压强。

(3)与物质稳定性的关系

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共价型分子越稳定。

2.键长

(1)定义:

两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原子核间的平均间距。

(2)与共价键强弱的关系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强。

3.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E1、E2分别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

ΔH=E1-E2

[核心·突破]

1.键能的应用

(1)表示共价键的强弱

键能的大小可定量地表示共价键的强弱程度。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键能越大,断开时需要吸收的能量越多,这个共价键就越牢固;反之,键能越小,断开时需要吸收的能量就越少,这个化学键越不牢固。

(2)判断共价型分子或晶体的稳定性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共价键键能越大,共价型分子或晶体的化学稳定性就越强;共价键键能越小,共价型分子或晶体的化学稳定性就越弱。

(3)判断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在物质的化学变化中,旧化学键(反应物中的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新化学键(生成物中的化学键)的形成放出能量,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之和(E吸)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之和(E放)的相对大小决定着物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放热或吸热。

2.化学键的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1)定性关系

化学反应中发生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出能量。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由旧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所释放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决定。

如果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新化学键形成所释放的总能量,该化学反应通常为吸热反应;反之,该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

(2)定量关系

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

ΔH>0,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增加;ΔH<0,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降低。

 

原子晶体

[基础·初探]

1.概念

所有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晶体。

2.常见的原子晶体

(1)某些单质,如:

晶体硼、晶体硅、晶体Ge、金刚石等。

(2)某些化合物,如:

金刚砂(SiC)、二氧化硅(SiO2)、氮化硼(BN)、氮化铝(AlN)等。

3.性质

原子晶体一般有很高的熔点、沸点和很大的硬度。

4.原子晶体的性质比较

结构相似的原子晶体,共价键的键长越长,键能越小,晶体的熔沸点越低,硬度越小。

[核心·突破]

1.原子晶体的结构

(1)结构特点

原子晶体是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因此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

(2)两种典型原子晶体的结构

a.金刚石晶体

①在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以共价键与相邻的4个碳原子相结合,成为正四面体。

②晶体中C—C—C夹角为109.5°。

③最小环上有6个碳原子。

④晶体中C原子个数与C—C键数之比为

1∶(4×

)=1∶2。

⑤晶胞含有的C原子为8个。

b.二氧化硅晶体

①在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和4个氧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氧原子与2个硅原子相结合。

故SiO2晶体中硅原子与氧原子按1∶2的比例组成。

②最小环上有12个原子。

2.原子晶体熔、沸点高低及硬度大小比较依据

一般来说,原子半径之和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其晶体熔、沸点越高(如熔点: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硬度越大。

 

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分子间作用力与范德华力

1.分子间作用力

2.范德华力

(1)存在

范德华力普遍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2)特点

范德华力较小,没有(填“有”或“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3)影响因素

①分子的大小、空间构型以及分子中电荷分布是否均匀。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如F2<Cl2<Br2<I2。

(4)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①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②与溶剂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溶解度越大。

教材整理2 氢键的形成

1.形成和表示

H原子与电负性大、半径较小的原子X以共价键结合时,H原子能够跟另一个电负性大、半径较小的原子Y的孤电子对接近并产生相互作用,即形成氢键,通常用X—H…Y表示。

上述X、Y通常指N、O、F等。

2.类型

氢键有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两种。

如①H2O与NH3分子间存在分子间氢键,

存在分子内氢键

存在分子间氢键。

3.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1)含有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具有较高的熔点、沸点。

(2)含有分子内氢键的物质具有较低的熔、沸点。

(3)与溶剂分子易形成氢键的物质溶解度较大。

 

[核心·突破]

1.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范德华力

氢键

共价键

概念

物质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力

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大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分类

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

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

特征

无方向性、

无饱和性

有方向性、

有饱和性

有方向性、

有饱和性

强度

比较

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

影响

强度

的因素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也越大

对于X—H…Y,X、Y的电负性越大,Y原子的半径越小,键能越大

成键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对物

质性

质的

影响

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如F2<Cl2<Br2<I2,CF4<

CCl4<CBr4;

②影响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①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如熔、沸点:

H2O>H2S,HF>HCl,NH3>PH3;

②分子内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

共价键键能越大,分子稳定性越强

【特别提醒】 

(1)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氢键是大小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的一种特殊作用力。

(2)稀有气体中无化学键,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3)共价键强弱决定分子的稳定性,而范德华力影响其熔、沸点高低。

2.氢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

(1)饱和性:

以H2O为例,由于H—O—H分子中有2个O—H键,每个H原子均可与另外水分子形成氢键;又由于水分子

的氧原子上有2对孤电子对,可分别与另一水分子的H原子形成氢键,故每个水分子最多形成4个氢键,这就是氢键的饱和性。

(2)方向性:

Y原子与X—H形成氢键时,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要使氢键与X—H键轴在同一个方向上,即以H原子为中心,三个原子尽可能在一条直线上,氢原子尽量与Y原子的孤电子对方向一致,这样引力较大;三个原子尽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可使X与Y的距离最远,斥力最小,形成的氢键强。

【误区警示】  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影响的性质差异

范德华力和氢键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的高低,溶解性的大小;而共价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物质的稳定性强弱。

 

分子晶体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分子晶体

1.结构特点

2.物理性质

(1)分子晶体由于以比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因此一般熔点较低,硬度较小。

(2)对组成和结构相似,晶体中又不含氢键的物质来说,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

但分子间存在氢键的晶体熔、沸点较高。

3.类型

类型

实例

所有非金属氢化物

H2O、NH3、CH4等

部分非金属单质

卤素(X2)、O2、N2、白磷(P4)、硫(S8)、稀有气体等

部分非金属氧化物

CO2、P4O6、P4O10、SO2等

几乎所有的酸

HNO3、H2SO4、H3PO4、H2SiO3等

绝大多数有

机物的晶体

苯、乙醇等

教材整理2 石墨晶体(了解)

1.结构特点

(1)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六边形,一个个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的网状结构,每一个碳原子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结合。

(2)在同一个层内,相邻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每一个碳原子的一个未成对电子形成π键。

(3)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相结合。

2.所属类型

石墨中既有共价键,又有范德华力,同时还有金属键的特性,是一种混合晶体。

具有熔点高,质软,易导电等性质。

[合作·探究]

常见分子晶体的结构探究

1.干冰(如图)

请思考下列问题

(1)该干冰晶胞中含有的CO2分子有几个?

【提示】 8×

+6×

=4。

(2)晶体中与CO2分子等距离且最近的CO2分子有几个?

【提示】 12。

(3)干冰晶体中存在哪些作用力?

【提示】 范德华力,共价键。

(4)干冰与SiO2晶体熔、沸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干冰为分子晶体,SiO2为原子晶体。

2.冰(如图)

冰的结构模型

请思考下列问题

(1)冰晶体中分子间存在哪些作用力?

【提示】 氢键和范德华力。

(2)晶体中每个H2O周围等距离最近的H2O分子有几个?

【提示】 4。

(3)晶体中每个H2O分子平均形成几个氢键?

【提示】 4×

=2。

 

[核心·突破]

1.比较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方法

(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2)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较高。

(3)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分子间作用力越弱,熔、沸点越低。

(4)根据物质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如干冰、冰、白磷的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白磷>冰>干冰,因为在通常状况下,白磷、冰、干冰依次呈固态、液态、气态。

 

2.四类晶体的比较

  类型

项目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构成晶体

的粒子

阴、阳

离子

原子

分子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粒子间

的作用

离子键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或氢键)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