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4062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x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x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微生物肥料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微生物肥料概念

微生物肥料新版定义为:

是指特定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的微生物生命恬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给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持续开展中有着广阔开展前景和巨大的农业增及农业生态环境。

这一定义明确指出微生物肥料是一种有机生物活体,一种新型肥料。

目前统称的微生物肥料实际上是两种效应,一是产品是微生物加载体,对农作物生长有良好的刺激和调控作用,应该叫接种剂;再有的是产品添加化肥、有机肥,对特定的作物有较好的增产作用,可以叫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向作物提供营养元素,但总量是有限的,微生物肥料不能取代化肥。

微生物肥的施用能促进土壤提高肥力,制定和协调农作物吸收营养,刺激和调控作物生长,减少或降低作物病虫害,影响作物品质。

二、微生物肥料的分类

按微生物肥料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分为细菌肥料〔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放线菌肥料〔如抗生菌类〕,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等;按其作用机理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按其制品含有的微生物种类可分为单纯微生物肥料及复混微生物肥料。

1.根瘤菌肥料

根瘤菌肥料是用于豆科作物,作为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接种剂。

复合根瘤菌肥料是以根瘤菌为主,参加少量能促进结瘤、固氮作用的芽胞杆菌、假单胞细菌或其他有益的促生微生物根瘤菌的肥料。

参加的促生微生物必须是对人畜及植物无害的菌种。

2.固氮菌肥料

固氮菌肥料是指以能够自由生活固氮的微生物为菌种生产出来的固氮菌肥料。

按菌种及特性分为自生固氮菌肥料,根际联合固氮菌肥料,复合固氮菌肥料。

固氮菌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特别是禾本科作物和蔬菜中的叶菜类作物,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

3.磷细菌肥料

磷细菌肥料是能把土壤中难溶性的磷转化为作物能够利用的有效磷素营养,同时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的活体微生物制品。

解磷菌的种类很多,按菌种及肥料的作用特性分为有机磷细菌肥料和无机磷细菌肥料。

有机磷细菌肥料是指在土壤中能分解有机态磷化物〔卵磷脂、核酸、植素〕等的有益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微生物肥料。

无机磷细菌肥料是指能把土壤中惰性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机态磷化物,溶解转化为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机态磷化物的微生物肥料。

4.硅酸盐细菌肥料

硅酸盐细菌肥料是指在土壤过硅酸盐细菌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给量,刺激作物的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对作物有一定增产效果的微生物制品。

三、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严格说来,微生物肥料并没有直接对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而是通过制品中所含有的特定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了农作物营养元素的供给量。

1.协助作物吸收营养,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微生物肥中含有的活体菌,不仅能使土壤中被固定的无效矿物养料释放出来,还能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可协助植物吸收磷、钾、铜及钙等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使迟效养分速效化,又能分泌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对水肥的吸收能力。

2.降低蔬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

蔬菜易于积累硝酸盐,过量使用氮肥时会导致蔬菜硝酸盐的富集,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使土壤营养平衡地供给蔬菜,大大减少这种富集效应,从而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

3.提高植物抗性

微生物肥料所含的多种微生物能够诱导植物体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甲氨酸解氨酶,脂氧合酶,几丁质酶等参与防御放应,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性,有的微生物还能产生抗菌素物质,有的可形成优势种群,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基数。

微生物肥料所含的菌根真菌可以在作物的根部大量繁殖,其菌丝可为作物生长提供营养,同时还可增加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

4.增进土壤肥力

微生物肥料的主要成效是培肥地理,减少化肥用量,提高作物品质,各种固氮微生物肥料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中的氮素供给。

微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它不仅是化肥数量上的补充,更重要的是性能上的配合与补充。

微生物肥料主要通过各种菌剂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的养分的溶解和释放,使营养被作物充分利用,与化肥配合施用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损失、流失及土壤固定,从而大减少化肥用量,防止长期大量施用化肥而引起土壤盐渍化,长期使用微生物肥料,可维持土壤微生物平衡、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提高持续生产能力。

许多微生物肥料含有分解磷、钾矿物的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的应用〕,可溶解土壤中难溶的磷、钾,转变为能够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磷、钾离子。

由于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各种养分的供给,因此可降低化肥的用量。

施用微生物肥料还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品质,如增加蛋白质、糖、维生素等含量。

5.分泌生长激素

微生物肥料所含的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够产生各种对作物有益的代此生物如生长素、吲哚乙酸、赤霉素、维生素、氨基酸等,能够刺激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使作物长势旺盛,营养良好,进而提高产量。

6.对有害微生物的生物防治作用,由于在作物根部接种微生物肥力,微生物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在为作物根际的优势菌,限制了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时机。

同时有的微生物对病原微生物还具有拮抗作用,起到了减轻作物病害的成效。

四、当前我国微生物肥料开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应用和国际上一样,是从豆科植物上应用根瘤菌接种剂开场的,起初只有大豆和花生根瘤菌剂:

50年代,从原联引进自生固氮菌、磷细菌和硅酸盐细菌剂,称为细菌肥料:

60年代又推广使用放线菌制成的“5406〞抗生菌肥料和固氮蓝绿藻肥:

70-80年代中期,又开场研究VA菌根,以改善植物磷素营养条件和提高水分利用率: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农业生产中又相继应用联合固氮菌和生物钾肥作为拌种剂:

近几年来又推广应用由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和有机肥复合制成的生物肥料做基肥施用。

我国的微生物肥料行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的肥料生产企业还徘徊在幼稚开展阶段,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生产技术还有待开展,没有明显的效益。

现在,国家对农业生产资料有相应的免税政策,其中包括饲料、农膜、局部化学农药与局部化学肥料,对销售种子、种苗、农机、化肥、农药的销售商也有相应的免税政策,但这些都不包括微生物肥料行业与产品。

与化肥行业、农药行业相比,微生物肥料行业还处在稚嫩的开展阶段,但是,它又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开展战略息息相关,在有机食品生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我国肥料行业开展的方向之一。

微生物肥料有以下一些特点:

1、适用品种多,市场需量大

适宜施用微生物肥料的作物种类繁多,各种豆科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等都可以应用微生物肥料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微生物肥料年产量在30万吨到50万吨,与同期化肥〔约12000万吨〕相比,微缺乏道,微生物肥料市场容量是相当大的。

2.生产本钱低,应用效果好

微生物肥料由于生产本钱低,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好,能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降低化肥的使用,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开展中的地位日渐凸显。

1997年4月,在意大利召开的“生物固氮、全球挑战和未来需求〞会议指出,生物固氮比工业氮肥更能满足植物对氮肥的需要。

因为生物固氮可以持续不断供给氮素营养,并且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投资少,本钱低。

化肥生产本钱的提高,价格上涨幅度过快,已令广阔农民难以承受。

3.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

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对当今的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开展,生产平安、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已成为一个开展趋势;并且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土壤物理性质恶化,土壤质量下降,地下水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消纳城市、农村废弃物的压力愈来愈大,因此,无污染的微生物肥料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显示出它的应用优势和良好开展前景。

4.微生物肥料本身的开展为其扩大应用奠定了根底

通过筛选优良菌种、改良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为生产优质的微生物肥料创造了条件,而且基因工程新菌株的出现使微生物肥料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近年来兴起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的研究和开发,更为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

还要强调指出,微生物肥料既有良好的应用和开展前景,又有许多开展阻碍。

微生物肥料在现代生态农业中应用前景广阔,其非养分效应作为潜在生物农药和生物促生剂得到广泛研究,提高微生物肥料的比例是开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因此,微生物肥料具有十分良好的开展前景,是未来肥料的主要应用种类。

目前正由豆科接种剂向非豆科用肥、由接种剂向复合生物肥、由单一菌剂向复合菌剂、由单功能向多功能方面开展。

据专家分析,到2021年,微生物肥料将占有10%左右的份额,即年需求量在1400万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微生物肥料的市场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

五、目前微生物肥料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大多设备简陋、工艺不完善、质量意识不强。

许多微生物肥料存在有效菌数含量低、保质期短等质量问题。

尽管近几年来,国的微生物肥料企业都有了一定的开展,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1、在工厂化生产中,普遍缺乏高效菌株,菌种资源缺乏,很多厂家的菌种都在利用同一个菌株,肥料品种单一,产生了一个菌种打天下的局面;另一方面,使用菌株不当也会带来平安隐患,一些厂家的生产菌种没有经过正规的鉴定就投入生产,也是一种不妥当的行为。

2、生产设备旧。

有许多生产厂是由已倒闭的小型酶制剂厂、味精厂、柠檬酸厂等改造而成的,其设备本身就效率低、能耗高,勉强生产,没有长远的开展方案。

3、技术工艺落后。

有些厂家认为只要有了微生物肥料菌种,有了相应的培养基就能够生产出微生物肥料,缺乏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和检测手段,有的甚至还是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

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本身不具备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相应的研发人员,无法建立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

  

4、生产管理水平较低。

许多生产厂家没有一套完整的、健全的管理制度,也就没有建立真正的效劳体系,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5、市场上鱼目混珠,假冒伪劣屡禁不止。

这些年来,一些所谓微生物肥料或生态肥料,一度统领江湖。

尽管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各地清理整顿微生物肥料市场,但由于涉及地方、部门甚至小团体的利益,一些假冒伪劣微生物肥料产品仍充满市场,严重制约了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安康开展。

6、监管体系不健全,目前政府部门的省级单位对微生物的检测体系都不健全,所以地方执法部门对微生物更是束手无策,毫无监管力度。

六、促进微生物肥料开展的建议措施及方法

针对目前微生物肥料在生产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做到以下工作:

1、科研部门要不断提高微生物筛选、纯化和复壮高新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微生物肥料的根底研究,加大对其科研投入,加快生产优良菌种接种剂;

2、科研单位加强微生物肥料根底研究和应用研究,特别要加强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温室实验与大田推广应用研究、提高对各种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研究,促进作物生长的机制研究以及促进作物生长过程号传导的研究、微生物和植物的基因调控研究、根际生态学研究和技术转让与商业化问题的研究;

3、国家执法部门要加强质量监视与管理,不断完善微生物肥料产品标准,必须进展微生物肥料中的特定微生物鉴定,生产工艺必须严格符合微生物学要求。

只有这样,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才能安康开展,广阔农民、研制者生产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护。

4、国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微生物肥料的标准体系建立,重视和加强质检体系的建立,做好微生物肥料应用的宣传与普及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建立示基地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力度,使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5、执法部门要催促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改善生产条件、设备,完善工艺路线;提高国微生物肥料生产水平,这里面包括设备,工艺和产品质量各个方面;

6、国家农业部门不仅仅要控制微生物肥料的发证流程,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国家、省、市级相关的产品检测平台,地市、县两级要普及农业执法人员的微生物知识,严格执行国家或农业部的微生物肥料标准,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并积极做好微生物肥料的科普宣传,让广阔农民对微生物肥料有充分的认识,为微生物肥料的广泛推广奠定根底。

展望未来,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生态农业的开展,我国微生物肥料必然会有相应开展,不仅可补充肥源缺乏,而且有可能列为绿色食品用肥进入商品市场,成为新兴的“绿色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希望国家相关部委对微生物的开展要切实引起高度重视,不能因为市场监管问题葬送了微生物开展的大好前途。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