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4268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docx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考题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_题目(共251道)

单选题

1、某流窜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在甲地购买枪支;在乙地入室盗窃三千元人民币;在丙地故意杀人;在丁地抢夺金项链,价值人民币两千元。

此案应由()公安机关管辖。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C

2、某共同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分别住甲地、乙地、丙地、丁地,最先接报案的公安机关是丁地,此案应由()公安机关管辖。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D

3、犯罪嫌疑人某于2008年2月1日在甲地盗窃人民币一千五百元,2008年2月14日在乙地盗窃人民币二千元,2008年2月17日在丙地盗窃人民币三千元,2008年3月4日在丁地盗窃二百美元,四地公安机关分别于案发当日接到报案,此案应由()公安机关管辖。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A

4、某共同犯罪案件,主犯丁某住甲地,实施犯罪行为在乙地,同伙王某和某分别住丙地和丁地,此案应由()公安机关管辖。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B

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都必须经侦查机关批准

B、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时,侦查机关可以派员在场

C、律师提出会见在押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恐怖活动组织罪或者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48小时安排会见

D、律师提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公安机关都应当立即安排会见

答案:

B

6、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的诉讼权利有(  )。

A、聘请律师为其辩护

B、聘请律师在场旁听

C、自我辩护

D、不回答任何问题

答案:

C

7、公安机关在第一次讯问中,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的容包括(  )。

A、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

B、有权聘请律师在侦查阶段为其进行辩护

C、有权与律师通信

D、有权拒绝回答提问

答案:

A

8、在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被聘请的律师有权为犯罪嫌疑人(  )。

A、核对讯问笔录

B、进行辩护

C、代理申诉、控告

D、为犯罪嫌疑人传递信件

答案:

C

9、证人在刑事案件侦查期间的权利是(  )。

A、有权拒绝回答侦查人员的询问

B、有权要求侦查人员为其提供作证报酬

C、对侦查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或者进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D、可以拒绝作证

答案:

C

10、证人在刑事案件侦查期间的义务是(  )。

A、如实提供证据、证言

B、核对询问笔录

C、自行书写亲笔证词

D、随传随到

答案:

A

11、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证人必须如实提供证据、证言

B、证人有权核对询问笔录

C、证人必须随传随到

D、证人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询问

答案:

C

12、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侦查期间的诉讼权利是()。

A、有辩护的权利

B、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C、对于被害人的报案,公安机关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被害人如果不服,只能向人民法院提出

D、有权知道所有鉴定结论的容,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答案:

B

13、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侦查期间的义务是()。

A、如实地提供证据、作出述

B、保证随传随到

C、提供办案经费

D、依法接受扣押

答案:

A

14、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要求三日立案

B、对于被害人的报案,公安机关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被害人如果不服,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无权申请复议

C、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D、被害人有权知道所有鉴定结论的容,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答案:

C

15、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 ),连同受案材料报领导审批。

A、《询问笔录》

B、《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

C、《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

D、《讯问笔录》

答案:

C

16、从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的,不必立即录音

B、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必须全程录音

C、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必要时可以录音

D、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犯罪嫌疑人签名或者盖章,不得录音

答案:

C

17、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和犯罪嫌疑人自首的案件,要及时受理,对于公民控告、举报的,建议去检察院报案

B、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连同受案材料报领导审批

C、公安机关应当向举报人、控告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

D、对于不愿公开自己、住址的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公安机关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答案:

A

18、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对犯罪嫌疑人所作的(  )时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

A、法医鉴定

B、刑事科学技术鉴定

C、精神病鉴定

D、司法会计鉴定

答案:

C

19、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对犯罪嫌疑人所作的(  )时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A、赃物估价鉴定

B、精神病鉴定

C、人像鉴定

D、毒物鉴定

答案:

B

20、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对赃物估价鉴定的时间,计入办案期限

B、对伤情作鉴定的时间,计入办案期限

C、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时间,计入办案期限

D、对违禁品、危险品作鉴定的时间,计入办案期限

答案:

C

21、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  )送达控告人。

()

A、48小时

B、3日

C、5日

D、7日

答案:

D

22、公安机关对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

A、《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

B、《呈请不予立案通知书》

C、《不予立案通知书》

D、《不予立案理由说明书》

答案:

C

2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立案必须同时具备有犯罪事实发生、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自己管辖三个条件

B、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表》,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填写《立案决定书》

C、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不予立案

D、公安机关对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

答案:

B

24、公安机关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制作(),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

A、《呈请移送案件报告表》

B、《移送案件通知书》

C、《呈请移送案件报告书》

D、《移送案件决定书》

答案:

C

25、公安机关立案审查后,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移交的部门是()。

A、上级公安机关

B、有管辖权的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答案:

B

26、下列情形中,属于撤销案件的是(  )。

A、没有犯罪事实

B、经审查,不属于自己管辖围

C、同案犯的行为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D、同案犯已经死亡

答案:

A

27、以下情形中,作为刑事案件应予以撤销的是(  )。

A、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已经达成赔偿意向的公诉案件

B、经侦查,原认定的棍棒轻伤害,经重新鉴定为棍棒轻微伤

C、经审查,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围

D、经审查,同案犯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答案:

B

2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身检查可以强制进行

B、人身检查是为了收集犯罪证据和查获犯罪人

C、人身检查是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

D、检查妇女的身体,一定要由女侦查人员进行

答案:

C

29、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犯罪嫌疑人无权拒绝正当人身检查

B、犯罪嫌疑人有权拒绝正当人身检查

C、被害人有权拒绝强制人身检查

D、参加检查妇女身体的侦查人员应当是女侦查人员

答案:

B

30、人身检查的目的是(  )。

A、为了确保被检查人的安全

B、为了确保侦查人员的安全

C、为了确保监所安全

D、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

答案:

D

31、下列人员中,不能检查妇女身体的人员是(  )。

A、男侦查人员

B、女侦查人员

C、男医生

D、女医生

答案:

A

32、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对拒绝拘传的,可强制其到案

B、将犯罪嫌疑人拘传到其所在的市、县的地点进行讯问

C、一名侦查人员可以执行拘传

D、对犯罪嫌疑人执行拘传时,可以依法使用约束性警械

答案:

C

33、拘传的期限是(  )。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答案:

A

34、拘传的对象是(  )。

A、根据案件情况需要拘传的犯罪嫌疑人或者经过合法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

B、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犯罪后即时被发现的人

C、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D、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答案:

A

3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被害人拒不到案时,可强制其到案提供证据

B、证人拒绝作证时,可强制其到案接受询问

C、被拘传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并签名(盖章)、捺指印,然后立即进行讯问

D、对同一拘传对象,一拘传证可以多次拘传,以延长羁押时间

答案:

C

36、《呈请拘留报告书》需经()批准,签发《拘留证》。

A、派出所所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答案:

B

37、拘留后,应将犯罪嫌疑人送往()羁押。

A、留置室

B、拘留所

C、收容所

D、看守所

答案:

D

38、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情况紧急时,执行拘留的侦查人员可以少于2人

B、执行拘留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盖章)、捺指印

C、被拘留人拒绝签名(盖章)、捺指印的,侦查人员不必理会

D、执行拘留时,不必出示《拘留证》,只要出示工作证即可

答案:

B

39、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情况紧急时,执行拘留的侦查人员可以少于2人

B、情况紧急时,执行拘留的侦查人员也不得少于2人

C、执行拘留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盖章)、捺指印,被拘留人拒绝签名(盖章)、捺指印的,侦查人员应当在《拘留证》上注明

D、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办理拘留手续时,在将犯罪嫌疑人带至公安机关后立即办理法律手续

答案:

A

40、公安机关拘留人后,通知被拘留人家属或单位的时限是(  )。

A、立即进行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答案:

C

41、发现错拘后,应当(  )将被拘留人释放。

A、立即

B、在12小时

C、在24小时

D、在48小时

答案:

A

42、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一般情况下,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的时间是(  )。

A、3日

B、7日

C、30日

D、37日

答案:

A

43、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是(  )。

A、3日

B、7日

C、30日

D、37日

答案:

C

44、有权作出拘留不予通知的是(  )。

A、侦查人员

B、办案单位负责人

C、公安机关法制部门负责人

D、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答案:

D

45、拘留不予通知的原因应在(  )中注明。

A、《呈请拘留报告书》

B、《拘留证》

C、《讯问笔录》

D、《拘留通知书》

答案:

D

46、关于通知被拘留人家属或单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特殊情形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暂不通知被拘留人家属或单位

B、特殊情形下,公安机关不必履行通知被拘留人家属或单位的义务

C、特殊情形下,侦查人员可以自行作出决定,不通知被拘留人家属或单位

D、无特殊情形,在被拘留后的48小时,公安机关应当通知被拘留人家属或单位

答案:

A

47、对实施下列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一般应予逮捕的是(  )。

A、交通肇事罪

B、侵占罪

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D、暴力犯罪

答案:

D

48、对于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条件,下列提法错误的是(  )。

A、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B、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C、可能判处拘役以上刑罚

D、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答案:

C

49、下列关于逮捕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须同时具备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罚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等条件

B、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须同时具备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等条件

C、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须同时具备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管制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等条件

D、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须同时具备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拘役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等条件

答案:

B

50、下列不属于“有逮捕必要”的情形是(  )。

A、可能自杀或者逃跑的

B、可能继续实施犯罪行为、危害社会的

C、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D、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于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答案:

D

51、对被逮捕的人,必须在逮捕后的()小时进行讯问。

A、12

B、24

C、36

D、48

答案:

B

52、法律对执行逮捕的侦查人员的人数要()。

A、少于2人

B、必须是2人

C、必须多于2人

D、不得少于2人

答案:

D

53、法律规定,逮捕由()批准。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政法委

答案:

B

54、不得取保候审的对象是(   )。

A、犯罪集团的主犯

B、犯罪集团的从犯

C、交通肇事犯

D、侵占罪犯

答案:

A

5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取保候审

B、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已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取保候审

C、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已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取保候审

D、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取保候审

答案:

D

56、可以适用取保候审的对象是(  )。

A、应当逮捕,患有一般疾病的犯罪嫌疑人

B、已被拘留,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

C、应当逮捕的,哺乳自己已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D、已被逮捕,患有严重疾病,但有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

答案:

B

57、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且无社会危险性,可以取保候审

B、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是正在怀孕的妇女,且无社会危险性,可以取保候审

C、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是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且无社会危险性,可以取保候审

D、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是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且无社会危险性,可以取保候审

答案:

C

5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能同时并用

B、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不能同时并用

C、有保证人保证的,可以缴纳少量保证金

D、没有保证人保证的,不得取保候审

答案:

B

59、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D)

A、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可以采用保证人保证

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可以采用保证金保证

C、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要么采用保证金担保,要么采用保证人担保,不能同时并用

D、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必须同时采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答案:

D

60、有权适用取保候审的机关是(  )。

A、只能是公安机关

B、只能是人民检察院

C、只能是人民法院

D、公检法三机关均可

答案:

D

6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取保候审只能由公安机关适用

B、取保候审只能采取保证人保证

C、取保候审必须同时采取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D、公、检、法三机关都可以适用取保候审

答案:

D

62、不符合监视居住的情形是()。

A、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B、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C、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已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D、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答案:

C

6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监视居住

B、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监视居住

C、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已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监视居住

D、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已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监视居住

答案:

B

64、可以适用监视居住的对象是()。

A、应当逮捕,但患有一般疾病的犯罪嫌疑人

B、已被拘留,但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

C、应当逮捕的,但哺乳自己已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D、已被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且有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

答案:

B

66、公安机关依法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者提请批准逮捕的许可机关是(  )。

()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B、县级以上人民检察院

C、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主席团

D、该代表所属的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常委会

答案:

D

67、对政协委员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报给(  )。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B、县级以上人民检察院

C、该委员所属的政协组织

D、全国政协委员

答案:

C

68、对(  )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者提请批准逮捕的,应当书面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

A、乡、民族乡、镇

B、县

C、市

D、省

答案:

B

69、对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采取拘传的决定权在(  )。

A、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B、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常委会

C、乡镇人民政府

D、公安机关

答案:

D

71、我国法律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是以()后开始来计算的。

A、犯罪嫌疑人被拘传

B、犯罪嫌疑人被拘留

C、犯罪嫌疑人被逮捕

D、犯罪嫌疑人被拘捕

答案:

C

74、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需要重新计算羁押期限的,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的时限是()。

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答案:

B

75、我国法律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是以()后开始来计算的。

A、犯罪嫌疑人被拘传

B、犯罪嫌疑人被拘留

C、犯罪嫌疑人被逮捕

D、犯罪嫌疑人被拘捕

答案:

C

76、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

B、案情复杂,2个月侦查羁押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

C、对于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

D、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5日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答案:

B

7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对犯罪嫌疑人拘留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

B、案情复杂,2个月侦查羁押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

C、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

D、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

答案:

D

82、不符合监视居住的情形是()。

A、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B、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C、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已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D、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答案:

C

8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监视居住

B、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已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监视居住

C、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监视居住

D、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已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监视居住

答案:

C

84、可以适用监视居住的对象是()。

A、应当逮捕,但患有一般疾病的犯罪嫌疑人

B、已被拘留,但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

C、应当逮捕的,但哺乳自己已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D、已被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且有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

答案:

B

85、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且无社会危险性,可以监视居住

B、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是正在怀孕的妇女,且无社会危险性,可以监视居住

C、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是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且无社会危险性,可以监视居住

D、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是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且无社会危险性,可以监视居住

答案:

D

86、有权适用取保候审的机关是(  )。

A、只能是公安机关

B、只能是人民检察院

C、只能是人民法院

D、公检法三机关均可

答案:

D

87、不得取保候审的对象是(  )。

A、犯罪集团的主犯

B、犯罪集团的从犯

C、交通肇事犯

D、侵占罪犯

答案:

A

88、对被逮捕的人,必须在逮捕后的()小时进行讯问。

A、12

B、24

C、36

D、48

答案:

B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