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有趣的磁现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4504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 有趣的磁现象.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 有趣的磁现象.docx

9有趣的磁现象

9有趣的磁现象

 

教学目的:

1.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

2.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3.知道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重点难点

磁铁的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

里面是不是有磁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有趣的磁现象》(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磁铁能吸起什么?

实验得出:

磁铁能吸引铁及由铁制成的物体。

(二)磁铁哪个部分磁性最强?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

磁铁的两端有很强的吸力,这里的磁性最强。

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这是因为“北”的英文单词是“North”,“南”是“South”,所以国际上通行磁铁指北的一极标字母N,指南的一极标字母S。

(三)两块磁铁的探究

磁铁能吸引一些东西,那么在两块磁铁互相靠近会有什么现象呢?

把磁铁吊在绳子上,用一块磁铁的N极对着另一块磁铁的S极,然后让它们慢慢接近,突然它们吸到了一起;让两块磁铁的S极互相接近,这时磁铁产生排斥而扭向两旁;再将两块磁铁的N极互相接近,这时磁铁也产生排斥而扭向两旁。

通过观察可发现:

相同的两个磁极(如S-S,N-N)靠近时会互相排斥;不同的两个磁极(如S-N,N-S)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小结:

磁铁同性极互相排斥、异性极互相吸引。

 

(四)擦窗器的结构

出示实物(擦窗器,并演示使用方法)。

分析擦窗器用到了磁铁的哪些特性?

里面可能有几块磁铁?

(五)隔物吸铁的探究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隔着什么物体吸铁,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

磁铁隔着较薄的物体能吸铁。

(六)研究磁力的大小

 

磁力的大小相同吗?

磁铁可以隔着多厚的纸(或木板、布块……)吸铁?

想一想为什么再厚些就吸不住了呢?

小结:

磁力有大有小,磁力的大小是不会改变的。

(七)哪里应用了磁?

 

哪里利用了磁?

磁的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很广泛,如电冰箱门封、磁性跳棋、塑料笔盒的盒盖、箱包的磁吸锁、铁皮黑板上压图片的小磁铁、打靶玩具中的磁性飞镖、门后防风磁吸、冰箱磁铁装饰、皮包或钱包上的磁铁扣、扬声器里的磁铁、磁性擦窗器、磁性胸针等。

(八)磁铁游戏

出示课本图片。

你能仿照波波的设计,也设计一个利用磁铁的游戏用具吗?

你的磁铁游戏是怎样玩的呢?

你用了哪些材料、怎样制作?

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些材料制作呢?

学生分组设计并讨论设计的合理性。

把你的设计填写在p57面的“我的设计”里。

10指南针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

2.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作简易指南针。

3.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重点难点

 

制作简易指南针。

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讲述彬彬他们郊游的故事。

为什么指南针能告诉我们方向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指南针》(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小磁船的探究

 

教师做“小磁船”的演示,得出:

磁铁能指示方向;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制成的。

 

把你的结论填写在p59面的“我的结论”里。

(二)制作指南针

除了书上介绍的制作方法外另外介绍以下两种制作方法:

(1)浮力支承式指南针

制作方法:

用永磁铁对两根钢针进行磁化。

把一小块2厘米×2厘米×2厘米的硬泡沫塑料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

底面呈一个正方形(2厘米×2厘米),上一半用刀片切成棱锥状,把磁化好的钢针水平地穿在棱锥上。

③在碗里盛满水,然后把做好的装置放在水面上。

钢针和硬泡沫塑料就能在水面上自由转动,当它静止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

泡沫塑料块可以用塑料瓶盖或软木塞代替。

也可用玉米秆的芯制作。

(2)悬挂式指南针

制作方法:

把两根磁化好的钢针平行穿在黄豆大小的硬泡沫塑料块上。

②在塑料块上穿一根细线,悬挂在圆珠笔芯的一端。

圆珠笔芯的另一端用对折的小纸片夹紧,纸片插在竖立的书的装订线一侧,紧贴装订线,作为支架。

使塑料块连同钢针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钢针在静止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

11神奇的电磁铁

 

教学目的:

1.知道电能产生磁。

2.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

3.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4.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5.学会制作电磁铁。

重点

知道电能产生磁。

难点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

铁钉、漆包线、大头针、电池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电磁起重机图片。

看了这张图片后,你想到了什么?

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神奇的电磁铁》(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吸铁?

出示图片(电磁起重机的内部装置),

观察电磁起重机的吸盘结构

能不能利用电池、导线、铁钉这些材料做个模拟电磁起重机呢?

学生分组制作电磁起重机,并尝试用它吸起铁制的大头针。

知道电磁起重机通电产生磁性,所以可以吸铁。

(二)电磁铁与磁铁

出示磁铁和电磁铁。

电磁铁与磁铁一样,都能吸引铁。

电磁铁是否也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

设计一个实验,研究电磁铁是否也有磁极。

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并将发现填写在课本的实验记录表里。

小结:

像磁铁一样,电磁铁也具有磁极。

(三)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

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有多大?

出示电磁铁、一盒回形针。

观察电磁铁能吸起多少回形针。

如果要增加电磁铁的磁性,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

尝试增加线圈匝数来增强磁性。

尝试增强电流的方法增强磁性。

尝试同时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来增强磁性。

小结:

电磁铁的磁性可以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增强电流、同时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三种方法来增强。

三、总结:

今天,电磁铁已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像各种家用电器、各种车船、飞机、飞船、火箭、人造卫星等等,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它了。

  

 

    

第四单元

各种各样的能量

 

12能量及其形式

 

教学目的:

1.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2.知道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重点:

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难点:

知道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很多美丽的小村庄里有着各种大大小小的水车,大家知道水车为什么会转动吗?

不流动的湖水也能够让水车转动起来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二课《能量及其形式》(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是什么使下图中的物体动起来的?

四幅图分别为自行车、太阳能汽车、电气化火车和风车。

骑车的人利用双脚蹬动自行车踏板提供能量使自行车运动起来;

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的能量转化成电能后,使车里的马达运转起来,使车向前进;

电车利用电能让车动起来;风车叶片的转动是由于风的能量驱动的。

通过充分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是能量使物体动起来的。

(二)让小车动起来

可以有多种方法使小车动起来:

1)

利用帆架在车上,使车可以利用风能使小车动起来;

2)

把气球吹胀,放在车尾,然后把气球放气,气球吹出的气流形成的反冲的能量使小车向前运动;

3)

用钉子把橡皮筋固定在桌子上,另一头固定在车上,牵动小车,把橡皮筋拉长,放开手,橡皮筋的弹力(储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会使小车前进;

4)

把橡皮筋的一头固定在车上,另一头卷在车的车轴上,橡皮筋的弹力(储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也会使小车前进。

(三)在下面的这些现象中,存在着哪些形式的能量?

在一些常见的现象中,是存在着不同的能量形式的。

例如有:

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潮汐能等。

除了以上的能量形式外,其他形式的能量还有:

风能、机械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等。

(四)能量普遍存在,假如缺少某种能量,世界会怎样呢?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个城市如果电能供应不足,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工厂要停工,商店要关门;我们的家里就不能开灯,家用电器(电风扇、空调机、电冰箱、电视机、音响等)就不能使用;大楼由于没有电,电梯不能运行,蓄水池不能抽水而蓄水,电话没有电流……可以说,没有了电,城市的生活就会被破坏了。

三总结:

各种各样的能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了。

13能量的转换

 

教学目的:

1.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知道水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

重点难点

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引导页的图片。

他们在参观什么地方?

为什么水冲下来就会产生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三课《能量的转换》(板书课题)。

二、新课

出示水电站的课本图,观察水电站的内部构造。

发电原理:

水流的能量被传递给涡轮机里的涡轮机叶片,涡轮机叶片的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使发电机转子转动产生电磁感应,从而使发电机发出电。

有了涡轮机和发电机等设备,就能发电了吗?

我们来制造一个水电站的小模型进行研究。

 

(一)让小水轮转起来

制作一个小水轮所需要的材料包括一根轴、一个安装叶片的轮轴和六片叶片。

安装小水轮的步骤如下:

(1)把六片叶片分别插入轮轴中的凹槽中;

(2)把轴穿过轮轴中间的小孔。

这样一个小水轮就做成了。

如何用水流让小水轮转动起来?

可以把做好的小水轮架在水槽上,用一个下部带孔的容器装上水,让水流在一侧的叶片上,小水轮就会转起来了。

水流的能量变成了小水轮转动的能量了。

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

因素主要有三个:

水量、水位落差、水的冲击点。

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

加大水流的高度,加快水流的速度,加大水流的流量、水倒在叶片的边缘等都可以使小水轮转动得更快。

(二)发电的实验

水轮的转动,会带动发电机的转子旋转。

发电机转子转动起来就能产生电吗?

(1)用一条较长的棉线紧紧地缠在小发电机的轴上。

(2)把发电机两端的接线口连接一个灯泡形成一个闭合电路,发电机相当于简单电路里的电池。

(3)固定好发电机整个装置。

首先可以用手先转动一下发电机的轴,看是否能让灯泡亮起来;然后再快速地拉动棉线,使发电机的轴高速转动。

观察灯泡的亮度与用手转动轴时的亮度有什么不同。

这个活动说明,发电机轴的转动是可以使发电机产生电的,并且轴转动的速度越快,发电机产生的电就越多。

结合两个活动,尝试描述水电站将水流具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三)讨论:

水力发电站利用水力来发电,它能把水流具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

下面的发电站,是把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

你知道更多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吗?

 

除了水能可以转换成电能外,还有核能、风能、热能、太阳能等都可以转换成电能。

你还知道更多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吗?

发电的原理实际上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那除了水流的能量、核能、风能、热能和太阳能以外,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形式的能量?

这些能量是否可以转换成电能?

(四)抽水蓄能电站

发电厂发出的电,如果没有被用户用完,那么剩余的电,会到达哪里?

是继续循环利用,还是浪费了?

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就是当发的电超过需要(用电低谷)时,利用多余的电力把处于低地势的下水库的水抽到高地势的上水库里储存起来(把电能转化为势能);待需要增加发电量(用电高峰出现电力不足的情况)的时候,再把上水库的水放出来进行发电(把势能转化为电能)。

(五)讨论:

请说说课本77页的图中从光能开始,最终转换成声能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能量形式的转换?

光能被植物转换成生物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生物能通过果实被孩子(波波)消化后转换成身体内的能源物质(如脂肪)储存起来。

然后,脂肪释放出化学能,转换成物体运动的动能(踏脚踏车),带动发电机。

发电机把动能转换成电能传给电热炉,电热炉把电能转变成热能,热能把水壶里的水烧开,水蒸气冲出水壶的壶嘴,转换成声能发出声音。

三、课外作业;网上学:

太阳能利用的调查 

 

 

 

   第五单元

变化着的地表

14大地的变迁

 

教学目的: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了解化石的作用。

重点难点

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小伙伴们结伴去郊游,他们在哪里发现了什么?

请大家认真观察。

出示贝壳镶嵌在岩石里的照片。

海里的贝壳怎么会出现在山上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四课《大地的变迁》(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探究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高山上的原因

1)

猜想与假设

指导阅读p82图文

把我的猜想和其他同学的猜想填写在课本p82“我的猜想”上。

2)寻找证据

A.在高山上发现的古代海洋生物三叶虫化石。

B.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的一座山(图上的岩层是海底的颗粒沉积物)。

C.在阿尔卑斯山上发现的海洋生物菊石化石。

D.喜马拉雅山的某些山峰每年会长高几厘米。

3)思考与结论

把收集的证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尝试作出合理的解释。

(地壳变化的现象

 

(二)漂移的大陆

指导阅读p84图文

通过对世界地图的观察研究,发现南、北美洲东海岸线和非洲西海岸线形状相似,像拼图一样,可以拼合起来,科学家认为,2.5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连在一起的,以后逐渐分开,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这就是大陆漂移说。

三、总结:

大地的变迁是地壳运动变化的结果。

15大地的震动

 

教学目的:

1.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

2.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

重点难点

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四位主题人物参观地震知识宣传栏。

琪琪对地震威力发出的感叹和彬彬提出的问题:

“地震的危害真大呀”“万一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五课《大地的震动》(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地震有什么危害?

出示大量地震后的图片。

学生在简单了解了地震的成因后,通过资料搜集的手段对地震的危害展开探讨。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地震引发房屋倒塌;

②地震致使公路和铁路扭曲,变形;

③被震裂的大地;

④地震引发的海啸(以印度洋海啸为例)。

(二)假设地震突然发生,我们该怎么办?

指导阅读p88-89

讨论:

下面的这些避险方法中,哪些较合理?

哪些不合理?

为什么?

1)这种避险方法合理。

地震发生时,在无法逃出室外的情况时,躲避到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可避免被室内震落的砖块等砸伤。

2)

这种避险方法合理。

地震发生时,在无法逃出室外的情况时,迅速躲到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家具附近、墙根等。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且在建筑物倒塌时三角空间里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3)这种避险方法不合理。

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逃到空旷平坦的地方,不应跑回大楼里。

4)这种避险方法不合理。

地震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多动脑筋,遇震不慌。

切忌跳楼,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5)这种避险方法合理。

地震发生时,在室外应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和小巷,迅速逃到空旷平坦的地方

(三)设计紧急避险方案

在地震发生时冷静、有序地撤离就能避免或减少地震中由于挤踏而造成伤亡。

以学校为例,要考虑这些问题:

撤离的人数(高年级、低年级的人数……);楼层(高年级、低年级学生所在的位置……);路线的选择(最终的撤离目的地选择;各楼层学生撤离的次序、校园内撤离的次序……);撤离时的注意事项(靠右行走,不能拥挤,不携带书包杂物,尽量带上饮水食物……)等。

三、总结

地震的威力是巨大的,地震是地球能量的一种释放,是无可避免的。

因此学会在地震时的避险方法和知识很重要。

当地震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多动脑筋,遇震不慌就能从地震中顺利脱险。

16火山的喷发

 

教学目的:

1.了解火山喷发的一些现象。

2.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重点难点:

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

一、导入

出示火山喷发前、中、后的大量图片。

火山喷发是怎么样?

给人类造成了什么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六课《火山的喷发》(板书课题)。

二、新课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火山的现象及危害。

(一)火山喷发过程

课本用图片的形式简单介绍了火山喷发的过程。

一般来说,火山喷发的过程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在距离地面以下200千米的地球内部的温度大约有1500℃,这里的岩石处于高热状态,部分熔融形成岩浆。

由于岩浆的温度比周围的岩石高,密度也较小,所以它会向地表上涌,而且在浮升过程中再熔化掉一些岩石。

(2)岩浆沿着隆起造成的裂缝上升。

当岩浆的压力大于火山口的岩石顶盖的压力时,就会随时向外迸发。

这时,会先喷出浓烟,部分熔岩也从缝隙中流出地表。

(3)一旦岩浆找到通达地表的途径(排放口),它就会立刻喷出地表,形成熔岩。

喷发时,炽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突然冒出。

火山喷出的物质主要是气体,但是像渣和灰的大量火山岩和其他固体物质也喷了出来。

这些物质堆积在开口周围,形成一座锥形山头。

“火山口”是火山锥顶部的洼陷,开口处通到地表。

锥形山是火山形成的产物。

讨论:

与同学们交流,谈谈自己对火山现象的感受

(二)火山的利与弊

火山爆发危害强度非常之大。

著名的维苏威火山爆发导致庞贝古城彻底毁灭,是典型的实例。

除此之外,火山喷发还常常伴随或诱发地震、海啸、爆炸、火灾、崩塌等灾害,更加剧了对建筑物、道路、桥梁、农田、森林和城市设施的毁坏程度,从而造成严重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

但是,火山也会给人来带来有益的“礼物”:

火山活动还伴随着丰富的地热,可以形成温泉(课本图中一群猴子在雪地温泉里取暖),可见地热温度之高。

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好处:

由于岩浆在地壳内部不断移动,也会结晶出含铁、铅、锌等的各种金属矿物来;活火山在周期性喷发时,火山灰落到地面,可以使农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印度尼西亚就有这样的例子。

17地表物质的迁移

教学目的:

1.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岩石风化的作用。

2.知道流水具有搬运的作用。

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岩石风化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奇特地貌的图片。

如澳大利亚西部海登城附近的波浪岩、我国云南石林的“阿诗玛像”等。

这些岩石为什么这么奇特?

你还在哪里还看见过这样的奇形怪状的岩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七课《大地的变迁》(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探究岩石碎裂的原因

1)模拟实验

归纳小结:

在自然界中,虽然气温的变化不会像实验中模拟的情景那么剧烈,但长期的日夜温差变化,还是会使岩石逐渐崩裂而发生风化。

(二)观察岩石风化的现象

 

指导阅读p97图文

介绍岩石的风化现象及其原因

物理风化作用(气温的变化、渗入岩缝的水在冬天结冰时体积增大使岩石胀裂)

生物风化作用(植物的根系在岩石的裂缝中生长使岩石破裂)

化学风化等

(三)泥沙怎样“搬家”?

 

模拟流水搬运作用的实验:

1.   用一个倾斜的长木槽,在一端堆放小石块、砂和泥土混合物,形成“小山包”。

2.   利用一个废旧的塑料饮料瓶,在瓶盖扎出数个小孔,让水从小孔中成细线缓慢流出。

3.   缓慢地用流水冲刷“小山包”的“山峰”。

通过实验可证明流水使地表物质发生了迁移,有搬运的作用。

观察

木板上的泥沙在不同位置上留下的物质有何特点。

讨论:

根据上、中、下游的特点,推断这些石头应该出在哪里,说出你的理由。

指导阅读课本p99图片中上、中、下游河段水流的特点:

上游水流湍急,中游水流趋缓,下游水流缓慢。

通过对课本三幅图的观察,让学生根据图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分布在河流上游的通常大些,棱角较分明;越往中下游,体积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没有棱角,最后会形成圆滑的卵石。

岩石风化初期,体积一般较大,且有棱有角,极不规则。

而在水流的冲刷摩擦下,它们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从形状、大小的情况,可判断课本三幅图分别表示下游河段、中游河段和上游河段的石头。

(拓展)石笋的形成

溶洞里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都是石灰岩沉积物形成的。

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钟乳石是当渗流水流入溶洞洞顶后,因温度、压力的变化,二氧化碳逸去,水中的碳酸钙过饱和沉淀而形成小突起附在洞顶,以后逐渐向下增长,具有同心圆状结构,形如钟乳而得名;溶洞溶顶下滴的含碳酸钙的渗流水,在洞底发生溅击作用,一些水分蒸发掉,二氧化碳逸去,碳酸钙发生沉淀,形成由洞底自下而上生长的石笋;石笋常常由钟乳石滴下的水形成,有时候两者相接,成为从洞底到洞顶的被水冲下来的圆滑小石头体积稍大、较圆滑的石头棱角分明、高低不平的大石块一个完整石柱。

三、总结:

如果说火山、地震等是大自然对地形地貌的大刀阔斧,那么本课所述说的力量则是大自然对地形地貌的精雕细琢。

地表在不断变化,大自然的力量是难以想像的。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在奇特的地形面前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作业

网上学:

不断“长大”的岛屿 

    

18网络课程

——探究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教学目的:

1.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2.借助网络这种开放性平台,帮助学生学会搜集人类对地表影响的证据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互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的交互特点和跨地域性和即时性的特性,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就同一主题进行探究。

重点难点:

搜集资料、整理与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近几千年以来,人们开荒拓地、修路移山、填海造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地球上建起了人类的家园。

今天,我们就通过网络课堂来探究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二、新课

指导阅读p102图文

人类很多方面的活动都会对地表变化发生影响,我们要探究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就要选定一个主题,如“填海造地”,然后“搜集资料”,再“整理与思考”,最后是“表达与交流”。

现在,我们就选定一个主题:

如“填海造地”

1)填海造地

2)搜集资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国家收紧土地“闸门”的情况下,一些沿海地区把寻找土地的目光瞄向了大海,“填海造地”之风日甚。

75年间胶州湾缩小35%

在今年青岛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一份关于保护胶州湾的议案在青岛引起强烈反响。

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调查,在短短75年的时间里,胶州湾的面积缩小了35%,1928年,胶州湾的海域面积为535平方公里,而目前,胶州湾的总海域面积仅为367平方公里。

 

据专家分析,围填海是胶州湾缩小的主要原因。

我国著名海洋工程动力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侯国本认为,人为的、无度的围填海工程是胶州湾缩小的决定性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2年以来,青岛市各级政府在胶州湾内就审批了近20个用海项目,填海面积达16平方公里。

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附近较大的填海工程就有两处,围海面积分别达到了4000亩和1500亩。

这使得原先的一些海中孤岛因填海造地成为了陆连岛。

 

在我国南部北部湾,目前国内大企业争先恐后在北部湾抢滩,兴建重化能源项目。

这些大项目普遍采取“前港后厂(库)”的模式,填海造地解决用地问题。

据湛江市环保局局长李丕学介绍,因为填海造地没有征地拆迁、补偿等“麻烦”,一些沿海城市招商引资时越来越多地把用地盯在填海上,但目前填海实际是填港,为了某个项目把港湾填掉,大大降低了港口资源的利用价值。

而国外许多城市,更普遍的是挖港,很少有填港的。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海域处处长辛荣民介绍,由于国家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制度,陆地发展空间受限,一些地方把眼光盯向海洋,填海造出的地都是紧邻大海的好地段,比较值钱,近些年,在我国沿海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