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4665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docx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

Therightdecisioncomesfromthewisdomofeveryone.(页眉可删)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1、3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号的含义。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

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

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

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

“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

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

”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_1=54表示什么?

(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

(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

(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_4=5(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_1=5和1_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活动评价: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

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式。

  活动反思:

  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来说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而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

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

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

  一、导入凸显分与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

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

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

  二、从算理中教学。

  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

(小丑左手拿着3个气球,右手拿着1个气球)。

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

一共有几个气球?

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

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

31=4。

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

我采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

算式“31=4”中“3”、“1”、“4”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31=4”意义精简为“3和1合起来是4”。

  三、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同层次的练习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学生的能力。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学生能够自己看着图说出算式的意思。

  摆一摆、填一填。

学生看着梨图,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然后填空。

将摆、写结合,将动作和语言相连接,同时,又是对数形的结合。

  直接写出得数,比较“21=3”和“12=3”之间的规律:

加号前后交换位置的得数不变,再通过找到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给学生空间拓展能力。

  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来表示算式的意思,学生很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图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解答。

  送信连一连。

将连线题和有序的排一排结合在一起,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

这部分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上黑板排序、说一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数学思想。

  四、总结突出算理。

  本节课的总结关键就突出“”的含义——合起来。

在课的最后再回到导入的铺垫,用分与合的知识解决加法计算。

  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

我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调;在送信环节,学生一开始出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学生能够根据分与合的联系出现两组算式,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对比过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教师自主将这一环节延后出现;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小百科:

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号、“=”号,会正确认读;学习列加法算式;在情景中让幼儿初步理解5以内加法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的观察、理解、分析、判断能力。

  3、在情境中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信心。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

实物3个、教具梨5个、“+”号、“=”号的图卡、1~5数字卡片、信箱4个。

  幼儿人手一个信封,信封里面有5以内的加法算式卡片、铅笔、答题卡等。

  分组活动材料:

集合图、分合式、情境图若干张。

  2、材料配套:

教育挂图《领域活动x科学x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幼儿操作材料《科学x0~10数字卡/运算符号》。

  3、知识经验准备:

掌握5的组成。

  活动过程:

  1、玩猜谜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我准备了一个小摸箱,告诉幼儿里面装有花片,双手伸进去摸后,告诉幼儿摸到花片的总数和左手的花片数,让幼儿猜右手的花片数,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5的分合式。

  2、教师用实物口述应用题,引导幼儿理解5以内数的加法含义。

  

(1)提问:

老师先买了2盒彩色笔,又买了1盒彩色笔,老师一共买了几盒彩色笔?

  小结:

2盒彩色笔加上1盒彩色笔,一共有3盒彩色笔。

(教师边说边列出“2+1=3”的算式。

  

(2)告诉幼儿:

“+”叫“加号”,读作“加上”。

“+”表示把东西合并起来,东西变多了。

“=”叫“等号”,读作“等于”,“=”是表示左边的两个数加起来是右边的这个数。

  (3)引导幼儿正确地读算式“2+1=3”。

  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口述应用题列式计算。

  

(1)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口述应用题,如:

红盘子里有2个梨,黄盘子里有3个梨,两个盘子里一共有几个梨?

  

(2)幼儿根据教师口述的应用题列出式子并运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式情况。

  (3)交流分享:

说一说你列的式子。

两个盘子里一共有几个梨?

  4、出示教育挂图《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列式计算。

  

(1)引导语:

图上有什么?

先请一个小朋友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再请另一个小朋友到黑板上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

  

(2)每个幼儿根据教育挂图中花的特点,用数字卡列出加法式子并运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出情况。

  (3)交流分享:

请说一说你列的式子。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你怎么知道用加法算?

  5、课间操。

边拍手边读儿歌边跳舞。

  “1加1等于2,2个小朋友在唱歌,1加2等于3,3个小朋友做游戏,1加3等于4,4个小朋友写大字,1加4等于5,5个小朋友敲锣鼓。

  6、幼儿分组活动,巩固5以内数的加法知识。

  

(1)介绍分组材料。

  情景图:

根据情景图的图意列加法式子并计算。

  集合图:

根据集合图的图意列加法式子并计算。

  分合式:

根据分合式列加法式子并计算。

  

(2)幼儿操作练习,教师观察幼儿列式及运算情况。

  (3)分享交流幼儿练习情况。

  7、数学游戏活动。

  我出示了信箱五只,上面分别插有数字1—5的卡片,放在幼儿前面的桌子上,每组的桌子上有一只小筐,内装有信。

每人一封,并写好幼儿的名字。

我说:

“小朋友们,今天,陈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写了一封信,小朋友快来看看,信上写的是什么?

”请每位幼儿从自己的一组中拿出自己名字的信,信里有一道式题,得数是几就投入几号信箱。

(整节活动结束后由老师检验。

  8、引导幼儿对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

  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巩固所学的知识。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在数学区投放分组活动的材料,供幼儿练习。

  2、家园共育:

请幼儿在家里根据家里的物品编加法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3

  活动目标:

  学习看自己与同伴所出的物品列算式,进一步认识理解加、减、等号的含义。

  在活动中,体验共同游戏的愉快,增强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教具:

5个贴绒苹果,1——5数、加、等号各一个。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交待分苹果游戏的名称规及玩法。

  出示贴绒苹果,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和小朋友手上各有几个苹果?

(5个)今天老师和小朋友来玩一个出苹果的游戏。

  师生示范游戏玩法。

  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含义。

  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式表示这个游戏。

  比较两道算式:

“这两道算式一样吗?

”“为什么两个人做同一件事,而算式不一样呢?

  小组活动。

  玩雪片,并用算式记录。

  活动。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共同游戏成功的喜悦。

  教后感:

通过这节颗学习看自己与同伴所出的物品列算式,进一步认识理解加、减、等号的含义。

  教后感:

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加法。

在活动中,体验共同游戏的愉快,增强合作意识。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特征自主探索5的加法,并列出5的加法算式。

  2.初步理解加法中两个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3.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5的加法式卡、5的加法图。

  2.苹果(5的加法图)、梨子(一道5的加法算式)、橘子(算式填写完整)

  活动过程:

  1.以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

“秋天到了,很多动物约好一起去秋游,也邀请我们一起去呢。

  2.拍手游戏:

复习5的组成

  小动物们可开心啦!

邀请我们一起玩“5的拍手游戏”。

  师:

“我拍1”幼儿:

我拍4,师幼:

我们一起拍拍手。

  3.来了几只动物。

(幼儿看图自主探索学习5的加法)

  

(1)集体探索5的第一组加法

  教师:

很多小动物都来了,我们看谁来了?

(出示1只小兔)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呢?

(又出示4只兔子)你能用三句话说清图片的意思吗?

谁会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呢?

1、4、5各表示什么?

  

(2)幼儿自主探索5的加法

  ①教师:

还有哪些动物来了呢?

请你从篮子里拿一张图片,先学会用3句话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图片的下面列上算式。

  ②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③个别幼儿进行交流。

(先用3句话说清图意,再列出算式)

  4.探索加法中两个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1)教师把幼儿探索出的算式题贴在黑板上,读一读。

  

(2)为了让大家看清楚些,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分分类。

(把相同数字的算式贴在一起。

  (3)请幼儿观察2组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加法中加号前后两个数可以互换的规律。

  5.游戏摘果子:

复习巩固

  教师:

小动物们来到了果园,摘了很多果子,但是一定要把果子上的题做对了,水果才能带回家。

  苹果:

看图编题,列算式。

  梨子:

写朋友题。

  橘子:

算式填写完整。

  

(1)幼儿任选一种水果进行操作。

  

(2)评价操作情况。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5

  设计背景

  本内容为学前班第一学期教学内容,是在幼儿掌握5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幼儿年龄特征,为了让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设计了本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使幼儿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

  2、在幼儿生动活泼的情景和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

得数是5的加法。

  2、难点:

根据数的组成学习加法。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孙悟空图片、实物(1朵白色的花,4朵粉红色的花,一棵贴有数字4的树,一棵贴有数字5的树);背景图(苹果树上2个黄色的苹果,3个红色的苹果,河里3条大鱼,2条小鱼);写有得数是5的加法算式的树叶、火车头头饰;贴有车厢号码的火车车厢挂饰、每个幼儿一张写有加法算式的火车票;1—5数字卡,“+”卡、“=”卡。

  学具准备

  每个幼儿5个桃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准备

  1、幼儿边唱边跳歌曲《小青蛙找家》入座

  2、复习:

(小游戏)

  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5的组成,现在我们做个“凑数”小游戏好吗?

  幼儿:

好。

  师:

举起你的小小手,我出“1”。

(打一的手势),你出几?

  幼儿:

你出“1”,我出“4”。

(打四的手势)

  合:

1和4合起来就是5。

  ……

  二、创设情景,探求新知

  1、活动一:

孙悟空送仙桃,小朋友操作活动。

  师:

《西游记》小朋友都喜欢看,对吗?

那你们最喜欢谁呀?

  幼儿:

孙悟空、猪八戒……

  师:

瞧,谁来了?

(出示孙悟空图片)

  幼儿:

孙悟空

  师:

孙悟空来到学前2班,你们高不高兴呀?

你们看他手里拿的什么呀?

(桃子),孙悟空从花果山上带来了许多仙桃,他要送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请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的桌上都摆了5个仙桃,孙悟空要考一考小朋友,请小朋友摆一摆,5个桃子有几种分法?

看哪个小朋友分法最多?

  (幼儿操作,师巡视)

  师:

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告诉孙悟空,他是怎样分的?

  幼儿:

5个桃子可以分成1个桃子和4个桃子……

  师:

(小结)5可以分成1和4,1和4和起来就是5……

  2、活动二:

孙悟空变戏法

  师:

孙悟空说小朋友真聪明!

他要和我们小朋友来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本领大?

我们知道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你们看,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说变,变出了一束花(一朵白色的花,四朵粉红色的花)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手里有几朵白色的花?

几多粉红色的花?

一共有几朵花?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请说出算式。

  (幼儿回答,教师将算式贴到黑板上)

  师:

我们知道加法有一个交换律,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师用手势交换1朵花和4朵花的位置)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

  孙悟空说小朋友太棒了,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我再拔一根毫毛,考考小朋友,他变出一棵苹果树(揭开背景图苹果树部分:

2个黄苹果,3个红苹果),教法同上。

  孙悟空说我变了两次戏法都没难倒小朋友,我还可以变,孙悟空又一次拔出了一根毫毛,变出了鱼(揭开背景图河部分:

3条大鱼,2条小鱼)让幼儿观察,自己编题、列算式,然后叫两名幼儿说结果:

一个提问题,一个说算式,老师和其余幼儿进行评价。

  3、活动三:

帮树叶宝宝找树妈妈

  师:

花果山上的树叶怎么飘到这里来了,原来树叶宝宝和树妈妈走散了,叶宝宝一定很害怕,小朋友想想办法,帮帮叶宝宝,好吗?

我们看看叶宝宝身上有什么?

原来有电话号码,就是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得数就能帮叶宝宝找到妈妈了。

  (幼儿操作,将树叶挂在相应号数的树上)然后请两名幼儿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三、游戏:

开火车

  师:

是谁打电话来了?

哦,悟空来电话,邀请我们到水帘洞去玩,你们高不高兴?

我们坐火车去好吗?

老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火车票,幼儿算出自己的车厢号码,然后上与得数相同的车厢,有秩序地排在戴头饰小朋友的后面。

(算错的不能上车),在开火车的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出教室。

  教学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

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6

  活动目标:

  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理解“一共”的含义。

  学习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能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教具:

三幅实物图,贴绒数字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三幅图。

  A:

黑板上有几幅图?

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每幅图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3幅图用三句话讲。

请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B:

第三幅图小朋友为什么要说“一共有三只猫”,“一共”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这里是谁和谁合在一起“一共”呢?

  学习书写算式。

  A:

“谁会用一道算式记下这件事?

幼儿说教师记录。

  B:

“谁能说出这道算式是怎样表示这件事的?

”我们一起把这道算式读一遍。

  C:

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这道算式的数字写在什么格子里?

符号呢?

  小组活动看三幅图记加法算式(数学画册)教后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并且理解“一共”的含义。

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7

  活动目标:

  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能分别用三句话讲述出一幅图的图意,注意用词正确。

  活动准备:

  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图一。

  “这是什么地方?

有谁?

”“哪位小朋友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将图上的事说清楚。

”(山坡上有两只乌龟)教师移动磁性乌龟:

“这件事还有谁也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说清楚。

”(又爬来了一只乌龟)请小朋友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教师指图:

“最后一句话应该怎么说呢?

谁会用三句话把图上的事说清楚:

幼儿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列算式理解其含义。

  “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图上的表情?

  “这道算式什么意思?

我们一起说说看。

  “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小组活动第一组:

玩玩讲讲水果列算式。

  第二组:

玩玩讲讲动物列算式。

  教后感:

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加法。

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出结果,尝试到了成功了,所以记得很牢。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8

  

(一)活动目标:

  认识加号"+"和等号"=",学习列加法算式。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

实物玩具娃娃3个,梨子图片5张,"+""="的图卡、1-5数字卡。

  

(2)幼儿每人每人一份写有分合式的灯笼、2-10的数字挂钩。

  (3)分组活动材料:

  情景图若干、集合图若干、分合图若干、写有2-5数字的刺猬、写有5以内加法算式的果子卡片若干。

  材料配套:

教育挂图、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1.玩游戏"挂灯笼",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师:

小朋友们先看自己手中灯笼上的分合式,算出答案,然后挂在相应的数字持钩上,比比谁挂得又对又快。

  2.教师用实物口述应用题,引导幼儿理解5以内数的加法含义。

  

(1)师:

老师先买了2个玩具娃娃,又买了1个玩具娃娃,老师一共买了几个玩具娃娃?

  

(2)小结:

2个玩具娃娃加上1个玩具娃娃,一共有3个玩具娃娃。

教师边说边列出算式。

  告诉幼儿:

"+"叫"加号",表示把东西合并起来,东西变多了。

"="叫等于,表示左边的两个数加起来是右边的这个数。

  (3)引导幼儿正确地读算式"2+1=3"。

  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口述应用题列算式计算。

  

(1)教师边演示图片边口述应用题。

  

(2)幼儿根据教师口述的应用题列出式子并运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式情况。

  (3)交流分享:

说一说你列的式子。

  4.出示教育挂图《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列式计算。

  

(1)师:

图上有什么?

先请一个小朋友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再请另一个小朋友到黑板上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

  

(2)每个幼儿根据图中特点,用数字卡列出加法式子并运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式情况。

  5.幼儿分组活动,巩固5以内数的加法知识。

  情境图:

根据情景图的图意列加法式子并计算。

  集合图:

根据集合图的图意列加法式子并计算。

  分合式:

根据分合式列加法式子并计算。

  送果子:

根据果子卡片上的算式计算出得数后把果子贴在相应号码的刺猬身上。

  幼儿操作后分享交流。

  (四)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数学区投放分组活动的材料,供幼儿练习。

  家园共育:

请幼儿在家里根据家里的物品编加法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大班数学《5的加法》教案9

  教学目标:

  1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让幼儿学会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游戏中理解交换+两边的数得数不变:

  4、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

头饰、卡片,活动重点:

得数5的加法活动难点:

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复习5的组成)

  师:

动物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

不过我们要保密码解开才能去,5可以分解成2和几呢?

生:

3密码正确,请进吧。

  二、情境感知————做客:

看图学习5的加法。

  师:

小朋友们动物王国到了,我们一起去小动物家看看吧,小心别被动物咬着,看图算5以内的加法,算对动物送礼物给小朋友,算错动物要把小朋友扣住了。

速度快的可以多去几个小动物家。

把你的答案记清出点。

  总结:

  师:

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

(用4句话表达4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

(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师: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

总结:

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5,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4道算式就是5的加法算式。

  师:

像1+4=5,4+1=5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4=5马上就想到4+1=5,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3=5就会想到什么呢?

看到…

  三,巩固加深:

  好了,小动物们都夸我们很聪明,我们手里都有动物送给我们的玩具票票,出示价格。

你手里有5元,你能买那两样玩具,你会买什么,为什么?

还可以买那两样?

  幼儿操作

  总结:

  师:

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师:

如果5元买三样呢?

  四、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