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4802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docx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受到的重力接近于

A.5N

B.50N

C.500N

D.5000N

2.用手捏着一支粉笔静止于空中,现将手松开,假设在手松开的同时,粉笔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  )

A.粉笔将静止于原来位置B.粉笔将加速落向地面

C.粉笔将匀速落向地面D.粉笔将减速落向地面

3.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中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茶壶

B.锅炉水位计

C.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

D.乳牛自动喂水器

5.如图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两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0mm。

下列情况(试管口始终没离开水银面)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小的是

A.稍稍提高玻璃管

B.使玻璃管倾斜

C.往水银槽中添加水银

D.将实验装置转移到高山上进行实验

6.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

7.下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钢丝钳B.

起子

C.

羊角锤D.

镊子

8.小朋友们喜欢滑滑梯,如图所示,当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的动能减小

B.他的重力势能减小

C.他的机械能守恒

D.他受到的重力不做功

二、多选题

9.水平台上放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正方体物块M、N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液面刚好相平,则(  )

A.M受到的浮力小于N受到的浮力

B.M的密度大于N的密度

C.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D.若将M、N同时放入甲液体中静止时,M、N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

10.质量为2kg的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A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始终保持水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9N,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及绳重,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

B.拉力的功率为1.2W

C.2s内克服地面对物体摩擦力做功3.6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三、填空题

11.打篮球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人们在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撞到篮板会反弹回来,这是因为物体间_________,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12.如图所示,是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它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的原理;此时说明桌面______(选填“左”或“右”)面较高.

13.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甲液体的密度_____乙液体的密度;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_____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_____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N。

15.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填“上浮”或“下沉”),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_N。

16.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200N的木箱沿水平地面运动5m,则在此过程中,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__J,重力对木箱做的功是__J。

17.如图所示,物体G和固定于墙壁上的弹簧相连,物体与地面间是光滑的,开始时物体处于B处,弹簧恰好自由伸长,用力将其拉至C处,松手后,物体在A、C间往复运动则物体G由A到B过程中,物体G的动能______,弹簧的弹性势能______,整个装置机械能的总量______(均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少”)。

18.如图,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N,物块的密度为__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9.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

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1200N的重物提高1m。

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______;若实际用力为50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推重物时,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四、作图题

20.如图所示,一个足球正在水平球场上向右滚动,作出足球此时的受力示意图。

21.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夹子,使用时O为支点,A为动力作用点,F2为弹性钢圈对夹子的阻力,请在答卷纸上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并作出阻力臂l2.

五、简答题

22.跑步过程中,小明踩到了松开了的鞋带,摔了一跤。

小强连忙扶起了小明,并且对他说:

“跑步前,一定要用力系紧鞋带,这样鞋带就不易松开了。

(1)为什么小明会摔倒?

(2)小强的话里包含了什么物理知识?

六、计算题

2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1.5×10﹣2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40cm,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4N。

(g=10N/kg)求:

(1)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2)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

(3)物块所受的重力;

(4)细线剪断后,物块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24.一个边长为20cm,质量为20kg的正方体石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石块在10s内匀速提升5m,工人施加的动力F为125N.求:

(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

(1)石块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滑轮组对石块做了多少功?

(3)人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七、实验题

25.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同一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_____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____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可知:

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做_____.

(3)实验后分析得出:

如果让同一个小车在三种表面上运动的距离相等,_____表面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最少,_____表面上的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前的位置最高.

2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____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此位置平衡。

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______。

27.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实验中,小明选取了如下实验器材:

长木板、木块、砝码、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

(1)在此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

(2)开始拉木块时,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然静止,木块所受的摩擦力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N.

(4)在木块上放上一个砝码,然后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5)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还可探究下列哪个实验_____

A.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8.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_____的变化,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内凹/外凸);

(2)通过比较C、D两个图,可得到结论:

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_____两个图,可得到结论: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到结论:

_____.

2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____.

(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_____cm,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为_____N

30.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

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参考答案

1.C

【分析】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物体的质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再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求出重力G;选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详解】

初中生体重大约为50kg,受到的重力约为: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A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因为粉笔原来是静止的,而松开手的同时,一切外力又同时消失,所以粉笔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选项A正确,故选A。

3.C

【解析】

分析:

(1)通过判断运动员相对滑雪板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判断运动员的运动还是静止.

(2)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3)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解答:

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静止的.故A错误;

B、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故B错误;

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等值、反向、共线、不同体不是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关键是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4.C

【详解】

ABD、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都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即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C、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的上端只有一侧是开口的,另一侧是封闭的,没有与外界大气连通,不符合连通器的特点,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符合题意.

5.D

【详解】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不变,稍稍提升玻璃管、使玻璃管倾斜、以及往水银槽中加水银都不能影响到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但将实验装置转移到高山上进行的时候,高度增加了,大气压减小了,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也减小。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由题知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身高160cm的运动员举起杠铃的重力相同,

身高170cm的运动员比身高160cm的运动员将杠铃举得高,

根据W=Gh可知,W1>W2;

因为两运动员举起杠铃的时间相同,

根据P=

可知,P1>P2.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公式、功率的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分析出高个运动员举起的高度大是本题的突破口.

7.D

【详解】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四幅图中只有镊子的动力臂是小于阻力臂的,故应选D.

8.B

【详解】

A.小朋友玩滑梯游戏时,当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小朋友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故A错误;

B.小朋友玩滑梯游戏时,当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下滑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B正确;

C.下滑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

D.该过程中,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同时其竖直向下运动了一段距离,所以重力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B。

9.BCD

【详解】

A.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都等于本身的重力,由于两个物块的质量相等,所以重力相等,故两个物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是相等的,故A错误;

B.当质量相等时,体积与密度成以比,由于物块M的体积较小,所以其密度较大,故B正确;

C.M在甲中漂浮,说明甲液体的密度大于M的密度,N在乙中悬浮,说明液体乙的密度等于N的密度,所以可得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由于两液面是相平的,底部所处的深度相同,故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故C正确;

D.由于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两物块的密度,所以两物块在甲液体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物块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浮力,由于两物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M、N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故D正确。

故选BCD。

10.ABD

【分析】

(1)由图知,使用的是动滑轮,n=2,拉力端移动的速度等于物体移动速度的2倍;

(4)利用

求拉力的功率;

(3)F做的功可由F与S的乘积:

求得;

(4)求出克服摩擦做的功(有用功),以及总功,利用效率公式求该装置的效率.

【详解】

A、由图知,使用的是动滑轮,则n=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故A正确;

B、拉力的功率:

,故B正确;

C、2s内物体通过的距离

;则克服地面对物体摩擦力做功:

;故C错误;

D、由C可知

,物体通过的距离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拉力做的总功:

;机械效率:

,故D正确.

故选ABD.

1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状态

【解析】

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撞到篮板上,对篮板有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篮板对篮球有力的作用,将篮球反弹回来.

篮板对篮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篮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点睛:

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的变化.篮球撞到篮板会反弹回来,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篮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2.竖直向下左

【详解】

第一空.重力即地球对地球上物体的吸引力,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第二空.由图像可知,重垂线向右偏离,因此桌面左侧较高.

13.大于等于大于

【详解】

[1]由图可知

V甲<V乙

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

可知

[2][3]由题知,液体和容器的质量都相同,由

F=G=mg

可知,甲、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而底面积又相同,根据

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因为液体深度相同

可得,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两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F=pS,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14.012

【详解】

[1]由于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B保持相对静止,A、B之间没有摩擦力,故此时木块B所受摩擦力为0N。

[2]由于均是推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推力等于动摩擦力,动摩擦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以及压力有关,对比甲、乙两图,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均相同,则动摩擦相同,故推力相同,为12N。

15.8上浮5

【详解】

[1]用手将物体全部压入水中时,已知物体排开的水重为8N,由阿基米德原理知:

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

[2][3]放手后,物体受到的浮力8N大于物体的自重5N,因此物体要上浮,最后处于漂浮,则浮力

16.1000

【详解】

[1][2]木箱受到水平推力20N,竖直向下重力200N,木箱沿水平地面移动了5m,推力对木箱做功,重力对木箱没有做功;推力对木箱做功

W=FS=20N×5m=100J

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木箱向下没有通过距离,重力做功是0J。

17.增大减少不变

【详解】

[1]物体G由A到B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弹性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2]物体G在A处,弹簧被压缩,具有弹性势能,物体G由A到B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弹性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3]由于物体和地面之间是光滑的,机械能守恒,所以机械能不变。

18.101.5×103

【详解】

[1]

F浮=G−F示=15N−5N=10N

[2]∵物块浸没水中

F浮=ρ水V排g

V=V排=

=1×10−3m3

由G=mg得,物块的质量为

m=

=1.5N

物块的密度

ρ=

=1.5×103kg/m3.

19.400N80%100N

【详解】

[1]斜面很光滑,则额外功为0,沿斜面推力做的功等于直接提升对物体做的功,所以此时推力做的功

W=Fs=Gh=1200N×1m=1200J

施加的推力

[2]实际存在摩擦力,推力做的总功

W总=F′s=500N×3m=1500J

有用功

W有用=W=12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3]额外功为

W额=W总﹣W有=1500J﹣1200J=300J

由W额=fs得摩擦力

20.

【详解】

足球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竖直向下的重力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摩擦力的方向与足球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是水平向左的,如下图所示:

21.

【详解】

由支点O向F2作垂线,即为阻力臂l2;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A即是最大动力臂,力臂越长越省力,最长的力臂即支点与作用点的连线,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OA的作用力,方向向下.如图所示:

【点睛】

(1)力臂即点到线的距离.先找点(支点),再作线(F2的作用线),最后作点到线的距离.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A即是最大动力臂,当作用力与之垂直时,作用力最小.

22.见详解

【详解】

(1)[1]小明踩到松开了的鞋带时,脚因为受到阻力很快停下来,而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而摔倒;

(2)[2]一定要用力系紧鞋带,这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从而使鞋带不易松开。

23.

(1)4000Pa;

(2)10N;(3)6N;(4)6×10﹣4m3

【详解】

解:

(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4m=4000Pa

(2)木块的体积

V=10cm×10cm×10cm=1000cm3=1×10﹣3m3

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kg×1.0×10﹣3m3=10N

(3)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的重力为

G=F浮﹣F拉=10N﹣4N=6N

(4)因为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所以剪断细线后,木块会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木块漂浮,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G=6N

由F浮=ρ水gV排得此时排开水的体积(浸入水中的体积)

答:

(1)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4000Pa;

(2)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10N;(3)物块所受的重力为6N;(4)细线剪断后,物块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6×10﹣4m3。

24.

(1)5×103Pa

(2)1000J(3)125W(4)80%

【详解】

(1)提升前,石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是:

F压=G=mg=20kg×10N/kg=200N,

石块对地面的压强:

(2)滑轮组对石块做的功是:

W有用=Gh=200N×5m=1000J;

(3)由图知道,承担物重是绳子的段数是n=2,所以,

s=2h=2×5m=10m,

人对滑轮组做的总功是:

W总=Fs=125N×10m=1250J,

人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是: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答:

(1)石块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5×103Pa;

(2)滑轮组对石块做了1000J的功;

(3)人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是125W;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25.同一高度非平衡力匀速直线运动木板毛巾

【详解】

(1)[1]该实验要比较的是小车在阻力不同的路面上滑行的距离,这样就要求我们控制变量:

初速度,而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可以保证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2]由题知,实验中通过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说明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3]从上述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是:

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4]如果让同一个小车在三种表面上运动的距离相等,木板表面最光滑,阻力最小,根据W=fs知,在距离相同时,小车在摩擦力最小的水平面上运动克服摩擦力做功就少,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