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5076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docx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

  高速铁路现场闪光焊接实践与总结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工务大修段,广东广州)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时速300千米以上的客运专线的大规模建设,现场闪光焊接的作用就越来越突出。

无论是在新线建设还是在高铁的维修和大修中现场闪光焊接都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郑西(郑州到西安)客运专线现场钢轨闪光焊接为基础,总结了高铁闪光焊接的经验,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便和同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场闪光焊接施工组织连续焊接单元焊接工艺要求

  

(一)焊接工艺简述和焊接接头执行标准

  目前高铁和客专所用的钢轨是先在焊轨厂用100米钢轨焊接成500米的单元轨,然后在施工现场采用现场闪光焊接把500米的单元轨焊接为无缝线路,整条线路采用单元焊和锁定焊结合的方式施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安排。

基地(或工厂)长钢轨焊接应采用接触焊。

现场钢轨焊接应采用带保压推瘤模式的移动接触焊。

钢轨焊接必须符合《钢轨焊(TB/T1632)的规定。

焊接质量必须符合《闪光焊接标准》(TB/T1167)、《焊接通用标准》(TB/T1163)。

焊头型式检验必须符合《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60kg/m钢轨暂行技术(TB/T2343-1993)钢轨型式检验标准。

如果线路上有异种钢轨接头则该接头必须进行钢轨型式检验并且要符合以上标准。

(二)焊接接头平直度要求

  部位顶面内侧工作面底面还建段0.+0.300.+0.300.+0.30联络线0.+0.300.+0.300.+0.50客专正线0.+0.200.+0.200.+0.20(三)高铁现场焊轨的施工组织

  人员组织1、职工施工负责人1人,技术员1人,司机3人,内然钳工1人,电工1人,焊机操作手2人,支腿操作手2人,焊前除锈打磨施工员1人,焊前撞轨施工员1人,负责正火施工员1人,焊后打磨施工员1人,探伤3人,共计18人2、劳务工焊轨前打磨4人,松扣件12人,安放滚筒12人,协助焊机5人,正火3人打磨3人,撞轨18人,放散锁定40人,工机具运输20人,总计120人。

  工作项目施工负责人技术员主焊手

  人职责数1人负责施工安排,人员调度,工作协调等大小事务1人控制过程质量,操作焊机控制柜,数据记录,调整焊接参数,并协助队长协调工作1人主要负责钢轨对位、焊轨焊接等焊接操作

  副焊手电工钳工焊后正火打磨员焊前打磨施工员焊前撞轨施工员支腿操作手探伤工司机1人1人协助主焊手进行钢轨对位,轨头冷却等焊接准备工作负责焊轨车的电气部分的使用保养,故障解除排查等。

负责焊轨车的机械机构,机械液压和各个部件的使用保养,1人故障排查解除等2人1人1人负责焊后对焊头的热处理,焊头的粗细打磨工作负责焊前对焊头进行除锈和打磨工作负责调整轨缝2人负责对焊轨车的支腿进行操作3人配合业主方进行验收(探伤组长必须有2级及以上资质)3人驾驶焊轨车和工务维修车工机具配置

  名称内燃发电机锯轨机角磨机手提直柄砂轮机内燃扳手十字手动扳手内燃仿形打磨机毫米压机液压拉轨器撞轨器滑轨轴承滚筒强力夹具光电测温仪撬棍钢板米尺小工具车气体正火设备钢轨拉伸器波磨尺探伤仪端面打磨机规格5KWK1250数量2台2台3台3台10台4把2台8台1套1台300个2套2个30把1把3台1套1套1把1台1台大功率》1500度

  工艺流程图

  长轨的连续焊接

  

(1)、焊轨作业前焊轨车准备工作

  1、焊轨作业前检查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的位置,缺少时补充,检查各部件是否有异常,及时拧紧固定螺栓。

  2、焊机泵站油温预热,若泵站油温过低,加热时间过长,可起动起座机控制面板的“油压转换”旋钮,依次高、低压旋动,可加速预热温度,减少油温预热时间,油温加热到20℃以上时,可操作吊机,油温加热到35℃以上时,可操作焊机。

3、焊机连续三遍空载试机检查,并焊接一个接头检查焊机状态4、检查应急机械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到位。

(2)、焊轨作业前线路准备工作及技术标准

  拆除扣件,卸掉焊轨车I位端一侧、从轨端开始10米内的钢轨扣件,II位端一侧、从轨端开始至另一轨端的所有扣件。

  每10米安放一个滚筒。

弯道每8米安放一个。

使钢轨的起伸高度满足推瘤刀的要求,检查钢轨与枕木垫板无干涉,在外力的作用下钢轨能在滚筒上自如滑动。

焊缝位置调整,将焊缝位置调整到轨枕中间处,以方便放置推瘤刀,及正火作业。

如果焊缝不能在枕木中间就应该锯轨,锯轨时保证端面垂直度在0.5mm以内。

达不到时用断面打磨机进行处理。

钢轨打磨

  (a)钢轨打磨部分包括焊接端面和与焊机电极接触的轨腰部分

  (b)打磨标准:

轨腰要求清除氧化层,露出金属光泽,并且应均匀,同时必须将钢轨

  的标记、突起打磨掉。

打磨长度为距钢轨焊接端面750mm范围内。

轨腰采用手持砂轮机和角磨机进行打磨,打磨时采用卷尺进行检查,确保钢轨打磨范围满足焊接要求。

打磨后用棉纱或毛巾将打磨面擦拭干净。

轨端打磨要求彻底清除端面的氧化物、铁锈、污垢,同时应保证端面与轨顶工作面及轨侧的工作面的垂直度在0.5mm以内。

钢轨打磨后24h之内必须进行焊接,如果打磨超过24h或钢轨打磨面出现油、水、污垢污染或生锈应重新进行打磨,轨端打磨采用钢轨端磨机进行打磨。

打磨时应注意,钢轨必须压紧,同时打磨时进给应均匀,打磨不得停留在一处,防止钢轨灼伤,打磨后用角尺和塞尺检查,将角尺紧贴钢轨上平面,然后用塞尺检查钢轨与钢轨端面的间隙,要求间隙不大于0.5mm。

打磨后用棉纱或毛巾将打磨面擦拭干净。

(3)钢轨对位

  焊轨车前轮位置在距离待焊轨缝3M处进行对位,对位后立即加装铁鞋防溜。

利用起伸支腿顶升焊轨车,使在起升端的车轮离轨2-3mm。

利用起道机将钢轨顶起,在距待焊端面1m左右钢轨轨底敲入斜铁进行对位,对位应满足预拱度和工作边平行的要求。

预拱度按7-2mm,然后利用焊机夹紧两端轨进行钢轨对位,对轨过程应以钢轨顶面和轨头侧面工作边为基准。

操作人员必须检查两钢轨是否对正。

轨头水平方向和错边不超过0.5mm。

如果没有对正,松开夹钳重新对位。

(4)焊接

  钢轨对正后自动焊接。

顶锻并推除焊瘤,完成钢轨接头焊接后,移动焊机推出焊接位置。

焊接接头冷却到400度以下方可拆除斜铁,回位钢轨。

焊机监控人员应认真观察焊接记录,分析每个接头焊接曲线,与型式检验通过时的焊接曲线对比发现异常及时汇报,不得擅自改变焊接参数。

每次焊接结束后及时做好记录,记录的编号应与现场的接头编号对应,具有可追溯性。

焊接接头的轨头和轨底、轨底面得斜坡的推凸余量不应大于1mm,其他位置的的推凸余量不大于2mm,焊接后应立即检查假按揭钳口部位及钢轨钳口接触处有无电极灼伤,如果接头存在灼伤、错位、推瘤推亏、裂纹等缺陷都应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的焊接头必须立即锯掉重新焊接,锯轨长度为每侧的热影响区200mm(5)焊后热处理

  采用(氧气+乙炔)火焰正火,正火温度使用测温仪测量,正火前清除焊缝上的焊渣,保证焊接接头不受拉力的和焊头的温度低于300度(轨头温度)时方可采取正火加热。

冷却方式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却。

正火方式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1)将火焰加热器、流量控制箱、乙炔过滤器、乙炔瓶、氧气瓶和冷却水泵用胶管连接。

  

(2)将正火架放置在钢轨上,火焰加热装置在正火架的导杆上,调整加热器宇钢轨表面的缝隙间距,使间隙均匀,对称之后锁定。

调整加热器的的位置,使焊头处于火焰架摆动中心,摆动幅度不小于60mm。

  (3)启动冷却水泵,调整乙炔瓶输出压力位0.15MP,调整氧气瓶的输出压力为0.6MP,调整控制箱乙炔流量为8立方米/小时,氧气流量为2立方米/小时。

(4)将氧气流量调小爆鸣点火,点火后氧气流量恢复规定格数,摇火摆动频率在60次/min左右。

  (5)达到正火温度应同时关闭控制箱开关阀,但乙炔比氧气先关数秒。

  (6)正火加热起始阶段轨头表面中心线温度应在500度以下,加热结束时温度应在920度左右,轨底角表面中心线温度应在820度左右。

光电测温仪探头应垂直于钢轨表面,每次测量温度时间≤3S,并记录好起始温度和终了温度。

光电测温仪应轻拿

  轻放,以防探头损伤,若探头有污垢应及时用酒精清洗。

(6)焊头粗打磨

  焊头打磨应在焊缝温度低于200度时进行,打磨过程中应保持轨头的外形轮廓,打磨目的为去除轨头推凸余量,轨底和三角区的打磨以满足探伤要求为准。

应纵向打磨,不允许横向打磨。

打磨过程中,不应使砂轮在钢轨上跳动、冲击钢轨母材、不应出现打磨灼伤,不应使钢轨表面“发蓝”。

焊接接头非工作面的的垂直。

水平方向错边应进行纵向打磨过度。

轨底角打磨尺寸精度要求,不允许打磨母材、不允许磨亏。

  (7)焊头精磨

  精磨之前应保证接头温度应低于50度。

打磨前首先检查接头的的平直度以确定打磨量,打磨长度不应超过焊缝两侧各450mm,打磨范围为轨底面、轨头内侧工作面。

精磨后应保持轨头轮廓形状,不应使焊接接头和钢轨产生任何机械损伤或热损伤。

精磨后接头表面的不平度应满足焊缝中心线两侧各100mm范围内不大于0.2mm,轨底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母材打磨深度不应超过0.5mm。

(8)检测焊头

  外观不合格的焊头应锯切重新焊接,质量达标后焊轨车移位,进行下一个单元作业。

(9)线路初锁:

  直线段扣件隔7锁1,曲线段和大坡度段扣件隔5锁1,方便焊机通过和后期锁定焊接施工。

  (10)探伤检查

  钢轨温度达到常温时进行探伤检查。

对同一个焊接接头必须进行两次探伤检查。

并做好记录。

5、单元焊接1.技术要求

  当轨温达到设计锁定温度范围(23±5度),将钢轨内部应力为零时,可以对两根单元轨进行应力放散锁定并完成焊接。

无缝线路应在设计锁定温度范围内锁定,且相邻单元轨节建的锁定温度差不大于5度,同一单元轨节左右股的钢轨锁定温度差不应大于3度,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的最高与最低锁定温度差不应大于10度。

  焊前准备焊前准备包括拆除扣件,安放滚筒,轨头打磨,拉轨及锯轨工序。

(1)拉轨为方便施工,待滚筒安装完毕后对钢轨进行拉轨作业,将前后钢轨轨缝拉至5mm以内。

当两拉轨距离在50cm以上是用拉轨器进行拉伸,当拉轨距离在50cm以上时先用撞轨器撞轨,在用拉轨器拉轨。

当拉轨距离在5m以上时可以插入短轨焊接,插入的的短轨商都不得小于15米,切不允许连续插入,每个区间只允许插入一对短轨。

  

(2)焊前除锈工序与500米长轨的连续焊接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相同

  a.锁定焊过程包括轨头对位、焊接、接头正火、焊头粗打磨均与单元焊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相同。

  b.应力放散应力放散和锁定焊时,首先测量钢轨温度,当轨温在设计锁定过问范围内时采用“滚筒法”放散应力和线路锁定。

当轨温在锁定果味范围以下时采用“拉伸器滚筒法”放散应力和线路锁定。

(1)应力放散施工准备,应力放散施工准备包括施工时间、测量轨温、安装撞轨器、安装拉升器、解除无缝线路末端至零点范围内的扣件、分散作业人员和工具等工作。

作业人员均匀分布在单元轨迹诶长度范围内。

一般2km单元轨节共分10组,每组负责200m的拆上扣件、撞轨、钢轨位移观测等工作。

线路锁定前,应掌握当地轨温变化

  规律,根据作业区间的的时间间隔,选定锁定线路的最佳施工时间。

测量轨温时,要对钢轨的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

  

(2)滚筒放散法放散当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是采用滚筒放散法。

用撞轨器和小锤敲击单元轨节放散应力,撞轨器沿放散方向撞击钢轨,其他人员用小锤或上弹跳工具敲击轨腰放散应力,放散应力过程中,始终有专人在轨头测量轨头位移变化情况,当位移出现反弹时,证明单元轨节内的应力已经为零。

同时观察零点位置是否归零,如果不能到位,调整撞轨器位置直至零点归零。

同时,立即拆除滚筒使钢轨落槽,上扣件锁定单元轨节。

  (3)当轨温低于设计轨温时,采用拉升放散法。

根据单元轨节长度和设计锁定轨温

  -6

  与作业时实测轨温差,按公式△L=αL△t(α=18×10/℃)计算出钢轨拉伸量。

先将钢轨节放散至零应力状态,然后按200m间距安放撞轨器,使用撞轨器是注意零点归零及临时位移观测位移点的位移量呈线性比例。

当每次撞轨各检查点移动量均一致或最大偏差2mm时,可视为钢轨应力为零,然后拆除滚筒、落轨。

立即锁定线路。

拉轨前必须在钢轨上设置好临时位移观测点,每100M一处,用来观测单元轨节的应力放散是否均匀,拉轨过程中,始终用撞轨器和小锤敲击钢轨,保持单元轨节内应力均匀。

当拉伸量达到预定值时,停止撞击,查看临时位移点的位移量是否成比例增长,“零点”是否到位。

否则拉轨器保压继续撞轨。

检查滚轮有无倾斜、脱落、钢轨有无落槽。

当临时位移观测点的位移量呈比例增长,“零点”归位后,立即拆除滚筒使钢轨落槽,锁定单元轨节,最后拆除拉伸器。

焊接流程示意图

  扩展阅读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接技术与质量控制

  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接技术与质量控制

  发表于201*-06-1910:

56-只看楼主012345[查看评级用户]楼主

  .字号较小字号正常字号较大字号.IP225*.*

  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接技术与质量控制广州工务大修段张海龙(湖南衡阳421002)

  摘要时速350km/客运专线对钢轨质量尤其是焊头质量的要求非常高,钢轨焊头的安全是列车运行安全的最基本的保障。

文章介绍了郑西高铁采用移动闪光焊接的实践,对今后高铁及客运专线钢轨焊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客运专线、施工组织、工艺规程、质量控制、验收方法、质量跟踪

  一、前言

  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的通车总里程约有3000多千米,到2020年新建的约2到8万千米,客运专线是时速350km/h(或大于)的快速铁路,他实现客货分线运输,能够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它的特点是运量大、效能高。

客运专线列车最小行车间隔可达3main。

如此快速度、高密度的列车运行,对线路动的安全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文对郑西客运专线的钢轨焊接进行总结,以便和同行进行探讨。

  二、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接施工组织方案

  1人员组织及工作内容(按照每个车组一个班进行组织)人员构成人数工作内容

  施工负责人1人施工安排,人员调度,工作协调

  工艺设备技术员1人监控焊接质量,记录焊接数据,检查焊接参数执行情况。

主焊手1人操作焊机及起重机、钢轨对位、焊接。

  副焊手1人监控焊机控制柜,协助主焊手进行钢轨对位、焊接。

  电工1人焊轨车电气部分的维修和保养,小型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对焊轨车的支腿进行操作。

钳工1人焊轨车的液压部分的维修和保养,小型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对焊轨车的支腿进行操作。

正火打磨员2人指导焊后热处理,粗打磨和精打磨。

  焊前打磨施工员1人焊前检查钢轨,指导劳务工锯轨、除锈、打磨。

焊前撞轨施工员1人指导劳务工对轨缝进行调整,垫托辊。

探伤工3人施工方、承包方、业主方各1人司机4人操作移动焊轨车配合焊接。

操作工务维修综合作业车配合正火、打磨。

焊前打磨劳务工6人焊前锯轨、除锈、打磨松紧扣件劳务工12人焊前松扣件,焊后紧扣件。

  托辊放置转运劳务工18人焊前托辊安放,焊后托辊撤除、转运。

协助焊机劳务工4人配合主焊手。

  正火劳务工4人转运正火设备,配合正火操作。

打磨劳务工4人焊头的粗打磨和精打磨撞轨劳务工18人调整钢轨轨缝

  放散锁定劳务工30人低温时拉伸,高温时淋水,锁定扣件

  2主要工机具配置及作用设备名称规格数量作用

  内燃发电机5KW3台焊前打磨1台,对轨1台,正火1台锯轨机K12502台锯轨1台,备用1台角磨机∮1003台焊前打磨2台,焊后打磨1台

  手提直柄砂轮机∮1503台焊前打磨2台,焊后打磨1台双头内燃扳手10台松扣件6台,锁定线路4台十字手动扳手4把小部分松卸扣件使用

  内燃仿形打磨机FGM-22台粗打磨1台,精打磨1台(备用1台)毫米牙机8台垫托辊、对轨液压拉轨器LS-10001套调整轨缝撞轨器1台应力放散、调整轨缝托辊300个减小钢轨纵向移动阻力强力夹具P602套焊接失败时应急使用

  光电测温仪800℃~1300℃2个检测正火温度(备用1台)撬棍30把一米平尺2把对轨小工具车3台运工机具气体正火设备1套正火

  电子平直仪SEC-RC1台检测平直度探伤仪CTS-90031台探伤

  端面打磨机GDM-11台打磨钢轨端面

  3车辆编组及作用

  1轨道车+2平板+1收轨小车+1客车+1焊轨车+1工务维修综合作业车名称数量作用焊轨车1焊轨

  平板2搭载机具,配件收轨小车1运输短轨,收短轨

  工务维修综合作业车1正火、打磨,做为焊轨车备用动力轨道车1牵引,作为焊轨车备用动力客车1职工和劳务工乘坐

  三、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轨工艺流程1线上联入法焊接流程如图1所示。

  2锁定焊有无焊轨流程?

如图2所示。

请补充!

  图1线上联入法单元焊接流程示意图

  图2线上补偿法锁定焊接流程示意图(请补充!

)在各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是

  1、焊轨作业前焊轨车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如下5点

  1、检查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的位置,检查各部件是否有异常,及时紧固各连接紧固件。

2、检查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应保持干净。

  3、油温预热,油温必须加热到35℃以上时,才可操作焊机作业。

4、做三次空载试验,焊接一个试验接头检查焊机状态。

5、检查应急装备是否工作正常、到位。

  2、焊轨作业前线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如下4点

  1、拆除扣件,卸掉从轨端开始10m内的钢轨扣件及另一待焊钢轨的所有扣件。

2、直线地段每10m安放一个托辊。

曲线地段每8m安放一个。

  3、焊缝位置调整,将焊缝位置调整到轨枕中间处,以方便放置推瘤刀及接头的正火。

4、除锈打磨,钢轨打磨部分包括钢轨端面和与焊机电极接触的轨腰部分。

  3、焊机对位,主要包括操纵焊轨车以不大于3km/h的速度进行对位,使焊机钳口中心位置正对焊缝,对位后立即加装铁鞋防溜。

利用起伸支腿顶升焊轨车,使在起升端的车轮离轨5~10mm,利用毫米牙机调整对轨。

  4、焊接,主要包括如下7点

  1、安装推瘤刀,安放在推瘤油缸一侧的钢轨上,推瘤刀的刃口面距钢轨焊缝30~35mm,将推瘤刀的非工作面推至与推瘤机构的侧板完全接触,检查推瘤刀的刃口与钢轨轨腰的间隙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要进行调整。

2、夹持钢轨。

  3、检查钢轨的焊缝间隙是否合适(距离为0~5mm),如果钢轨缝隙的间隙大,运行前进和后退开关减小钢轨的缝隙。

  4、焊缝不均匀度超过1mm,操作焊机对钢轨进行预闪,消除间隙,间隙消除后迅速风冷至100℃以下。

5、选择脉动闪光保压推瘤模式工作,按下焊接开关,焊接完成后,当焊接系统的压力降到21Mpa后方可进行后续的操作。

  6、松开焊机,取下推瘤刀,清除焊瘤。

  7、移动焊机退出焊接位置,钢轨落位。

焊头冷却至300℃后操纵焊机到下一工位。

  5、焊后热处理采用火焰正火,使用光电测温仪测量温度,正火前必须清除焊缝上残渣,空冷。

6、焊头粗打磨焊头打磨在焊缝温度低于200℃以后进行。

7、焊头精磨精磨之前保证接头温度低于50℃。

8、焊头外观检测外观不合格的焊头应锯掉重新焊接。

  9、探伤检查钢轨温度达到常温时进行探伤检查。

对同一个焊接接头进行3次探伤检查,并做好记录。

10、线路初锁直线段扣件隔7锁1,曲线段和大坡度地段扣件隔5锁1,方便焊机通过和后期锁定焊接施工。

  11、主要焊接作业方法

  11、连入法焊接以500m为基准连续对钢轨接头进行焊接。

焊接方法如3图

  图3联入法焊接作业示意图

  12、补偿法焊接需要插入短轨的区段,短轨要求不小于15米(或者按照设计文件),前端应该拨弯50m~80m,以达到对焊接消耗量的补偿。

补偿法焊接作业如图4。

锯轨预留量计算2X(焊接烧化量+顶煅量)

  图4补偿法焊接作业示意图

  3、郑西客运专线现场闪光焊轨工艺规程要点

  焊接模式采用带保压推瘤模式的脉动闪光焊接,采用连入法和补偿法,锁定焊接。

2焊接接头平直度要求:

如表

  3待焊钢轨检查技术要求

  1检查钢轨的型号、牌号、产地、炉罐号。

  2检查待焊钢轨外观有无硬弯、扭曲、裂纹、折叠、划痕、硬伤等缺陷。

○1轨表面不应有裂纹。

  ○2热状态下形成的缺陷深度,轨头踏面不大于0.35mm,其他部位不大于0.5mm。

  ○3冷状态下形成的缺陷深度,轨头踏面及轨底下表面不大于0.30mm,其他部位不大于0.5mm。

3待焊钢轨轨端200mm内平直度不大于0.5mm,垂直度不大于0.3mm,如果不能校直则应进行锯轨,焊接端面的垂直度不大于0.25mm,超过时应用端磨机进行处理。

关键点有无外伤、有无变形、有无制造性伤损和机械性损伤4钢轨除锈技术要求

  1清除轨腰和轨端氧化层,露出金属光泽,母材打磨量不应大于0.2mm,必须将钢轨的标记、突起打磨掉。

打磨长度为距钢轨焊接端面750mm。

打磨后用棉纱或毛巾将打磨面擦拭干净。

  2轨端打磨要求彻底清除端面的氧化物、铁锈、污垢,同时应保证端面与轨顶工作面及轨侧的工作面的垂直度在0.25mm以内。

  3钢轨打磨后24小时内不进行焊接或钢轨打磨面出现油、水、污垢或生锈应重新进行打磨。

4轨端打磨采用钢轨端磨机。

打磨时应注意,进给应均匀,不得停留在一处打磨,防止钢轨灼伤,打磨后用角尺和塞尺检查,将角尺紧贴钢轨上平面,然后用塞尺检查钢轨与钢轨端面的间隙,要求间隙不大于0.25mm。

  5除锈时如果引起灼伤或机械损伤则必须切掉损伤部位,重新打磨。

  关键点除锈部位的尺寸范围、钢轨表面的凸起、打磨深度、热灼伤和机械性损伤的处理、油污处理。

5钢轨对位技术要求

  1操作焊机以钢轨的工作边为基准进行对轨,轨头的工作面错位偏差不应大于0.1mm,轨底边缘偏差不应大于0.5mm。

  2对位的预拱度量为5mm-2mm,以消除因为焊机自重引起的低接头现象。

  3钢轨对位确保焊机能够无障碍的夹持钢轨,检查钢轨与轨枕垫板有无干涉,在外力的作用下钢轨能在托辊上自由滑动。

  关键点对轨必须满足工作边、必须预留足够的起拱量。

6焊接技术要求

  1焊接接头的推凸余量不大于1mm。

  2焊接后检查钢轨有无电极灼伤,如果接头存在灼伤、错位、推瘤推亏、裂纹等缺陷都应定为不合格,锯掉重新焊接,锯轨范围为热影响区,长度为每侧不小于100mm。

  3焊接完成后必须在系统压力已经下降21Mpa、焊头温度低于400℃以后,才能松开焊机。

4焊接后的焊头不得接触液体物质。

5焊头冷却至300℃以下方可放行车辆。

  关键点检查有无外观缺陷、检查有无电极灼伤、检查焊接曲线、注意环境变化、注意焊接完成后焊头的保护、注意焊接结果的记录。

7正火技术要求

  1加热器与钢轨表面的间隙均匀,对称之后锁定。

调整加热器的位置,使焊头处于火焰架摆动中心。

2启动冷却水泵,调整乙炔输出压力为0.15MP,调整氧气的输出压力为0.6MP,调整控制箱乙炔流量为8立方米/小时,氧气流量为2立方米/小时。

  3将氧气流量调小,爆鸣点火,点火后氧气流量恢复至规定数值。

摇火要求初始阶段焊缝两侧各20mm内,摆动频率为40次/分,当焊缝温度达到850℃时,摆动幅度加到焊缝两侧各50mm内,摆动频率为60次/分

  4达到正火温度时应立即关闭控制箱开关阀,注意乙炔比氧气先关3~5秒。

  5正火起始阶段,轨头表面中心线温度应在500℃以下,加热结束时温度应在920℃±10℃,轨底角表面中心线温度应在820℃±10℃。

光电测温仪探头应垂直于钢轨表面,每次测量时间≤3S,记录好起始温度和终了温度。

  关键点正火的温度针对钢轨的不同有区别,摆动频率、氧气乙炔的压力。

8焊头粗磨技术要求

  1粗磨部位焊头的非工作边、距轨脚边缘35mm范围内的上下表面、轨脚边缘。

2粗磨后表面应平整、光洁,与母材的过度应该圆顺,轨脚边缘上下棱角倒圆。

3打磨时应纵向打磨,不允许横向打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