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5404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docx

机房等保三级要求

令狐采学

1.1  技术要求 

1.1.1  物理平安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a)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b)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1.1.2  物理拜访控制(G3) 

a) 机房收支口应安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规模; 

c)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装置等过渡区域; 

d) 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1.1.3  防偷盗和防破坏(G3) 

a)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容易除去的标识表记标帜; 

c)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 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f) 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1.1.1.4  防雷击(G3) 

a) 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 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避免感应雷; 

c) 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1.1.5  防火(G3) 

a) 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b) 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帮助房应采取具有耐火品级的建筑资料; 

c) 机房应采纳区域隔离防火办法,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

 

1.1.1.6  防水和防潮(G3) 

a) 水管装置,不得穿过机衡宇顶和活动地板下; 

b) 应采纳办法避免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 应采纳办法避免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1.1.2结构平安(G3) 

a) 应包管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b) 应包管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c) 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办事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平安的拜访路径; 

d) 应绘制与以后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e) 应根据各部分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水平等因素,划分不合的子网或网段,并依照便利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派地址段; 

f) 应避免将重要网段安排在网络鸿沟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纳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 

g) 应依照对业务办事的重要次第来指定带宽分派优先级别,包管在网络产生拥堵的时候优先呵护重要主机。

 

1.1.2.2  拜访控制(G3) 

a) 应在网络鸿沟安排拜访控制设备,启用拜访控制功能; 

b) 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拜访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 

c) 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HTTP、FTP、TELNET、SMTP、根据记录数据进行阐发,并生成审计报表; 

d) 应对审计记录进行呵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笼盖等。

 

1.1.2.4  鸿沟完整性检查(S3) 

a) 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 

b) 应能够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

 

1.1.2.5  入侵防备(G3) 

a) 应在网络鸿沟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

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办事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 

b) 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在产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警。

 

1.1.2.6  歹意代码防备(G3) 

a) 应在网络鸿沟处对歹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 

b) 应维护歹意代码库的升级和检测系统的更新。

 

1.1.2.7  网络设备防护(G3) 

a) 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b) 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 

c) 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 

d) 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 

e) 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容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庞杂度要求并按期更换; 

f) 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纳结束会话、限制不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计

1.1.3  主机平安 

1.1.3.1  身份鉴别(S3) 

a) 应对登录操纵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b) 操纵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容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庞杂度要求并按期更换; 

c) 应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纳结束会话、限制不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办法; 

d) 当对办事器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纳需要办法,避免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e) 应为操纵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不合用户分派不合的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具有唯一性。

 

f) 应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管理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1.1.3.2  拜访控制(S3) 

a) 应启用拜访控制功能,依据平安战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拜访; 

b) 应根据管理用户的角色分派权限,实现管理用户的权限别离,仅授予管理用户所需的最小权限; 

c) 应实现操纵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别离; 

d) 应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拜访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修改这些帐户的默认口令; 

e) 应及时删除过剩的、过期的帐户,避免共享帐户的存在。

 

f) 应对重要信息资源设置敏感标识表记标帜; 

g) 应依据平安战略严格控制用户对有敏感标识表记标帜重要信息资源的操纵; 

1.1.3.3  平安审计(G3) 

a) 审计规模应笼盖到办事器和重要客户端上的每个操纵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 

b) 审计内容应包含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平安相关事件; 

c) 审计记录应包含事件的日期、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和结果等;  

d) 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阐发,并生成审计报表; 

e) 应呵护审计进程,避免受到未预期的中断; 

f) 应呵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笼盖等。

 

1.1.3.4  剩余信息呵护(S3) 

a) 应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法、网络地址规模等条件限制终端登录; 

b) 应根据平安战略设置登录终真个操纵超时锁定; 

c) 应对重要办事器进行监视,包含监视办事器的CPU、硬盘、内存、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 

d) 应限制单个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最年夜或最小使用限度; 

e) 应能够对系统的办事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进行检测和报警。

 

1.1.4  应用平安 

1.1.4.1  身份鉴别(S3) 

a) 应提供专用的登录控制模块对登录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b) 应对同一用户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实现用户身份鉴别; 

c) 应提供用户身份标识唯一和鉴别信息庞杂度检查功能,包管应用系统中不存在重复用户身份标识,身份鉴别信息不容易被冒用; 

d) 应提供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纳结束会话、限制不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办法; 

e) 应启用身份鉴别、用户身份标识唯一性检查、用户身份鉴别信息庞杂度检查以及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并根据平安战略配置相关参数。

 

1.1.4.2  拜访控制(S3) 

a) 应提供拜访控制功能,依据平安战略控制用户对文件、数据库表等客体的拜访证用户鉴别信息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再分派给其他用户前获得完全清除,无论这些信息是寄存在硬盘上还是在内存中; 

b) 应包管系统内的文件、目录和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派给其他用户前获得完全清除。

 

1.1.4.5  通信完整性(S3) 

应采取密码技术包管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1.1.4.6  通信保密性(S3) 

a) 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之前,应用系统应利用密码技术进行会话初始化验证; 

b) 应对通信过程中的整个报文或会话过程进行加密。

 

1.1.4.7  抗承认(G3) 

a) 应具有在请求的情况下为数据原发者或接收者提供数据原发证据的功能; 

b) 应具有在请求的情况下为数据原发者或接收者提供数据接收证据的功能。

 

1.1.4.8  软件容错(A3) 

a) 应提供数据有效性检验功能,包管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输入的数据格式或长度合适系统设定要求; 

b) 应提供自动呵护功能,当故障产生时自动呵护以后所有状态,包管系统能够进行恢复。

 

1.1.4.9  资源控制(A3) 

a) 当应用系统的通信双方中的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响应,另一方应能够自动结束会话

b) 应能够对系统的最年夜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 

c) 应能够对单个帐户的多重并发会话进行限制; 

d) 应能够对一个时间段内可能的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 

e) 应能够对一个拜访帐户或一个请求进程占用的资源分派最年夜限额和最小限额; 

f) 应能够对系统办事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进行检测和报警; 

g) 应提供办事优先级设定功能,并在装置后根据平安战略设定拜访帐户或请求进程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分派系统资源。

 

1.1.5  数据平安及备份恢复 

1.1.5.1  数据完整性(S3) 

a) 应能够检测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毛病时采纳需要的恢复办法; 

b) 应能够检测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存储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毛病时采纳需要的恢复办法。

 

1.1.5.2  数据保密性(S3) 

a) 应采取加密或其他有效办法实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传输保密性; 

b) 应采取加密或其他呵护办法实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存储保密性。

 

1.1.5.3  备份和恢复(A3) 

a) 应提供本地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完全数据备份至少每天一次,备份介质场外寄存; 

b) 应提供异地数据备份功能,利用通信网络将关键数据按时批量传送至备用场地; 

c) 应采取冗余技术设计网络拓扑结构,避免关键节点存在单点故障; 

d) 应提供主要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和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冗余,包管系统的高可用性。

 

1.2  管理要求 

1.2.1  平安管理制度 

1.2.1.1  管理制度(G3) 

a) 应制定信息平安工作的总体方针和平安战略,说明机构平安工作的总体目标、规模、原则和平安框架等; 

b) 应对平安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管理内容建立平安管理制度; 

c) 应对要求管理人员或操纵人员执行的日常管理操纵建立操纵规程; 

d) 应形成由平安战略、管理制度、操纵规程等构成的全面的信息平安管理制度体系。

 

1.2.1.2  制定和宣布(G3) 

a)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分或人员担任平安管理制度的制定;任或授权; 

d) 应制定文件明确平安管理机构各个部分和岗位的职责、分工和技能要求。

 

1.2.2.2  人员配备(G3) 

a) 应配备一定命量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平安管理员等; 

b) 应配备专职平安管理员,不成兼任; 

c) 关键事务岗位应配备多人共同管理。

 

1.2.2.3  授权和审批(G3) 

a) 应根据各个部分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事项、审批部分和批准人等; 

b) 应针对系统变动、重要操纵、物理拜访和系统接入等事项建立审批法度,依照审批法度执行审批过程,对重要活动建立逐级审批制度; 

c) 应按期审查审批事项,及时更新需授权和审批的项目、审批部分和审批人等信息; 

d) 应记录审批过程并保管审批文档。

 

1.2.2.4  沟通和合作(G3) 

a) 应加强各类管理人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以及信息平安职能部额外部的合作与沟通,按期或不按期召开协调会议,共同协作处理信息平安问题;  

b) 应加强与兄弟单位、公安机关、电信公司的合作与沟通; 

c) 应加强与供应商、业界专家、专业的平安公司、平安组织的合作与沟通;

d) 应建立外联单位联系列表,包含外联单位名称、合作内容、联系人和联系方法等信息; 

e) 应聘请信息平安专家作为终年的平安顾问,指导信息平安建设,介入平安规划和平安评审等。

 

1.2.2.5  审核和检查(G3) 

a) 平安管理员应担任按期进行平安检查,检查内容包含系统日常运行、系统漏洞和数据备份等情况; 

b) 应由内部人员或上级单位按期进行全面平安检查,检查内容包含现有平安技术办法的有效性、平安配置与平安战略的一致性、平安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c) 应制定平安检查表格实施平安检查,汇总平安检查数据,形成平安检查陈述,并对平安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d) 应制定平安审核和平安检查制度规范平安审核和平安检查工作,按期依照法度进行平安审核和平安检查活动。

 

1.2.3  人员平安管理 

1.2.3.1  人员录用(G3) 

a)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分或人员担任人员录用; 

b) 应严格规范人员录用过程,对被录用人的身份、布景、专业资格和资质等进行审查,对其所具有的技术技能进行考核; 

c) 应签署保密协议; 

d) 应从内部人员中选拔从事关键岗位的人员,并签署岗位平安协议。

 

1.2.3.2  人员离岗(G3) 

a) 应严格规范人员离岗过程,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拜访权限; 

b) 应取回各种身份证件、钥匙、徽章等以及机构提供的软硬件设备; 

c) 应规画严格的调离手续,关键岗位人员离岗须许诺调离后的保密义务后方可离开。

 

1.2.3.3  人员考核(G3) 

a) 应按期对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平安技能及平安认知的考核; 

b) 应对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全面、严格的平安审查和技能考核; 

c) 应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并保管。

 

1.2.3.4  平安意识教育和培训(G3) 

a) 应对各类人员进行平安意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相关平安技术培训; 

b) 应对平安责任和惩戒办法进行书面规定并告知相关人员,对违反违背平安战略和规定的人员进行惩戒;

 c) 应对按期平安教育和培训进行书面规定,针对不合岗位制定不合的培训计划,对信息平安基础知识、岗位操纵规程等进行培训; 

d) 应对平安教育和培训的情况和结果进行记录并归档保管。

 

1.2.3.5  外部人员拜访管理(G3) 

a) 应确保在外部人员拜访受控区域前先提出版面申请,批准后由专人全程陪同或监督,并挂号备案; 

b) 对外部人员允许拜访的区域、系统、设备、信息等外容应进行书面的规定,并依照规定执行。

1.2.4  系统建设管理 

1.2.4.1  系统定级(G3) 

a) 应明确信息系统的鸿沟和平安呵护品级;  

b) 应以书面的形式说明确定信息系统为某个平安呵护品级的办法和理由; 

c) 应组织相关部分和有关平安技术专家对信息系统定级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

论证和审定; 

d) 应确保信息系统的定级结果经过相关部分的批准。

 

1.2.4.2  平安计划设计(G3)  

a) 应根据系统的平安呵护品级选择基本平安办法,并依据风险阐发的结果弥补和调整平安办法; 

b) 应指定和授权专门的部分对信息系统的平安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平安建设工作计划; 

c) 应根据信息系统的品级划分情况,统一考虑平安包管体系的总体平安战略、平安技术框架、平安管理战略、总体建设规划和详细设计计划,并形成配套文件; 

d) 应组织相关部分和有关平安技术专家对总体平安战略、平安技术框架、平安管理战略、总体建设规划、详细设计计划等相关配套文件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并且经过批准后,才干正式实施; 

e) 应根据品级测评、平安评估的结果按期调整和修订总体平安战略、平安技术框架、平安管理战略、总体建设规划、详细设计计划等相关配套文件。

1.2.4.3  产品推销和使用(G3) 

a) 应确保平安产品推销和使用合适国家的有关规定; 

b) 应确保密码产品推销和使用合适国家密码主管部分的要求; 

c)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分担任产品的推销;  

d) 应预先对产品进行选型测试,确定产品的候选规模,并按期审定和更新候选产品名单。

 

1.2.4.4  自行软件开发(G3

a) 应确保开发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物理分隔,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别离,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受到控制; 

b) 应制定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开发过程的控制办法和人员行为准则; 

c) 应制定代码编写平安规范,要求开发人员参照规范编写代码; 

d) 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并由专人担任保管; 

e) 应确保对法度资源库的修改、更新、宣布进行授权和批准。

 

1.2.4.5  外包软件开发(G3) 

a) 应根据开发需求检测软件质量; 

b) 应在软件装置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能存在的歹意代码; 

c) 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 

d) 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源代码,并审查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后门。

 

1.2.4.6  工程实施(G3) 

a)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分或人员担任工程实施过程的管理; 

b) 应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计划控制实施过程,并要求工程实施单位能正式地执行平安工程过程; 

c) 应制定工程实施方面的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实施过程的控制办法和人员行为准则。

 

1.2.4.7  测试验收(G3) 

a) 应委托公正的第三方测试单位对系统进行平安性测试,并出具平安性测试陈述; 

b) 在测试验收前应根据设计计划或合同要求等制订测试验收计划,在测试验收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测试验收结果,并形成测试验收陈述; 

c) 应对系统测试验收的控制办法和人员行为准则进行书面规定; 

d)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分担任系统测试验收的管理,并依照管理规定的要求完成系统测试验收工作; 

e) 应组织相关部分和相关人员对系统测试验收陈述进行审定,并签字确认。

 

1.2.4.8  系统交付(G3) 

a) 应制定详细的系统交付清单,并根据交付清单对所交接的设备、软件和文档等进行清点; 

b) 应对担任系统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 

c) 应确保提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文档和指导用户进行系统运行维护的文档; 

d) 应对系统交付的控制办法和人员行为准则进行书面规定; 

e)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分担任系统交付的管理工作,并依照管理规定的要求完成系统交付工作。

 

1.2.4.9  系统备案(G3

a) 应指定专门的部分或人员担任管理系统定级的相关资料,并控制这些资料的使用; 

b) 应将系统品级及相关资料报系统主管部分备案; 

c) 应将系统品级及其他要求的备案资料报相应公安机关备案。

 

1.2.4.10  品级测评(G3) 

a)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应至少每年对系统进行一次品级测评,发明不合适相应品级呵护标准要求的及时整改; 

b) 应在系统产生变动时及时对系统进行品级测评,发明级别产生变更的及时调整级别并进行平安改革,发明不合适相应品级呵护标准要求的及时整改; 

c) 应选择具有国家相关技术资质和平安资质的测评单位进行品级测评; 

d)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分或人员担任品级测评的管理。

 

1.2.4.11  平安办事商选择(G3) 

a) 应确保平安办事商的选择合适国家的有关规定; 

b) 应与选定的平安办事商签订与平安相关的协议,明确约定相关责任; 

c) 应确保选定的平安办事商提供技术培训和办事许诺,需要的与其签订办事合同。

 

1.2.5  系统运维管理 

1.2.5.1  环境管理(G3) 

a) 应指定专门的部分或人员按期对机房供配电、空调、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b) 应指定部分担任机房平安,并配备机房平安管理人员,对机房的收支、办事器的开机或关机等工作进行管理; 

c) 应建立机房平安管理制度,对有关机房物理拜访,物品带进、带出机房和机房环境平安等方面的管理作出规定; 

d) 应加强对办公环境的保密性管理,规范办公环境人员行为,包含工作人员调离办公室应立即交还该办公室钥匙、不在办公区接待来访人员、工作人员离开座位应确保终端计算机退出登录状态和桌面上没有包含敏感信息的纸档文件等。

 

1.2.5.2  资产管理(G3) 

a) 应编制并保管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资产清单,包含资产责任部分、重要水平和所处位置等外容; 

b) 应建立资产平安管理制度,规定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的责任人员或责任部分,并规范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行为; 

c) 应根据资产的重要水平对资产进行标识管理,根据资产的价值选择相应的管理办法

d) 应对信息分类与标识办法作出规定,并对信息的使用、传输和存储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1.2.5.3  介质管理(G3) 

a) 应建立介质平安管理制度,对介质的寄存环境、使用、维护和销毁等方面作出规定;  

b) 应确保介质寄存在平安的环境中,对各类介质进行控制和呵护,并实行存储环境专人管理; 

c) 应对介质在物理传输过程中的人员选择、打包、交付等情况进行控制,对介质归档和查询等进行挂号记录,并根据存档介质的目录清单按期盘点;  

d) 应对存储介质的使用过程、送出维修以及销毁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带收工作环境的存储介质进行内容加密和监控管理,对送出维修或销毁的介质应首先清除介质中的敏感数据,对保密性较高的存储介质未经批准不得自行销毁;  

e) 应根据数据备份的需要对某些介质实行异地存储,存储地的环境要求和管理办法应与本地相同; 

f) 应对重要介质中的数据和软件采纳加密存储,并根据所承载数据和软件的重要水平对介质进行分类和标识管理。

 

1.2.5.4  设备管理(G3) 

a) 应对信息系统相关的各种设备(包含备份和冗余设备)、线路等指定专门的部分或人员按期进行维护管理; 

b) 应建立基于申报、审批和专人担任的设备平安管理制度,对信息系统的各种软硬件设备的选型、推销、发放和领用等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c) 应建立配套设施、软硬件维护方面的管理制度,对其维护进行有效的管理,包含明确维护人员的责任、涉外维修和办事的审批、维修过程的监督控制等; 

d) 应对终端计算机、工作站、便携机、系统和网络等设备的操纵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按操纵规程实现主要设备(包含备份和冗余设备)的启动/停止、加电/断电等操纵; 

e) 应确保信息处理设备必须经过审批才干带离机房或办公地址。

  

1.2.5.5  监控管理和平安管理中心(G3) 

a) 应对通信线路、主机、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的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监测和报警,形成记录并妥善保管; 

b) 应组织相关人员按期对监测和报警记录进行阐发、评审,发明可疑行为,形成阐发陈述,并采纳需要的应对办法; 

c) 应建立平安管理中心,对设备状态、歹意代码、补丁升级、平安审计等平安相关事项进行集中管理。

 

1.2.5.6  网络平安管理(G3) 

a) 应指定专人对网络进行管理,担任运行日志、网络监控记录的日常维护和报警信息阐发和处理工作; 

b) 应建立网络平安管理制度,对网络平安配置、日志保管时间、平安战略、升级与打补丁、口令更新周期等方面作出规定; 

c) 应根据厂家提供的软件升级版本对网络设备进行更新,并在更新前对现有的重要文件进行备份; 

d) 应按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明的网络系统平安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 

e) 应实现设备的最小办事配置,并对配置文件进行按期离线备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