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5452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docx

建筑工程中级职称基础知识

1.尺寸单位:

一般图形为毫米(mm),总平面图为米(m)并取二位小数。

2.标高单位:

米(m),一般图形取三位小数,如±0.000;总平面图取二位小数,如49.2。

3.轴线圆的直径不小于8mm,亦不宜大于10mm,字体一律大写。

4.指北针的圆,其直径为24mm,指针尾部宽度宜取3mm。

5.尺寸线间的间距以8mm~10mm为宜。

6.字体控制高度:

说明文字3.5mm,标题文字7mm,数字2.5mm。

7.详图索引圆为10mm,详图圆为14mm,零件钢筋的编号为6mm。

8.轴线编号,横向轴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写,纵向轴线采用拉丁字母编写。

但I.O.Z.不得采。

1、按使用性质分:

生产性建筑:

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种子库、拖拉机站等)

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

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2、按建筑层数分:

低层、多层、高层、超高层;

建筑层数是房屋的实际层数的控制指标,但多与建筑总高度共同考虑。

   1)住宅建筑的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以上为高层。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不超过24m为多层。

   3)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其是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4)联合国经济事务部于1974年针对当时世界高层建筑的发展情况,H把高层建筑划分为四种类型:

   

(1)低高层建筑:

层数为9~16层,建筑总高为50m以下。

   

(2)中高层建筑:

层数为17~25层,建筑总高为50m~75m。

   (3)高高层建筑:

层数为26~40层,建筑总高可达100m。

   (4)超高层建筑:

层数为40层以上,建筑总高在100m以上。

3、按耐火极限分:

一、二、三、四级;

耐火等级取决于房屋的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它的单位为小时。

耐火极限指的是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时所延续的时间。

按材料的燃烧性能把材料分为燃烧材料(如木材等)、难燃烧材料(如木丝板等)和非燃烧材料(如砖、石等)。

用上述材料制作的构件分别叫燃烧体、难燃烧体和非燃烧体。

一个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属于几级,取决于该建筑物的层数、长度和面积。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修订本)中作了详细的规定。

4、按建筑物的耐久年限分:

一、二、三、四级;

建筑物耐久等级的指标是使用年限。

使用年限的长短是依据建筑物的性质决定的。

影响建筑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构件的选材和结构体系。

      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中对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作了如下规定:

一级:

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

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

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

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大量性建造的建筑,如住宅,属于次要建筑,其耐久等级应为三级。

5、结构类型分:

砌体结构;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特种结构。

6、按工程等级分:

建筑物的工程等级以其复杂程度为依据,共分六级:

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特级工程主要特征:

   1)列为国家重点项目或以国际性活动为主的特高级大型公共建筑。

   2)有全国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特别复杂的中小型公共建筑。

   3)30层以上建筑。

   4).高大空间有声、光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如:

国宾馆、国家大会堂、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体育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大型航空港、国际综合俱乐部、重要历史纪念建筑、国家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音乐厅、三级以上人防。

   一级工程主要特征:

   

1)高级大型公共建筑。

   2)有地区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复杂的中、小型公共建筑。

   3)16层以上29层以下或超过50m高的公共建筑。

   如:

高级宾馆、旅游宾馆、高级招待所、别墅、省级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科学试验研究楼(包括高等院校)、高级会堂、高级俱乐部、>300床位医院、疗养院、医疗技术楼、大型门诊楼、大中型体育馆、室内游泳馆、室内滑冰馆、大城市火车站、航运站、候机楼、摄影棚、邮电通讯楼、综合商业大楼、高级餐厅、四级人防、五级平战结合人防等。

   二级工程主要特征:

   

   1)中高级、大中型公共建筑。

   2)技术要求较高的中小型建筑。

   3)16层以上、29层以下住宅。

如:

大专院校教学楼、档案楼、礼堂、电影院、部、省级机关办公楼、300床位以下(不含300床位)医院、疗养院、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俱乐部、排演厅、报告厅、风雨操场、大中城市汽车客运站、中等城市火车站、邮电局、多层综合商场、风味餐厅、高级小住宅等。

三级工程主要特征:

1)中级、中型公共建筑。

2)7层以上(含七层)15层以下有电梯的住宅或框架结构的建筑。

   如:

重点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楼、试验楼、电教楼、社会旅馆、饭馆、招待所、浴室、邮电所、门诊所、百货楼、托儿所、幼儿园、综合服务楼、一、二层商场、多层食堂、小型车站等。

四级工程主要特征:

   

1)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

2)7层以下无电梯的住宅、宿舍及砖混建筑。

   如:

一般办公楼、中小学教学楼、单层食堂、单层汽车库、消防车库、消防站、蔬菜门市部、粮站、杂货店、阅览室、理发室、水冲式公共厕所等。

五级工程主要特征:

一、二层单功能、一般小跨度结构建筑。

二、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1、建筑模数:

标准的尺度单位,是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协调的基础。

2、基本模数:

1M=100mm

3、扩大模数:

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

用于竖向尺寸的扩大模数仅为3M、6M两个。

4、分模数:

1/2M(50mm)、1/5M(20mm)、1/10M(10mm)。

5、构件有关的尺寸

   1)标志尺寸:

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面、定位面或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如开间、柱距、进深、跨度、层高等)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有关设备界限之间的尺寸。

   2)构造尺寸:

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一般情况下,标志尺寸减去缝隙或加上支承长度为构造尺寸。

   3)实际尺寸:

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后的实际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符合建筑公差的规定。

   4)技术尺寸:

技术尺寸是建筑功能、工艺技术和结构条件在经济上处于最优状态下所允许采用的最小尺寸数值(通常是指建筑构配件的截面或厚度)

建筑标准化:

用现代化的操作手段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具体说:

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科学化、构件工厂化。

地基的分类

1、按承载力不同分为六类:

1)岩石:

颗粒间牢固联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袭隙的岩体。

fk为200~4000kPa。

2)碎石土: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

fk为200~1000kPa。

3)砂土: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的土。

fk=140~500kPa。

4)粉土:

粉土为塑性指数Ip小于或等于10的土,fk=105~410kPa。

5)粘性土:

粘性土为塑性指数Ip大于10的土,fk=105~475kPa。

6)人工填土:

人工填土根据其组成和成因可分为素填土、杂填土、冲填土。

fk=65~160kPa。

2、按土层性质分为两类:

1)天然地基:

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需经过人工加固,可直接在其上部建筑房屋的土层。

天然地基的土层分布及承载力大小由勘测部门实测提供。

fk=150~200kPa。

 2)人工地基:

当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虽然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应对土层进行加固。

这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叫人工地基。

fk≤150kPa

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深。

浅基础:

埋深尺寸小于4m;

深基础:

埋深尺寸大于4m

)影响因素:

1、 建筑物的特点及使用性质;

筑物的特点指的是多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是地上建筑物总高的1/10左右,而多层建筑则依据地下水位及冻土深度来确定埋深尺寸

2、 地基土的好坏;持力层

3、 地下水位的影响;以上

4、 冻结深度的影响;以下

5、 相邻房屋或构筑物基础的影响:

⊿H——新建与原有建筑物基础底面标高之差;

 L——新建与原有建筑物基础边缘的最小距离

 

基础的类型

一、按埋深分:

深基础和浅基础

二、按基础所用材料分:

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一)刚性基础:

选用刚性材料建造的基础,刚性材料是指砖、灰土、混凝土、三合土、毛石等受压强度大、受拉、抗剪强度小的材料。

刚性角的限制

1.灰土基础

  灰土是经过消解后的生石灰和粘性土按一定的比例拌合而成,其配合比常用石灰∶粘性土=3∶7,俗称“三七”灰土。

灰土基础适合于5层和5层以下、地下水位较低的砌体结构房屋和墙体承重的工业厂房。

灰土基础的厚度与建筑层数有关。

4层及4层以上的建筑物,一般采用450mm;3层及以下的建筑物,一般采用300mm,夯实后的灰土厚度每150mm称“一步”,300mm可称为“两步”灰土。

灰土基础的优点是施工简便,造价较低,就地取材,可以节省水泥、砖石等材料。

缺点是他的抗冻、耐水性能差,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或很潮湿的地基上不宜采用。

2.砖基础

用做基础的砖,其强度等级必须在MU10以上,砂浆强度等级一般不低于M5。

基础墙的下部要做成阶梯形,以使上部的荷载能均匀地传到地基上。

阶梯放大的部分一般叫做“大放脚”。

砖基础施工简便,适应面广。

为了节省“大放脚”的材料,可在砖基础下部做灰土垫层,形成灰土砖基础(亦叫灰土基础)。

3.毛石基础

毛石是指开采下来未经雕琢成形的石块,采用不小于M5砂浆砌筑的基础。

毛石形状不规则,其质量与码石块的技术和砌筑方法关系很大,一般应搭板满槽砌筑。

毛石基础厚度和台阶高度均不小于100mm,当台阶多于两阶时,每个台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150mm。

为便于砌筑上部砖墙,可在毛石基础的顶面浇铺一层60mm厚、C10的混凝土找平层。

毛石基础的优点是可以就地取材,但整体性欠佳,故有震动的房屋很少采用。

4.三合土基础

这种基础是石灰、砂、碎砖等三种材料,按1∶2∶4~1∶3∶6的体积比进行配合,然后在基槽内分层夯实,每层夯实前虚铺220mm,夯实后净剩150mm。

三合土铺筑至设计标高后,在最后一遍夯打时,宜浇注石灰浆,待表面灰浆略为风干后,再铺上一层砂子,最后整平夯实。

这种基础在我国南方地区应用很广。

它的造价低廉,施工简单,但强度较低,所以只能用于四层以下房屋的基础。

5.混凝土基础

这是指用混凝土制作的基础。

混凝土基础的优点是强度高,整体性好,不怕水。

它适用于潮湿的地基或有水的基槽中。

有阶梯形和锥形两种。

混凝土基础的厚度一般为300mm~500mm,混凝土标号为C10~C15。

混凝土基础的宽高比为1∶1。

6.毛石混凝土基础

为了节约水泥用量,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基础,可以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20%~30%的毛石,这种基础叫毛石混凝土基础。

毛石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

当基础埋深较大时,也可用毛石混凝土作成台阶形,每阶宽度不应小于400mm。

如果地下水对普通水泥有侵蚀作用时,应采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拌制混凝土。

二)柔性基础:

一般指钢筋混凝土基础。

这种基础的做法需在基础底板下均匀浇注一层素混凝土垫层,目的是保证基础钢筋和地基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以免钢筋锈蚀,而且还可以作为绑扎钢筋的工作面。

垫层一般采用C7.5或C10素混凝土,厚度100mm。

垫层两边应伸出底板各50mm。

三)按基础的构造型式分:

1、 条形基础;

2、 独立基础;

3、 井格式基础(十字形基础)

4、 筏形基础

5、 箱形基础

6、桩基础

一)地下室的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

(1)普通地下室:

普通的地下空间。

一般按地下楼层进行设计。

(2)人防地下室:

有人民防空要求的地下空间。

人防地下室应妥善解决紧急状态下的人员隐蔽与疏散,应有保证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

人防地下室按其重要性分为六级(其中四级又分为4、4B两种),其区别在指挥所的性质及人防的重要程度。

1)一级人防:

指中央一级的人防工事。

2)二级人防:

指省、直辖市一级的人防工事。

3)三级人防:

指县、区一级及重要的通讯枢纽一级的人防工事。

4)四级人防:

指医院、救护站及重要的工业企业的人防工事。

5)五级人防:

指普通建筑物下部的人员掩蔽工事。

6)六级人防:

指抗力为0.05MPa(约5t/m2)的人员掩蔽和物品贮存的人防工事。

2.按埋入地下深度分:

(1)全地下室:

全地下室是指地下室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坪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2

(2)半地下室:

半地下室是指地下室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

1.防潮层:

高度应在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之间,标高相当于-0.060m,以地面垫层中部为最理想。

1)防水砂浆防潮层

具体做法是抹一层20mm的1∶3水泥砂浆加5%防水粉拌合而成的防水砂浆。

另一种是用防水砂浆砌筑4皮至6皮砖,位置在室内地坪上下。

2)油毡防潮层

在防潮层部位先抹20mm厚的砂浆找平层,然后干铺油毡一层或用热沥青粘贴油毡一层。

油毡的宽度应与墙厚一致,或稍大一些,油毡沿长度铺设,搭接≥100mm油毡防潮较好,但使基础墙和上部墙身断开,减弱了砖墙的抗震能力。

3)混凝土防潮层

由于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常把防水要求和结构做法合并考虑。

即在室内外地坪之间浇注60mm厚的混凝土防潮层,内放3φ6、φ4-250的钢筋网。

2.勒脚:

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部分叫勒脚。

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对墙面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同时,还有美化建筑外观的作用。

勒脚经常采用抹水泥砂浆、水刷石或加大墙厚的办法做成。

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之高差,也可以根据立面的需要而提高勒脚的高度尺寸。

3.散水:

散水指的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

它的作用是为了迅速排除从屋檐下滴的雨水,防止因积水渗入地基而造成建筑物的下沉。

散水的宽度应稍大于屋檐的挑出尺寸,一般为100mm,且不应小于600mm。

散水坡度一般在5%左右,外缘高出室外地坪20mm~50mm较好。

散水的常用材料为混凝土、砖、炉渣等。

4.踢脚

踢脚是外墙内侧或内墙的两侧的下部和室内地坪交接处的构造,目的是防止扫地时污染墙面。

踢脚的高度一般在120mm~150mm。

常用的材料有水泥砂浆、水磨石、木材、缸砖、油漆等,选用时一般应与地面材料一致。

5.窗台:

窗洞口的下部应设置窗台。

窗台根据窗子的安装位置可形成内窗台和外窗台。

外窗台是为了防止在窗洞底部积水,并流向室内。

内窗台则是为了排除窗上的凝结水,以保护室内墙面,及存放东西、摆放花盆等。

窗台的底面檐口处,应做成锐角形或半圆凹槽(叫“滴水”),便于排水,以免污染墙面。

6.过梁

为承受门窗洞口上部的荷载,并把它传到门窗两侧的墙上,以免压坏门窗框,所以在其上部要加设过梁。

1)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

2)钢筋砖过梁

又称苏式过梁。

这种过梁的高度不小于L/4(5皮砖),砂浆不低于M5(灰缝厚度不小于30mm)。

洞口上部应先支木模,上放直径不小于5mm的钢筋,间距≤120mm,伸入两边墙内应不小于240mm。

钢筋上下应抹砂浆层。

这种过梁的最大跨度为2m。

3)砖砌平拱、弧拱过梁

   这种过梁是采用竖砌的砖作成拱券。

这种券是水平的,故称平拱。

砖不应低于MU7.5,砂浆不低于M2.5。

这种平拱的最大跨度为1.8m。

弧拱最大跨度可达2.0m。

7.圈梁

1)砖配筋圈梁,这种圈梁是在楼层标高的墙身上,在砌体灰缝中加入钢筋,其加设原则是梁高4~6皮砖,钢筋不宜少于6φ6钢筋水平间距不宜大于120mm,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钢筋应分上下两层布置。

2)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1)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原则

(2)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有关问题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为240mm以上时,其宽度可分为墙厚的2/3高度不应小于120mm。

最小截面为240mm×120mm。

钢筋混凝土圈梁在墙身上的位置应考虑充分发挥作用并满足最小断面尺寸。

外墙圈梁一般与楼板相平,内墙圈梁一般在板下钢筋混凝土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部位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

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两倍,并不小于1m。

8.构造柱

构造柱的作用是与圈梁一起形成骨架,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1)构造柱的加设原则

(2)构造柱的主要数据:

构造柱的最小断面为240×180mm。

构造柱的最小配筋是:

主筋4φ12,箍筋φ6-200mm。

三、 变形缝的种类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个部分。

1.伸缩缝:

解决由于建筑物超长而产生的伸缩变形。

由于基础埋在土中,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故基础可不必设伸缩缝。

伸缩缝的宽度为20mm~40mm。

2.沉降缝:

解决由于建筑物高度不同、重量不同、平面转折部位等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变形。

A.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设置沉降缝。

(1)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壤上时;

(2)当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高度相差在两层以上或部分高度差超过10m以上时;

(3)当建筑物部分的基础底部压力值有很大差别时;

(4)原有建筑物和扩建建筑物之间;

(5)当相邻的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悬殊时;

(6)在平面形状较复杂的建筑中,为了避免不均匀下沉,应将建筑物平面划分成几个单元,在各个部分之间设置沉降缝。

B.由于沉降缝的设缝目的是解决不均匀沉降变形,故应从基础开始断开。

3.防震缝:

解决由于地震时产生的相互撞击变形。

A.当设计烈度为8度和9度时,遇下列情况之一应设置防震缝。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部分结构刚度截然不同;

B.防震缝应将房屋分成为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防震缝应沿房屋的全高设置,其两侧应布置墙,基础可不设置防震缝。

在地震设防的地区,沉降缝和伸缩缝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C.防震缝的宽度与地震设防等级有关。

(1)房屋的高度在15m及15m以下时,取70mm。

(2)房屋的高度超过15m时。

设计烈度为7度,高度每增加4m,缝宽增加20mm。

设计烈度为8度,高度每增加3m,缝宽增加20mm。

设计烈度为9度,高度每增加2m,缝宽增加20mm

高层建筑按建筑总高的1/250考虑。

(八度区)

一、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一)平板式:

跨度l=2~3m,厚度h=80mm,板宽400~900mm

二)肋梁楼板:

板→次梁→主梁→柱

l1/l2≤2双向板;l1/l2>3单向板

三)井式楼盖:

l1/l2=1

四)无梁楼盖

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层构造

一)预应力、非预应力

预应力较非预应力节约钢材30~50%,节省混凝土10~30%。

1.实心平板:

l≤2.5mh=l/30=60~80mm,板宽b=600~900mm

2.槽形板:

l=3~6m,b=500~1200mm,h=25~30mm,h肋=150~300mm

l>6m时,每500~700mm设横肋一道以加强其整体性。

3.预应力空心板:

YKBXXXX;YDB(H,K)XXXXX

二)预制板的布置与细部构造

1.板的布置:

1)板式结构;

2)梁板式结构布置

2.板的搁置

3.板缝的处理:

1)缝差≤60mm,调整缝差或用细石混凝土灌缝;

2)缝差在60mm~120mm之间,墙边挑砖或加配2φ6钢筋再灌缝;

3)120mm<缝差<200mm,局部现浇;

4)缝差≥200mm,重新选择板的规格

4.板的连接:

端缝、侧缝

5.预制楼板的抗震构造

三.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1.密肋填充块楼板;

2.预制薄板叠合楼板(预制薄板40~70mm厚,现浇层40~110mm厚)

一、楼梯的类型

楼梯可分为直跑式、双跑式、三跑式、多跑式及弧形和螺旋式各种形式。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大体有以下三种形式:

1.开敞楼梯间:

这种楼梯间仅适用于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高层住宅,要求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2.封闭楼梯间:

这种楼梯间适用于24m及以下的裙房和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以及12层至18层的单元式住宅,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

其特点是:

(1)楼梯间应靠近外墙,并应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2)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3)底层可以作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

3.防烟楼梯间:

这种楼梯间适用于一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以及塔式住宅,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超过11层的通廊式住宅,其特点是:

(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

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二、楼梯的组成:

梯段、平台、附属设施

三、楼梯的一般尺度

一)楼梯的坡(角)度:

角度表达法tanh/l;坡度表达法h/l;楼梯适宜坡度为1/1.5,角度250~450,最适宜角度33042/;住宅450,公共建筑26034/(坡度1:

2)

二)楼梯的细部尺寸

1.踏步

踏步是人们上下楼梯脚踏的地方。

踏步的水平面叫踏面,垂直面叫踢面。

踏步的尺寸应根据人体的尺度来决定其数值。

踏步宽常用b表示,踏步高常用h表示,b和h应符合以下关系之一。

b+h=450mm

b+2h=600mm~620mm

踏步尺寸应根据使用要求决定,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其要求也不相同:

居住建筑:

b=240~280mm,h=160~180mm;

公共建筑:

b=280~340mm;h=140~160mm

2.踏步数量:

不超过18步,不少于3步

3.梯井:

两个楼梯段之间的空隙叫梯井(≥60mm)。

公共建筑梯井的宽度以不小于150mm为宜。

(消防要求而定)

4.楼梯段:

楼梯段又叫楼梯跑,它是楼梯的基本组成部分。

楼梯段的宽度取决于通行人数和消防要求。

按通行人数考虑时,每股人流的宽度为人的平均肩宽(550mm)再加少许提物尺寸(0mm~150mm)即550+(0mm~150mm)。

按消防要求考虑时,每个楼梯段必须保证二人同时上下,即最小宽度为1100mm~1400mm,室外疏散楼梯其最小宽度为900mm。

在工程实践中,由于楼梯间尺寸要受建筑模数的限制,因而楼梯段的宽度往往会有些上下浮动。

多层住宅楼梯段最小宽度为1000mm。

5.楼梯栏杆和扶手:

楼梯在靠近梯井处应加栏杆或栏板,顶部做扶手。

扶手表面的高度与楼梯坡度有关,其计算点应从踏步宽度中点起算。

楼梯的坡度为15°~30°取900mm

30°~45°   取850mm

45°~60° 取800mm

60°~75°取750mm

水平的护身栏杆应不小于10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