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5532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养老项目调研doc.docx

养老项目调研doc

昆明市养老项目资料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发展

1.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9.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3.83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61.18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14.57亿元,增长12.3%。

三次产业结构为5.3:

46.3:

48.4。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831元。

2.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7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7.7亿元,增长25.2%,其中,税收收入283.0亿元,增长25.2%。

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43.8亿元,营业税100.0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41.6亿元,增长27.5%。

(二)社会事业

1.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2.60万人,其中,参保职工73.16万人。

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135.55万人,参加原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31.29万人。

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人数为17.06万人。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78.7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56.2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70.30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为140.4万人。

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30.18万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5%。

城镇登记失业率2.03%。

2.年末拥有农村敬老院66个,床位3609张。

城市老年护理机构49所,床位9318张。

其中,公办老年养老机构6个,床位2132张;民办老年养老机构43个,床位数7186张。

(三)人民生活   

1.人口。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648.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66‰,城镇人口比重为66.0%。

2.居民收支。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1.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106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8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

二、目前老龄人口及服务机构现状

(一)老龄人口现状

昆明作为省会城市,老年人口呈现出“增速快、基数大、空巢化、高龄化、贫困和失能老年人多”等特点,其老龄化比例居全省第一,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老龄化比例排第九位。

在这些老年人中有21万是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26%,17.5万失能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21.7%。

近几年需要护理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约3万多人。

而目前全市共有各种类型注册养老福利机构110家,登记床位9430张,现在能提供的床位仅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17%,与老年人的实际床位需求相距较大。

截至2011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到846559人,加上在昆明居住的外户老年人约9.7万人,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老龄化程度比率排第9位,并以每年5.9%以上的速度增长;而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和全年365天优良的空气质量,加之,经过近几年努力打造出的优美环境,已吸引了近10万外地老年人久居昆明。

(二)发展老龄事业政策

我市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市委、市政府围绕以“提升经济品质,打造实力之城;提升文化品质,打造魅力之城;提升环境品质,打造生态之城;提升制度品质,打造活力之城;提升生活品质,打造宜居之城;提升安全品质,打造平安之城”为重点,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休闲养生养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经过几年来不懈的努力,昆明先后获得多项高品牌的城市殊荣,这些荣誉的取得对提升品质春城,打造以养生养老为核心,以养生文化为脉络,依托秀美的春城风景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养老产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为切实解决老年人生活、住房、医疗、养老困难,我市党政领导真抓实干,高位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在2010年、2011年的市委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了“加强老龄工作,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坚持政府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市场化运作,并将养老服务项目作为市政府主要完成的重点工作之一,两年共启动建设了9个民办养老服务项目。

尤其是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

“探索养老服务新路子,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支撑、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多元化养老格局”的目标要求,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养老产业的高度重视。

2.为使各项老龄工作和制度创新得以持续,我市相继制定出台了《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昆明市城乡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昆明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对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保健补助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农村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政策,为解决老年人,特别是贫困老年人的生活、住房、医疗、教育、居家养老等困难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资金保障。

3.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昆明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

《条例》中明确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社会力量兴办的为老年人服务的组织或者机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优惠。

提倡和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其闲置的房屋、场地、设施用于老年人活动或者养老服务”;“建设单位在建设城市居住小区时,应当建设为老年人服务的配套设施;没有配套建设的,应当补建”。

4.随后,我市又出台了《昆明城市老年人设施专项规划》《规划》明确规定:

“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审批旧城区、城中村改造和住宅小区新建项目的规划方案时,要把养老服务建设项目纳入规划及设计方案一并审批。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部门在制定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供给计划时,要根据当地住房年度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养老服务建设项目用地,并给予优惠”;“在昆明市居住区、小区的新建、改建(包括城中村改造)中,必须严格按相关规范以及本次规划中确定的《昆明市居住区、小区老年人设施配置指导标准》配建老年人设施,并由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监管”等。

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和贯彻落实,快速推进了我市老龄事业的发展步伐。

老年服务设施是老年群体中养老、活动、服务需求的重要载体,发展养老服务设施关键在于规划和土地的落实。

为此,市政府制定了《昆明城市老年人设施专项规划》,这是昆明市首次对养老事业进行全方位的政府规划。

我市老年人设施规划目标是:

近期即2015年达到“9073”目标,即90%家庭养老,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养老设施需净增1.5万张床;远期即2020年达到“85105”目标,即85%家庭养老,10%社区居家养老服务,5%机构养老。

养老设施需净增3万张床。

《规划》对老龄人口、老年人设施现状和未来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预测,提出了规划的时限、范围、依据、目标和原则,对全市老年人设施的分级、规模、数量等进行统筹规划布局和合理配置。

同时对全市的老年公寓、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护理院等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规划》还在推进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

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协调发展,多种养老方式相互补充,各类社会力量相互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调动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设施建设和经营。

3.在《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继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

加强养老设施建设,完成2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32所县、乡敬老院改扩建任务。

制定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不同档次养老服务机构,引导企业研发生产品种多样的老年产品,促进老龄市场的发展。

到2015年,实现每百名老人拥有2张养老床位目标。

“十二五”期间,面对人口老龄化迅速增长的趋势和新时期新形势对老龄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昆明市的老龄事业尚需再接再厉。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

我市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的边疆城市,处于欠发达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70%左右的老年人在农村,致使农村老龄化明显高于城镇,城乡倒置现象比较突出,而且这种状况还将在一段时期内延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比较多;再就是养老服务机构与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护理服务需求不相适应,而老龄工作基础还相对薄弱等。

为此,进一步“探索养老服务新路子,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支撑、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多元化养老格局”的目标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继续为加快我市的老龄事业发展而努力。

(三)养老服务机构现状

目前,昆明市市已基本实现了老年人小病不出社区的目标,市老龄委办公室积极争取省老龄委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在市社会福利院、书林敬老院投入100万多元开展了“爱心护理工程”试点;争取了市财政投入3170万元,完成昆明市老年人活动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先后在五华、盘龙、官渡、西山等老年人比较集中的社区,投资240万元,完成了“163”计划试点和开展4个居家为老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投入80多万元在盘龙区开展社区援助服务呼叫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点,市、区民政、老龄部门共同建立起了全省第一家GPS卫星网络定位系统,为老年人提供高科技的多元服务。

昆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上海南鑫凯尔集团共同投资300万元,在西山区老年人较为集中的棕树营社区搭建了为老服务平台,通过专业的护理,给予老年人精神慰藉、康复理疗、科学陪护等方面的服务,使躺着的老人能够坐起来,坐着的老人能够站起来,被国家老龄办的领导称为“昆明模式”。

为扩展这一“模式”,我市又在老年人较为集中的长寿路社区、永顺里社区、东华社区、金河社区、江岸社区、万宏路社区、关上社区等建立为老服务中心,开设小饭桌,老年人日托、全托、康复、护理,解决家人后顾之忧,特别是为空巢、独居、高龄失能老人提供社区为老服务业务。

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21支,招募志愿者1200人,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良好、便捷的服务。

全市新建城市街道和养老场所道路无障碍率达90%以上。

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市共有各种类型注册养老福利机构114家,已建有服务站的社区45个,“星光老年之家”161个,卫生服务站226个,老年(老干)活动中心(站、室)723个。

政府每年投入不少于50万元的资金,对农村老年人活动场进行改善。

近年来,政府还从福彩公益金中拿出60多万元,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实行运营补贴,每年每床补贴360元,并在税收、工商办证、土地供应、水、电、煤气、数字电视的安装等方面给予减免和优惠。

一些社区还尝试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疾病求助、报警求助、生活护理、托老、保健、医药、副食餐饮、居家养老、钟点工、清洁居室、心理治疗、心理慰藉、康复指导、临终关怀和日常探视等24小时服务。

如盘龙区为500余户空巢、独居、特困、孤残、高龄老人免费安装爱心通,并每年投入30多万元为其购买服务。

昆明养老机构普遍存在两方面问题,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因占地面积小、配套设施不完备、活动场所少、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而难以让人看上眼;环境、设施、医护条件较好的公办养老机构又没几家,供不应求。

1.民间投资“养老业”回报慢

早在2009年4月,昆明市就曾以昆政办〔2009〕38号文件的形式,转发了由昆明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拟定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文件显示,在投资建设鼓励方面,凡在盘龙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安宁市、呈贡县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少于1000万元(不含土地),在其它县区投资规模不少于500万元的,市政府按其投资总额的10%。

给予一次性奖励,以支持其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

此外,昆明市辖区内的户籍老年人凡连续使用床位6个月以上,经相关部门审验确定后,在盘龙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安宁市、呈贡县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在50张以上),给予每床每月不低于30元的营运补助;其它县区(不少于30张床位)给予不低于每床每月20元的营运补助。

“政策出台已经两年多的时间了,为什么民间资本还迟迟不愿进入?

”有业内人士表示,政府的政策设计存在很多问题,无法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来。

1000万元投资的“奖励门槛”,让众多民办养老院望尘莫及。

之所以会出现今日的尴尬局面,主要在于民间资本的投资愿望与政府所期望的美好愿景,两者之间未能找到相对应的契合点。

长期以来,民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资金回笼慢、利润率低”等情况,民办养老院普遍微利经营,这势必导致民间资本不愿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短期内见不到回报的产业之中。

昆明市社会福利院有关人士认为,政府出台的奖励政策,“力度远远不够”。

按规定的10%奖励比例,1000万元的投资只能获得10万元的奖励,相比于投资而言,这点奖金无异于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民办养老机构处境尴尬,然而,昆明人的养老需求则在步步攀升。

在昆明市社会福利院,老年人公寓设置有120个床位,目前已呈现出爆满情况。

与民办养老院相比,昆明市老年人公寓与民办养老院最大的差别是:

他们是公办,有政府的支持。

“仅从房租这一点来看,民办养老院就很不占优势。

”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已成为昆明该行业的主力军。

但因对民办养老机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其长期靠租赁场地来经营,环境、地点等限制,使一些养老机构已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状况。

加之该行业利润薄、抗风险能力差,有关法律法规又不健全,使其长期处于小规模、低档次、管理人才缺乏的状况,其生存发展举步维艰。

2.土地成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制约

公办养老院完全不用缴纳房租;而昆明诸多的民办敬老院中,最大的经营开支就是“房租”一项。

养老产业,其实就是一种高投入、低回报,本身带有慈善性质的产业。

现实中,不少民办养老院承受着高额房租的压力,只能想尽办法缩减开支。

 囿于开办资金和高额房租的原因,现实中,不少民办养老院采取“因陋就简”的方式,对租用土地上的建筑设施稍加改造,便开始营业。

这一点是个“硬伤”,势必造成养老院配套的硬件设施不足,导致一些老人不愿入住。

凡事都有例外。

同样属于民办养老院性质的昆明寿星乐园敬老院,则是少数在租地后自行建造房屋和无障碍设施的民办敬老院。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由于城中村改造的缘故,寿星乐园敬老院即将面临拆迁。

“没有土地,一切都是空谈。

”昆明吉利敬老院院长吴优说,民办养老院开办成本不断攀升,盈利能力则极为薄弱,加之高昂的土地租赁成本以及无法获得政策的有效支持,影响了经营者的信心。

他也想在开办当初就按照标准设计规范去建造配套设施。

可是,一想到随时可能搬家,他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3.至少3万昆明老人需要养老机构

一边是大量老人等待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力不从心;一边是民办养老机构经营惨淡,处境尴尬。

昆明的“养老业”何去何从?

    近几年在昆明需要护理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有3万多人,而目前全市能提供的养老机构床位仅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3%。

与公办养老院的一床难求相比,床位超总床位半数的民办养老机构空置率却通常在50%。

业内人士则指出,对养老机构进行动态考察,无论公办民办,择优扶持,效果会更好。

目前,整个昆明市共有121家养老院,总体入住率仅在50%左右,这和庞大的老年人数量形成鲜明对比。

业内人士认为,以昆明养老机构的现状而言,目前能够提供的床位和相应的护理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养老需求。

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将面临着众多的难题。

    随着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到养老机构颐养天年已受到不少人的认可,加之独生子女一代开始成家立业,“421”的家庭结构日益凸显,一对夫妇不仅要挑起4位老人的养老重担,还要抚养下一代,再加上自身承受的工作压力,他们照顾父母的精力势必十分有限。

“如果实在没有能力照顾,那时候,恐怕就只能送老人到养老院了。

”不少受访的年轻人都有类似的想法。

从业者希望,政府今后在规划用地的同时,能兼顾考虑到养老机构的设置,比如在建设小区的同时,预留适当的养老场所,或者在审批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上,能在低于该地域成本价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民办养老院的土地审批。

“只有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民办养老机构才会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三、市场分析

(一)经营现状

目前,昆明市共有养老机构115所,总床位13163张。

其中,乡镇(办事处)敬老院59所,床位2223张;中心敬老院7所,床位1622张;社会福利院6所,提供床位2132张;社会民办养老机构43所,提供床位7186张。

目前除二环以内的近10所养老机构生意较好外,其余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多在50%左右。

1.昆明市区范围内的公办敬养老院仅有昆明市社会福利院、五华福利院、盘龙福利院。

位于黄土坡的昆明市社会福利院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入住老人最多、医疗设施较好的社会福利机构,总床位数640个。

其中,老年公寓有120个床位(入住生活能自理的老人),舒缓治疗有40个床位(需全护理的老人),政府供养类(孤寡、智障类老人)有480个床位。

目前,舒缓治疗和老年公寓所有床位已爆满。

2.目前,昆明市各敬老院的收取费用每月从900元至2000元不等,民办和公办费用相差也不大。

3.近年来,昆明市也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业投资的相关优惠政策。

针对昆明市养老机构匮乏、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昆明市通过政策扶持和有效监管,对社会力量在昆明各县区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符合条件者按投资总额的10%。

给予一次性奖励;对不同地区投资兴办床位数达30至50张以上,有资质证照,且市辖区内的户籍老人连续使用床位6个月以上的,给予每床每月30元的营运补助,支持养老机构提高入住老年人的住养水平。

4.针对公办养老机构床位难求、民办机构床位空缺的情况,某位业内人士则指出,要实现养老机构的充分配置,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使老年人尽可能在社区得到帮助,从而使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时间推迟、不能自理老人占入住养老院的比例提高、养老机构入住情况均衡。

同时,如果能基于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对养老机构进行动态考察,从而择优扶持,效果会更好。

也就是说,无论公办民办,只要办得好,都能获得补贴,补贴随着失能老年人的入住机构走。

在同样的服务标准下,谁照顾失能老年人多就得到补贴多。

这样将更加有助于机构养老的良好发展和运行。

今年底,昆明市还将出台《昆明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更好规范民营养老机构的管理。

(二)需求调查

1.公办养老机构配有专职医生和护士,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选择就医和服务规格。

价格从1000元到2500元不等。

而多数民办养老机构是以护工料理为主,并不能满足老人基本的医疗服务。

2.专业护理水平总体而言还有待提升。

这不是某家机构的问题,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包括社会认知因素。

大家都认为养老就是吃饱穿暖、洗漱干净,没把养老提升到一个疾病照料、精神照料的层面。

人一旦进入老龄阶段,或多或少都有些疾病,不管是家庭照料还是养老机构照料,都该上升到专业照料的层次。

如何让老人身心愉悦,不是讲两句笑话就能解决的。

老人病的时候,也不是说“我们很爱你”就可以解决了,需要专业医生来用专业知识解决。

3.专业培训欠缺。

昆明目前有培训机构,但是培训时间太短。

没有一两个月培训要熟练操作是很难的。

培训分几个层次,先是价值观培训,对老人这个群体特点的了解,分疾病照料、心理照料、生活照料、营养膳食等。

一个专业养老护理人员应该是个全科护士,要求他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

比如,某种疾病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痰塞窒息了怎样急救?

都必须作为常识存在脑海中,不能临时翻书。

这些专业的知识,是用来保障老人生命的,不是一个星期急训,然后发个证就可以了。

4.产业形态还未形成。

目前以昆明而言,养老还很难说是个产业。

但在未来,养老一定是个产业。

凡是有消费者存在的项目,都能做大成产业,养老有众多消费者,且这个消费者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以前民营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很少,以为养老是政府的事,是福利的事,是国家的事,民营资本的进入对养老事业来说是重要的推动力。

5.昆明养老事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昆明“养老”第一个亟须解决的是人才问题,不管是管理人才还是护理人才,非常缺。

第二个是政府对养老导向的问题,如何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养老,政府还有媒体应做一些推动。

当然,政府应该拿出更加实际的政策来推动养老事业发展,扶持政策应该是更具体的。

(三)案例分析

  1.医院“临终关怀”受青睐

  除老年公寓、敬老院等普通养老机构外,各大医院设立的“临终关怀”服务由于针对性强,很受老人的青睐。

位于昆明国贸路的昆明市城南老年病医院,成立之初就设立了“临终关怀”科,是昆明首家设立关怀科的医院,专门收治急、慢性老年疾病患者、晚期癌症和绝症患者。

根据晚期患者“抢救多,治疗细”的特点,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患者无需家属陪护。

据介绍,患者的住院治疗的费用,医保支付80%,个人支付20%。

虹山医院的四、五、六楼都是关怀科病房,105张床位早已经饱和。

“老年公寓、敬老院一般只是提供生活护理,我们是带有医疗性质的,既可以提供治疗,又可以提供护理。

”  

2.度假公寓吸引“候鸟老人”

  每年的5月至9月,到大观楼祥和老年公寓疗养的老人,都会让公寓工作人员应接不暇,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人将拥有100多个床位的公寓挤得爆满。

目前,已有很多外地“老熟客”打电话向公寓预订床位。

祥和老年公寓的院长周雨介绍,现在公寓已入住五六十位老人,不乏北京、广东、宁夏、新疆等地的老人。

他们就像迁徙的“候鸟”,多数是来昆明避暑、度假来的。

  祥和老年公寓的床位价格每个月3000—5000元不等。

周雨坦言,这样的价格并不算低。

此外,公寓在接收老人上也有规定:

“我们只会接收健康人群,生活都必须能够自理,没有疾病。

这是为了让每个住进来的老人能感受到阳光、健康。

”开办7年来,公寓已经培养了一批忠实的“候鸟老人”,每年依季节前来。

  3.高端养老院打造新型社区

  作为昆明首个高端养老公寓的代表,枫蓝·银天一寓于去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告别传统老人院的“床位模式”,采取“管家+秘书”的社区管理概念。

  枫蓝·银天一寓突破了传统的床位式养老生活模式,从家庭的情感交流出发,引入自助式生活模式,避免老人产生社会隔离感。

同时社区还配以“管家+秘书”的社区管理概念,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一对一的管理和服务,打造一个专业化、个性化、功能化的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社区。

  如此高端的养老项目,入住门槛自然不低。

该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便可入住,将拥有500套住房,1000张床位,初步了解入住费用为每月5000元。

此外,入住枫蓝·银天一寓项目的老年人还必须通过“面试”,老人必须有承担入住费用的经济基础、健康状况必须符合项目的养老定位、必须具备良好的文明素质,才有望通过入住。

  但对于初定每月5000元的费用,大多数老人表示费用有些高不可攀,经济能力无法承受。

4.公办养老机构成为传统

公办养老机构政府财政投入大,人员配置稳定,服务专业,家属更加放心。

床位紧张、入住对象只进不出,是公办养老院面临的实际情况。

昆明市福利院的老年公寓是我省最好的公办养老机构,这里的110张床位已经全部住满,而想要住进来在排队等待的老人接近400人。

74岁的严国富老人告诉记者,他排队排了一年半,今年总算住进来了。

严国富老人花了1000元包了一个双人间,再加上450元的餐费。

每月1450元的收费,老人说再等也值了。

从收费来看,公办养老机构1000多元的收费标准,和民办养老机构差别不大,但居住环境却要好很多,室内配有洗漱间、客厅宽敞,有的地方甚至达到星级宾馆的高标配置,价格也从950元到1500元不等,老人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住宿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