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5746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航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民航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民航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民航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民航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民航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航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

《民航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航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航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

民航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民航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民航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随着民航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民航企业越来越依赖网络开展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业务交易、进行内部资源共享和日常沟通,民航信息化大体上可以划分为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二块,民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民航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各个民航管理局和机场最先建立的信息系统,目前民航总局机关和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乌鲁木齐等管理局都相继完成民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硬件和网络建设,并初步实现了网络互联,构建了民航的internet/Intranet系统,民航系统利用民航信息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

但与此同时,由于民航各个局域网内机器的操作系统、杀毒软件错综复杂,却很少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安全处理策略,信息化的安全问题正遭受不断冲击。

最近爆发的冲击波病毒就是个典型的案例,冲击波病毒在国内互联网和部分民航信息网络上极速传播,导致成千上万台个人计算机和企事业单位局域网瘫痪,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被蠕虫感染的用户大都是没有及时下载并安装微软的补丁程序,从而被病毒侵害,使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

介于网络安全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做出了以下粗略的隐患分析:

民航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隐患分析

  信息系统具有系统开放性、资源共享性、介质存储高密性、数据互访性、信息聚生性、保密困难性、介质剩磁效应性、电磁泄露性、通信网络的脆弱性等特性。

信息系统的上述特性对其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危险。

民航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隐患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中,即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

而安全管理制度是各类安全保障措施的前提,也是其他安全保障措施的实施的基础,在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不同的管理责权后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各类安全措施的贯彻实施。

1.物理层的安全隐患

  网络的安全隐患风险主要指网络周边环境和物理特性引起的网络设备和线路的不可用,而造成网络系统的不可用。

如设备被盗、被毁坏或设备老化、意外故障等。

除此之外,由于民航网络涉及专用业务网与办公网两个不同的网络,需将两个网络从物理上隔断。

2. 网络层的安全隐患

  网络层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重要数据的泄露与篡改、内网和外网的安全威胁。

数据泄露与篡改的安全威胁包括本局域网和上下级网络数据传输线路之间存在被窃听的隐患,同时局域网内部也存在着内部攻击,敏感信息可能被侵袭者搭线窃取和篡改。

外网安全隐患主要因为目前大多数民航信息化网络提供与INTERNET连接的基于WEB的电子政务服务,并且民航内部用户也有上网需求,但现有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还很薄弱,存在很多如探测扫描系统安全漏洞、网络监听等安全隐患。

3.  系统层的安全隐患

  系统级的安全隐患主要针对民航专用网络采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及相关商用产品的安全漏洞和病毒威胁。

民航专用网络通常采用的操作系统主要分为WINDOWSNT和UNIX系统,WINDOWS系统自身的安全漏洞较多,而虽然UNIX系统本身在安全方面有一定考虑,但服务器、数据库的安全级别较低,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4.  应用层的安全隐患

  应用层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身份认证漏洞和非授权访问:

由于目前多数服务系统登录和主机登录使用的是静态口令,而静态口令很容易被非法用户通过网络窃听、非法数据库访问、穷举攻击、重放攻击等手段很容易得到。

对业务服务器的非授权访问是指为民航各类应用系统提供信息数据服务的服务器由于缺乏必要安全保护,可能会被非法用户直接访问网络资源,造成机密信息外泄。

信息系统安全和保护措施分类

  信息系统的安全就是为了防止系统外部对系统资源(特别是信息资源)不合法的使用和访问,保证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遭受破坏、泄露、修改或复制,维护正当的信息活动,保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而采取的手段。

与信息系统安全性相关的因素主要有:

自然及不可抗拒因素,硬件及物理因素,电磁波因素,软件因素,数据因素,人为及管理因素等。

相对应的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分为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二大部分:

  1、 技术层面安全措施--是指通过采取与系统直接相关的技术手段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如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登陆的验证技术,VPN技术,漏洞检测与在线黑客检测预警,数据安全存储的数据存储、备份和安全恢复等;

  2、 管理层面安全措施--指利用行政管理、法制保证和其他物理措施等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它不受信息系统的控制,是施加于信息系统之上的,如安全组织管理体系、高效能的、职责分工明确的行政管理安全机构、业务组织体系和信息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等。

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分析

  民航信息网络担负着办公和相关业务管理的重任,具有访问方式多样、用户群体庞大,网络行为突发性高等特点,为保证民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在安全保障过程中应按步骤分步实施。

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信息安全机构及职能设计,建立高效能的、职责分工明确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组织体系,建立信息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可以通过安全评估、安全政策、安全标准、安全审计等四个环节来加以规范管理。

其次要坚持安全建设的均衡性,安全措施的强度要一致。

不同的民航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对于安全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对各个系统的安全需求进行安全成本和效率分析是第一任务,在设计系统安全措施的时候,必须根据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有针对分等级包含不同的信息系统,综合考虑安全、成本、效率三者的权重,尽量降低安全管理成本,提高信息系统使用效率,保持安全的成本和效率之间的均衡,制定出不同安全防范级别的安全保障系统,。

  1、网络环境的安全管理

  在网络设计中,对于存在隐患的主要方面,将内部办公和信息发布两套网络物理分开;即,网络服务器、交换机、传输介质全部采用两套独立方式解决;在桌面有浏览外网需求的终端采用双网机或网络隔离卡方式解决;对外接入,对于系统内的网络之间采取防火墙方式隔离,对于非系统内不同局域网之间的连接,采取物理隔离;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了非法侵入事件的发生;另对于网络核心服务器的配置,应采取冗余设置,应用各种备份、灾难恢复方案。

同时,在服务器等设备配备防计算机病毒软件防止病毒侵袭。

在内部泄密问题上,可以考虑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更新密钥,加强密钥管理,限制系统管理员充当操作员,对上网进行传输操作。

  2、应用系统的数据管理

  应用系统的数据大多保存在后台数据库中,应该充分利用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功能,对后台数据库的访问进行管理、控制,对保存的部分敏感数据还要进行加密处理,以保护数据的安全。

  3、网络通信的安全管理

  对访问数据的限制只是整个信息安全问题的一部分。

在处理一些敏感数据的传输时,系统需要保证这些敏感数据能安全到达其目的地,而不发生改变或在途中丢失数据。

所以,应该以加密的格式传输数据,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安全性。

目前常用的有数字安全证书等身份验证手段。

安全证书体制主要采用了公开密钥体制,其它还包括对称密钥加密、数字签名、数字信封等技术。

  3、 网络设备安全控制

  对网络中的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开启内置防火墙功能,并可通过设置IP访问列表与MAC地址绑定等方案对网络中的数据进行过滤,限制出入网络的数据,从而增加网络安全性。

  4、 VLAN控制

  采用交换式局域网技术组建的民航局域网络,可以运用VLAN(虚拟网络)技术来加强内部网络管理。

VLAN技术的核心是网络分段,根据不同的部门及不同的安全机制,将网络进行隔离,可以达到限制用户非法访问的目的。

  5、 防火墙控制

  防火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作为一个分离器、限制器和分析器,用于执行两个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策略,有效地监控了内部网和Internet之间的任何活动,既可为内部网络提供必要的访问控制,但又不会造成网络瓶颈,并通过安全策略控制进出系统的数据,保护网络内部的关键资源。

  6、 及时升级系统补丁和相关软件

  经常访问微软或安全防护软件厂家的相关站点,及时升级系统补丁、相关程序、更新版本,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将windows系统和防病毒程序的自动升级功能打开,这也是保证网络安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