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5901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64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docx

防止生产人员误操作措施实用资料

防止继电保护人员误操作措施

1管理措施:

1.1加强消缺、定期、试验、检修等工作的过程管理。

现场进行任何工作都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监护制度,认真做好危险点分析工作,做好严密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前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及防护用品。

工作人员必须两人及以上,重要系统工作必须有专业、车间技术人员全程现场监督指导。

1.1.1因无票作业、未按规定通知有关专工、主任,班组私下工作造成掉机、掉主要设备者或降出力者,对主要责任者再考核200~1000元,班长若知情对班长做转岗处理

1.1.2有关监护人对措施制订、执行过程把关不严,事后认定主要原因是有不负责任造成的(而非技术原因造成的),对班长、专工再考核200~1000元并做转岗处理。

1.1.3工作监督、监护规定:

便于叙述方便,现对设备作如下定义分类,一类设备(运行中的发变组、励磁、风机、机组保安系统、启动变保护、DCS),二类设备(运行中的直流系统、6KV系统、380V系统),三类设备(运行中的磨煤机等其它影响到机组出力、稳定运行或会引起一系列操作的辅机)。

1.1.3.1有下列情形者,必须有一名副经理以上车间干部到现场指导把关,车间专工组织,有关班长、专责人密切配合。

1.1.3.1.1机组故障停用后(或一类辅机停用后),问题的检查、分析及恢复;

1.1.3.1.2机组运行中,主保护的传动、校验;

1.1.3.1.3机组运行中,主保护及控制回路发生异常;

1.1.3.1.4厂部需要配合的一些重大操作、试验(如发电机试验、380V联锁试验、励磁系统试验);

1.1.3.1.5危险性大的工作(包括人身和设备);

1.1.3.1.6发变组保护、励磁系统、、启动变保护、DPU、MFP、机组保安系统、重要6KV保护故障处理;

1.1.3.1.7机组运行期间进行保护定值、自动装置参数程序修改。

1.1.3.2有下列情形者,必须有车间专工以上的干部到现场指导把关,并和有关班长一起组织,专责人密切配合。

1.1.3.2.1主保护及重要设备保护的投退;

1.1.3.2.2设备掉闸后,问题的检查、分析及恢复;

1.1.3.2.3设备保护的传动、校验;

1.1.3.2.4保护及控制回路发生异常;

1.1.3.2.5机组的正常启动和停用;

1.1.3.2.6重要保护或自动装置发生故障

1.1.3.2.7重要信号失常

1.1.3.2.8重要设备的动态联锁试验和厂部需要配合的一些项目;

1.1.3.2.9危险性较大的工作;

1.1.3.2.10自动调节装置故障。

1.1.3.3有下列情形者必须有班长、技术员到场,负责指导、把关、组织,专责人密切配合。

1.1.3.3.1二类设备保护的投退;

1.1.3.3.2三类设备保护的传动、校验;

1.1.3.3.3三类设备保护及控制回路发生异常;

1.1.3.3.4重要设备的启停;

1.1.3.3.5运行中重要380V、6KV保护发生异常,影响到机组出力、调整等;

1.1.3.3.6重要辅助设备的静态试验;

1.1.3.3.7有危险性的工作。

1.1.4典型工作要按照操作调试步骤执行,班长、专工必须实实在在审核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过程监护。

1.1.5机组运行中,处理重要信号缺陷时,专工必须现场统一指挥,班组成员必须按照专工命令执行。

1.1.6在处理保护的故障时,要查清开关及保护的运行状态及投退情况,是否影响系统运行,在确认不影响运行设备和参数、经运行人员允许的情况下,方可处理。

1.1.7值班期间,车间带班人员必须清楚每一项消缺工作的前因后果并进行现场监护,较重要的要及时通知班长、包班专工、主任到场。

1.1.8配合运行做的各项定期工作,专工要与班组一起制订具体可行的事故预案,配合人员要能按照预案快速准确处理突发问题,避免扩大事故。

1.1.9机组运行中,尽可能不做试验工作。

必须做时,工作负责人、技术员、班长、专工要共同讨论,编制措施完善、有具体操作步骤的试验方案,主任批准方可开工。

1.1.10班组定期工作尽可能利用停机检修机会进行。

机组运行中定期吹扫等工作,必须办理工作票。

1.1.11机组停运检修期间,进行如信号传动校验、设备试验等停电各项工作也必须办理工作票。

并向运行人员交代清楚可能有哪些信号不正常、哪些设备不能动(或联动)。

工作前必须对照车间专工编制的防止设备误启停措施执行。

1.1.12消缺、检修工作结束,恢复设备系统时要认真做以下工作:

1.1.12.1必须对信号及保护投退检查

1.1.12.2班长、专工要对每次设备检修后恢复、启动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并向班组人员讲清楚,同时把有关问题及处理办法不断补充完善到设备启动前检查卡中。

1.1.12.3班长、专工要对本班组检修动过的重要设备进行亲自检查。

1.1.12.4班长、专工要知道检修动过哪些系统设备,并对相关自己所辖设备、信号进行亲自检查。

1.1.12.5班长、专工要对所辖设备、信号是否恢复到正常状态进行检查

1.2加强保护投退、传动、定值管理:

1.2.1按规定正确填写并办理“保护投退审批单”(由引起退保护原因所属班组办理)。

1.2.2请示值长、单元长、电气主值,待其同意后,保护人员(“保护投退审批单”办理者及退保护者)应向运行人员交待清楚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然后进行投退工作。

1.2.3凡是由于工作需要进行保护投退的情况,都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投退时间、工作原因、投退人和监护人等,并把保护投退单保存在班组内。

1.2.4若发生继电保护装置(系统、包括一次检测设备)故障,必须开具工作票和保护投退审批单经总工程师批准后迅速处理。

重要保护装置在机组运行中严禁退出;其它保护装置被迫退出运行的,必须在24小时内恢复,否则应立即停机处理。

1.2.5保护投退执行必须由保护投退地点的两个人完成,一人监护,一人操作。

监护人唱述投退保护名称、KWU编码以及投退保护位置,执行人复述,两个人都确证无误时,方可进行操作。

投退保护后,还要认真检查,确证投退正确,然后在运行投退保护本上记录清楚投退保护的名称、编号、投退原因、注意事项、及时间。

1.2.6投任何主、辅设备保护在改动投运前,都应测量相应向量及有关信号,当确认向量变化及信号在正常范围时,此项保护才可以投入,若发现偏离正常范围或保护存在问题,可暂缓执行此项保护的投入工作,继续检查处理,并汇报值(单元)长及司炉(机),说明此项保护暂不能投入其原因,待处理确定正确后,方可投入此项保护。

1.2.7能两处退出不影响其它信号的必须双重退出。

1.2.8如需在柜内断线、拉开电源开关或打开压板退出保护,必须认真核实,确证无误后,方可断线、拉开电源开关或打开压板,并对断线、拉开电源开关或打开压板做好防止误碰措施和记录。

1.2.9在保护的投退中要考虑好对相关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影响。

1.2.10在制度未规定到的地方,工作人员更要合理可靠地进行保护的投退,发生问题,责任人负全部责任。

1.2.11在机组启动过程或正常运行中情况紧急时,当确证信号或插件有故障时,可以先退出该项保护,然后再和运行人员交待,同时立即补办保护投退审批单。

1.2.12在机组启动前和停止过程中,要全面检查主、辅设备保护运行情况,及时向车间汇报,并做好记录。

1.2.13对于在机组运行期间退出的保护,班组必须及时组织力量进行处理,如无特殊困难,必须在24小时内恢复该项保护,确实在运行期间无法恢复的保护,班组必须做好记录,以便机组停运后及时处理,下次启机前必须恢复该项保护。

1.2.14对于暂不能投入的保护或运行期间退出的保护,班组都要做好记录,并向各专责人交待清楚,以免造成保护误投而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1.2.15对于夜间或节假日,如遇有保护投退时,车间带班人员要做好安全措施,现场监督指导,并组织值班人员及时处理,以便保护尽快投入;如遇保护一时无法投入,要及时向领导汇报。

1.2.16保护投退必须通过修改定值实现时,修改前必须对修改的项目进行记录,并须有班长、专工双重核实。

具体操作时,当处于实时状态时,输入参数后必须等待1分钟,有班长、专工双重核实后,再敲回车键。

1.2.17当设备保护、报警、联锁定值需要更改时,必须由相关部门发书面联系单,并经相关领导批准,保护人员才可在监护人的监护下实施,并做好记录,联系单进行存档。

1.2.18保护定值改变后要进行传动试验,定期进行保护定值的核对。

保护定值清册要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审核、生产副厂长批准。

1.2.19对所有的保护定值改动、逻辑组态修改、参数调整等,都要及时对班组的图纸、资料进行整理,并在相关的图纸进行修订,并且班组和车间要做好记录,车间技术人员及相关班组人员要对其掌握或了解。

防止由于图纸和现场的实际不对应安全措施做得不到位造成不安全事件。

1.2.20在机组临修期间,定期对保护回路进行传动或试验、在机组中、小修期间对所有的保护回路进行传动或试验、对主要功能组进行试验

1.2.21在机组大修期间,对所有的保护回路进行传动试验,对所有的功能组进行设备联动试验,大修后配合厂部做联锁试验、部分主保护的动态试验。

1.3加强DCS系统操作管理:

1.3.1DCS系统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属于独立运行的工业计算机系统,不得随意进行系统操作,此操作属于热工人员维护

1.3.2工程师站小间人员进入登记应详细记录所有进入机房的人员、时间、所做工作、工作批准人等内容。

1.3.3消缺、改进过程中凡涉及到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的工作,必须有获得相应授权的两位及以上工作人员参与方可进行,原则上单人不得进入或在机房内停留;工作人员应相互监护,并做好事故预想,履行工作票制度。

1.3.4保护人员在工程师站上进行培训学习,需先向车间主任及专工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在班长或技术员的监护下浏览查看。

1.3.5处理DCS故障、缺陷时,需先向车间主任及专工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在班长或技术员的监护下浏览查看以及置数。

1.3.6任何时候,进入工程师站工作,必须清楚记录打开项目所在具体位置。

1.4加强图纸资料管理:

1.4.1改造或新投产的设备,必须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和竣工图,并确保图纸和现场实际相符。

对图纸资料必须有资料使用修改记录,详细记录每次图纸及参数修改的时间、原因、工作人员及批准人员等内容,并保证使用图纸的一致化。

1.4.2所有保护及控制系统的二次图纸资料进行计算机CAD管理,二次图纸保证与现场实际接线相符

1.4.3与实际接线不符的图纸要依据现场实际接线检查二次系统接线逐步修改,绘制完整二次图进行归档

1.4.4图纸资料要设专人管理,进行定期整理,设备改造后的二次图纸资料要进行清理

1.4.5工作人员在使用图纸资料后必须放回原图纸盒,不得随意乱放

1.4.6班组工作人员要爱护图纸资料,不得损坏丢失

1.4.7所有二次图纸资料必须在计算机、车间及厂部资料室进行备份,设备改造后的图纸资料上交车间及厂部资料室进行存档

1.5加强人员技术、责任培训管理:

继电保护人员应认真学习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的有关规定和规程。

.每月做好培训计划,按时进行技术讲课,对新设备装置进行现场培训。

技术问答和考问讲解要注重实际。

积极参加上级单位举行的各种培训班,提高专业知识。

参加培训后的工作人员,必须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

能够处理现场的问题,和进行常规试验。

1.6加强发变组保护操作管理

发变组保护系统在正常运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有关装置参数的修改

属于发变组系统的消缺、改动必须有相应的设备专责管理人员参与方可进行,工作人员应相互监护,并做好事故预想,履行工作票制度。

系统的故障消缺需先向车间主任及专工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在班长或技术员的监护下进行工作,车间专工以上的干部到现场指导把关,并和有关负责人一起组织,专责人密切配合。

如需要退出的保护设备必须向厂部及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办理保护停运申请票和保护安全措施票,经相关领导及部门批准后进行操作。

保护装置的出口压板投退必须经过两人以上及运行人员的确认后方可进行操作,现场必须有车间专工以上的干部到现场指导把关,并和有关负责人一起组织,专责人密切配合。

1.7加强励磁系统的操作管理

励磁系统在正常运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有关装置参数的修改下装,此系统属于独立运行的微机控制系统,不得随意进行系统操作包括有关励磁调节功能的投退、PSS投退、系统开机\停机投退等.

励磁系统的消缺、改动必须有相应的设备专责管理人员参与方可进行,工作人员应相互监护,并做好事故预想,履行工作票制度。

系统的故障消缺需先向车间主任及专工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在班长或技术员的监护下进行工作,车间专工以上的干部到现场指导把关,并和有关负责人一起组织,专责人密切配合。

在工业控制机进行设备信息及运行参数的浏览,向车间主任及专工提出申请后,必须有相关的专业人员在场,在专业人员的监护下进行操作

如需要退出自动装置的保护功能必须向厂部及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办理保护停运申请票和保护安全措施票,经相关领导及部门批准后进行操作。

在系统的正常运行中,不得进行有关调节方式的切换包括电压闭环、电流闭环、A/B套切换、恒角度切换,因故障消缺需要操作此功能必须向厂部、车间主任及专工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在车间主任及专工现场监护下进行操作

1.8加强保护定值管理

继电保护定值计算须要设备参数、方式等由运调部提供,计算程序由继电保护班的计算专责人负责,车间专工对定值要进行校对,定值的审核由运调部负责,重要设备及特殊方式的继电保护定值必须经总工批准(如发变组保护、启动变保护、同期装置、不正常的系统等)。

1.8.1结合电力系统发展变化,应定期编制或修订系统继电保护整定方案。

整定方案的编制应根据:

由调度部门提供、并经领导审定的系统运行方式及运行参数,包括正常的和实际可能的检修运行方式;最大有功及无功潮流(必要时应包括冲击负荷电流值,电动机自起动电流值等);最低运行电压,非全相运行线路的相序分量,最佳重合闸时间,解列点及系统稳定的具体要求等。

1.8.2整定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8.2.1整定方案对系统近期发展的考虑。

1.8.2.2各种保护装置的整定原则以及为防止系统瓦解、全厂停电或保证保安电源作特殊考虑的整定原则。

1.8.2.4整定计算表及定值表和整定允许的最大电流或有功、无功负荷曲线。

1.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点的安排。

1.8.2.5正常和特殊方式下有关调度运行的注意事项或规定事项。

1.8.2.6系统主接线图、正序及零序阻抗参数图、继电保护配置及定值图。

1.8.2.7系统运行、保护配置及整定方面遗留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1.8.3整定方案编制后,应经专业人员分部进行全面校对审核,集体讨论,然后经有关调度(值长)运行、生技、安监等部门讨论,由厂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1.8.4整定计算原始底稿需整理成册,妥善保管,以便日常运行或事故处理时查对。

1.8.5关于执行整定值通知单的规定:

1.8.5.1现场保护装置整定值的调整和更改,应按保护装置整定值通知单的要求执行,并依照规定日期完成。

.2如根据一次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需要更改运行中保护装置的整定值时,须在定值通知单上说明。

.3对网、省调继电保护部门编发的定值通知单按要求及时执行。

发现疑问及时与编发部门联系,防止发生误整定。

执行定值完毕将回执寄往编发部门。

.4在特殊情况下急需改变保护装置定值时,由调度(值长)下令更改定值后,保护装置整定部门应于两天内补发新定值通知单。

定值通知单上除编制人签名外,应经车间专工复核,运调部专责工程师审核。

出现特殊问题(如不符合有关规程或条例,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等)应经总工程师批准。

定值通知单一式若干份,应分别发给有关调度(值长)和运行部、调试单位。

对新装保护装置应增发定值通知单给基建调试单位。

定值通知单应编号并注明编发日期。

因新建、扩建工程使局部系统有较多保护装置需要更改定值时,继电保护执行部门应在规定期限内,按所要求的顺序更改完毕,以保证各级保护装置互相配合。

有特殊困难时,须向有关整定部门提出研究解决办法,由此而引起保护不配合而会引起严重后果者,须经有关部门总工程师批准。

发电机变压器组的保护装置、厂用电由厂继电保护部门整定,主系统保护、变压器的零序电流、零序电压保护由负责该侧电压系统保护装置上级整定部门整定。

2技术措施:

2.1接到运行人员缺陷通知后,必须先到控制室与运行人员核对缺陷设备或系统,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并交代注意事项方可开始工作。

夜间处理缺陷时,车间值班人员(或协作班组人员)必须作为监护人全程监护工作。

2.2工作中涉及到保护系统上的工作,在工作票中必须列出工作内容,必须注明保护名称;涉及到现场的工作,工作票、安全措施票上必须注明工作所涉及的端子排。

2.3设备检修(消缺)工作中,认真核实工作内容和设备名称,进入控制盘后工作应首先核实控制盘号、端子排坐标、端子坐标及端子标签号。

杜绝走错间隔。

2.4所有工作人员工作中遇有不清楚去向的接线端子、接线头或电源开关时,在未确定其用途前不准擅自乱动。

(应经有关人员确认后再继续工作)

2.5现场工作应以图纸为依据,严禁凭记忆工作。

如果发现图纸与实际不对应,应查线核对。

如有问题,应查明原因,并经车间专工确认后按正确接线修改图纸,并做好记录。

检修设备经传动正确后方可结束工作。

2.6在运行设备的保护系统中消缺使用万用表测量时,首先必须确认万用表的档位和表笔插孔位置与所测量信号对应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测量。

2.7进行任何解/接线操作前必须充分了解解/接信号的逻辑作用,解/接线对保护、联锁、调节系统的影响,如是否会影响保护的投/退、误动、拒动,会不会联动其他设备,调节系统会不会解除自动及误调节等,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2.8DCS系统外围设备开关、保护指示部分等电源为机柜供电,拆线时依次将拆下的线头并用绝缘胶布包好,方可从设备中抽出,防止24V、48V电源接地。

2.9进行保护装置拆线、剪线工作步骤为:

⑴检查工具绝缘性能,绝缘部位不能有破损。

⑵工作人员做好绝缘措施,戴线手套,穿绝缘鞋,站在绝缘垫上。

⑶使用档位正确、表笔接线正确的万用表测量所要拆的电缆线,在交直流均没有电位时,才可以进行拆线、剪线工作。

⑷拆下的电缆线用绝缘胶布包好;剪线时要一根一根剪,严禁多根电缆一起剪断。

2.10新安装或改造设备应由专人负责,接线完毕后,经两人以上进行复查;设备校验完成后,负责人对保护、自动调节等回路进行全面的核查;工作结束前,必须进行通电检查和回路传动,确认接线正确无误后方可结束工作票。

设备投入运行后,应打印实时参数,进一步确认接线是否正确。

2.11集控室、DCS、励磁系统、保护柜间及其下方的电缆线道中严禁使用无线通讯设备。

禁止使用电焊机、电钻、手抱砂轮等电动工具,必须使用时,要做好工具的接地、屏蔽等安全措施。

2.12禁止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影响系统安全的保护定值及逻辑修改;禁止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下装工作。

2.13在进行涉及保护模件、自动装置插件的芯片工作时,必须戴专用的防静电手环。

并做好其它防止静电损坏模件的措施。

2.14工作过程中需使用电烙铁进行焊接时,应采用带接地线的电烙铁或电烙铁断电后再焊接。

2.15设备校验时,严格遵守保护定值单、仪表规定量程、设备规定范围及校验规程,校验前打印定值单,校验后重新打印定值单进行核对,结果必须一致,校验结束后必须进行设备传动验收。

2.16保护人员进行调节系统参数整定时,必须将参数调整的过程进行记录,并做出实时记录,实时监控调整效果。

2.17机组运行中尽可能不对II期二次系统做没有把握的任何操作,机组启动前对发变组保护、励磁系统、整流柜、逆变器以及DCS的报警进行全面检查。

2.18机组运行中配电盘工作要采取防止整个配电盘段直流开关跳闸的措施。

3、保护“三误”措施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杜绝继电保护人员人为造成的”误碰、误整定、误接线”引起的继电保护事故,制定如下措施:

3.1、有关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工作要严格执行继电保护工作票,涉及到重大设备工作内容要执行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

3.2继电保护的现场工作一定要设置工作监护人,对于重大设备检修、消缺等工作必须执行车间、厂部保护专责人监护制度。

3.3继电保护现场二次接线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但必须是在二次回路正确、合理的情况下执行,否则,二次接线图、原理图必须经过继电保护负责人审核校对确诊无误后执行。

3.4对继电保护改进的图纸及现场二次线的变动要经过有关部门的认可、签字手续,否则不得随意变动二次回路,现场二次线要做好记录,电缆线要做好标记。

3.5二次回路的传动试验要全面,要防止存在寄生回路,包括出口跳闸部分、信号部分以及相关存在逻辑回路连锁部分等,传动要做好记录并执行有关的验收制度。

3.6继电保护设备改造要执行现场工作的有关规定和继电保护有关规定,施工要有方案及安全措施,有作业指导书,内容要详细、全面、正确、实用。

3.7有关新、扩建工程必须经过保护负责人的审核工作,审核工程的原理接线图、出厂检验报告和试验报告,并对新、扩建、技术改进的继电保护设备进行交接验收,设备竣工前应严格执行交接验收手续。

3.8对于现场运行的保护设备及二次回路的操作必须经过有关运行或值长等人员的批准,否则,不得随意操作。

3.9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上的工作要特别防止二次短路、接地,由于有杂物的存在而导致保护误动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继电保护人员在工作时必须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垫片、螺丝等掉在运行设备上面

3.10CT二次回路工作要防止开路,PT二次回路工作要防止短路。

3.11现场工作要防止由于测量电压时万用表打在电阻档上而导致保护误出口,因此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在测量时,要注意万用表量程档的选择,同时也要考虑到端子排绝缘不好的不利情况,注意端子排上控制电源的端子间距。

3.12保护传动出口时,切勿用夹子短接的方法来传动,防止走错间隔而误出口,在保护屏上钻孔要做好防震措施。

3.13保护试验时要特别注意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完备,应当打开的压板是否打开,并了解一次系统设备的工作方式,防止误跳设备。

3.14保护传动时除了要及时通知一次相关人员外,对交流回路加电压时要注意把外回路脱开,防止引起反充电和使其它保护装置误动;加电流时,要短接本保护装置,防止引起所接回路的零序解列或过负荷解列装置误动。

3.15要严格执行继电保护的反措工作,减少保护及二次回路误动的可能性。

3.16保护装置的现场施工要了解周围的工作环境,搬运设备防止误碰其他运行设备,二次放电缆要防止损伤其他电缆而造成的电缆绝缘降低。

3.17继电保护的定值整定要严格执行有关的审批手续,并认真审核定值的正确性,防止设备跳闸。

3.18保护装置的定值调试要全面准确,有关投入的保护功能要全面校验其定值动作的准确性。

3.19各保护跳闸功能要全部传动至装置出口,信号部分显示正确,对于微机型保护要检验其故障记录报告是否正确。

3.20保护装置在调试完毕后,要重新核对保护的定值整定,并打印定值单,工作结束后需经过工作班人员进行重新核对,防止误整定。

3.21对于新更改的定值要及时进行整定并进行定值调试,整定工作完成后,定值单要实现闭环管理,签字后返回有关的管理部门。

3.22现场继电保护的调试工作应严格执行保护定值单,不得擅自改变定值。

3.23加强继电保护的定值管理工作,运行设备的定值整定执行后,要有专人进行存档管理,所用定值必须为最新的定值通知单,作废后的定值单要及时清理,防止工作中的误整定。

3.24加强保护二次系统的图纸资料的管理,二次图纸资料要保证图纸与现场设备接线相符,现场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