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资料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5966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资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资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资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资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资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资料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资料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资料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资料doc.docx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资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资料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资料doc.docx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进行测量和估计,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容量的含义,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1升=1000毫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进行测量和估计。

教学难点:

 1、通过具体的活动,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知道1升=1000毫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实例,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表内除法的扩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的算理,掌握相应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和估算;理解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理解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商不变的规律,以及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和调商。

2、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3、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并确定除法计算的余数。

教学难点:

1、掌握相应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和估算,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和调商。

2、理解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会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正确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指定的视图正确摆出相应的组合体,体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全过程,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思考,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数学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提高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观察物体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几何空间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逐步形成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

会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物体;能根据物体的形状选择相应的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教学难点:

能根据物体的形状想象相应的视图,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会分段整理数据,能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结合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对简单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出发,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能应用平均数解释一些简单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4、使学生在运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统计活动的实际价值,体验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段整理数据,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确定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有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了解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体验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策略,能根据需要合理确定解题思路,归纳和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一般步骤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实施解题活动的过程,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有理有据的表达,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养成自觉检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乐于和他人合作等良好习惯,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

2、综合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能按步骤实施解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

可能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模球、摸牌、抛正方体等游戏活动,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简单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3、使学生在参与游戏、操作等活动过程中,体会可能性的学习与应用价值,初步形成随机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感受游戏、操作等活动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第七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进一步体会分析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能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

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

2、进一步体会分析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能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认识射线、直线,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了解角的分类方法,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知道平角和周角,了解各类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垂线和平行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有关的平面图形,探索射线、直线、角的特征,探索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借助直观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感受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了解角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了解角的分类方法,认识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会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

了解射线、直线的特征,初步建立无限的概念,会用量角器量角,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超过三步),能正确合理的进行计算,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提高运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升和毫升的认识,能正确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的方法,理解观察位置和视图之间的相对关系;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角、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知道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会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形成必要的操作技能;培养借助直观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能应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比较或解释;感受数据分析的一般过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4、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进一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正确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5、使学生经历用学过的运算解决连除、两积之和(差)、归一(总)等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巩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使学生经历回顾并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反思学习过程和方法,评价自己学习表现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反思、质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激发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