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最新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606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最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最新版.docx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最新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最新版.docx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最新版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最新版)

Technicalsafetymeansthatthepursuitoftechnologyshouldalsoincludeensuringthatpeoplemakemistakes

(安全技术)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Word文档/文字可改

桩基础工程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最新版)

备注:

传统安全中认为技术只要能在人不犯错误时保证人安全就达到了技术的根本要求,但更进一步的技术安全观对技术的追求还应该包括保证防止人犯错,乃至在一定范围内缓冲、包容人的错误。

  一、编制依据

  1、******桩基础项目经理部《重大危险源清单》;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

  二、重大危险源:

  1、吊装作业

  2、临时用电

  3、施工动火

  4、夏季高温作业

  5、机械操作

  三、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对以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制定控制措施:

  

(一)、吊装作业

  1、防止高空坠落

  

(1)吊装人员应戴安全帽;

  

(2)吊装工作区应有明显标志,并设专人警戒,与吊装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起重机工作时,起重臂杆旋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或通过;

  (3)运输、吊装构件时,严禁在被运输、吊装的构件上站人指挥和放置材料、工具;

  2、防止物体打击

  

(1)高空往地面运输物件时,应用绳捆好吊下。

吊装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保险绳捆扎牢固后才能吊运和传递,不得随意抛掷材料物体、工具,防止滑脱伤人或意外事故;

  

(2)构件必须绑扎牢固,起吊点应通过构件的重心位置,吊升时应平稳,避免振动或摆动;

  (3)起吊构件时,速度不应太快,不得在高空停留过久,严禁猛升猛降,以防构件脱落;

  (4)构件就位后临时固定前,不得松钩、解开吊装索具。

构件固定后,应检查连接牢固和稳定情况,当确定连接安全可靠,才可拆除临时固定工具和进行下步吊装;

  (5)夜间作业应有充分照明。

  3、防止起重机倾翻

  

(1)起重机行驶的道路必须平整、坚实、可靠,停放地点必须平坦;

  

(2)起重机不得停放在斜坡道上工作,不允许起重机两条覆带或支腿停留部位一高一低或土质一硬一软;

  (3)起吊构件时,吊索要保持垂直,不得超出起重机回转半径斜向拖拉,以免超负荷和钢丝绳滑脱或拉断绳索而使起重机失稳。

起吊重型构件时应设牵拉绳;

  (4)起重机操作时,臂杆提升、下降、回转要平稳,不得在空中摇晃,同时要尽量避免紧急制动或冲击振动等现象发生。

未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和未经有关技术部门批准,起重机严禁超负荷吊装,以避免加速机械零件的磨损和造成起重机倾翻;

  (5)起重机应尽量避免满负荷行驶;在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严禁同时进行提升与回转(起升与水平转动或起升与行走)两种动作,以免因道路不平或惯性力等原因引起起重机超负荷而酿成翻车事故;

  (6)吊装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应位于操作人员视力能及的地点,并能清楚地看到吊装的全过程。

起重机驾驶人员必须熟悉信号,并按指挥人员的各种信号进行操作;指挥信号应事先统一规定,发出的信号要鲜明、准确。

  (7)在风力等于或大于六级时,禁止在露天进行起重机移动和吊装作业;

  (8)起重机停止工作时,应刹住回转和行走机构,锁好司机室门。

吊钩上不得悬挂构件,并应升到高处,以免摆动伤人和造成吊车失稳。

  

(二)、临时用电

  根据国家JGJ46-2005规范规定,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制定以下措施:

  1、安装作业前,必须按规范、标准、规定对安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及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

  2、在建工程外侧与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应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防护;

  3、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4、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求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5、必须由持有上岗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的电管理及安拆;

  6、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

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7、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日进行巡查,项目部每周、公司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8、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米。

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9、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粘贴、明示管理人员姓名、联系方式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10、照明专用回路设置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

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

  11、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设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

  12、使用移动电气工具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13、凡从事与用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

  (三)施工动火

  1、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和“十不烧”的规定;

  2、操作前检查氧气瓶、乙炔瓶的阀表是否齐全有效;

  3、氧气瓶、乙炔瓶应放在阴凉处,不得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

  4、氧气瓶与乙炔瓶存放和使用时,距离不得少于5m,与明火或焊炬的距离不小于10m

  5、作业区或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其距离不小于20m,或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否则严禁作业;

  6、氧气瓶严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与氧气瓶、减压阀、氧气软管接触;

  7、特种作业上岗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8、每台电焊机要设置漏电保护器和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闸时,应带手套侧向操作,进出线两侧防护罩完好;

  9、操作前应检查所有工具、电焊机、电源开关及线路是否良好,金属外壳应有安全可靠接地,进出线应有完整的防护罩,进出线端应用铜接头焊牢;

  10、焊机与开关箱距离不大于3m,保险丝的熔断电流应为该机额定电流的1.5倍,严禁用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并配专用触电保护器;

  11、施焊场地周围及下方,要先清除可燃、易燃物品(包括可燃杂物、废料),并在焊点下方设接火斗,设置警戒,不准行人通过或停留,指定专人带灭火器进行监护;

  12、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13、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桶)或管道,必须事先清洗干净,并将孔口盖打开;

  14、在潮湿地点施焊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干燥木板上。

在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好安全带;

  15、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有专人监护。

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16、地下室,基坑内或低坑柱接头焊接,必须通风良好,防止出汗和烟尘中毒;

  17、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外脚手架钢管和井字架接触,更不准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

  18、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先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登高;

  19、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有隔光板;

  20、雷、雨、大雾、大雪或五级大风以上,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21、焊机的变压器不得超负荷,温升不得超过60℃,机壳上不准盖放可燃易燃物品;

  22、暂停作业,应将焊钳挂起,不得放在楼地面或潮湿场所;

  23、工作后,应切断电焊机电源,收好电缆线和焊钳,检查作业地点及下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四)夏季高温作业

  1、认真听取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中暑工作;

  2、进行上岗前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胃肠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肝、肾疾病,明显内分泌疾病,出汗功能障碍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3、加强营养,准备含盐份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防中暑药物的发放工作(要少量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才喝);

  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创造一个合理、舒适、凉爽的休息环境;

  5、保证充足的睡眠;

  6、在特殊高温作业(电焊)场所,应配有隔热、阻燃和通风性能良好的工作服,并设置空调等降温措施;

  7、定期检测作业环境气象条件。

  (五)机械作业

  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机械对人体的伤害事故,制定以下措施:

  1、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设备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有退回设备保障部门进行维修和安装;

  2、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应进行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对该设备进行验收,经项目部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

  3、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4、使用中要经常对该设备进行保养检查,使用后电工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

  5、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CreativeDesignCo.,Lt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