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7535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docx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壳运动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地壳运动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质构造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地表形态的变化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③背斜顶部受到的是张力,因而易被侵蚀成谷地 ④背斜常形成储油构造,向斜常形成储水构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根据下图判断,华山的形成是(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断层形成的块状山地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

读图以下两题。

3.该区域地质构造的主要成因有(  )

①流水沉积作用②风力侵蚀作用

③地壳水平运动④地壳升降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甲、乙、丙、丁四地中,开采煤矿时发生透水事故风险较大的是(  )

①甲地②乙地

③丙地④丁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根据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以下两题。

5.该地地形成因是(  )

A.向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背斜成山   

D.背斜成谷

6.下列叙述不可信的是(  )

A.该地区曾发生过变质作用

B.B处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C.该地区曾是广阔的热带浅海

D.A处修水利要注意塌方渗漏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7.图示(  )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8.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

读喜马拉雅山东段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9.甲、乙、丙、丁中属于倒置地形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10.甲处(  )

①不适合选做水库坝址 

②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谷

③地质条件适合开凿隧道

④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1.该地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褶皱

12.下列地形与图中右侧乙岩层所在岩块成因相同的是(  )

A.渭河平原   

B.华北平原

C.华山   

D.富士山

读地质剖面图,以下两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B.④处是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C.①处岩层由中心向两翼由老到新

D.④处岩层由中心向两翼由老到新

14.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5.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6.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向斜山、断层谷地(地堑)景观的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7.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18.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 砂岩

B.花岗岩 流纹岩

C.大理岩 石英岩

D.安山岩 玄武岩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回答以下两题。

19.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a向b由老到新

20.图中长腰山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21.读“我国某地景观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B.②处岩层的断裂和错位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③处地势平坦,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D.④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22.渭河谷地对应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地垒

23.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24.读“秦岭北坡陡峭的断崖示意图”,形成秦岭北坡断崖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地壳水平运动

D.地壳垂直运动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2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

A.⑥处岩层不可能含有化石

B.③处物质主要来自于地核

C.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

D.⑤处形成大陆岛

26.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

C.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

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

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其中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

下图为该类景观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7.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是(  )

A.大理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8.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

A.③②① 地壳下沉

B.②①③ 地壳下沉

C.②①③ 流水侵蚀

D.②①③ 地壳抬升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9.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地壳深处的断层运动会引发地震,并造成地层断裂错位。

分析下面“某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31.该地区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地震至少(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32.根据图中断层与岩层的关系,可以推断(  )

A.c断层早于②地层

B.b断层早于④地层

C.a断层早于b断层

D.c断层早于b断层

读下列两幅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33.图中与泰山成因相吻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4.下列地理事物与②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

A.华山

B.渭河平原

C.安第斯山脉

D.富士山

35.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或天然气资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36.判断图中甲地为哪种地质构造(  )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海沟

37.依地势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的排列应为(  )

A.乙、丙、丁

B.乙、丁、丙

C.丙、乙、丁

D.丙、丁、乙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以下三题。

38.图中①②③④岩层正常情况下由新到老的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39.乙处的地质构造名称(  )

A.向斜

B.背斜

C.山岭

D.断层

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山是因两侧陷落而相对高出的块状山

B.甲处形成谷地因为这里是向斜构造

C.甲处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D.乙处因槽部岩石坚固适合修建隧道

41.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试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

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

a、b________。

(2)该地地壳受到了________方向上力的作用,属于________力(拉张或挤压)。

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运动。

(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褶皱构造上覆岩层是由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据此,可推断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甲地还是乙地?

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_________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______,地貌名称是__________。

(2)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丙三处中的________处开采最合适。

(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________处为好,其中________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43.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

A__________,C__________。

(2)在地貌上B表现为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则铁路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的哪处?

并说明理由。

(4)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A、B两处中的哪处?

并说明它能够大量保存石油的原因。

44.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与变位。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__,A处地形名称是________,此处形成该地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例所示的四种岩层中,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计划建造一个大型工程,该工程在选址时,必须避开A、B、C三地中的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F1、F2、F3、F4都是____________构造,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__。

F1、F2、F3、F4形成之前,该地区是一个完整的________构造。

(3)图中河流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河沿途居民点很少或居民点规模很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质构造为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__斜,

B为________斜。

(2)甲、乙两处山地的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含沙量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4)图示地区欲建一东西向的隧道,A、B两处中,应选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B两处,有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勘探油气主要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处的岩石可能是什么岩石?

请说明其岩石的形成原因。

(2)如在A、B两处采煤,要注意的事故依次可能有什么?

(3)说明甲地的地貌类型、判读依据及其形成原因。

48.下面是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把缺少的部分补充完整。

(1)研究方法:

模拟实验法。

(2)研究目的:

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通过模拟实验感悟地质变化过程。

(3)实验材料:

4厘米×30厘米的竹片(或______)2片。

(4)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内力作用过程,是一个受力的过程;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形变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形变过程比较接近。

(5)实验过程和现象(在方框内画上相对应的示意图):

(6)研究结论:

①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________作用的结果。

②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地球上最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部位是______。

49.读“某地层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A,B,C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理由。

(2)说出B处为山、C处为谷的原因。

(3)在生产活动中,A、B、C三处各有什么实践意义?

5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该处地形是________,该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

试说明理由。

(3)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是_____________(水循环),在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参与下,①处的______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_岩,①和②处岩石可能含有化石的是________。

(4)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假设该地处在北大西洋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该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

51.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的原因。

(2)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

(3)根据图中地质构造信息,判断①、②岩层的新老关系。

52.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处,属于背斜构造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处形成山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岩层③为石灰岩,图中斜线区域很可能会形成________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若该地区要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从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最好选择B处还是A处?

为什么?

答案解析

1.B

【解析】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背斜由于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

背斜易形成储油构造,向斜易形成储水构造。

2.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华山岩体相对于两侧上升,为断层形成的块状山地。

3.D

【解析】结合图示知,该区域有褶皱和断层发育,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4.C

【解析】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处岩石破碎,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都可能会发生透水事故。

5.C

【解析】该区域中部岩层年龄较老,两翼较新,为背斜。

中部的大理岩是由于外围岩浆活动使得石灰岩受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年龄介于石灰岩、花岗岩之间。

就地形而言,中部区域海拔较高,为低山。

可知该区域为背斜成山。

6.B

【解析】B处为变质岩,是由于岩浆活动而形成的,不会藏有煤炭。

石灰岩形成于热带浅海环境,大面积石灰岩的存在表明该区域曾是广阔的热带浅海。

A处为石灰岩,渗漏性强,不适宜修建水库。

7.C

【解析】根据图中岩层的形态,花岗岩切断了石灰岩层,说明其形成晚于石灰岩,A错。

乙山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山,B错。

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C对。

地形起伏平缓,主要为海拔较低的高原,D错。

8.D

【解析】丙断层是断层面不发育的地区,没有陡崖,①错;丙是断层破碎带,②对;丙处断层两侧岩层不同,说明岩层错开,③对;图中相对下沉的岩体并没有形成低地,④错,D对。

9.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断层、乙为背斜谷、丙为向斜山、丁为单斜山,故属于倒置地形的是乙和丙。

10.D

【解析】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处属于断层,不适合选做水库坝址和开凿隧道;甲处地貌是谷地,该谷地是由于断层构造上地壳破碎,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11.C

【解析】结合材料,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可知甲、乙原为同一岩层,后发生断裂,并产生显著的位移,为断层。

12.C

【解析】乙岩层为地垒,应形成陡峻的山体,如华山;富士山为火山喷发形成的。

13.D

【解析】从岩层弯曲形态看,①处为向斜构造,是槽部坚实抗侵蚀形成,由中心向两翼岩层由新到老;④处为背斜构造,是顶部受张力被侵蚀形成的谷地,由中心向两翼岩层由老到新。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14.C

【解析】③处为断层,地下水易出露。

15.D

【解析】图示①③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

16.C

【解析】图中②为地堑,图中③有向斜山(和背斜谷),④为地垒。

17.C

【解析】首先根据图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名称。

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A选项错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比较坚实,不容易被外力侵蚀而保留下来,成为山地,B项错误;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故D选项错误;背斜顶部因为受到张力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外力侵蚀掉,成为谷地,故C选项正确。

18.A

【解析】图示地质构造剖面图中,岩层层次结构明显,虽然地壳水平运动产生了断裂带,但没有岩浆出露,故没有岩浆岩,而流纹岩、花岗岩、安山岩和玄武岩均属于岩浆岩,故B、D选项错误;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大理岩也是变质岩,而此处没有发生变质作用的高温高压条件,也就不能形成变质岩,故C选项错误。

“飞来峰”是沉积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故岩石是沉积岩,石灰岩、砂岩均属于沉积岩,故A选项正确。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