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376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9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本大题一共50道题,每道题目1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现代汉语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

A.现代汉语音节音乐性强,,音节中元音占优势;一个音节最多包含两个辅音,但是

没有两个辅音连在一起的拼法。

B.现代汉语和英语不同,,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达语法意义,词、短语、句子的结构

原则基本一致。

C.现代汉语音节拼写有省写规则,如“iou”“uei”“uen”一律要写成“iu”“ui”“un”,“ü跟“n”“l”以外的两点。

 

D.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

美观,可以省略声调符号。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也可以所有的字母都大写,有时为了简明

A.重创(chuāng)青荇(xìng)颓垣(yuán)忸怩(ní)不安

B.娇嫩(nèn)浸渍(zì)房檩(lǐn)间(jiān)或一轮

C.乳臭(xiù)枕藉(jì)朱拓(tà)锱(zī)铢必较

D.愀(qiǎo)然惫(biè)懒桌帷(wéi)茕茕孑(jué)立

3.下列四组词语或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春风和煦

不可或缺

如日中天

轻歌曼舞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荆棘丛生

天随人愿

有志者事竞成

A.梦魇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B.置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忤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D.影牒

4.下列成语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

A.玉石俱焚罪不容诛门庭若市克勤克俭

B.旁敲侧击励精图治博闻强识阳奉阴违

C.负隅顽抗临危授命寝食不安家徒四壁

D.略见一斑讳疾忌医稳操胜券舍我其谁

5.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

太阳好像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把它放到其他恒星的位置上,那也只是一颗不太

显眼的小星星,肉眼完全看不见了。

⋯“太阳”,它们发出十分强烈的

光辉,但距离极其遥远而暗得看不见。

A.即使以致尽管因为

B.即使甚至无论因为

C.如要以致无论由于

D.如果甚至虽然由于

6.在下列句子的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1)我们多么希看到这样的一幅图景:

一位老人跌倒,周围众多的路人去搀扶,去

问候;⋯去阻止。

(2)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他们有

另一种可能性。

(3)近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无数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抗

争,⋯⋯充分的铺垫。

A.不约而同

按部就班

坚苦卓绝

B.不谋而合

按部就班

艰苦卓绝

C.不谋而合

人云亦云

艰苦卓绝

D.不约而同

人云亦云

艰苦卓绝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①互联网+时代,社会快速发展,⋯⋯,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

②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李代桃

3从《哈利波特》系列到《纳尼亚传奇》系列,⋯好莱坞魔幻电影以行云流水的想象力和强大的电脑特技支撑,影响着世界魔幻电影创作的发展走向。

4由于没有天敌,⋯河流湖泊中恒河沙数,造成巨大危害。

5这个新建的小区,⋯贪图方便,行不由径,常常踩着草坪横穿而过,实在辜负了植草者的美意。

6长城汽车的H6一月份⋯⋯,这惊鸿一瞥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国产车的质量越来越值得人们的信赖。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国家宝藏》是一个在电视端制作播出的节目,⋯⋯给节目带来了更高的关注度和话题

B.70年来,人民海军始终对党忠诚、听党指挥,⋯⋯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支能够有效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C.正如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所言,“⋯,都在成就着同世界开放联通的生动故事。

D.当前,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在一些国家兴风作浪,⋯⋯考验着胸襟、眼界、智慧。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c)

A.法国媒体用“灾难”、“悲剧”来形容巴黎圣母院的这场大火,⋯,这场大火“烧在整个法国的心上”。

B.慢有两种,一种是因为能力不足,快不起来的被动的慢;⋯⋯:

而第二种慢,重点不在“慢”的过程,而在“细”的结果。

C.从出台公共场所禁烟条例,到依法惩戒“霸座行为”,⋯⋯,唤醒人们的文明意识。

D.《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德次序,⋯⋯⋯⋯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10.下列句子不是单句的一项是(C)

A.许多嘉宾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独特,⋯实现全球经济包容普惠共享发展,共同打造人类命共同体。

B.推进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让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再汇聚到农村,推动城乡融合发

展。

C.在那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中,中国青年于风雨如磬、⋯,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黑洞热”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着眼国内外的最新发展,⋯⋯,这样的研学旅行项目一定能受到他们的欢迎。

1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A.随着网络文学影响力增强,⋯⋯而是提高创作难度和厚度,向现实题材发力。

B.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出现矛盾。

C.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

D.对于任何一家大型企业而言,⋯,才能把服务客户的理念转化为现实,为自己赢得市场赢得口碑。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让招生规则规范有序,⋯⋯,最主要的还是要做到内外联动,形成净化教育环境的外力。

B.在执法方面,要摒弃“一刀切”的执法模式,⋯、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

C.通过公开黑洞的首张照片,⋯⋯同时也将进一步拨动探索的心弦、激起好奇心的涟漪形成穿越时空的力量。

D.作为教师,如果身在课堂心却在商场或官场⋯⋯如何能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及至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化为明日黄

花。

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未老而先亡。

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

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分别在于理之正逆。

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

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一个任务,以确认其时代风貌以明辨其历史地位,以受拒其。

在我国,所谓的发掘抢救、整理清厘、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等等那一套办法和方针,都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

1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B)

A.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B.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C.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D.文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突出地表现在传统文化身上

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突出地表现在传统文化的身上

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

A.时过境迁

固执己见

白驹过隙

余风遗文

B.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余风遗响

C.物换星移

固执己见

白驹过隙

余风遗响

D.物换星移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余风遗文

15.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

A.对后人来说,就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一个任务地位

以明辨其时代风貌

以确认其历史

B.对后人来说,就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一个任务地位

以明辨其时代风貌

以确认其历史

C.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地位

以确认其时代风貌,以明辨其历史

D.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以确认其历史

地位

16以下应用文在文字和表达上有不恰当的地方,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C)

招领启示

各位同学们:

 

本人于5月3日下午在学校蓝球场捡到红色钱包一只,内有人民币五百元,校图书馆借书卡一

张,智能充值饭卡一张,请失主速与高三(6)班李航同学联系,本人十分感谢!

高三(6)班李航

2019年5月3日

A.“启示”应为“启事”:

“各位同学们”语意重复,去掉“各位”或“们”。

B.地点应该详细,改为“学校篮球场西侧石椅附近”。

C.物品的特征不应具体写出,改为“捡到钱包一只,内有人民币,借书卡,饭卡若干”。

D.去掉“本人十分感谢”。

17.下面是一名学生写给学长的信的内容,有多处不得体,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B)

××学长:

寄呈的大作收悉,拜读三年,激动不已。

你的诗构思巧妙,语言隽写,弟自愧不如。

只是个别字句略有笔误或不合韵律,我冒昧地作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三思。

A.“寄呈”,谦辞敬用不得体,可删除

B.“冒昧”,谦辞敬用不得体,改为“特地”

C.“雅正”,敬辞谦用不得体,改为“修改”

D.“敬请三思”不得体,改为“敬请海函”

18.根据下面材料作文,属于最佳立意的一项是(B)

如今,许多年轻人沉陷“美颜”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一味追求完美,却忽视了对自己的认知,照片可以被修改的面目全非,而真实的面目无法改变,真实的虛妄在于对现实和幻想混淆一谈。

而你就是你,那个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

A.浮华年代,真实不再

B.真实之美,美在它的坦诚率真

C.人的颜值与其价值

D.真实生活美在它的残缺与遗憾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新月异,相关争议不但没有平息,反而目渐升级,这不,连脸书网创始人扎克伯格与特斯拉掌门人马斯克都国为它互怼起来了。

到底对人工智能持乐现态度,还是悲观态度?

梳理两种观点,会发现如下规律:

“乐观派”更多的关注当下,认为人工智能为社会帶来众多妤处,没必要对它过于恐慌;“悲观派”感到焦虑的是未来,他们担心未来人工智能会带来失业,引发战争,甚至导致人类终结。

平心而论,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一方而,谁也无法否认,现阶段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的实惠;另一方面,谁也无法断定,数百年后人工智能会发展成什么样。

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你乐观还是悲观,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这一趋势无法改变。

作为一门技术,人工智能本身是中性的。

所以,与其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倒不如理性对待人工智能。

A.扎克伯格与马斯克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态度截然相反

B.人工智能既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困扰

C.人工智能的发展势不可挡,随着智能机器人的思维发展,终将取代甚至终结人类

D.人工智能是一门技术,其本身是中性的,我们应该理性对待

20.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得恰当的一项是(B)

谣言,作为一种舆论,特别是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輿论,对它的战争,就不能仅仅局法律途径和行政手段,(),()。

(),(),。

(),(),。

1精确地克敌制胜,⋯⋯和危害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2并掌握其作为⋯⋯,才能够找到应对之策

3特别是要分析和⋯與论其产生和传播的规律

4正如解决癌症问题,必须认识到癌细胞首先是一种细胞

5对于谣言这种舆论的癌细胞,⋯,抢时间,争阵地,夺取與论高峰

6而且必须拿起與论的武器

A.④⑤②⑥③①

B.⑥③④②⑤①

C.④②⑤⑥③①

D.

⑥③②④⑤①

22.

家山习

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请依据律诗知识将下列标有序号的诗句依次填在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C)每佳节更情衷,()。

(),()。

(),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

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②心多自信得宽广③寒霜不减一旗红④小字云笺记岁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23.下列故事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C)①程门立雪②凿壁借光③闻鸡起舞④悬梁苦读

A.①杨时②国衡③祖逖④苏秦

B.①张芝②张衡③孔融①孙敬

C.①杨时②匡衡③祖逖④孙敬

D.①张芝②张衡③孔融④苏秦

24.学校举办对联展览

对联与人物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B)

(1)功名事业清流山道德文章丰乐事

(2)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3)世事洞明皆儿女情事人情练达即释道真理

(4)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A.韩愈李白庄子鲁迅

B.欧阳修李白曹雪芹鲁迅

C.欧阳修柳永曹雪芹老舍

D.韩愈柳永庄子老舍

2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再别康桥》:

⋯⋯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B.《我爱这土地》:

⋯⋯之为诗人的形象,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真挚、炽热的爱国之情。

C.《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作者是朦胧派诗人舒婷。

⋯,是一首从别致的角度来吟唱祖国母亲的歌。

D.《哈姆雷特》: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哈姆雷特王子因此向叔叔

复仇的故事。

2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兰亭集序》驳斥了“一死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B.《赤壁赋》借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论辩了对生的⋯,其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

大无畏精神值得称道。

但是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

D.《游褒禅山记》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更需要物质条件的保障。

27.下列诗词所用典故与表达情感不相符的项是(A)

A.《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典故来表达季鹰对家乡的思念及对其有家难归的同

B.《泊秦淮》中,杜牧借用《玉树后庭花》⋯⋯表达诗人对风雨飘摇的朝政的担忧之情。

C.《马嵬(其二)》中,李商隐借用“如何四纪为天子,⋯⋯,表达诗人对唐玄宗爱情悲剧的讽刺及惋惜、同情

D.《短歌行》中,曹操借用《诗经·小雅,鹿鸣》⋯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和期待之情。

28.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项是(C)

A.《狂人日记》中,赵家的狗、⋯⋯流水簿子等都是在象征的意义上显示了它们独特的历史的内涵。

B.《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与鲨鱼搏斗的故事,赞扬了他决不认输的硬汉精神。

C.《红楼梦》写林黛玉进贾府时,通过她的行踪,⋯⋯元春四姐妹、贾宝玉等人物。

D.《边城》中,沈从文写吊脚楼的风情、⋯没有激烈的冲突,只有淡淡的孤寂和忧伤。

29.下列作品、作者及作品中的人物搭配有误对一项是(C)

A.《名人传》一一罗曼·罗兰一一贝多芬

B.《骆驼祥子》——老舍—虎妞

C.《三国演义》—罗贯中—一杨志

D.《简·爱》一—夏洛蒂·勃朗特一一罗切斯特

30.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A.“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B.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是作者、作品、⋯、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C.迷惘的一代:

“一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刘海明威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太阳照常升起》。

D.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晚期兴起于拉丁美洲的一个重要流派,⋯⋯把拉美独特的社会状况和奇异的大自然变成一种“现代神话”。

31.下列对《论语》句子的评析和感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也是有修养的表现。

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

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B.子曰: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内心充满仁爱。

C.孔子曰:

“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时刻检省自己的行为人类有了思考,才有道德与灵魂的高贵。

D.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一一追⋯⋯,想做君子注定要耐得住寂寞。

32.下列句子和对应成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全相同的一项是(A)

A.则或咎其欲出者一一既往不咎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一一见利忘义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一一假公济私暴秦之欲无厌一一学而不厌

C.沛公则置东骑一一置若罔闻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一一耳提面命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一一改弦易辙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一一履险如夷

3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A.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C.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34.下列对文言实词归类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学习类:

训,教导,教海,⋯:

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B.政事类:

疏,分条陈述,⋯⋯:

听:

治理,如“断狱听事”。

C.军事类:

怀,安抚,⋯⋯:

徇,示众,如“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D.心理类:

疾,厌恶,憎恨,如“疾恶如仇”;⋯,如“矜恤孤赢”

3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B)

A.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

B.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C.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D.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36.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

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信德也

B.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为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

C.悟言一室之内/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3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

A.扣舷而歌之

B.吾尝跋而望矣

C.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D.余扃牖而居

3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

A.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B.记其征调之费,终岁乃有七缘

C.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3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D)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一③或棹孤舟④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⑤夜缒而出⑥拔剑撞而破之⑦空以身膏草野,谁复得之⑧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⑨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⑩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②③⑤⑥⑧/⑩/④⑦⑨

B.①③/⑤⑧⑩/⑥⑦/②④⑨

C.①②⑨/⑤⑥⑩/⑧③④⑦

D.①③/②⑨/④⑤⑩/⑥⑦⑧

40.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是(C)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③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④求人可使报秦者⑤农人告余以春及⑥君何以知燕王⑦桃之天夭,灼灼其华⑧而刘夙婴疾病⑨微斯人吾谁与归⑩今臣之国贱俘

A.①/②③/④⑦⑧/⑤/⑥⑨⑩

B.①⑤/②③/④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⑧/③⑤/④⑦/⑥⑨⑩

D.①⑥/②⑧/③⑤⑦/④⑨/⑩

4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是(D)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

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尭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方今天下,賴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

A.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

B.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

C.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

D.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

42.下列语段画线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C)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

每言:

“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則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

非圣人之言不视。

临终诚曰:

“去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A.常常说:

“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

B.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照亮自己。

C.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便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

D.人喜欢学习,虽然死了也好像活着:

不学的人,虽然是活着,但是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4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名:

一般指姓名,幼年时,般由父亲命名。

⋯⋯如“陈太丘与友期行”;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B.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子20岁、女子15岁取字,⋯⋯,如魏武帝曹操小字阿瞒,蜀后主刘禅小字阿斗。

C.唐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常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维者称宗。

D.年号:

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多则十几个,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4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

A.《易经》中“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暘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B.古代席地而坐,坐时双腿盘坐,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倾,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C.流:

下行火:

指大火星,即东宫苍龙七宿中的心宿。

⋯⋯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天气依然燥热

D.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

叫朔。

45.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