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7630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docx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

班级座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壬(rén)戌  褒之庐冢(zhǒng)越陌度阡(qiān)    冯(féng)虚御风

B.会(huì)稽   王事靡盬(gǔ)对酒当(dàng)歌    否泰(pǐtài)如天地

C.溘(hè)死    乘彼垝(guǐ)垣绕树三匝(zā)     趣(qù)舍万殊

D.谣诼(zhuó)  匪我愆(qiān)期何时可掇(duō)    齐彭殇(sh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箜篌其文慢灭幽暗昏惑仆碑

B.揽茝象弥鱼服夙兴夜寐咥笑

C.肴核杯盘狼藉正襟危坐匏樽

D.虚诞若合一契一觞一咏静躁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游目骋怀(畅怀)极视听之娱(穷尽)

B.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方其破荆州(正当)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七月既望(农历十五)

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无物以相之(帮助)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明也常在于险远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六王毕,四海一

C.侣鱼虾而友麋鹿始舍于其址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

5.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而今安在哉B.死生亦大矣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B.或取诸怀抱

C.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7、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国无主,其能久乎?

8、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B.大王见臣列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处分适兄意,那得敢自专!

D.羡长江之无穷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

B.王安石的作品主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中,这部集子是以他的籍贯命名的。

《游褒禅山记》是其中的名篇,本文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散文。

C.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草圣”,《兰亭集序》就是其代表。

D.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其文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黄苏”;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擅长行书,楷书,自创“苏体”。

二、名句默写:

1.,天下归心。

2.,子无良媒。

3.不见复关,。

4.女也不爽,。

5.涉江采芙蓉,。

6.对酒当歌,。

7.,悠悠我心。

8.,何枝可依?

9.群贤毕至,。

10.诵明月之诗,。

11.月出于东山之上,。

12.,则游者众

13.,列坐其次。

14.舞幽壑之潜蛟,。

15.桂棹兮兰桨,。

16.,凌万顷之茫然。

三、课文文段阅读

(一)阅读《孔雀东南飞》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②府吏谓新妇:

“贺卿得高迁!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③新妇谓府吏:

“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④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

“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⑤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⑥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⑦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⑧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⑨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选出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恨恨,愤恨到极点)

B.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乃尔,就这样)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致谢)

2.选出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②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B.①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②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C.①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②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①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②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3.选出和例句加点的词用法不一致的一项()

例句:

其日牛马嘶

A.便可白公姥B.我有亲父兄

C.昼夜勤作息D.东西植松柏

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明焦仲卿忠于爱情的一组是(   )

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②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③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④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⑤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⑥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⑥  D.②③⑤⑥

5.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诗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   )

A.“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此句既写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伤心情,也写到焦仲卿当时所骑的马的哀鸣,从而为下文渲染了一种凄怆的故事氛围。

B.“贺卿得高迁!

”一句表面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但实际上却反映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爱恋。

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

”此句既表明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为何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

D.“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此句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表明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徇情的爱情故事终于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而结为夫妇。

6.翻译句子

(1)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二)阅读《归园田居》完成下列各题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A、性本爱丘山。

性:

天性、本性。

B、池鱼思故渊。

渊:

河流。

C、暧暧远人村。

暧暧:

温暖。

D、依依墟里烟。

墟:

废墟。

2、“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

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

试进行简要分析。

 

(三)阅读《兰亭集序》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与:

结交,交好。

B.曾不知老之将至曾:

曾经。

C.向之所欣向:

过去,以前。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临:

面对着。

2.下面各项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D.悟言一室之内

3.第一段段末说“岂不痛哉”,作者为什么感到“痛”?

请用原文中的话分条回答。

 

4.翻译语句

(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四)阅读《赤壁赋》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在文段空格处填上原文: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下列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月出于东山之上

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

C.方其破荆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D.耳得之而为声故为之文以志

3、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 )

A、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B、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C、慨叹人生无常。

D、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

4.下列关于这段文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B.“月明星稀”两句从当前江月之景联想而得,由此推展开去,写目中所见之地形,进而塑造了曹操的形象,借此感叹现实人生。

C.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作者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D.“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句,用侧面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厌恶从前官场腐败,希望清明政治出现的思想。

5.下列理解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主客问答,实际上表明了作者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哀的一面。

B、第一段客答的文字,作者将情、景、理融为一体,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绘明月江水之景,叙曹操征战赤壁之事,发历史上英雄人物“而今安在”、人生苦短之论,抒己身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之感慨;使本段精彩而见功力。

C、对于世间万物,作者主张“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应抓紧时机,享受大自然给予的美景,得到则为己有,得不到则为“非吾之所有”;表现了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

D、《赤壁赋》是宋代文赋的一篇优秀代表作。

作者用典而不拘故实,写景而富于想象,抒情而兼用夸饰,加之造语多用对偶,声韵之美也体现了苏轼作品行云流水的艺术风格。

6.翻译语句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五)阅读《游褒禅山记》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叹:

叹惜。

B.夫夷以近夷:

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

少。

D.其孰能讥之乎孰:

怎么。

2.作者强调“于险远”得“非常之观”要有几个条件(  )

A.三个:

有力、有志、不随以止。

B.三个:

有力、有志、有物相之。

C.四个:

力、志、物、不随以怠。

D.五个:

志、力、物、己不悔、人不讥。

3.对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夫夷以近 

③不随以止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⑤然力足以至焉 ⑥可以无悔矣 

⑦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①⑦/②③④⑤/⑥⑧B.④⑦/①②③⑤/⑥⑧

C.①⑦/③⑤⑥⑧/②④D.④⑦/②③①⑤/⑥⑧

4.“此余之所得也”一句,总括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不属于“之所得”的一项是(  )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B.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D.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6.翻译语句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必修二第二、三单元练习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A.冯(píng);B.会(kuàì)稽;当dāng歌;C.溘kè死;趣(qū)舍)

2.D(A慢—漫;B弥—弭;C藉—籍)3.C(既望(农历十六))4.B(“一”数词用作动词。

A.“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C.“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友)”;“舍”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D.“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后一个“东”是名词作动词。

“东进”。

)5.A(例句是判断句,A是宾语前置。

)6.A

7.D8.D9.D10.C

二、名句默写(略)

三课文阅读

(一)《孔雀东南飞》

1.D(谢,告诉、劝告)

2.B(两个“相”都是指代性副词,可译作“他”。

A因,副词,于是、就;因,连词,因此;C以,介词,把;以,连词,相当于“而”;D见,动词,见面;见,表被动)

3.D4.A

5.D(写鸳鸯的和鸣是象征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绵绵不绝,选项的那种理解没有依据)

6.翻译(略)

(二)《归园田居》

1、A(B项应解释为“深水”,C项应解释为“昏暗、模糊”,D项应解释为“集市”)

2、“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

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

“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

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3、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

写了茅舍、榆树、柳树、桃树、李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

接着写远景,写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

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

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

从近景转到远景,展现了一幅充满农家风味的田园生活的画面,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衬托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兰亭集序》

1、答案:

B(B项,曾:

乃,竟。

2、答案:

D(A、B、C三项中均没有通假现象。

D项中的“悟”通“晤”,面对面。

3、

(1)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3)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翻译语句(略)

(四)《赤壁赋》

1、略

2、C(A.被/从;B.表修饰/表承接;C.代词,他/代词,他,他们D.成为/动词,wéi,写或者介词,为了)

3、C((此时,苏轼被贬谪居于黄州,心情压抑,但又能豁然释怀,希望朝廷能重新起用自己,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反映在作品中,作者只能慨叹人生之无常。

4、D(“作者厌恶从前官场腐败,希望清明政治出现的思想”错)

5、C(“表现了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错)

6、翻译语句(略)

(五)《游褒禅山记》

1、答案:

C(A项感慨,B项平坦,D项谁。

2、答案:

B(提示:

从“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一句可以看出。

3、答案:

A(提示:

A项,因为/而,来/可以,所以,皆为固定短语。

4、答案:

D(提示:

D项已是另外一段的内容,与题干无关。

5、答案:

C(提示:

C项作者并没有为古人惋惜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