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7684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docx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B卷能力素养提升2

单元质量检测

(一)

(B卷能力素养提升)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谈现代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郁达夫曾说:

“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

”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

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

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

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

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郁达夫所说的“‘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

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

据此他指出:

“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

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

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映。

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座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

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

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

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

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

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进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

而这即是写“虚”。

写“虚”,又可向两方面发展:

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杂文、随笔等走的即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即是此路。

(有删改)

1.下列对“现代散文”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郁达夫认为现代散文是作家心灵的真实流露,它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更能体现作家的个性。

B.现代散文以白话代替了文言,在文字形式上实现了大的变革,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

C.现代散文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使散文这种文体获得了思想的大解放而走向辉煌。

D.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发现,使现代散文不再只是“代圣贤立言”的文章。

解析:

选B 张冠李戴,“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是由于散文在内容上对“自我”的发现。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散文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既要建立在作家的生活基础之上,又要写出作家的情感、精神。

B.现实生活是作家营造精神家园的基石,散文应该真实地表现这种生活,而不能矫情、虚构。

C.散文的用意是表现出人的精神感悟和情感世界,并以此打动人,所以写实并不是散文的真正目的。

D.杂文和随笔着力于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散文则着力于表现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解析:

选D 曲解文意,艺术散文观照的是“人类自身”而不只是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现代散文由于对“自我”的肯定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先秦之后的古代散文却完全淹没了自我,是没有“心”的应时之作。

B.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的“自叙传”,因而他的散文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

C.只有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才会深沉动人,这样的文章虚实结合,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

D.现代散文之所以广受读者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作家能依据“纪实性”原则,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挚的感情。

解析:

选D A项,主观臆断,由原文“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和“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可知,中国古代散文也有“自我”存在;B项,过于绝对,“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错;C项,以偏概全,“只有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才会深沉动人”错,在“人与社会”关系上着力的散文一样可以动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冬日香山

①要不是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

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②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

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

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

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

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

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

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

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

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

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

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

连路面的巨石也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

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放,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上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

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

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

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

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

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

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

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

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

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

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

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做一些铺垫。

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

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

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⑤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雾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

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

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

你看这山,她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

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

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

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

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取材于梁衡文集《觅渡》)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②段作者写到香山春、夏、秋三季的繁花、浓阴、红叶,表现了对它们因熟见而生的冷漠甚至厌恶,以映衬作者对冬季香山“清静”的强烈喜爱。

B.文章第⑤段“天然焦墨山水图”的比喻,主要作用是为了形象地表现冬日香山如诗如画的美丽。

C.冬日的香山,舍掉了春天的妩媚,夏天的丰腴,秋天的绰约,因为香山需要的只是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从不需要这些热闹与繁华。

D.为突出冬日香山的特点,作者在文中多次把它同春、夏、秋三季的香山景象进行对比,写出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

解析:

选D A项,认为作者对另外三季的态度是“冷漠甚至厌恶”错,文中无依据,应该是为了对比突出冬日的香山。

B项,对比喻句的设喻意图解读错误,该比喻主要是为了说明冬日香山不要掩饰只留本质。

C项,作者礼赞的是香山冬日不为人知的一面,但对香山其余三季人们所熟悉的热闹与繁华并未否定。

5.联系全文,体会文章第①段,谈谈“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一句表达的意思和作用。

(5分)

答:

 

参考答案:

表现了作者在冬日意外发现香山的另一面性格的惊喜。

引领出文章对冬日香山让作者极其惊喜的“意外”“发现”(或香山的另一面)的叙述和思考。

6.统观全文,简析文章结束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的作用。

(6分)

答: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作者在感悟到香山的另一面后发出的由衷感叹,再度点明了冬日香山清静、骨气的本质,与前文呼应,使读者对冬日香山有进一步的思考。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乱世才子郁达夫

唐宝民  

如果要在群星灿烂的中国现代文坛选择一位最具名士之风和传奇色彩的作家来,恐怕非郁达夫莫属了。

深沉忧郁的文风,惊世骇俗的婚恋,以及最后在异国他乡以身殉国的凄惨结局,使他的人生更具悲壮色彩。

郁达夫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似乎冥冥中注定了他的一生都将在离乱中度过。

在自传中,他形容自己的出生是“悲剧的出生”。

他的家庭,虽然是一个知识分子乡绅家庭,但彼时早已家道中落。

更为不幸的是,出生三年后,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从此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多年以后,他曾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

“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

我所体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

”童年的这种经历,无疑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风格,其作品的苍凉沉郁,那种与生俱来的忧伤,那种心灵深处的苦闷,无不带有童年时代的烙印。

作为乱世才子,郁达夫与清代诗人黄仲则十分相似,黄仲则慨叹“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而郁达夫则抒发了“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这样的情怀。

二人的经历和结局也相类似,黄仲则流落到山西运城,以三十岁的壮年客死他乡;郁达夫一袭青衫走马江湖,最终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命丧日本宪兵之手。

他们是同样的清醒者,黄仲则生长于康乾盛世,但他却发出了盛世的哀音:

江山惨淡埋骚客,身世凄凉变楚音。

郁达夫则在暗夜中叹息: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郭沫若曾说:

“达夫似乎很喜欢清代诗人黄仲则。

他不仅喜欢他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

他似乎有意去学他。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家们塑造了“多余人”这一文学形象,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贡献,则是塑造了“零余人”这一形象。

在强调自己是无用的“零余人”的同时,表达的是内心希望自己有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与鲁迅先生致力于对国民劣根性进行疗救的努力如出一辙。

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却胸怀家国天下,“河山两戒重光日,约取金门海上盟”。

罗素曾经提出过支撑人生活下去的三种动力,即“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郁达夫即是这样的作家,他的创作是一个充满强烈悲悯意识的过程,而这种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恰恰是一个优秀作家不可缺少的价值立场。

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在爱情上更是如此,一旦爱了,便不顾一切地向温暖靠近,丝毫不顾及被灼伤的危险。

在与王映霞那场惊天动地的婚恋中,他表现出了火一样的激越之爱。

他为她筑下了象征着爱之永恒的风雨茅庐,并发出了“死后神魂如有验,何妨同死化鸳鸯。

百年人世多风雨,不及泉台岁月长”这样的感慨。

然而,正所谓“浓情生爱,因爱生怖”,两个原本属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人朝夕相处在一起,各自的矛盾便暴露无遗,最终导致分手的无奈结局。

1945年8月29日20时许,在印尼苏门答腊家中与朋友聊天的郁达夫被一个土著青年叫出去,从此神秘失踪。

后有消息证实,郁达夫于1945年9月17日惨死于日本宪兵之手,彼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郁达夫也等到了祖国抗战的胜利,然而,尚未来得及欢呼,就以身殉国,令人扼腕叹息。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做这样的评价:

“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摘自2012年10月9日《福建日报》)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郁达夫曾经历“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困窘,也因此感受过世人的白眼。

B.郁达夫与王映霞的惊世骇俗的婚恋,最终以分手告终,皆因“风雨茅庐”不能使爱永恒。

C.异国他乡以身殉国的悲剧,为郁达夫的传奇人生抹上了最后的悲壮。

D.本文围绕文风、婚恋、结局组织材料,写出郁达夫极其传奇的名士风采。

解析:

选C A项,“感受过世人的白眼”错,原文无依据;B项,“皆因‘风雨茅庐’不能使爱永恒”错,作者认为“两个原本属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人朝夕相处在一起,各自的矛盾便暴露无遗”;D项,文章还提到了郁达夫的出身对文风的影响(第二段)及郁达夫、黄仲则几方面的相似(第三段)。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乱世才子郁达夫”作为标题有总领全文的作用,既交代了郁达夫生活的背景,又点明了他的才情,正是因为乱世,才让他成为一位最具名士之风和传奇色彩的作家。

B.郁达夫与清代诗人黄仲则十分相似,二人都生于乱世,而且他们的情怀、经历和结局也都相类似,郭沫若曾说:

“达夫似乎很喜欢清代诗人黄仲则。

他不仅喜欢他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

他似乎有意去学他。

C.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贡献,是塑造了“零余人”这一形象。

在强调自己是无用的“零余人”的同时,表达的是内心希望自己有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强烈的民族意识。

他的创作充满强烈悲悯意识和人道主义的情怀。

D.郁达夫是一个性情中人,在爱情上更是如此,一旦爱了,便不顾一切地向温暖靠近,在与王映霞那场惊天动地的婚恋中,他表现出了火一样的激越之爱。

两个原本属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人虽然走到了一起,但最终却不得不承受灼伤之痛。

E.本文结构紧凑,首尾呼应。

作者通过大量侧面描写,并通过对比的手法给读者介绍了郁达夫深沉忧郁的文风,惊世骇俗的婚恋,以及最后在异国他乡以身殉国的凄惨结局。

解析:

选CD A项,“正是因为乱世,才让他成为一位最具名士之风和传奇色彩的作家”强加因果;B项,“二人都生于乱世”错,原文说“黄仲则生长于康乾盛世”;E项,“对比的手法”错。

9.文章说郁达夫的人生“更具悲壮色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4分)

答:

 

参考答案:

①郁达夫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乱世。

②悲剧的出生:

家道中落,出生三年后,他的父亲就去世了。

③郁达夫一袭青衫走马江湖,最终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命丧日本宪兵之手。

④爱情失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畋,字乐道。

进士及第。

庆历三年,湖南瑶人唐和等劫掠州县,擢殿中丞,专治盗贼事。

乃募才勇,深入峒讨击。

然南方久不识兵,士卒多畏慑。

及战孤浆峒,前军衄,大兵悉溃,畋踣岩下,藉浅草得不死。

卒厉众平六峒,以功,迁太常博士。

未几,坐部将胡元战死,降知太平州。

岁余,贼益肆。

帝遣御史按视,还言:

“畋尝战山下,人乐为用,今欲殄贼,非畋不可。

”乃授荆湖南路兵马钤辖。

贼闻畋至,皆恐畏,逾岭南遁。

又诏往韶、连等州招安之。

乃约贼使出峒,授田为民,而转运使欲授以官与赀,纳质使还。

蛮平,愿还旧官,改知随州。

召还,复起居舍人,入为三司户部副使,迁吏部员外郎。

奉使契丹,以曾伯祖业尝陷虏,辞不行。

河北旧以土绢给军装,三司使张方平易以他州绢。

畋既同书奏闻,外议籍籍,又密陈其不可。

久之,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读。

上言:

“愿择宗室之贤者,使侍膳禁中,为宗庙计。

”旧制,内侍十年一迁官。

枢密院以为侥幸,乃更定岁数倍之。

畋言:

“宜如文武官僚例,增其岁考。

”遂诏南班以上仍旧制,无劳而尝坐罪徒者,即倍其年。

议者谓畋以士人比阉寺为失。

畋出于将家,折节喜学问,为士大夫所称。

初,山下讨蛮,家问至,即焚之,与士卒同甘苦,故屡破诸峒。

及用之岭南,以无功斥,名称遂衰。

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特赐黄金二百两。

(节选自《宋史·杨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B.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C.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D.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解析:

选B “性情介谨畏”是说“性情谨慎清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自奉甚约”是说“生活很俭约”,“为郡待客”是说“在州接待客人”,“为郡待客”不能拆开,再排除C项;另外,“菜果数器而已”是一个结构,不能拆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起居舍人,官职名,隋炀帝时始置,属于内史省,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

B.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意出入,也称宫禁。

C.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但庶人不能设庙;也是王室或国家的代称。

D.岁考,古代每三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除四书五经、五言六韵外,晚清还有策论。

解析:

选D 岁考,是指每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畋剿贼有功,官职升迁。

庆历三年,杨畋担任殿中丞,亲自率领士卒深入峒地讨伐盗贼,虽经挫折,最终平定了六峒,因战功卓著升为太常博士。

B.杨畋善听意见,顾全大局。

三司使张方平不用土绢做军装的事,杨畋本来是报请皇帝认可的,但因为朝廷外部的议论,他又秘密地上奏陈述不能做的原因。

C.杨畋敢于直言,遭受非议。

杨畋上书对宦官升迁之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当时有人议论说杨畋把宦官和朝中文武大臣相提并论是有失礼节的行为。

D.杨畋带兵有方,屡败贼寇。

杨畋讨伐蛮人时,能够与士卒同甘共苦,如果有家里的来信,就随即烧掉不看,以免影响自己和军心,所以多次打败贼寇。

解析:

选B “杨畋本来是报请皇帝认可的”错误,原文有“畋既同书奏闻”,意思是杨畋已经一同签署奏章上报,不是说同意张方平的做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乃约贼使出峒,授田为民,而转运使欲授以官与赀,纳质使还。

(5分)

译文:

 

(2)遂诏南班以上仍旧制,无劳而尝坐罪徒者,即倍其年。

(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杨畋于是与盗贼约定让他们出峒,拨给他们土地耕种,让他们做农民,但转运使却要授给他们官职和钱财,让他们派出人质后就将他们全部放回。

(大意2分,重点词“授”“赀”“纳”各1分)

(2)于是诏令南班以上仍按照旧有制度十年一升,没有功劳而因罪受罚的,延长一倍年限。

(大意2分,重点词“旧制”“坐”“倍”各1分)

参考译文:

杨畋,字乐道。

考中进士。

庆历三年,湖南瑶族人唐和等人抢掠州县,杨畋升任殿中丞,专门负责捕捉盗贼。

他招募勇士,深入峒地追击。

但是,南方人长时间没有打过仗,士兵大多胆小害怕。

等到在孤浆峒作战时,因为前军失败,大军全部溃败,杨畋就跳到岩石下,有幸凭借浅草遮掩才没有死亡。

最后,督责士兵平定六峒,因功劳升任太常博士。

没有多久,因为部将胡元战死,降职任太平州知州。

一年后,盗贼更加猖獗。

皇帝派遣御史前往巡视,回来说:

“杨畋曾在山下与贼寇作战,众人都乐意接受他的使用,现在要歼灭贼寇,非杨畋不可。

”于是委任(杨畋)荆湖南路兵马钤辖。

盗贼听说杨畋到了,都很恐慌,都越过岭南逃走。

又诏令杨畋前往韶、连等州招安他们。

杨畋于是与盗贼约定让他们出峒,拨给他们土地耕种,让他们做农民,但转运使却要授给他们官职和钱财,让他们派出人质后就将他们全部放回。

南方贼寇平定后,杨畋希望官复原职,改任为随州知州。

召回朝廷,再任起居舍人,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升任吏部员外郎。

奉命出使契丹,因为曾伯祖杨业曾被契丹所害,推辞前往。

河北以前用土绢置办军装,三司使张方平换用其他地方的绢。

杨畋本来已经一同签署奏章上报,朝外议论纷纷,杨畋又秘密上奏陈述这样做不行。

很久以后,提升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读。

上奏说:

“希望挑选宗室中的贤者,让他在宫中侍奉皇上用膳,以便将来立为皇储。

”按照原来的制度,内侍十年升一级官职。

枢密院认为太快,就改为二十年升一级官职。

杨畋说:

“应该像文武官员那样,增加每年的考核。

”于是诏令南班以上仍按照旧有制度十年一升,没有功劳而因罪受罚的,延长一倍年限。

评论者认为杨畋以士人比宦官不妥。

杨畋出身将门,改变志向喜爱学问,被士大夫称道。

当初,在山下征讨南方贼寇时,家信到,便立即烧掉,与士兵同甘共苦,所以能够多次打败各峒贼兵。

等到任职岭南,因无功被降职,声誉降低。

性情谨慎清直,每次上奏朝廷,一定都打开奏章的封套多次后才呈送。

生活很节俭,在州接待客人,即使是监司到来,也不过是几样菜蔬果品而已。

去世时,家里没有积蓄,朝廷特意赏赐给二百两黄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独 坐[注]

杜 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注] 这首诗作于764年秋,当时杜甫(712~770)漂泊西南,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

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表明诗人此时已入暮年,愁绪满怀,他背对孤城,倚杖而坐,孤单落寂。

B.“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写水势变小,江中露出了小块陆地,天空高远,气候清爽,令人心情愉悦。

C.“朱绂”,指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

后多借指官服,诗中指做官,和“白首”一样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D.诗中写“江”“天”“沧溟”,交代了所处环境,视野开阔,意境雄浑,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

E.这首诗写了作者秋日独坐所见之景及其丰富的内心感受,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

选AE B项,“令人心情愉悦”理解有误;C项,“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D项,“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分析有误。

15.尾联写了怎样的景象?

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答:

 

参考答案:

第一问:

黄昏之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