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7759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docx

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

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考纲要求]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2西方人精神的起。

考点1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前8世纪至前6世纪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孕育与确立

(1)前8世纪,城邦孕育期:

希腊出现众多城邦,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政治

(2)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

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3)前6世纪末,克利(里)斯提尼改革:

使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古希腊民主从鼎盛走向衰落

1“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

这段材料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小国寡民。

2“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

这里批判的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什么问题?

答案 公民政治,抽签选举。

前世纪至前4世纪

(1)前世纪,伯利(里)克里(利)执政时,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公民参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

(2)前4世纪,遭马其顿入侵,雅典民主衰落

归纳总结 公元前8~前世纪,在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与贵族奴隶主的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在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继续打击贵族特权、完善民主机构及鼓励公民参政等措施推动下,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它铸就了雅典的辉煌,为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1.雅典民主政治认识上的六个误区

(1)从民主运作形式上看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可误认为直接民主是最理想和完美无缺的运作方式。

(2)从局限性上看

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能说成是全体雅典男性居民的民主。

(3)从实质上看

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专政,不可误认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

(4)从影响上看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不可误认为其为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提供了完备的体系。

()对于“陶片放逐法”

不宜夸大其维护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还应看到它极易成为排除异己、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使持有不同政治观点的政治家被流放,不利于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健康发展。

(6)关注两个概念的区别

“人民主权”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轮番而治”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是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2.从明的多样性看东西方古政治明的差异

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与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有很大关系。

古代中国明属于大河明,拥有广阔平原,自然经济发达,容易形成中央集权体制。

而古希腊地区属于海洋明(地中海),工商业发达,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容易形成民主传统。

雅典民主政治、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体制都是人类明重要成果,人类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瑕的政治制度,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例题 (2016•新标全国甲卷综•32)公元前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问题

诊断本题是典型的材料型选择题,只要能准确理解材料内涵,就能正确作答。

政府要求民众参加公民大会,民众必须参加,否则处以罚款,说明参政是公民的义务,既然是义务,就必须参加。

方向

研判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选项的排除或者选择,都离不开材料中的主题意思——政府驱使公民参加公民大会。

这种选择题属于主题型选择题,每一个选项都离不开一个中心,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答案 1.(立意:

雅典民主制的弊端)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记录了政治家阿里斯提德被自己忠实信奉的“贝壳法”放逐的故事。

如一位目不识丁的平民因为听烦了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就要求把这个名字刻在贝壳上。

这表明雅典(  )

A.民主权利曾被公民滥用B.公民对政治家极度厌恶

.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淡薄D.公民参政意识十分强烈

答案 A

解析 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创立的民主方式,人们把威胁者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贝壳上,因为公民自身的素质和个人喜好,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材料信息即体现了这一内容,故A项正确;陶片放逐法是一种以民主

的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是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公民积极参加,故B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体现在公民具有普遍的法律意识,故项错误;公民参政意识十分强烈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但不符合题干信息,故D项错误。

2.(立意:

理解材料中的观点)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威尔斯在《世界史纲》中指出:

“民主的近代观念和希腊城邦的民主大不相同……当时的民主就是平民的政府。

这是全体公民的政府,是多数人的政府以区别于少数人的政府。

”对材料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参与民主人数多少是古代与近代民主之异

B.古希腊民主是全体公民的民主

.近代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政府

D.古希腊的民主优于近代的民主

答案 B

解析 A项没有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实质,故排除;“民主的近代观念和希腊城邦的民主大不相同……这是全体公民的政府,是多数人的政府以区别于少数人的政府”作者重在强调古希腊民主是全体公民的民主,故B项正确;项对材料理解片面,D项在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均排除。

3.(立意: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写道:

“雅典民主的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公民享有权利和义务,但这些权利并没有分散到个体手中,而义务也不是一个以维护公民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国家推行的。

事实上,他们只有公共的权利和义务。

”据此判断,在雅典(  )

A.个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B.法律维护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

.城邦的意志和利益高于一切

D.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权利受到限制

答案 

解析 由题干材料“权利并没有分散到个体手中”“只有公共的权利和义务”可知,雅典民主制强调公民的集体利益,故正确、A错误;B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D中“权利受到限制”的表述与题干所述相反。

考点2 古代罗马的法律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共和国时期起——由习惯法到成法

(1)习惯法:

主要存在于王政时期和共和国早期

(2)成法:

公元前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发表,标志着罗马成法诞生1《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以上规定反映了该法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极力保护私有财产。

2有人说:

“万民法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

据此判断,万民法取代公民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罗马疆域的扩大,公民法不适应罗马帝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帝国时期发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

(1)公民法:

公元3世纪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2)万民法:

3世纪,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东罗马帝国时期完成——编订《民法大全》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归纳总结 公元前6世纪以,在古罗马平民反对贵族专权的斗争中,在古罗马扩张导致的不同民族的矛盾尖锐及经济社会纠纷日益增多的过程中,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体系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帝国统治,为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1.罗马法的特征

(1)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明的起之一。

(2)从形式上看,罗马法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3)从内容上看,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多个领域。

(4)从作用上看,罗马法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从局限上看,罗马法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2.从人类明延续视角看罗马法的影响

(1)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某些诉讼原则,甚至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也都于罗马法。

(2)近代初期阶段西方资产阶级都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

如美国的1787年宪法和《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民法典》等,并且从中发展性地提出了“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等口号。

(3)罗马法中关于买卖、借贷、债权、合同契约、遗产继承以及伤害赔偿等的规定,在日益重视私有财产和人权的今天,更具有现实借鉴意义,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影响密不可分,罗马法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例题 (2016•新标全国乙卷综•22)德国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问题

诊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德国学家歌德这一句有关罗马法的形象的比喻。

罗马法就像一个“潜入水下的鸭子”“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显然这是强调其对后世法律的影响,不是直接发挥作用。

考生易错选D项,该迷惑项的设置属于高考题中常见的设置方式,与正确选项相似,但是夸大了其作用。

方向

研判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求考生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比较鉴别的能力。

单单是正误方面的判断已经不足以考查考生的能力,迷惑选项的设置往往与正确选项形像而神不像,或者夸大,缩小等等。

答案 A

                   

1.(立意:

关注罗马法中的法律意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提到: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为的继承人。

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

”该材料反映罗马法(  )

A.注重证据,讲究公正B.保护私有财产与政治权利

.成法与习惯法并重D.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A

解析 材料“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反映了罗马法注重证据,材料“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体现出罗马法讲究公平公正,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保护私有财产与政治权利,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可知,项与材料不符,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D项错误。

2.(立意:

对于罗马法中一系列法律概念的理解)欧洲中世纪商人法的“跨国平等对待”这一特征对于外国人说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它使他们不会因在地方法中不享有资格以及因为地方法律、习惯的其他变化莫测的因素而蒙受损害。

该特征于古代罗马的(  )                   

A.习惯法B.公民法.万民法D.自然法

答案 

解析 习惯法、公民法仅仅保障罗马公民的利益,故A、B错误;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能够体现“跨国平等对待”,故正确;自然法不能体现跨国平等对待,故D错误。

3.(立意:

从人类明延续的角度考查罗马法的影响)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明留给了欧洲。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

A.开创了西方人思想的先河

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答案 

解析 古希腊是人精神的发地,故A项错误;最早尝试实行民主政治的是古代雅典,故B项错误;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故项正确;罗马帝国最终衰亡,因此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4.(立意:

罗马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民法典》规定的“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的法律原则,正是罗马自然法思想与万民法追求的平等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下的继承与发展。

——《论罗马法的继受和影响》

材料二 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

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

——黄洋《古代明研究的现代意义》

依据材料一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影响。

并运用材料二的观点谈谈我们研究古代中国和希腊罗马化的现实意义。

答案 影响:

罗马法中蕴含的公民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实意义:

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有助于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及所学知识归纳;第二小问结合古代中国政治明与古罗马政治明,紧扣当前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及完善民主发展建设角度回答。

考点3 西方人精神的起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前6世纪泰勒斯——奠定基础

(1)主要思想:

“万物是由水组成的”

(2)主要价值:

用水解释世间万物,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1公元前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

“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

从材料可以看出,智者学派的缺陷是什么?

答案 忽视社会道德建设。

2“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

苏格拉底的哪一观点与之相一致?

答案 知识即美德。

3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中指出:

“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但在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上,都是失败的政治家。

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答案 政治理想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

前世纪前期普罗泰格拉——最初体现

(1)主要思想: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

(2)主要价值:

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

前世纪后期苏格拉底——思想升华

(1)主要思想: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2)主要价值: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人类精神觉醒的表现

前4世纪柏拉图——进一步发展

(1)主要思想:

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

(2)主要价值: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

(1)主要思想: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主要价值:

建立了多个学科的科学体系,提出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归纳总结 公元前世纪,在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繁荣的背景下,智者学派兴起,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严与权威。

苏格拉底更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和“美德即知识”。

雅典的人精神成为西方明之根,为近代人主义的复兴及成熟奠定了基础。

                  

 

1.深度理解人精神的内涵

(1)古代希腊人精神的三个内涵:

人性,即人道主义精神;理性,即对真理的追求;超越性,即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2)与艺复兴运动的关系。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为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为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里士多德三段论,为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定位。

(3)人精神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的过程。

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实验精神,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成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导航灯。

2.理解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精神的滥觞

(1)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精神的基本内涵。

(2)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探索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把希腊哲学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化遗产。

他们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人精神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西方人精神的起。

(4)与艺复兴运动的关系。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为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为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为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定位。

例题 (2016•新标全国丙卷综•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

“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

.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

问题

诊断注重题干中蕴含的信息: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谋福利而遭到惩罚,并且说憎恨神。

从这种人神的对比可以看出当时的雅典人具有人精神,强调人的价值。

答错的考生没有理清题干材料中的这种关系。

方向

研判有关古希腊的高考命题一般都是围绕一个主题——人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如果能够紧扣这一主题,很多看似棘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 D1.(立意: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考查古希腊先哲的思想)要研究古希腊的智者运动,首要障碍是任何智者的著作都未能保留下,我们往往通过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还原他们的主张,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是(  )

A.客观的,因为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的代表

B.准确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雅典

.错误的,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不是史料

D.片面的,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念有冲突

答案 D

解析 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是同时代的,但不是智者学派的代表,故A项错误;虽然生活在同时代,但二者的主张是不同的,故B项错误;当事人对历史的阐述也是史料,要和原始字史料相互印证,方可采信,故项错误;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与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言论有差别,故苏格拉底的言论可能带有一定片面性,故D项正确。

2.(立意:

故事中的希腊哲理)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

“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

”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

柏拉图最后闻,说:

“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笑着说“看只有你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

这个故事反映出(  )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理念是万物本原

答案 

解析 材料中苏格拉底让学生闻苹果,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而苏格拉底并没有告诉学生是什么味道,因此不能体现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看只有你是你自己”可以看出,其他学生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感觉说出感受,故B项错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许多学生却闻出了香味,说明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盲从,没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只有柏拉图坚持诚实的美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故项正确;材料并未对世界的本原进行探索,故D项错误。

3.(立意:

关注东西方古代思想的比较)孔子曾说: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

”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  )

A.崇德尚群B.济世爱民

.诚实守信D.礼法并施

答案 A

解析 由“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可以看出孔子是崇尚道德的,由“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可以看出普卢塔克也是崇尚道德的,故A项正确;济世爱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诚实守信与材料无关,故项错误;礼法并施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4.(立意: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蕴含着丰富人精神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头,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者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识者。

在一个人看是真的,对他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

所以普罗泰格拉这样教诲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

智者利用各种逻辑谬误和诡辩,这使研究正确的思维规律成为必要,从而加速了逻辑的诞生。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论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说服他的听众。

此刻我和这种人唯一的不同仅仅是——他想使他的听众相信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死前与朋友的谈话

材料三 自希腊之后,西方世界一直都存在理智和精神之间的冲突,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把我们自己全部交给其中一个,而将另一个从我们的意识中完全除去。

每一代人都尽力将精神的真理和理智的真理协调起,并借此使内心世界的图画适合于这变动不居的外在世界的画框……希腊人没有将外在世界抽象、淡化而专顾内心世界的呼声;他们也从没有拒绝精神而偏爱其物化的形体。

对他们说,图画和画框是契合的……——[美]伊迪斯•汉密尔顿《希腊精神》

(1)概括材料一、二中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简述这些哲学贡献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获得有什么共同看法?

对此,在亚里士多德的探索中有什么继承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希腊人实现“图画和画框”的契合的涵义是什么?

简述14世纪左右西方为实现这样的“契合”而进行的思想化领域的斗争。

答案 

(1)贡献:

都阐述了人的价值,智者学派主张“人是

万物的尺度”(或“人以自己为准则”),苏格拉底发现了“自我”(或主张“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意义:

使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或“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西方的人主义由此起(或“掀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头”)。

(2)共同看法:

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继承发展:

尊崇理性;创立逻辑学(或“三段论”)。

(3)涵义:

理智与精神的协调。

斗争:

艺复兴高举“人主义”的大旗,使人的思想开始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

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伯利克里时期,雅典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员,在10个部落地区通过抽签方式选出。

这些陪审员分成10所高级法院,平均每所00人(每所高级法院另有100名候补陪审员)。

陪审员出庭时在弄清案情后,他们就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不作商议。

雅典每所法院陪审法庭人数众多的直接原因在于(  )

A.能预防陪审员受贿的危险性

B.能使法院的审判更公正

.能使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