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8188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导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论.docx

《导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导论.docx

导论

导 论

一位外国学者说过: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

我们不能不分析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

我们想用字来范围它的意义,这正象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

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

”(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罗孔:

《关于文化的概念和定义的检讨》)由此可见,给文化定义是很困难的。

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他们合著的《文化:

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中曾提供过这样的统计:

从1871年到1951年的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种之多。

自英国人类学家泰罗(E·B·Tylor)为文化学奠基以来,及至今日,世界上出现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大约有300多种之多。

那么文化一词的由来是怎样的,中外学者是怎样解释的?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

一、文化与文明

(一)、文化

1、中西传统中“文化”

“文化”一词在今天是颇为流行的一个词汇,但是对于到底什么是文化,学术界却纷纭,莫衷一是。

首先,让我们看看中国和西方学者对“文化”这一术语的理解和定义。

在中国,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语言系统中的“文化”来理解。

“文”字在汉语中是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它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本义是指纹理、纹路、纹彩。

《说文》:

“文,错画也。

象交文。

今字作纹。

”段注:

“错当作逪。

逪画者,交错之画也。

”“错画者,文之本义”。

由此可知,“文”是有形有象的。

如文过饰非中的文是指修饰。

后来它引申为自然界的某些现象、规律,如天文—人文,即天道自然规律—人伦社会规律。

) 进而“文”字有了与“质”、“实”相对的精神修养与美善德行之义。

《论语》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

原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

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

这是文—质相对。

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化:

古字为“匕”。

会意。

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

本义:

变化,改变。

因此,“化”在汉语中的原意是指无形的、潜在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动态过程。

《易经·系辞》: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周礼·春官·大宗伯》:

“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

东汉郑玄注:

“能生非类曰化,生其种曰产。

”唐贾公彦疏:

“以礼乐并行以教,使之得所,万物感化则能合天地之化,谓能生非类也。

又能生其种,故云百物之产。

”贾氏的疏不如郑注简明扼要,也没有什么新意,但把“化”视为一种无形无声的变化过程的意思还是表达出来了。

《礼记》曰:

“赞天地文化育”,因此,“化”又延伸出造化、大化等义,并由自然万物(造化)的生成、变易引申出伦理德行的化成。

由古人的这些解释可知,“化”的本意是指自然界生物种类孕育繁衍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其特点是天地阴阳二气絪缊,无形无声。

用一句话来概括,“化”就是“潜移默化”。

“潜”谓无形,“默”谓无声,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中,改变了事物原来的种类、结构和状态,孕育出新的事物来,即所谓“能生非类曰化”。

“文”与“化”合起来作为人文现象的“文化”,就是“文而化之”。

“文”“化”合用,最早则见文于《易—贲卦》: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孔颖达在《调易正义》中解释道: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言圣人观察人文,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西汉刘向说:

“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

”(《说苑·指武》“文治教化”,即用礼乐来教化天下之民。

礼乐包括的范围很广,举凡先王圣哲所创制的文物典章制度,加伦常、道德、文学、学术、法制、经济、政治、风俗等都包括在内.孔子用“道”来概括这一切因此“道”就是“文化”,“道统”就是“传统文化”。

以“人文”“化成天下”,使天然世界变成人文世界,便是中国古哲赋予“文化”的内涵,中国古代的文化大致是指文治教化(精神文明),与天造地设的自然相对(人文—天文)。

与质朴、野蛮相反(文—质、文—野)。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文化在这里指体现道德政治伦序的诗书礼乐教化世人。

与武力征服相对。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文化”是指“自然-人伦”之化,而且文化一词之“化”是指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发展变化过程,词义侧重点在“化”字。

其特点亦应如自然现象一样,在不知不觉中起着改变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作用。

而最能够对人类思想行为起潜移默化作用的莫过于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想理论学说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应当指出,中国古代文人对文化的看法,不是像西方学者那样把精力放在如何为文化下定义,进行概念的分析、逻辑的思辨、种类的提炼上,而是更多关注文化的价值意义和社会功能,对文化的含义作动态的把握,强调其在改变世道人心、移风易俗方面的实践价值。

这也正是中国古圣先贤把文化理解为文治教化的思想内涵所在。

西汉人刘向说:

“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中华民族的先哲把文化理解为“文治教化”,故极为重视用文化度化育人、经邦济世。

在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来自拉丁语cultura,-ae,f.,意思是“耕耘,耕作,栽培,培育”;“耕作,农业”;“教育,修养”;“崇拜,顶礼,尊敬,景仰”;其动词是colo,-ere(第二变位法),主要意思包括:

“耕种,培育”;“居住,存在”;“抚育,关怀”;“努力,尽力,专务,致力于”;“修饰,打扮”;“(宗教)尊敬,景仰,虔信,崇拜”。

无论cultura还是colo,它们最初的含义都只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关,是指种庄稼必须经过辛勤的耕耘,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

这种用法今天仍在“农业”(agriculture)和“园艺”(horticulture)两词中保存着。

后来,西塞罗(Cicero)把这个词的意义进行了转化,把tillingofSoil(“开发土地”)改为tillingofSoul(“开发人的灵魂”)。

这样,cultura一词的含义就从仅与自然存在物相关的实在演变成与人自身存在相关的抽象,这种物质性的栽培,种植的意义上逐渐演化或引申出对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自身修养、终极关怀以及对神明的尊崇敬畏与顶礼膜拜等富有精神觉醒方面的涵义。

哲学上的所谓“耕耘智慧”(culturementis)的意义就是“教养、培养”(cultivation)也正是由此而来。

在西方文化史中,从中世纪起,“文化”一词就大致与今天西方的文化概念相当。

但是至迟晚至1852年,人们的文化生活中都只使用“精神耕耘”(mentalculture)这一术语,而不单独使用“文化”(culture)。

真正的文化史的开创都是18世纪的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1694-1778年),他于1756年完成的《风俗论》(《论各民族的精神与风俗》)被认为是文化史的滥觞。

该书有两个主要方面与以前大多数历史著作不同:

第一,伏尔泰承认欧洲只是世界的很小一部分,因此这部著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写亚洲的历史;第二,伏尔泰认为文化史一般说来远比政治史重要,因此他在书中主要是写关于社会和经济状况以及艺术的发展,而不是关于国王及其之间的战争。

他力图写出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等各国的历史与文化。

虽然鉴于当时的条件限制,他对这些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知道得并不多,因而书中的主要内容还是西欧的中古史,而且更多的是西欧政治史,但他却完全以今天的文化史意义上使用着“文化”一词。

对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学者而言,“文化”是指训练和修炼心智(或思想、亦或趣味)的结果和状态。

很快这词就被运用于形容某一位受过教育的人的实际成就,良好的风度、文学、艺术和科学等所有这些都被称为“文化”,被认为是通过教育能够获得的东西。

从前面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中关于“文化”这一术语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culture与中国传统语言系统中的“文化”一词的内涵并不完全对应。

culture是从自然存在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出发,继而引申到人类存在及自身精神活动领域的,而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是指文治教化,专注于精神领域。

因此culture的内蕴比“文化”更为宽广。

2、文化的定义与分类

今天,关于什么是文化,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等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和各类辞书都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文化概念的含义。

尽管学者们对“文化”的理解千差万别,但都承认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它是人类自身的属性;所不同的主要是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的差别。

社会学家兰登贝格则认为:

“文化可以被定义为是一套从社会活动中习得并传递的判断标准、信念、行为,以及因此出现的行为的习惯模式,及其物质的和象征意义上的产物。

”美国学者赫斯科维兹指出,文化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是表达其创造性的手段。

英国的《枫丹娜现代思潮辞典》指出,文化是“一个共同体的‘社会遗产’:

由一个民族在他们特殊生活条件下不断发展的活动中创造并且从一代传向一代的物质手工艺品,集体的思想和精神制品,以及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总体。

”关于文化的定义还有很多,甚至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角度对文化进行定义。

根据理解的标准和角度不同,我们可以对文化进行不同的分类。

比较著名的分类有如下一些例子:

如《大英百科全书》标明文化概念应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般性”的定义,即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第二类是“多元的相对的”文化概念:

“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

我国的权威辞书《辞海》(1999年版)也解释说,文化被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

它解释道,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成;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所有这些定义虽哲学基点不同,但都主张一种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体的大文化观。

广义论者则把人类创造的一切都纳入文化的范畴,而狭义文化论者仅把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视为文化。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学者还把广义文化划分为不同的结构、层次或者类型。

综观学者们的种种意见,广义的“文化”又被称为“大文化”,它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界的独特生存方式。

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讲,“文化者,人类心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他所讲的“共业”包含了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艺术的(美术、音乐、舞蹈、文学、戏剧)、规范的(道德、信仰、法律)、器用的(日用器皿、生产工具及技术)等。

简言之:

“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

”全部生活方式包括两部分,即精神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方式。

前者含有信仰结构、价值结构和规范结构;后者则包括人们衣、食、住、行、娱乐、工作等的实际方式。

这是一种典型的广义意义上的文化定义。

广义的文化概念应包括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以及由语言和符号构成的全部世界,它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为物质文化,它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生产、生活的器具及其相关的技术;其二为精神文化,它包括人们思想、信念、价值观以及心态等;其三为行为文化,它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其四为制度文化,它表现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社会规范。

广义的文化概念看似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却是有序的,精神文化是文化内容的核心,它与其他层面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我们赞成广义的文化概念,同时也将精神文化置于文化系统的核心地位。

狭义的“文化”又被称为“小文化”,它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著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曾对文化作出这样的界说: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体。

”泰勒的这个文化定义堪称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美国1974年出版的《新世界百科全书》(TheNewWorldEncyclopedia)给“Culture”一词下的定义:

“Itisthetotalityofthespiritual,intellectual,andartisticattitudessharedbyagroup,includingitstradition,habits,socialcustoms,morals,laws,andsocialrelations,Sociologically,everysociety,oneverylevel,hasitsculture;thetermhasnoimplicationsofhighdevelopment.”(“文化是由一个群体所拥有的精神的、智力的和艺术的观点的总和,包括它的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伦理、法的观念和社会关系,在社会学上,每一社会,无论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它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这一术语没有绝对高度发展的含意。

”这一定义显然排除了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是指人类的精神文明或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艺术、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伦理、法的观念和社会关系等,因此它明显是属于狭义意义上的“文化”。

3、文化的结构

与文化的概念和分类一样,文化的结构同样十分复杂,同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

文化结构有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分法,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

3.1两分法

粗略而言,文化可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极。

技术体系是指人类加工自然造成的技术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观的东西;价值体系指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

这两种体系又经由语言和社会结构组成文化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便是广义文化。

广义文化包括众多领域,诸如认知的(语言哲学、科学思想、教育)、规范的(道德、信仰、法律)、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戏剧、建筑美学)、器用的(生产工具、衣食住行的器具、以及制造这些工具和器具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结构、风俗习惯)等等方面。

文化的价值体系相当于狭义文化,它与特定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构成以语言为符号传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它与经济政治相对应,是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狭义文化即观念形态文化,作为信息的传播及保存系统,具有知识性特征,它是对广义文化的记载和反映。

3.2三分法

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活动与成果构成了物质生产文化;2)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人类建立社会制度和人的行为规范的活动及其成果构成了制度行为文化;3)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人类主体意识的创造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构成精神心理文化。

3.3四结构说

文化结构可以由外而内分为几个层次:

1)物态文化层: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

它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2)制度文化层:

人类在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规范;

3)行为文化层: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形态出现的见之动作的行为模式;

4)心态文化层:

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构成的,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心态文化层相当于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又可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社会意识形态则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曲折地同时也深刻地反映社会存在。

4、文化的实质性含义(对文化概念的总结)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即自然的人化,是主体与客体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文化在历史中发展,文化即是历史(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讨论文化的时候总是离不开讨论历史的原因),历史形成的文化模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方式,但处身于一种文化中的人们,往往对这一文化业已形成的模式百用而不察。

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巨大力量,可以称为“文化力”或“文化生产力”,它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在文化领域内塑造历史的一种力量。

然而归根到底,文化的本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的过程与结果。

人类实现“自然的人化”,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制和内在主体心智的塑造。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总和。

它既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念等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包含着人类在物质生活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罗万象的抽象的概念。

文化是文化共同体所共同享有的,它绝不仅仅代表某一个人的行为或观念。

文化不是只有一种,人类文化是多元发展的,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模式,因为各民族的文化都由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所主导。

但每一种文化模式中,人们的精神和行为都是趋于一致的,正因为这样,才有所谓的英国人绅士风度说、德国人精确高效率说、美国人开放说、日本人善采异邦说、俄国人沉毅豪放说,中国人勤谨中庸说,等等。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形成体系且传统、悠久的却只有三家,即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

印度文化虽历史悠久且极有个性,但毕竟除宗教之外,可值称道的东西不多。

也就是说,人类文明几千年,最具光辉的实则只有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两家。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和西方处在相互隔绝的状态,只是到了近代,双方才开始有了全面的接触和交流。

(二)、文明

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且使用频率极高的另一术语是文明。

我们还是首先看看中国传统文化对文明的理解。

《尚书·舜典》称舜:

“睿哲文明”。

孔颖达疏:

“经纬天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这里是把“文明”的词义引伸为治理国家条理分明,光明普照。

中国古代在国家管理、人际交往中所规定或形成的制度、名物、礼仪节文,即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都是属于文明的现象。

而其背后蕴含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则属于所谓的文化。

因此,文明是从人类的物质创造(尤其是对火的利用)扩展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

由此可知,“文”是有形有象的,“文明”的含义是指有形象,凭人的视觉感官能够观察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世间万物,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现象和有形结果,词义侧重点在“明”字。

“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接近于今天的广义文化。

文明是人类活动逐渐秩序化的程度,而人文即是指此秩序本身。

在古代,儒家重人伦,重礼仪。

如孟子所说:

“夫妇有别,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除了伦常以外,还重视“五礼之秩”,五礼包括吉、凶、军、宾、嘉五种礼仪。

国与国、人与人之间。

相待以礼,因远近亲疏不同,礼仪便不同,在现代,人类活动有多种多样的秩序,这就是现代人文明。

在西方化传统中,Civilization一词的源头是城市(city)表示城镇社会生活的秩序和原则,是市民世界的产物。

civicsn.公民civiladj.全民的,市民的,公民的,民间的,来源于拉丁语civitas,atis,f.,意思包括:

1)市民的身分,公民权;2)公民团体,国家政体;3)集团,团体;4)城市,国家(城邦);5)居民,人民。

美国传统词典Civilization——Anadvancedstateofintellectual,cultural,andmaterialdevelopmentinhumansociety,markedbyprogressintheartsandsciences,theextensiveuseofwriting,andtheappearanceofcomplexpoliticalandsocialinstitutions.文明:

人类社会知识、文化和物质发展的高级阶段,标志为艺术和科学上的发展、文字的广泛使用和复杂的政治及社会机构的出现。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

过去解释现时》中对文明作出如下理解,他说:

文明首先是一个地域范围,要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因此包括气候,动、植物种类,农牧业,衣、食、住、行方式等;其次,文明可以等同于社会,这两个词可以互换使用;第三,文明也就是经济。

每个社会,每种文明,都有它自己的经济的、技术的、生物的和人口的情况,物质的和生物的状况常常决定着文明的命运。

人口的升降,经济和技术的兴衰等往往严重影响着文化和社会的结构,所以研究文明也就要研究她的政治经济学;第四,文明也包含着思维方式,也就是集体心理。

在每个时代,一定的世界观、一定的集体心智,掌握着社会的整个群众,支配着社会的态度,领导着它的选择,确定着它的偏好,决定着它的行动。

这种集体心理来自远古,代代相传,不容易变动,是一种群体无意识的反映。

这里宗教是其最强烈的表现。

所以布罗代尔认为,研究文明要涉及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

在另一处他更明确地说:

“文明事实上有两层意义,它指的是精神的和物质的价值。

由之马克思在基础(物质)和上层建筑(精神)之间做了区分,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后者严重地依赖于前者”。

“有关文明的研究几乎总是导致唯心主义的猖獗,这种对卡尔·马克思的轻蔑是何等的幼稚!

”“我最后坚信,政治、社会和经济的结构左右着道德生活、精神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方向(不论是好的方向或坏的方向),缺少这样一个强有力的结构,文明也就不能存在。

”由此可以看出,布罗代尔理解的文明实质上就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史。

我们通常所说的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伟大成果,它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文化的等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大致把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

而文化则较多地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宗教、风习等。

这样的理解其实是学术界的共识。

在文化研究领域,人们常常把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等同混用。

二、西文文化与西文文化传统

(一)西方文化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我们今天的西方主要是指最先进入发达国家的那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在地域上,它们主要集中在欧洲特别是西欧地区,当然,还有其它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并不位于欧洲,甚至并不位于地域上的西方,如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因此,我们今天通常说的西方与其说是一种文化泛指还不如说是一种政治代称。

我们这里所说的西方文化实质上就是欧洲文化,它起源于欧洲,发展于欧洲,从欧洲向世界各地传播并成为北美及日本的主导文化,虽然我们今天所说的西方文化不再仅仅局限于欧洲,但它的精髓和主要价值取向仍然是“欧洲式”的,特别是西方人津津乐道的希腊文化传统,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西方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也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

作为历史文化概念,它主要指的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化,一直到现代的非理性文化。

但是,由于北美历史发展具有非常独特的跳跃性的特点,即它是在欧洲殖民统治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故此,在时间和空间的划分上,我们只将北美近代文化纳入西方文化的范围之内。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今天所说的西方文化都是指现代西方文化,即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西方文化的总和。

西方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占据主导地位。

特别是当西方国家以它们的文化为幌子为其政治服务的时候,这种所谓的“文化”强势地位更加凸显。

美藉日裔学者弗兰西斯·福山在10多年前出版了《历史的终结》一书。

他认为,由于1989年的苏东波事件表明了苏联的解体以及整个共产主义阵营的瓦解,说明历史已经终结了。

那么这个“历史终结”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他的解释就是说,最近这一百年来,人类的历史是在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个巨人之间的斗争之中发展的,而自由主义终于把共产主义打跨在地,它再环视四周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出对手,所以历史就终结了。

这里的“历史终结”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说自由主义现在没有它思想上的对手,但是历史还是在朝前走,我们可以说人类还有自己的经济呀、社会呀的发展史,怎么会说历史终结了呢?

怎么会说历史完了呢?

这就是一个问题。

“历史终结了”究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