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3820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智慧社区建设体系Word文档格式.docx

1、总体架构7

2、感知层7

1)传感器8

2)射频识别8

3)探测器8

4)摄像视频8

5)智能卡9

3、网络层9

1)有线宽带网9

2)无线接入9

3)移动通信网9

4)广播电视网9

5)政务专网9

4、数据层9

1)数据交换9

2)数据格式9

3)数据整合10

4)云存储与计算10

5)社区存储与计算10

6)基础数据库10

7)专业数据库10

四、平台10

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10

1)信息接入平台10

2)应用商店平台10

3)系统接入平台10

4)安全与管理平台10

五、智慧应用11

1、智慧物业11

1)社区智慧通11

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11

2、智慧服务12

1)物业管理服务12

2)市政公用服务12

3)社区生活服务12

3、智慧政务12

1)居民自治管理服务12

2)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服务12

3)治安管控服务12

4)法律宣传服务12

一、保障体系

1、总体规划设计

1)总体规划

指智慧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2)顶层设计

指智慧社区顶层设计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3)实施方案

指智慧社区实施方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2、保障条件

1)组织保障

指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体系和执行机构,负责智慧社区创建工作

2)资金保障

指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行的经费规划和保障措施

3)安全保障

指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行安全和可靠的保障措施

4)人才保障

指保障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行的集技术、业务和行政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3、政策与标准

1)政策法规

指保障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行的政策法规

2)标准评价

指智慧社区建设实施要遵循相关的建设标准,包括:

GB/T20299.1-2006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1部分:

系统通用要求

GB/T20299.2-2006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2部分:

检测验收

GB/T20299.3-2006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3部分:

物业管理

GB/T20299.4-2006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4部分:

控制网络通信协议应用要求

GB/T20647.3社区文化服务指南第3部分:

文化、教育、体育服务

GB/T28507-2012互联网文本语音展现通用描述规范

GB/T28847.1-2012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第1部分:

概述

GB/T28847.2-2012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第2部分:

硬件

GB/T28847.3-2012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第3部分:

功能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40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GB/T50622-2010住宅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623-2010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9175-88国家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18613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20052三项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500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5018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200-19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2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8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9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1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36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437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GB50494城镇燃气技术规范

GB50555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

GB50613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846-2012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GB50847-2012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50918-2013城镇建设智能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CJ/T174-2003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

CJ164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JGJ/T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229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GA/T1038.1-2012消防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范第1部分:

总体架构及功能要求

GA/T1038.2-2012消防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范第2部分:

服务管理接口

GA/T1038.3-2012消防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范第3部分:

信息交换接口

SB/T10455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

YD/T2248-2011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YD/T1737-2009互联网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CECS57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CECS179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

DB31/T747-2013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通用规范

DB31294-2010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要求

4、安全与运维

1)信息安全

指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行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和有效性

2)运维保障

指智慧社区的运维技术保障、运维管理保障和有效的人员保障体系

3)体制机制

指实现智慧社区标准体系实施的管理措施的三个组成部分:

管理机构、制度以及支撑信息系统。

二、建筑及市政设施

1、市政基础设施

1)道路交通

●完整的慢行系统(控制项)

●老人和残疾人通行无障碍化(控制项)

●合理设置静态交通,如室外地面机动车停车数量占总停车量的比例不应超过10%,自行车停车处距建筑出入口距离不应超过150m等(控制项)

●设置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或APP终端(控制项)

●建筑主要出入口到达城市公共交通站点步行距离宜小于500m(优选项)

2)给排水管网

●分质给水,分流排水,给排水均达标(控制项)

●采用节能和减少水污染的供水技术,如无负压供水技术,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控制项)

●综合节水率不低于8%,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应小于45%(控制项)

●设置给排水管网智能监控系统(控制项)

●合理设置生活热水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生活热水热源优先选

●用太阳能、工业余热、废热和地热等(优选项)

3)供电网

●为社区充电桩的安装预留接口和空间(控制项)

●照明设计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节能设计要求,如居住建筑起居室的照明功率密度不应高于6W/m2,对应照度值不应高于100lx等(控制项)

●供配电系统符合节能设计要求,如采用分相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进行三相平衡(控制项)

●选用节能高效的电气设备,如选用Dynll结线组别的变压器(控制项)

●分户计量,并设用电能效管理服务系统(控制项)

●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电源,并设立微电网(优选项)

4)应急设施

●建立应急避难场所

●明确应急疏散路径

●配备应急救助物资

●设置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场地和设施,开展社区防灾减灾教育和培训

●设置社区灾害危险评估和报警系统

5)供气管网

●按设计压力分级进行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

●合理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和紧急自动切断阀,报警浓度不应高于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下限的20%

●按社区建筑类型设置二级或三级燃气计量装置

●设置社区燃气管网智能监控系统

●户外广告设施

●应符合《城市户外广告设施技术规范》CJJ149的要求

2、社区环境

1)热环境

在典型室外区域和典型房间内设置监测点,对社区室内外热环境进行动态监控

2)光环境

应消除社区内幕墙、夜景等污染源,有效控制可见光亮度、减弱眩光

3)声环境

住区环境及场地环境噪声应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4)空气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在典型室外区域和典型房间内设置监测点,有效地对室内外空气质量进行动态监控

5)社区绿化

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人

3、建筑物

1)居家、办公与服务场所

●居家场所不低于50%,服务场所20%-40%;

办公场所20-50%(控制项)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应大于5%(控制项)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应大于90%(控制项)

●绿化率不应低于30%(控制项)

●居家场所无障碍住房比例应大于2%(控制项)

●大型办公与服务场所建筑应达到绿色建筑一星及以上标准(控制项)

●职住均衡指标达到0.6-1.6(优选项)

2)养老场所

●配建要求不低于1.5-3.0床位/百老人

●布局与选址、建筑布置、场地与道路、室外活动场地的建设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如靠近医疗设施设置,主要场所建筑应符合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

●绿地率不应低于40%,集中绿地面积不低于2m2/老人

●应为老年人提供适当规模的休闲场地,包括活动场地及游憩空间

3)医疗健康场所

●3-5万人设一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1.5万人设一处卫生服务站或医疗服务站

●每个社区至少设一处健康小屋

●70%的居民从住所步行15分钟能抵达

●建筑满足绿色建筑一星及以上标准

●绿地率不应低于35%

●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并实现与医院联网

4)文体场所

●常住人口在5千人以上的社区应具备不少于500m2的娱乐活动场所;

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社区应设立800-3000m2的中心活动场所,和面积为1000-3000m2的室内文体活动中心

●满足不同人群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

●主要建筑物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一星级以及以上标准

5)教育场所

●应设置与社区规模匹配的教育场所,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和中学

●托儿所、幼儿园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小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中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

●主要建筑物应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

三、信息化基础设施

1、总体架构

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要以政策标准和安全运行体系为保障,以智能化的城市建筑、市政和信息化资源等设施为基础,以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为支撑,构建智慧型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进而为居民、企业、政府等用户提供智慧物业、智慧服务和智慧政务等信息化服务的应用体系。

智慧社区是由人、信息化系统、社区基础设施、政策标准等要素共同构成,并融入智慧城市的智慧型生态环境,如图所示。

 

图智慧社区总体框架

2、感知层

1)传感器

符合相应规范要求,并满足对家居、社区范围内的人体存在或移动、光照度、温湿度、煤气、烟雾、气象、空气质量、电量、水流量、人体健康参数等指标进行实时测量、监测,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讯方式传输有效信号

2)射频识别

●载码体存储容量:

只读载码体的存储容量为20比特

●有源读/写载码体的存储容量从64字节到32KB不等,并允许系统扩展

●无源读写载码体的存储空间从48字节到736字节不等

●数据传输速率:

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取决于代码的长度、载码体数据发送速率、读写距离、载码体与天线间载波频率,以及数据传输的调制技术等因素

●只读系列传输速率为20比特/帧,8750比特/秒

●无源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是1000字节/秒

●读写距离:

0m~30m(与配置情况相关)

●多个标签识别能力:

用于同时读取多个载码体

●工作环境:

●工作温度:

最高可达200℃,低温可达-40℃

●储存温度:

-30℃~+75℃

●RFID系统的连通性:

可直接与PC、PLC或工业网络接口模块相连,降低安装成本,应用更加灵活

3)探测器

可分为门磁、窗磁、煤气探测器、烟感探测器、红外探头、紧急按钮等

4)摄像视频

●模拟复合视频信号应符合以下规定:

●视频信号输出幅度:

1Vp-p,±

3dBVBS

●实时显示黑白电视水平清晰度:

≥400TVL

●实时显示彩色电视水平清晰度:

≥270TVL

●回放图像中心水平清晰度:

≥220TVL

●黑白电视灰度等级:

≥8

●随机信噪比:

≥36dB

●数字视频信号应符合以下规定:

●单路画面像素数量:

≥352×

288(CIF)

●单路显示基本帧率:

≥25fps

●数字视频的最终显示清晰度应满足本条第1款的要求

5)智能卡

●带有中央处理器、存储单元以及芯片操作系统

●智能卡系统应包括公共交通票用、轨道交通票用、表具类和出入口控制类等智能卡系统

●智能卡使用的智能卡芯片应在非挥发性存储器的安全数据区写入经授权确认的安全认证识别码,且安全认证识别码应不可改写

3、网络层

1)有线宽带网

●基于光纤建立社区局域网网络;

●GPON光纤或xDSL宽带入户;

●入户带宽不低于100M,

2)无线接入

●社区主要公共活动区域实现无线局域网覆盖;

●基于社区居民身份的接入认证

3)移动通信网

确保建筑内包括电梯、地下车库等区域内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

4)广播电视网

●社区设置背景音乐及应急广播系统;

●建立小区有线电视传输和分配网,设置电视信号入户

5)政务专网

实现各级政府机关之间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网络协同办公

4、数据层

1)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网络建设、数据交换系统建设

2)数据格式

定义智慧社区数据资源标格式标准,包括信息资源分类、信息标识编码、数据元规范等内容

3)数据整合

将各种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传递、转换、净化、集成等功能,对现有的数据资源和处理流程进行综合分析

4)云存储与计算

承载大量异构智慧型信息系统运行的信息存储和处理基础设施

5)社区存储与计算

支撑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部署、运行和维护

6)基础数据库

基础数据库包括城市基础数据和行业基础数据。

城市基础数据包括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经济、建筑物等五大类,主要依托各地区已建设的城市基础数据库,根据其管理要求,通过本地存储、实时查询等形式实现对本区域基础数据的掌握;

行业基础数据根据社区管理及服务特性,从各行业数据库抽取与社区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数据,作为社区综合应用、业务主题应用的数据基础

7)专业数据库

专业数据库是以智慧社区应用为导向而建设的专业性业务数据库

四、平台

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1)信息接入平台

实现与其他各类电子政务、商业服务和行业服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

2)应用商店平台

实现各类商业系统在本平台上的快速部署和运营,推动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3)系统接入平台

采用标准化门户接入技术,通过系统接入平台实现各类外部系统针对社区用户的统一业务接入

4)安全与管理平台

实现用户业务接入、系统集成接入和信息共享的统一安全认证和监控能力,以及对构成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软件、数据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五、智慧应用

1、智慧物业

1)社区智慧通

以智能卡、智能手机或含有电子标签的其他设备等为介质,集成社区停车场系统、门禁系统、电梯管理系统、健康管理系统、社区智能终端、智能家居、社区商业系统等子系统,实现通道身份认证与识别、社区管理与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商业消费、家居智能控制等智慧管理及应用功能。

社区智慧通系统应采用住建部智慧社区密钥管理系统,系统设计应符合《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条件》(CJ/T166)标准的要求,系统的建设过程应符合《城镇建设智能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918)标准的要求。

社区智慧通系统包含载体发行管理系统、出入口控制、停车场、电梯、社区商业等几个子系统,如图所示。

图社区智慧通系统组成结构图

a)电子投票系统

指采用电话、互联网等数字化方式提供的投票系统。

b)载体发行管理系统

载体可以是IC卡或手机等智能终端。

主要实现发卡、授权、挂失、解挂、注销、延期等卡片管理功能。

IC卡应采用满足国密算法的CPU卡。

每个应用之间相互独立并采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密钥管理系统,应实现一卡多用。

IC卡设计应考虑未来的一卡多用和互联互通需求。

c)出入口控制

可实现人员进出的控制,采用CPU卡代替传统的钥匙,实现了人员进出的智能化控制,提高了进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进出方便,通行效率高,出入口控制还可扩展组合开门(卡+密码、卡+指纹等)、胁迫报警、消防应急等功能。

d)停车场

停车场系统实现车辆进出的控制,将IC卡作为通行凭证,并结合车牌识别技术实现车辆进出的智能控制,增强车辆安全性,停车场系统可以对月租车和临时车辆区分管理,智能计费,同时能进行智能化的显示和语音提示,智能友好,节省了管理成本。

e)电梯

电梯系统实现对电梯使用的自动控制,只有有权限的人员(读卡通过认证)才能使用电梯,并且卡片权限可限制能到达的楼层,例如业主或住户只能到所住的单元楼层,安保人员则可到达所辖区域的任意电梯的任意楼层。

电梯系统还可与对讲系统实现联动,实现临时访客或住户互访等功能。

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的集成管理、安全防范系统集成管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集成管理、通信系统的集成管理

2、智慧服务

1)物业管理服务

包括民情互动、安防消防、便民快递、智能停车、环境卫生等管理服务

2)市政公用服务

应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向业主提供供电、供水、燃气、有线电视、通讯、交通、气象等市政公用服务信息,实现费用查询、在线业务办理、服务动态查询等功能,达到提高效率、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目的

3)社区生活服务

充分发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准入认证和精准营销的方式,整合社区周边的商家,向业主提供各种居家生活服务,包括养老服务、健康服务、金融服务、文体服务等

3、智慧政务

1)居民自治管理服务

实现以社区居民(业主或使用人)自身的自治、管理、选举、投票、统计、调查、互动、公共服务信息查询、网上办事、评优评先、公益捐赠、活动、公告等为目的。

应具有投票人身份认证、安全认证、投票议题立项、投票统计报表等管理功能

2)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服务

应具有基层政府实施公共服务和管理、信息公告和发布、在线咨询和受理、网上办事、受理业务分流、应急反应以及内部监察、考核、评价等功能。

3)治安管控服务

包括社区警务-治安防控、社区警务-警民互动、调解矫正-重点人群管控、调解矫正-矛盾调解、调解矫正-社区矫正等服务

4)法律宣传服务

包括法律服务和科普宣传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