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382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野外生存Word文档格式.docx

夏至日(6月22日)在北极星正西方,斗柄向上;

秋分日(9月23日)在北极星正下方,斗柄指西;

冬至日(12月22日)在北极星正东方,斗柄向下。

与此相对应,同是夜晚1时观看仙后星座,春分日在北极星下方,夏至日在北极星东方,秋分日在北极星上方,冬至日在北极星西方。

也就是说恒星在天空的视位置,一个季度要变动约90度。

一个月要变动约30度,一天要变动1度;

过一年,又回到原来的视位置。

了解这些规律,更便于寻找北极星和利用恒星判定方位。

三、利用太阳判定

从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个习惯的说法:

“日出于东而落于西”。

其实,在一年中,太阳真正从正东方升起,从正西方落下,只有春分(3月21日)和秋分(9月23日)这两天,其它都不不是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花流水下去的。

这是因为,地球一方面绕着太阳公转,同时它本身也自转的缘故。

大体上说,春、秋天太阳出于东方,落于西方;

夏天太阳出于东北,落于西北;

冬天出于东南,落于西南。

根据太阳出没的位置,就能概略地判定方向。

(一)利用太阳和时表判定

一般说来,在当地时间6时左右,太阳在东方,12时在正南方,18时左右的西方。

根据这一规律,便可利用时表和太阳结合起来判定概略方位。

判定时,先将手表平放,以表盘中心和时针所指时数(每日以24小时计算)折半位置的延长线对向太阳,此时,由表中心通过“12”的方向就是北方。

例如,上午10时,折半是5时,则应以表盘中心与“5”字的延长线对向太阳;

若在下午2时(即14时)40分,折半是7时20-分,应以表盘中心与“7”字后两小格处的延长线对向太阳,则“12”字的方向即为北方。

为便于判定,可在时数折半的位置竖一细针或细草棍,转动时表,使针影通过表盘中心,这时表盘中心与“12”字的延长线方向即为北方。

为什么要把时数折半呢?

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昼夜24小时。

而手表,一昼夜要走两圈才24小时,正好手表转的圈数比地球多一倍,所以要折半。

判定时,应以当地时间为准。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使用北京时间,即东经120度的时间(东8时区)。

由于经度不同,在同一北京标准时间内,各地所见太阳的位置也不同。

因此,在远离东经120度的地区判定方位时,应将北京时间换算为当地时间。

根据地球每小时由西向东转动经度15度的道理,即以东经120度为准,每向东15度,其当地时间是将北京时间加上1小时;

每向西15度,就减去1小时。

如在西藏拉萨(东经91度),于北就标准时间12时判定方位时,那里比东经120度少29度,应减去1小时56分,所以当地时间是10时04分,即以5时02分处对向太阳,“12”所指方向就是北方。

在北回归线(即北纬23度26分)以南地区,夏季中午时间太阳偏于天顶以北,不宜采用上述方法。

(二)利用太阳阴影判定

选择一平整的地面,在地面立一根细直的长杆,在太阳的照射下就会出现一个影子OA,并将该影子标出在地面上,等待片刻(约10至20分钟),再标出影子的新位置OB,然后过两个影子的端点A和B连一直线,此直线就是概略的东西方向线。

如何判定东西呢?

由于太阳东出西落,其影子则沿相反方向移动,所以第一个影子就是西,第二个影子必是东。

根据已知的东西方向线,在其上任选一点作垂线,这条垂线就大体是南北方向线。

四、利用自然特征判定

有些地物、地貌由于受阳光、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形成了某种特征,可以利用这些特征来概略地判定方位。

(一)独立大树。

通常是南面枝叶茂密,树皮较光滑;

北面枝叶较少,树皮粗糙,有时还长青苔。

砍伐后,树桩上的年轮,北面间隔小,南面间隔大。

(二)突出地面的物体。

如土堆、土堤、田埂、独立岩石和建筑物等,南面干燥,青草茂密,冬季积雪融化较快;

北面潮湿,易生青苔,积雪融化较慢。

土炕、沟渠和林中空地则相反。

(三)建筑物。

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庙宇、宝塔的正门多朝南方;

广大农村住房的正门一般也多朝南开。

由于我国幅员方大,土地辽阔,各地都有不同的特征,只有留心观察,注意调查、收集和研究,就会找到判定方向的自然特征。

如内蒙古高原,冬季大多是西北风,山的西北坡积雪较少,东南坡积雪较多;

树干多数略向东南倾斜;

蒙古包的门一般朝东南;

新月形沙丘,朝东南方向伸展,坡度缓的一端朝西北,坡度陡的一端朝东南。

再如:

辽西丘陵地区,气候比较干燥,松柏树多生长在北坡。

判定方位后,必要时可在北方的远处,选一明显目标作为方位物,便于记忆和指示。

第二节识别、采集野生动(植)物的方法

一、尝试新植物

在尝试某种具有潜在食物价值的植物时,应遵循下面介绍的程序,并且一人一次只能尝试一种。

在完成整个程序过程中,绝不要投机取巧。

如果出现疑惑,就不要试下去了。

感到不对劲时,尽快刺激喉咙把它呕吐出来。

木炭灰是可用的催吐剂。

少量炭灰吞下肚就会诱使呕吐,此外它还吸附素素。

将炭灰用水混匀成糊状会减轻胃部负担。

1、检查

先试着察看是否有毒。

如果植物叶或枝茎上附着许多蛆或其蠕虫,当然不能要。

最好忽略那些没有营养价值的种类。

有些植物在衰老过程中会合成或者通过分解代谢产生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

2、嗅闻

切下植物一小部分放在鼻前一闻,如果有令人厌恶的苦杏仁或桃树皮气味——立即扔掉它。

3、刺激反应

稍稍挤榨一些汁液滴涂在体表的敏感部位如肘部与腋下之间有前上臂,如果感觉有所不适,起疹或者肿胀——尽快扔掉它,以下程序也没必要继续进行了。

4、唇舔口嚼舌尝

如果皮肤感觉无任何不适,可以继续采取以下步骤,它们相互之间至少要间隔5分钟,以便观察有无不适反应。

每种尝试只需取少量材料。

如触动唇部,触动口角,舌尖舔尝,舌根舔尝,咀嚼一小块植物。

在各自进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喉咙痛痒,很强的灼烧感,刺激性疼痛等等,尽快扔掉它。

以下步骤也没有必要继续进行。

5、吞咽

吞咽一小块植物,耐心等待5小时。

其间不要饮食任何其他类食物。

6、食用

如果没有发生诸如口部痛痒,不停打嗝、恶心、发虚、胃痛、下腹绞痛以及任何不适症状,你可以认为这种植物是安全可食的。

二、采集植物

随意乱取似乎容易,但是系统采集更有效率也更安全。

搜集时带上盛放物——只空袋子,一片折成袋式的布料,一只桦树皮篮子,甚至粘在一起大树叶。

这样可以有序排放收集物,避免挤压和混合。

被挤破弄烂的植物会很快变质,不再适于食用。

1、叶与茎

柔嫩的幼枝,常为淡绿色,味道会更好一些。

年老的茎叶比较粗糙,苦涩味加重。

除去茎根部的老叶。

随便乱撕的叶片很易枯萎,在下锅之前就会失去所含的养分。

2、球根与块茎

选择体型较大的植物。

有些可能会非常难拔。

可松动根部的土壤,以减少球根被扯断的可能,然后用棍条将它撬上来。

3、浆果与坚果

采摘已经熟透裂开或将要裂开的浆果。

未熟的浆果呈绿色,坚硬苦涩,即使长时间沸煮也很难下咽。

许多水果,尤其是在热带地区,有着粗糙苦涩的外皮,学会剥开它们。

落在树下的坚果表明已经熟透,如果树木较小,可以用力摇晃,成熟的坚果会自动掉下来。

当然也可用长棍敲下它们。

4、种子和谷类

有些植物种子含有致命的毒素。

尝一点可能不会毒死人,但不要轻易吞咽。

扔掉任何苦涩有异味,品尝时有火辣麻烫感的有毒种子,取食那些经过检验可以食用的种类。

某些谷类植物穗顶生着黑色的棘芒,而不是常见的正常种子。

这些种子常受麦角菌侵染,食用会发生麦角咸中毒。

真菌侵染会使谷类种子变黑发胀,产生豆瘤状结构。

它内含一种毒性非常强的毒素,有一种致幻剂就来源于它,食用过多有时会导致死亡。

这种种子整个谷穗顶部都不能食用。

5、蕈类

中等体积的真菌易于确认,也更少受到昆虫的侵害。

捡起整个株。

如果株茎留在地上,会增加以后确认所捡蕈类是否有毒的难度。

不同种蕈类放置时要很好地隔开。

这样即便不慎采集了有毒种,也不会污染其他可食种类。

三、可食用动物

1、猫科动物

猫科动物彼此间体型可能会相差很大,但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

它们习惯于夜间活动。

它们全都是你潜在的食物来源——但不可捕杀稀少的大型猫科动物。

但小型动物的鲜肉味道很好,与兔肉差不多。

2、野狗类

孤狸与野狗分布范围很广,从沙漠不毛之地至严寒的北极地带都有分布。

狼灵敏的嗅觉使得犬科动物极难被跟踪,在远东地区狗肉是美味佳肴,不过吃肉时需要用力咀嚼。

处理肉类时要除去肛门腺。

3、熊类

生活于北美、北欧及亚洲部分地区的一类独居性猛兽,喜好多林地区(北极熊例外)。

体形强健、奔跑迅猛的熊类可能会光顾你的露营地。

大多数熊类会爬树。

熊要杀一个人易如反掌,对它们要避而远之。

如果设置陷阱可以捕捉它们,那将是营养富足的好食物。

将熊肉彻底煮熟以防寄生虫。

绝不要食用北极熊的肝脏——它含有足以致命的高浓度的维生素A。

4、野猪类

野猪以及其他猪类的体形变化很大。

多数种类皮肤上生有刺毛,但都有着猪的体形。

长鼻,两颗獠牙或其他类型的大牙在口部两侧各一颗。

它们以家庭为单位群居生活于森林地带,它们更喜欢呆在大摹上。

尽管野猪没有鹿那样警觉,可是仍难以潜近猎捕,留意倾听猪类打鼾声。

猪类肉味鲜美,冬季时节会含有大量脂肪,但肉必须充分煮熟,以防寄生虫。

5、松鼠类

松鼠和草原犬鼠在比较寒冷的冬季会冬眠。

性情警觉、敏捷,大多数日夜活动,以坚果、浆果、嫩茎为食,有些种类也吃鸟蛋。

在地面生活的种类居住于地洞里,经常大群生活。

多数种类肉味鲜美。

6、鸟类

许多鸟的栖息地在北极地区。

夏季,野鸭和野鹅在沿海平原的池塘旁边修筑巢穴。

7、鱼类

寒区有毒的鱼很少,但有些鱼(如锯鱼)的鱼子有毒;

在寒区,不要食用鲨鱼肉,因为有毒。

在注入大海的江河上,可能有大量游向其上流产卵的大麻哈鱼;

然而,它们游离可能有大量游向其上流产卵的大麻哈鱼;

然而,它们游离海岸越远,鱼肉的质量就越差,除紧急情况外,鱼肉不宜食用。

一般说来,大麻哈鱼在淡水中呆了很长时间后,就会变成鲜红颜色,这样的鱼不宜食用。

二、可食用植物

春夏之交,有些植物幼茎还很柔嫩,也易于采集。

有些可以生吃,多数还是煮熟后食用为好,尤其是柳叶、猫尾草等植物。

在清水中洗净,除去外表绒毛,少量沸煮,最好是用蒸汽蒸熟。

嫩叶片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鲜嫩的茎叶是很好的食物。

煮熟后味道会更好些。

但不要过度沸煮,否则会破坏维生素等。

1、黑木耳

春秋生于柞、榆、桑、槐等树木的枯干或段木上,可食用,分布于黑龙江、吉林、云南等省。

2、猴头菌

春夏生于柞、胡桃等活立木的死节及腐木上,味美可食,分布在黑龙江、吉林等省。

3、蕨

别名蕨菜,夏季生长于山坡草丛或林缘阳光充足处,可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

4、藜

别名灰菜,夏季生长于田野、荒地、草地、幼苗及嫩茎叶,可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

5、黄花菜

别名金针花,夏季生长于杂草茵、草甸化草原、林缘、灌丛,幻苗、花蕾及初开的花可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

6、常见的野果有:

松籽、榛、核桃、山里红、山丁子、臭李子、山梨、野草莓等,均可食用。

第三节寻找水源和鉴别水质的方法

一、寻找水源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寻找水源首选之地是山谷底部地区。

如果谷底见不着明显的溪流或积水池,要注意绿色植物的分布带,试着向下挖,很可能植被之下就有水源。

在干涸河床或沟渠下面很可能会发现泉眼,尤其是沙石地带。

在高山地区寻水应沿着岩石裂缝去找。

森林中的水源一般在两山间的沟塘、低洼地或靠近村庄的地方。

草原中的水源相对地较难找,一般情况下,植被相对茂盛、植物聚集较多,有牧群及蒙古包的地方会有水源。

二、鉴别水质

一般来说,流动、清澈、无色变、无水虫的水既可饮用。

第四节野炊的方法

短时间(不超过24小时)灭火,一般以食用熟食品为主,并且要携带足够的食用水。

食品分配可以班为单位统一配给,也可以直接配给个人。

就餐可在灭火间歇和明火基本控制后简单进行。

灭火人员一般携带1—3天的食品,以保证在灭火时间延长而灭火给养一时供应不上时食用。

较长时间(1日以上)灭火作战,要以中队或班为单位安排野炊,以中队为单位就餐时,要配备专职炊事员。

野炊的炉灶应设在营地的一侧,且处于帐篷的下风口,野炊要注意搞好饮食卫生,绝对禁止食用腐烂变质食物和未经识别鉴定的野生动植物,防止中毒。

火场上的锅灶和炊事工具应设在宿营地外侧30—50米,应选择沙滩,火烧迹地或者打好防火隔离带,以免跑火。

做饭时要把饭做熟,不要吃生饭和夹生饭。

野餐要采用携带的生熟食品与罐头、蔬菜相结合就食,尤其要注意咸菜和蔬菜的供给,避免长时间吃甜酸或油腻食品,保证灭火人员吃好吃饱,以增强战斗力。

第五节宿营的方法

宿营是野外生存的重要内容。

首先是选择营地,营地应选择在距饮用水源较近的开阔地为宜。

其次是架设帐篷,帐篷应避开有裸露岩石的陡峭山坡,枯死站立木、季节性河道,最好是背风朝阳的地点,有条件的,还应开设防火隔离带。

一、营地选择

火场宿营或长期休息一般要选择离火线近,吃水、取柴方便的河边、沙滩、火烧迹地等安全地方。

如果是乘机灭火,还应考虑选择平坦无杂树的开阔地段,并以中队为单位按战斗班顺序排营地。

为确保宿营安全,火场宿营地要禁止选择以下地方:

(1)塔头甸子;

(2)狭窄草高的小沟塘;

(3)山腰;

(4)山凹;

(5)风口处;

(6)高大孤立木、枯立木树下。

二、营地管理

(1)检查完备营地防火隔离带。

指挥员在宿营地点选定后要马上亲自检查营地周围的防火隔离带,如果发现某些地段不够安全,应马上组织力量用各种方法完备,以防遭到火灾突然袭击或营区跑火而造成新的火灾。

营区周围由于可燃物的易燃性较低,防火隔离带15—20米即可。

(2)做好宿营地安全管理。

在宿营地休息要做好安全管理,严防事故,人员集中休息并按顺序排列,集中管理。

严格杜绝休息时自找方便,分散躺倒现象。

车场要与宿营地分开一段距离,防止火场停放车辆在开动时轧伤人员或其它事故发生。

(3)营地厕所。

营地厕所应设在宿营地外侧下风头的100—150米的距离上。

用树条、杂草或其它物品简单搭设,禁止随地大小便。

(4)设立岗哨。

晚间休息时,要派岗哨;

白天休息也要派出值班人员,以防意外事情发生。

(5)严格贯彻用火制度。

火场宿营,必须要严格遵守护林防火制度和火场指挥部的临时规定,尤其要做到安全用火并严禁在隔离带外部吸烟,以免引起新的火灾发生。

(6)做好电台架设和保卫工作,保证通信畅通,时刻保持与灭火指挥部的联系。

第十五课野外生存

第一节野外生存知识

野外生存的基本需要是食品、水、庇护所、和火源。

一、食品

人体需要食物提供热能和营养,一名健康者利用自身贮存在组织中的营养可以存活一段时间,但是缺少食物很难保证体温不会下降,很难保证过度劳累或者伤病复愈时身体状况得到完全的恢复。

幸运的是,人类是广谱型的杂食性动物—我们既可以消化野果也可消化鲜美的鱼肉。

从动植物王国中得到的几乎所有无毒性种类我们都可以食用,小心谨慎,避开那些有毒或危险的食物。

不要单一依赖最易获取的食物为生。

对于长期生存者来说,饮食中营养成分均衡是至关重要的。

饮食种类必须多样化,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比例,同时还能保证日常生理活动所需消耗的能量。

其中必须包括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其他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

(一)尝试新植物

在完成整个程序过程中,绝不要投机取七。

如果植物叶或枝茎上附着许多蛆或其他蠕虫,当然不能要。

(二)采集植物

二、水

生命离不开水。

所有生物都依赖于水,所有的生物也都含有水。

没有食物,正常人平均能活三周,但没有水三天也活不了。

水需要优先考虑。

不要等到水都用光了才想到去找水。

保留珍贵的存水,尽最努力去寻找水源,流动的水源最理想,将水煮沸或者利用化学净化剂都可以杀菌消毒。

人体的75%是水。

水使人体维持恒温,使肾脏行使排泄功能,使人拥有清醒的头脑,使心脏正常跳动。

但是体液是有限的,身体消耗的水分必须及时得到补充。

正常人平均每天耗水2~3升—即使静卧者每天也要消耗大约1升水。

正常呼吸会从人体带走水分,随着工作强度加大和气温的升高,深度呼吸和出汗也会促使人体失去水分。

病人的呕吐和腹泻更会增加水分丧失。

必须不断补充水分以维持正常水分平衡。

通过饮水和食用含水食品可以补充水分。

三、庇护所

在许多情况下,野外没有可供使用的帐篷或其它房舍。

在夏季,若气温温暖,人员可能只须防止被昆虫叮咬。

然而,在冬季,除非人员不停地活动,否则不能停留很长的时间。

若发生紧急情况,人员必须知道如何使自己不受天候的影响。

若有合适的天然蔽身处(如山洞或突出的岩石),应予以利用。

若没有可资利用的天然蔽身处,必须建造临时蔽身处,其式样取决于可以使用哪些设备和材料。

只要恰当地使用可资利用的材料,在任何季节里都可以建造某种蔽身处。

在森林中,一般建造披屋,。

在开阔地上,可以用披肩、帆布、雪块或其它材料建造蔽身处。

四、火源

夜间需要取暖和烧水。

上升的烟火会成为引人注意的信号,对获救有利。

 

第二节野外生存技能

一、迷路时采取的行动

出发前,应介绍行军路线。

士兵必须尽量熟记行军路线之细节,因为很可能会掉队。

在夜间或恶劣条件下行军,特别容易掉队。

若部队漫不经心,行军纪律松懈,亦可能发生掉队现象。

在熟悉的地域内迷路时,应立即停止前进,并沿原路返回。

如有可能,应返回到最后的已知位置。

若不可能,则应认真回忆从出发点起的已经走的路程(距离和方向)。

若确已迷路,应采取下述行动:

1、集体行动。

所有人员应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对付紧急情况,不要单独行动。

决不允许有人掉队。

2、进入帐篷或临时蔽身处。

若有一顶帐篷,应把它搭起来并且躲进去以避风寒。

若没有帐篷,应建造临时蔽身处。

蔽身处的式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人员不挨冻。

3、保暖。

若在森林里迷路可生一堆火。

若在无树的地域内迷路不要在帐篷内用汽油炉取暖。

汽油炉只能用来加热食品和饮料。

要节省油料,因为没有后续补给。

为了保暖,应钻进睡袋。

4、给养。

应把各人携带的所有食品和水都集中起来,实行严格的定量供应。

为了补充给养,可用枪猎取大动物,用陷阱或套子猎取小动物。

5、通信。

若有完好的无线电台,应用于向原单位求援。

若在森林里,应生几堆火,以便引起搜索飞机的注意。

烟在昼间的效果较好,火焰在夜间的效果较较好。

镜子、地面信号等均有助于引起搜索飞机的注意。

应规定同搜索飞机进行联络的陆空联络信号。

6、休息。

应尽可能多休息。

休息越多,体力消耗越少,因而所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