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8269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给予是快乐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予是快乐的.docx

《给予是快乐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予是快乐的.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给予是快乐的.docx

给予是快乐的

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

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小男孩的两段话,让学生理解“给予是快乐的”。

3、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及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男孩两次使保罗意想不到的话及课文最后两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两节。

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切入课题。

1、读题。

释词“给予”(“给予”是个书面语,是“给”的意思。

反义词是“得到”。

2、设疑: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在得到时是快乐的,如得到别人的礼物,得到老师的表扬。

但课题却是“给予是快乐的”。

我们学完后,你就会理解的。

二、检查预习。

1、读生词(词卡)

圣诞节轿车兜一圈炫耀

2、自由读课文。

3、指名分节读课文。

读完评一评:

哪里读得好,哪里该怎样读?

三、学习重点部分。

1、小男孩的哪句话让保罗十分惊讶?

(1)学生找句,投示: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2)学生朗读。

(3)单从句子看,意思还不明确。

谁能将省略部分补充完整?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送一辆轿车给我弟弟。

”)

(4)小男孩这句话为什么让保罗十分惊讶?

用“保罗原以为_______,没想到_______。

”的句式练说。

(保罗原以为小男孩也希望有一位哥哥能送给他一辆轿车,没想到小男孩却希望像保罗的哥哥那样,送一辆轿车给他弟弟。

(5)小结:

保罗原以为小男孩希望得到,没想到小男孩却希望给予。

2、小男孩的哪些话又让保罗感到意外?

(1)找句子,投示:

“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

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商店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2)学生朗读。

(3)想像说话:

联系句子,想一想:

弟弟可能向小男孩提过什么要求?

(4)小男孩的话为什么让保罗意外?

用“保罗原以为_______,没想到_______。

”的句式练说。

(保罗原以为小男孩要求把车开到他家门前,是要向邻居炫耀自己坐新轿车回家的,没想到小男孩却是要向弟弟承诺将来也送一辆轿车给他,来满足弟弟的愿望。

(5)小结:

小男孩两次都只想到给予而不是得到,这使保罗十分惊讶,十分意外,也使保罗深深地感动,于是――(引读12节)

3、学最后两小节。

(1)投示:

“保罗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位小男孩也坐了进去。

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2)学生朗读。

(3)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按下列格式让学生练写:

(可任选其一、其二或全部)

小弟弟感到难忘,是因为_________;小男孩感到难忘,是因为_______;保罗感到难忘,更是因为_________。

(小弟弟感到难忘,是因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小男陔感到难忘,是因为保罗帮他实现了他弟弟的愿望;保罗感到难忘,更是因为保罗给予了兄弟俩帮助,使兄弟俩实现了愿望,保罗也从中体会到了给予是快乐的。

四、联系自己谈体会。

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曾体会过“给予是快乐的”?

板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原以为_____,没想到_______。

弟弟感到难忘,是因为________;

小男孩感到难忘,是因为_______;

保罗感到难忘,更是因为_______。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感到什么是快乐的?

(板书:

快乐)

 

保罗对快乐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给予是快乐的”。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二、教学过程:

1、(课件点出“给予”)在你的脑海中,给予是什么?

(教师简单记录学生的想法)那么究竟是谁在给予,谁又在接受别人的给予呢?

读读课文,想一想。

2、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把课文中的人物写在黑板上,他们分别是——小男孩、保罗、小男孩的弟弟,还有一个人,作者没有直接写到,但是他也在这个任务连环中——他就是保罗的哥哥。

(板书出示)

                                    保罗

保罗的哥哥                                          小男孩

                                                     小男孩的弟弟

谁来把他们的给予关系用线条表现出来。

                    

3、这是你们现在的思考结果吧!

行,我们就先这样。

在这些环节中,哪些地方是让你感动的、让你思绪万千的、感到一股暖流充满心间的。

可以大声读,也可以细细品位。

别忘了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这些句子及时划下来。

4、反馈:

(教师及时利用课件展现)

  1)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

天哪!

我希望……”“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启发:

小男孩吃惊仅仅是因为羡慕保罗有一辆新车吗?

我们来替小男孩把他自己心中未说完的话,补充出来。

联系下文想一想。

(课件显示)“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

指名读。

2)他把小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指着车对他说:

“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

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自己读,你从小男孩的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

用一个词来说也行,说一句话也行。

听了大家的发言,是不是自己也有了新的体会,读一读。

把自己体会到的用你的语言表达出来。

  3)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保罗笑了,这回他知道这小男孩想干什么了,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轿车回家的。

但是,这回保罗又错了。

这是保罗听了小男孩的话以后产生的心里话,老师读了这两段话想了很多,同学们猜猜我会想些什么。

“这回保罗又错了”,别小看这个“错”字,里面所蕴涵着的保罗的情感可是非常丰富的。

说话练习:

保罗虽然错了两次,但是通过自己的错,他却发现了小男孩身上                          

  4)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是怎样的一个夜晚?

又是如何的难忘呢?

我们不妨来一次真情告白,把自己当做其中的一个人物,告诉大家,这个夜晚是怎么度过的?

心情如何?

5、填空:

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的弟弟因为(      )而感到快乐。

小男孩的弟弟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

想一想为什么老师要让大家把这个句子倒过来再说一遍。

是呀,无论是保罗的哥哥、保罗还是小男孩,他们的快乐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承诺,因为受到他们帮助的人是快乐的,所以他们的心中才会充满阳光。

所以我们的快乐箭头是不是也应该这样画?

(补充板书)

6、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快乐呢?

填空:

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

三、小结:

1、巴金爷爷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说:

“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放。

一心为自己,一生安慰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我说:

“给予别人温暖,自己也是快乐的!

  同学们你们会有什么格言呢?

写在格言卡上,大声地读出来。

--  作者:

潘中华

--  发布时间:

2004-12-1514:

47:

57

    在学习课文的重点段落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我们都有一些好的读书方法。

(投影:

读、思、圈、注),这是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方法,除了这些方法,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投影:

问)要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下面就来检验一下,我们的自学能力如何吧!

  生:

(读、思、圈、注,自学课文。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随机指导学生学习。

约五分钟)

  师:

通过刚才的自学,我发现同学读书的本领真强。

许多同学都掌握了自学的方法,而且运用自如,读得很深入,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可是作为五年级的同学,光会提出问题还不够,我们还应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能够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互相协作,交流一下,解决、筛选我们提出的问题,比一比看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大价值。

过一会儿,我们在全班进行汇报。

  生:

(分组讨论,解决简单的问题,对提出问题进行筛选,比较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交流。

  师: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自己提出的问题,对课文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那么究竟谁的问题提得最好,最有价值呢?

我们来分组进行汇报,交流一下各组的想法。

同时,告诉大家,我在读课文的时候,也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会儿我们比一比,我提的问题怎么样?

  生:

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这个问题最有价值:

保罗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

  师:

是个不错的问题,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

我们组认为,保罗被小男孩善良、无私的言行,深深地打动了,激动得快要流泪了。

从这个细节中我们能够从另一个侧面更深地体会到小男孩的优秀品质。

  师:

问题提得好,理解得更好,你们组表现得真不错。

其他小组的有什么想法呢?

  生:

我们小组认为“保罗为什么一错再错?

”这个问题最有价值。

因为课文中只有三个人物,而保罗和小男孩是最重要的人物,保罗的思想变化最大,从这种变化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了小男孩一心为弟弟着想的好品质。

你们的问题提得太好了,回答得也非常出色。

抓住主要内容,进行大胆的提问,会对理解文章很大的帮助。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圣诞节,对于课文中的三个人:

保罗、小男孩和小弟弟来说都是极其难忘的,因为这个圣诞节他们充满了快乐!

那么,他们三个人各自有这样的快乐呢?

二、品读课文,体会快乐。

1、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句子,体会三人不同的快乐。

2、 集体交流。

●小弟弟的快乐:

▲因为小弟弟能够第一次坐上汽车,度过这个圣诞节的前夜,而且看到了许多原先没有看到的东西。

▲找句子:

到那时侯,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小男孩的快乐:

1、 希望能够送一辆新车给弟弟。

▲找句子:

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吃惊: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出示句子,指名朗读。

▲教师导:

老师觉得这句话没有说完,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送一辆新车给自己的弟弟。

再指名读这句话。

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集体朗读。

▲师导:

小男孩的想法和保罗原来的想法相同吗?

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

保罗原来以为小男孩是想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得到一辆新车,而小男孩却希望做一个这样的哥哥,送给自己的弟弟一辆新车。

)所以保罗理解错了小男孩的意思。

2、 让弟弟亲眼看到了一辆新车,并向弟弟许诺将来要送给弟弟一辆新车,还和他一起去看到了圣诞节的美丽。

▲找句子:

车停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了屋。

不一会儿,他背着个脚有残疾的小弟弟返回来了。

他把小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指着车对他说:

“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

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到那时侯,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出示句子,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这段话,你丛中读到了什么?

△小男孩去抱弟弟的时候内心十分高兴、激动。

(从跑进了屋、不一会儿加以体会。

小男孩非常关心自己的弟弟,非常善良。

(学生自由畅谈。

)……

△引导想象:

小男孩平时会怎样去关心自己的弟弟呢?

△集体有感情地再读小男孩的话。

▲小男孩这次的做法和保罗的想法相同吗?

(保罗又一次想错了。

▲师导:

同学们,小男孩所说的这些,他已经做到了吗?

(没有)那小男孩为什么感到快乐呢?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引导:

同学们,有一位同学,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已经一年没回家了,昨天妈妈打来电话,说回家过元旦,这位同学的心情会怎样?

为什么?

△原来小男孩是想到了将来自己能够送一辆新车给弟弟,给弟弟带来快乐,为自己内心有一个希望而感到快乐。

▲   过渡:

刚才同学们说的很好,小男孩因为想到将来能带给弟弟快乐而快乐,为这样一个希望而快乐,那么,小弟弟还因为什么而快乐呢?

(内心也有一个希望。

●保罗的快乐:

1、 得到了哥哥送给自己的一辆新车。

▲找句子;保罗在圣诞节前夕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保罗点点头说:

“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谁来读一读保罗的话,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教师进行评价、鼓励。

2、 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找句子:

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是怎样懂得的呢?

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那么,保罗得到了给予的快乐吗?

(保罗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为小男孩也坐了进去。

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过渡:

是啊,小男孩的行为深深打动了保罗,所以保罗不由自主地抱起了小弟弟,与小男孩一起坐上了车。

▲音乐起,放课件图片。

师:

圣诞节的夜晚流光异彩,熠熠生辉,美丽的圣诞树上挂满了一份份美好的祝愿,圣诞音乐在每个人的耳边尽情地流淌,圣诞老人来了,孩子们纷纷涌上前:

“我的圣诞帽呢?

我的礼物呢?

……”孩子们跳啊,笑啊,欢乐的叫喊声充满了整个街道。

3、在这美好的夜晚,车里的三个人各自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或者做些什么呢?

三、讨论探究,深化对快乐的理解。

1、同学们,这个圣诞节他们三个人都得到了快乐,你觉得他们的快乐有什么不同呢?

(小弟弟:

主要是得到的快乐。

小男孩和保罗:

不仅有得到的快乐,还有给予的快乐。

可稍作阐述。

2、过渡:

读了这个故事,老师深受感动,并受到启发,我想同学们一定和我一样有许多话要说,我们把自己的想法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上,先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再选出最好的进行全班交流。

3、学生写感受。

4、小组交流。

5、全班集体交流。

6、师导:

同学们的发言多精彩啊!

古今中外,有许多人和小男孩一样,不仅因为获得而快乐,更因为给予而快乐。

出示画面:

著名作家高尔基就曾对他的儿子说过:

给永远比拿愉快。

巴金爷爷在《给乡村孩子们的信》中说:

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有一首歌也这样唱到: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四、课外作业:

由这个故事,老师还想到了许多人和事,希望你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人给予的事例,并亲身体验“给予”的快乐,把体会写下来。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4课《给予是快乐的》。

我们一起读课题,再跟老师读一遍,给予是快乐的(读课题是对课文感受的开始,读出题意非常重要)

二整体感知

1(投影出示)那课文中谁给予谁,给予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的?

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可以在书上写一些划一划。

(学生读文思考,教师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2(学生读完一遍之后)同学们,刚才老师提的问题,想好了吗?

(估计学生思考好的不是太多)好,没有关系,我们在读课文,要把的思考和老师的提的问题结合起来,这样学习的效率就高了。

(学生在读)

三合作交流

同学们又读了一遍课文,老师的提问思考好了吗?

同学们可以分组交流一下。

注意,在分组交流的时候,要有顺序,别人说的时候要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要等别的同学说完在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大家就可以取长补短,这叫学会学习。

懂了吗?

(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交流很有必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问题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适时的指导。

四精读指导

(一)好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那课文中谁给予谁,给予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的。

我们还是从那辆新轿车说起吧。

这辆新轿车是谁给予谁,为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的。

(这个问题是整个课文的开始,学生回答起来比较容易,但很重要,板书:

哥哥→保罗)

1保罗的哥哥给予保罗一辆新轿车,因为那是圣诞礼物,保罗当然高兴。

也就是说,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是一样东西。

(二)课文中还有谁给予谁,给予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的。

我们来看看这个小男孩。

1学生回答。

(这个问题比较难,但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回答,小男孩想给予他的弟弟一辆新轿车,教师要进行引导,板书:

小男孩→弟弟)

2小男孩想给予他的弟弟一辆新轿车,从课文中的那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找。

学生回答,教师投影出示: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的你的一样?

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到那时侯,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3“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1)小男孩在说“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这句话时,保罗非常惊讶。

你知道保罗为什么这么惊讶吗?

谁愿意读课文3、4、5保罗和小男孩的对话。

(2)学生读第三节。

什么叫吃惊,小男孩为什么吃惊?

知道怎么读这一节了吗?

再读一遍试一试,好吗?

(3)学生读第五节。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小男孩虽然很小,但是他立下了从小也为弟弟送上圣诞礼物一辆新轿车的愿望,多么了不起。

你能想象出他说这句话的表情吗?

对,坚定,有信心。

同学们,为什么他认为能也能像保罗的哥哥那样给予他弟弟新轿车是快乐的的?

(学生可能回答,他认为那是他对弟弟物质的给予,弟弟当然快乐。

那如何读这一节?

自己试试。

指名读(倡导多元解读)这位哥哥的朗读,让老师看到在立下远大志向的哥哥……

好,我们一起读,一起去分享小男孩的快乐。

可以站起来读。

(4)谁还愿意再读这两节。

真好。

4“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的你的一样?

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到那时侯,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1)同学们,小男孩不但立下了将来给予弟弟新轿车的希望,而且还要把这种希望亲自带给了他的弟弟,课文中还有那些语句表现了他的这种给予。

(学生找出语句,读,投影出示)

(2)同学们原来他还有一个脚有残疾的小弟弟,我想他这种给予会有更深层的意义,同学们再读这一节,想一想,小男孩仅仅是给予弟弟新轿车而快乐吗?

(保护弱小,对弟弟深深的关爱)

小男孩不仅是给予弟弟将来能拥有新轿车的希望,更为重要的是给予了弟弟爱,对弟弟的深深的关爱。

他在给予弟弟关爱中找到了快乐。

我想这种给予比物质上的给予新轿车更有意义,是亲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同学们好好读这一句,深深的去体会其中蕴涵的情和意,我想你一定会被感动的。

学生练读。

(3)谁愿意读。

这一节我读了很多遍,也被感动了许多遍。

老师也想读这一节,愿意听老师读吗?

自己试一试。

多找几个学生读。

我们一起读这一节,共同寻找那份感动。

(齐读)

(三)小男孩为什么能把这份关爱带给他脚有残疾的弟弟,谁愿意告诉老师?

1对,是保罗。

是保罗,他非常吃惊,吃惊与小男孩经由这样的志向,他被小男孩的志向所感动,他不由自主的开车带着小男孩去兜风,小男孩又把这份关爱,传递给他的小弟弟。

(板书:

哥哥→保罗→小男孩→弟弟  爱的传递)。

保罗在这个过程中还对小男孩产生了误解,同学们你们说他有没有找到给予是快乐的感觉哪。

读一读课文,然后告诉老师。

2(学生如果找不到,可以提示学生读第十二节)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同学们保罗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位小男孩也坐进了车里。

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好好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小弟弟难忘在哪里?

小男孩难忘在哪里?

保罗难忘在哪里?

小弟弟也许是第一次这样欢度圣诞之夜而“难忘”;小男孩则为让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保罗的“难忘”是由于传递了快乐、传递了关爱,他知道只有在人人爱我,我爱人人中,在相互给予中大家才是快乐的)

那谁愿意读一读这一节。

3保罗在这个难忘的夜晚中给予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以欢乐,那他有没有快乐的感觉哪?

(传递了关爱,他当然快乐,他还理解了什么叫人人爱我,我爱人人。

四再次感知文章内容

1这个故事文字非常朴实,但是他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在爱的传递过程中,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这种给予没有惊天动地的语言,没有夸张的动作,但在生活中我们美时美刻都是可以感受到的。

同学们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在爱心的传递再去感受这种给予的快乐。

(学生在读课文)

2同学们深深陶醉与故事中了,我们分角色朗读好吗,用你的声音去传递给予的快乐。

(分角色朗读,配乐)

你们的朗读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的感动了老师,为你们精彩的朗读而鼓掌。

五深化主题

1从那天起,保罗在这种爱心的传递中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那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谈谈你对给予是快乐的理解。

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来,一会儿我们交流,好吗?

2学生交流。

3(配乐,指着板书)哥哥给予了保罗一辆新轿车,保罗又把希望给予了小男孩,小男孩又把希望和关爱带给了自己脚有残疾的弟弟,他们在这种相互的给予中传递着人间的真情、传递着人间的关爱,在这种相互的给予中体验到世间最伟大的快乐。

下课。

板书设计:

      24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

弟弟                小男孩

爱的传递

一、导入

1、 板书“快乐”;同学们,愿意与它交朋友吗?

说说这几天你觉得快乐的事。

(从自身获得角度来讲);生活中不是没有快乐,而是缺少发现快乐的眼睛和一颗感受快乐的心。

2、 板书“给予”;设问:

“给予”是什么意思?

与“给予”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哪些?

(“索取”、“获取”等);接着提出:

“给予”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自己要失去一些东西,作者为什么还说“给予”“是快乐的”?

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 整体感知,抓住主要内容。

1、 初读,要求:

字字入目读正确,句句响亮读流利。

2、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1)指明读:

炫耀(夸耀。

有意显示、卖弄)圣诞节轿车兜一圈

(2)书写,评

3、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他怎样的一件事情呢?

(两中准备,如果学生概括能力不强,那就这样设计:

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

他们本来是没有联系的,但是什么使他们联系起来?

 课文主要讲的是:

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前夜”和“前夕”的概念是不同的),用哥哥送给他的一辆新轿车,载着一位小男孩和他脚有残疾的弟弟兜了一圈,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保罗从那天也才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3、 检查初读情况,设计一个台阶状的。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质疑问难(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读中提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保罗的几次惊讶?

   2.学生读课文后,讨论交流:

两次惊讶。

   3.以两次惊讶为线索,给文章分段。

   4.讨论交流:

     第一段(1——7);第二段(8——11);第三段(12、1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