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8593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8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朝阳一模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

朝阳一模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理综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 生物试卷  2015.4

本试卷共15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Al27Cl35.5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进行有氧呼吸  B.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均相同

C.都具有细胞周期   D.均可表现出接触抑制现象

2.萌发的种子中酶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干燥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

研究发现种子萌发时,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些酶、RNA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

B.干燥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低于萌发种子

C.萌发时消耗的有机物根本上来源于母体的光合作用

D.种子吸水后12h内新蛋白的合成不需要RNA参与

3.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

据图推断错误的是

A.图1、2中的细胞b、d可以是同一种细胞

B.图1、3所示的方式不能同时发生在免疫调节中

C.图1、2、3所示方式的实现均需要受体参与

D.图1、2、3所示方式利于实现细胞间功能的协调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不发生进化

C.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可形成适应对方的特征

D.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5.下列实验做法不.能达到实验预期的是

A.用兔成熟红细胞制备细胞膜和粗提取DNA

B.制作泡菜时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清水

C.制作果酒时适时拧松瓶盖,制作果醋时持续供氧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估测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

29.(18分)

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L)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⑴实验一:

利用不同浓度的BL和IAA处理油菜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单独IAA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BL与IAA同时处理,在IAA浓度为    nM时,BL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IAA浓度继续增加时,BL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

⑵实验二:

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于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下.

上图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    ,BL可以   (促进/抑制)生长素运输,且对     (运输方向)的作用更显著.

⑶实验三:

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测定了PIN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

测定方法:

从植物特定组织中提取RNA,利用RNA为模板经     得cDNA;以该cDNA为模板进行PCR,向反应体系中加入dNTP、Taq酶及不同的   得到不同的DNA片段.根据扩增出的不同DNA片段的量不同,反映相关基因在特定组织中的   水平,用以代表相应基因的表达水平.

检测BL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如表所示.

⑷上述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通过影响根细胞中    ,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  和分布,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30.(18分)

金鱼草(二倍体)辐射对称花型(c650)基因与两侧对称花型(c)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自交亲和(Sc)基因与自交不亲和(S)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c650基因比基因c多了Tam5转座子,Tam5转座子是可以从染色体所在位置转移到染色体其它位置的DNA片段。

相关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及基因部分结构,如图所示。

⑴将纯合辐射对称花型、自交亲和植株与纯合两侧对称花型、自交不亲和植株杂交得F1。

①F1花型为两侧对称,表明基因为隐性基因。

在基因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F1植株花型的基因型为。

②采用技术对F1中的c650基因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结果发现F1中有一半左右的植株中c650基因发生改变,此变异较一般情况下发生的自然突变频率,推测可能是的结果。

⑵从F1中选出基因型为ScS且c650基因未发生改变的植株进行异花粉得F1。

①若不考虑基因发生改变的情况,则中辐射对称花型所占比例应为。

2F

②从F2的150个辐射对称花型植株中检测出5个植株含S基因,推测F1植株在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③对上述5个植株的花型基因做检测,其中3个植株中的花型基因为杂合,表明这3个植株中产生了c650基因的基因,且此基因与c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不同)。

④将上述F2中其余2个花型基因纯合的个体自交得F3,其中出现较高比例的花型的个体,显示这些个体中c650基因转变为c基因,表明中F2转座子仍具有转座活性。

⑶借助F2中得到的重组个体,并利用Tam5的转位特性,改变S基因的和功能,从而进一步研究S基因的作用机理。

 

31.(14分)

科研人员研究促性腺激素(FSH)与某种淋巴因子(IL-6)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如表所示。

(1)培养卵巢癌细胞时,需向培养液中加入去除的血清。

(2)结果表明,FSH和IL-6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均为,此影响会被加入的IL-6抗体。

(3)IL-6抗体可与特异性结合。

由此推测FSH可以促进卵巢癌细胞合成并分泌,从而发挥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4)欲验证上述推测,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及检测指标最少包括(填字母)。

a.不同浓度的FSH

b.不同浓度的IL-6

c.有卵巢癌细胞的培养液

d.无卵巢癌细胞的培养液

e.检测培养液中FSH的含量

f.检测培养液中IL-6的含量

g.检测卵巢癌细胞增殖程度

(5)根据上述实验,卵巢癌患者体内FSH的含量,会有利于提高手术或化疗效果。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 化学试卷  2015.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Al27Cl35.5

 

6.塑料的合理回收是再利用的关键,焚烧会产生大量HCl气体的是

7.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还原性的是

A.用葡萄糖制镜或保温瓶胆B.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Hg2+

C.用NaHCO3治疗胃酸过多D.用Na2SiO3溶液制备木材防火剂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铝热法炼铁:

B.工业进行“氮的固定”:

C.铅蓄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

D.用铜和稀硝酸制备硝酸铜:

9.用灼烧法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各步骤选用的实验用品不必都用到

 

10.如图为锌铜显示原电池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A.电子由Zn极流向Cu极

B.该装置的总反应

C.一段时间后,A池带正电荷,B池带负电荷

D.取出盐桥,电流计指针不再偏转

11.根据元素周期律,由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事实

12.下列①②对应的试剂(或条件)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25.(16分)高分子化合物ASAP和有机试剂H的合成路线如下:

⑴AA中含有一个氯原子,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

⑵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⑶D与Ag(NH3)2OH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⑷ASAP是制作尿不湿的材料,其结构简式是

⑸N→X的化学方程式是

⑹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在相同条件下也能合成F,该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是

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丙醇的沸点比丙烯的高1

b.有机物M、X均存在顺反异构体

c.相同温度下,A的溶解度比B的小

⑻F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2,H的结构简式是

26.(14分)

Cl2、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在生产、生活中广泛用于杀菌、消毒.

⑴电解NaCl溶液生成Cl2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Cl2溶于H2O、NaOH溶液即获得氯水、漂白液.

①干燥的氯气不能漂白物质,但氯水却有漂白作用,说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

②25℃,Cl2与H2O、NaOH的反应如下:

不直接使用氯水而使用漂白液做消毒剂的原因是

⑶家庭使用漂白液时,不宜直接接触铁制品,漂白液腐蚀铁的电极反应为:

;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⑷研究漂白液的稳定性对其生产和保存有实际意义.30℃时,pH=11的漂白液中NaClO的质量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如下:

①分解速v(Ⅰ)、v(Ⅱ)的大小关系是,原因是

②NaCl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常温下漂白液的密度约为1g/cm3,且变化忽略不计)

 

27.(13分)

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其制备原理是将氧化铝与碳粉混合均匀,在持续流动的氮气流中加热至1750℃,发生如下反应:

(1)断开N2分子内的共价键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2)分析反应②对①、③平衡移动的影响      。

(3)Al2O3、C、N2合成AlN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4)用蒸馏法测定产品中AlN的含量,装置如下(加热及夹持装置略):

①AlN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H3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锥形瓶内吸收NH3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检验NH3是否完全蒸出的方法是:

另取少量蒸馏出的溶液,      (将检验过程补充完整)。

④NH3完全吸收后,向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浓度为c((NaOH)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H2SO4,终点时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下面有关计算正确的是      。

A.样品中AlN的质量:

B.AlN的质量分数:

C.锥形瓶吸收NH3的物质的量:

28.(15分)某学生对Na2SO3与AgNO3在不同PH下的反应进行探究。

(1)测得Na2SO3溶液PH=11,AgNO3溶液PH=5,二者水解的离子分别是

(2)调节PH,实验记录如下:

查阅资料得知:

i.Ag2SO3:

白色,难溶于水,溶于过量Na2SO3的溶液

ii.Ag2O:

棕黑色,不溶于水,能和酸反应

①推测a中白色沉淀为Ag2SO3,离子方程式是

②推测a中白色沉淀为Ag2SO4,推测的依据是

(3)取b、c中白色沉淀,置于Na2SO3溶液中,沉淀溶解。

该同学设计实验确认了白色沉淀不是Ag2SO4,实验方法是:

另取Ag2SO4固体置于溶液中,未溶解。

(4)将中滤出、洗净,为确认其组成,实验如下:

Ⅰ.向X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Ⅱ.向X中加入过量浓HNO3,产生红棕色气体

Ⅲ.用Ba(NO3)2溶液、BaCl2溶液检验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前者无变化,后者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Ⅰ的目的是       。

②根据上述现象,分析X的性质和元素组成是         

③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同学综合以上实验,分析产生X的原因,认为随着酸性的增强,还原性增强。

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实验如下:

①气体Y是        。

②白色沉淀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是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 物理试卷

2015.4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Al27Cl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外界对系统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

D.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14.一个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3能级,则该氢原子

A.吸收光子,能量增加B.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C.放出光子,能量增加D.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15.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场方向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交流电,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甲乙

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B.该交流电电动势的有效值为311V

C.t=0.01s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

D.t=0.01s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

 

16.如图所示,从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沿水平方向抛出两小球A、B,不计空气阻力。

要使两小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A.先抛出A球B.先抛出B球

C.同时抛出两球D.两球质量相等

17.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

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推物块,物块仍静止不动。

A.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小

B.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小

D.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大

18.图中虚线是某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

两个带电粒子从P点均沿等势线的切线方向射入电场,粒子运动的部分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

若粒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粒子的电性相同

B.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C.粒子从P运动到a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D.粒子从P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增大

19.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作出了两个电源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两个电源的电动势分别为E1、E2,内阻分别为r1、r2。

如果外电路分别接入相同的电阻R,则两个电源的

A.路端电压和电流不可能同时相等

B.输出功率不可能相等

C.总功率不可能相等

D.效率不可能相等

20.第一宇宙速度又叫做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又叫做逃逸速度。

理论分析表明,逃逸速度是环绕速度的

倍,这个关系对其他天体也是成立的。

有些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强大的引力把其中的物质紧紧地压在一起,它的质量非常大,半径又非常小,以致于任何物质和辐射进入其中都不能逃逸,甚至光也不能逃逸,这种天体被称为黑洞。

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太阳的半径为R,太阳的逃逸速度为

假定太阳能够收缩成半径为r的黑洞,且认为质量不变,则

应大于

A.500B.

C.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1.(18分)

(1)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

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甲所示。

①这块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②如果有几块宽度d不同的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d较_____(选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2)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①实验室已经提供的器材有:

铁架台、夹子、秒表、游标卡尺。

除此之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

A.长度约为1m的细线B.长度约为30cm的细线

C.直径约为2cm的钢球D.直径约为2cm的木球

E.最小刻度为1cm的直尺F.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

②该同学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他用秒表记下了单摆做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乙丙

③该同学经测量得到6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丙所示。

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

处理完数据后,该同学发现在计算摆长时用的是摆线长度而未计入小球的半径,这样________(选填“影响”或“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④该同学做完实验后,为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他认为:

A.在摆球运动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悬点固定

B.摆线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C.用精度更高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

D.测量周期时应该从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_。

⑤该同学在做完实验后,继续思考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其它方法。

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再设计一个方案测量重力加速度。

(简要说明需要的器材以及测量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6分)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0T,两条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l=0.40m,左端接有阻值R=0.40Ω的电阻。

一质量m=0.10kg、阻值r=0.10Ω的金属棒MN放置在导轨上。

金属棒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导轨做速度v=2.0m/s的匀速直线运动。

求:

(1)通过电阻R的电流I;

(2)拉力F的大小;

(3)撤去拉力F后,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

 

23.(18分)

如图甲所示,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足够长。

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的底端,另一端与质量m=1.0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接触,滑块与弹簧不相连,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当t=0时释放滑块。

在0~0.24s时间内,滑块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N/m,当t=0.14s时,滑块的速度v1=2.0m/s。

g取l0m/s2,sin37°=0.6,cos37°=0.8。

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

(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

求:

(1)斜面对滑块摩擦力的大小f;

(2)t=0.14s时滑块与出发点间的距离d;

(3)在0~0.44s时间内,摩擦力做的功W。

图甲图乙

 

24.(20分)

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运用现有的知识对问题做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找到解决的思路与方法,例如:

模型法、等效法、分析法、图像法。

掌握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比习得物理知识更加重要。

(1)如图甲所示,空间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半径为r的绝缘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O是圆心,AB是竖直方向的直径。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套在圆环上,并静止在P点,且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

不计空气阻力。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

a.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b.若要使小球从P点出发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求小球初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空间有一个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绝缘竖直细杆上,杆足够长,环与杆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使圆环以初速度v0向上运动,经时间t圆环回到出发位置。

不计空气阻力。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求当圆环回到出发位置时速度v的大小。

 

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 物理答案2015.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C

B

D

D

C

13.B

本题考查热学相关知识。

A选项中布朗运动指的是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在受到液体分子的不均衡碰撞而发生的运动。

反映出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错;B选项中物体的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宏观表现,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B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只知道做功或热传递的情况都不能直接判断系统内能的变化,C、D均错。

14.A

氢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需要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15.D

16.C

两小球要在空中相遇,即下落高度相同,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运动时间相同,需要同时抛出两球,只是抛出时的速度不同。

17.B

图1为物体开始时的受力分析图,图2为加上外力F后的受力分析(由于摩擦力方向未知,故未画出)

由受力分析图正交分解可以看出在垂直斜面的方向上多出了F的分量,所以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大,但是不能确定力F在沿斜面方向的分量与重力G在斜面上分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所以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不确定,方向也不确定。

18.D

由力和运动关系可知,两个粒子受力方向相反,故电性相反,A错;由于电场方向未知,所以不能判断电势和电势能的高低,B、C错误;粒子P从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D正确。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

21.(18分)

(1)①

………………………………………………………………………………(2分)

②大…………………………………………………………………………………(2分)

(2)①ACF………………………………………………………………………………(2分)

②95.1…………………………………………………………………………………(2分)

………………………………………………………………………(2分)

不影响……………………………………………………………………………(2分)

④AB…………………………………………………………………………………(2分)

⑤【方案一】

需要的器材有:

质量已知的钩码、测力计。

测量方法:

已知钩码的质量m,再用测力计测出其重力G,则可求出重力加速度

【方案二】

需要的器材有:

铁架台、打点计时器及相应的电源、导线、纸带、刻度尺、重锤。

测量方法:

让重锤拖着纸带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的信息可求得重力加速度。

……………………………………………………………………………………(4分)

22.(16分)

解:

(1)感应电动势

V

通过电阻R的电流

A……………………………………………(5分)

(2)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所以

N……………………………………………………………(5分)

(3)撤去拉力F后,金属棒做减速运动并最终静止,金属棒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回路中的焦耳热。

在这段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所以

J……………………………………………………(6分)

 

23.(18分)

解:

(1)当t1=0.14s时,滑块与弹簧开始分离,此后滑块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滑块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题中的图乙可知,在这段过程中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1=10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所以

N………………………………………………………………(4分)

(2)当t1=0.14s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所以此时滑块与出发点间的距离d等于t0=0时弹簧的形变量x,所以在0~0.14s时间内弹簧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